-
流杯亭 编辑
流杯亭是我国园林中所特有的一种娱乐性建筑,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凉亭。流杯亦称流觞,《字源》中关于曲水流殇的解释是:“在曲折水流中泛杯而饮,三月三日之酒宴。”是古人举行的一种饮酒赋诗的娱乐活动,源于“祓禊”习俗。“祓禊”或“修禊”,本是古时每年三月上已日(三月三日)临水沐浴、招魂续魄、除灾求福的活动。随着历史的演进,这种“祓除不祥”的活动,渐渐地和春游联系起来,以至于后来发展成为临流赋诗、饮酒赏景、尽游宴之乐的风雅之举。并逐步由室外缩小到在凿有弯曲回绕水槽的亭子内进行,于是,流杯亭也就应运而生了。
中文名:流杯亭
类别:文化遗址
年代:清
文物原属:原圆明园建筑景观
文物现状: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焚毁,后其大理石基座流散它处,1981年运回圆明园,今展陈于西洋楼远瀛观遗址东侧
到了明代,流杯亭在中国南北方都已存在,到清代成为皇家一种专用的建筑形式。流杯亭的建筑形式于1000年前传到高丽,后又传到东瀛,现今韩国和日本均建有流杯亭。北京地区的流杯亭据统计共有7座,其中圆明园的两座已不存,现存5座。
中南海流水音为明代所建,为北京现存流杯亭中最古老的一座。位于中南海南岸,为韵古堂东面建于水中的一座方亭。在亭内石砌的地面上凿刻有九曲水槽,上悬清乾隆帝手书“流水音”匾额。亭后假山上有人造瀑布流泉,有水道引水入亭,在亭内水道中盘旋回转之后,排入湖中。这里是皇家御园,乾隆帝曾在此处赏赐群臣,游宴赋诗。
流杯亭
流杯亭
流杯亭
北京的流杯亭共有六处七座,即故宫乾隆花园的契赏亭、中南海的流水音亭、圆明圆的坐石临流亭和寄情咸畅亭、恭王府花园的沁秋亭、北安河七王坟退潜别墅的流杯亭,再有就是潭柘寺的这座猗玕亭。这七座流杯亭中有四座建在皇家园林和皇家内院之中,两座建在亲王府邸,而这两位亲王也非普通亲王可比,恭亲王奕訢,他是光绪帝的亲父,宣统皇帝的祖父。即使用权是潭柘寺的流杯亭也是建在皇帝的行宫院之中的,以此看来,流杯亭这种独特的建筑在当时皇家所独有的,此外任何人都是不准建造的。在北京众多的寺庙中,潭柘寺独享此荣,可见其他地位之高。
北京的流杯亭现仅存四座,即中南海的流水音亭、故宫的契赏亭、恭王府的沁秋亭和潭柘寺的猗玕亭。行宫院是皇帝住的地方,普通人是不准进入的,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之后,这里才成为寺中一处供游人参观的地方,今日人们依然可以在这里享受到“曲水流觞”的乐趣,也可以以此来祈福免灾,去不祥,求好运。故宫和恭王府的流杯亭现今只供参观,中南海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所地,因而潭柘寺的流杯亭是北京地区的一处开办了“曲水流觞”娱乐项目的地方,也只有在潭柘寺,游人才能享受到“曲水流觞”的乐趣。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