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晋 编辑
谢晋(1923年11月21日-2008年10月18日),中共党员,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毕业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导演系,中国内地导演、编剧。1950年,在爱情电影《哑妻》中担任副导演。1954年,独立执导淮剧短片《蓝桥会》,从而开启了他的导演生涯。1957年,执导彩色体育电影《女篮五号》,该片获得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举办的国际电影节银质奖章、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1960年,凭借战争电影《红色娘子军》获得第1届大众百花奖最佳导演奖。1965年,执导的剧情电影《舞台姐妹》获得第24届伦敦国际电影节英国电影学会年度奖、第12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1975年,与颜碧丽、梁廷铎联合执导剧情电影《春苗》。1981年,凭借剧情电影《天云山传奇》获得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1986年,执导的剧情电影《芙蓉镇》获得第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第10届大众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1988年,执导剧情电影《最后的贵族》,该片获得第1届中国电影节荣誉奖。1993年,执导的剧情电影《老人与狗》获得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十佳影片奖”。1997年,谢晋获得第2届釜山国际电影节荣誉奖。1998年,获得香港(海外)文学艺术家协会颁发的中华文学及艺术家金龙奖“当代电影大师”称号,并获得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2005年,获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2007年,获得第1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艺术成就奖。2008年10月18日,谢晋在浙江上虞下榻的酒店辞世,享年85岁。
中文名:谢晋
外文名:Jin Xie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上虞县
出生日期:1923年11月21日
逝世日期:2008年10月18日
星座:天蝎座
血型:A型
身高:167 cm
毕业院校: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导演系
职业:导演、编剧
代表作品:女篮五号、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最后的贵族、老人与狗
主要成就:第1届大众百花奖最佳导演奖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第2届釜山国际电影节荣誉奖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第1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艺术成就奖
1938年,谢晋前往香港读中学。1939年,谢晋回到上海,先后进入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稽山中学高中就读,业余时间他则到华光戏剧专科学校、金星电影训练班学习,并参加由于伶等人支持的学生戏剧活动,在多幕剧《岳云》中扮演岳云。
谢晋
1941年高中毕业时,他坚定报考戏剧学校。尽管父母坚决反对,但谢晋义无反顾地赴四川,考入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受到曹禺、焦菊隐、马彦祥等老师的教导和培育 。1943年,谢晋主动辍学,跟随马彦祥、洪深、焦菊隐前往重庆中国青年剧社工作,在《少年游》等戏中担任剧务、场记和演员。1947年,在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导演专业复学。1948年,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导演系毕业;同年,加入大同电影企业公司担任副导演。
1950年,在爱情电影《哑妻》中担任副导演 ;同年,担任剧情电影《影迷传》的助理导演;此外,还担任了剧情电影《妇女代表》的助理导演。1954年,担任剧情电影《鸡毛信》的助理导演 ;同年,独立执导淮剧短片《蓝桥会》,从而开启了他的导演生涯 。
1955年,执导由奇梦石、孙景璐合作主演的剧情电影《水乡的春天》 。1957年,执导彩色体育电影《女篮五号》,该片获得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举办的国际电影节银质奖章 、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 。1958年,执导传记电影《黄宝妹》 ;同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大风浪里的小故事》上映 。
1960年,执导战争电影《红色娘子军》,该片改编自梁信的小说《琼岛英雄花》 ,该片获得第1届大众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他凭借该片获得第1届大众百花奖最佳导演奖 。1962年,执导由姚德冰、刘侠声共同主演的喜剧电影《大李小李和老李》 。
1965年,执导剧情电影《舞台姐妹》,该片讲述了越剧艺人竺春花、邢月红在旧社会受尽压迫的悲惨生活,以及她们在新社会得到解放、重生的故事 ,该片获得第24届伦敦国际电影节英国电影学会年度奖 、第12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 。
1975年,与颜碧丽、梁廷铎联合执导剧情电影《春苗》 。1977年,由其执导的青春电影《青春》上映。1979年,由其执导的战争儿童电影《啊!摇篮》上映,该片改编自真实事件,影片获得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1981年,执导由石维坚、王馥荔、施建岚联合主演的剧情电影《天云山传奇》 ,该片获得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第4届大众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他凭借该片获得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
1982年,执导剧情电影《牧马人》 ,该片改编自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影片获得第6届大众百花奖最佳影片奖 、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同年,执导由李秀明主演的革命电影《秋瑾》,该片讲述了秋瑾在诗情画意中表现出革命志士的豪放壮烈的革命生涯 。
1984年,执导剧情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影片根据李存葆的同名小说改编 ,他凭借该片获得第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 ,该片获得第8届大众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 。
1986年,执导由刘晓庆、姜文搭档主演的剧情电影《芙蓉镇》,该片根据古华所著的同名小说改编,该片获得第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第10届大众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他凭借该片入围第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同年,担任第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主任委员 。
谢晋
在《芙蓉镇》开拍前,谢晋给姜文、刘晓庆说戏

谢晋

谢晋

谢晋

谢晋

谢晋

谢晋

谢晋

谢晋
1987年,谢晋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同年,谢晋被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接纳为会员。1988年,执导由潘虹主演的剧情电影《最后的贵族》,该片改编自白先勇的短篇小说《谪仙记》,影片获得第1届中国电影节荣誉奖 ;同年,担任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主任委员 。
1991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清凉寺钟声》上映,该片由丁一、濮存昕、栗原小卷联袂主演 ;同年,执导剧情电影《启明星》 。1992年8月8日,谢晋恒通影视有限公司成立于上海,他担任了公司总经理 。1993年,执导剧情电影《老人与狗》,该片根据张贤亮的小说《邢老汉和狗的故事》改编,影片获得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十佳影片奖” ;同年,担任上海谢晋恒通明星学校(现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校长 。
1995年,执导由赵薇、李翠云、马翎雁联合主演的剧情电影《女儿谷》 ,该片获得第4届全国大学生电影节特别荣誉奖 ;5月,担任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院长 ,并担任了谢晋恒通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 。1996年,担任人物传记电影《孔繁森》的艺术指导;同年,担任第6届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 ;此外,还参演了纪录片《男生女相:中国电影之性别》。
1997年,谢晋获得第2届釜山国际电影节荣誉奖;同年,执导由鲍国安、苏民共同主演的战争电影《鸦片战争》 ,该片是中国电影界为纪念香港回归一周年而创作的一部献礼片 ,影片获得第1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第3届中国电影优秀故事片奖华表奖 ,他凭借该片入围第1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1998年,谢晋获得香港(海外)文学艺术家协会颁发的中华文学及艺术家金龙奖“当代电影大师”称号,并获得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 ;同年,担任第4届中国长春电影节评委会主席;此外,还出版了文章选集《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
2005年,谢晋获得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2007年,谢晋获得第1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艺术成就奖 。2008年10月18日,谢晋在浙江省上虞县下榻的酒店辞世,享年85岁 。
2000年谢晋采访资料
晚年谢晋工作照

谢晋

年轻时的谢晋
谢晋有四个孩子,三男一女,却不幸有两个儿子患有智障。1949年,徐大雯生下大儿子谢衍。谢佳庆是谢晋和徐大雯的小儿子,是一名患有智障的残疾人。2008年8月23日下午,谢晋的长子谢衍因肺癌病逝,享年59岁 。2022年12月23日,谢晋的儿子谢佳庆因为感染新冠抢救无效在东华医院离世,享年66岁 。2023年11月26日,谢晋女儿在谢庆庆上海因病离世,享年76岁 。
导演作品
时间 | 名称 | 主演演员 | 类型 |
---|---|---|---|
1954年 | 《蓝桥会》 | 筱文艳、杨占魁 | 短片 |
1955年 | 《水乡的春天》 | 奇梦石、孙景璐、谭云 | 电影 |
1957年 | 《女篮五号》 | 刘琼、秦怡、曹其纬 | 电影 |
1958年 | 《黄宝妹》 | 黄宝妹 | 电影 |
1958年 | 《大风浪里的小故事》 | 李守成、蒋天流、张雁 | 电影 |
1960年 | 《红色娘子军》 | 电影 | |
1962年 | 《大李小李和老李》 | 姚德冰、刘侠声、范哈哈 | 电影 |
1965年 | 《舞台姐妹》 | 电影 | |
1975年 | 《春苗》 | 李秀明、冯奇、达式常 | 电影 |
1977年 | 《青春》 | 陈冲、俞平、俞平 | 电影 |
1979年 | 《啊!摇篮》 | 祝希娟、张勇手、村里 | 电影 |
1981年 | 《天云山传奇》 | 石维坚、王馥荔、施建岚 | 电影 |
1982年 | 《牧马人》 | 电影 | |
1983年 | 《秋瑾》 | 李秀明 | 电影 |
1984年 | 《高山下的花环》 | 电影 | |
1986年 | 《芙蓉镇》 | 刘晓庆、姜文、郑在石 | 电影 |
1992年 | 《启明星》 | 电影 | |
1992年 | 《清凉寺钟声》 | 丁一、栗原小卷、濮存昕 | 电影 |
1993年 | 《老人与狗》 | 电影 | |
1995年 | 《女儿谷》 | 赵薇、李翠云、马翎雁 | 电影 |
1997年 | 《鸦片战争》 | 鲍国安、林连昆、鲍伯·派克 | 电影 |
2001年 | 《女足九号》 | 电影 |
编剧作品
时间 | 名称 | 主要演员 | 类型 |
---|---|---|---|
1957年 | 《女篮五号》 | 刘琼、秦怡、曹其纬 | 电影 |
1962年 | 《大李小李和老李》 | 姚德冰、刘侠声、范哈哈 | 电影 |
1965年 | 《舞台姐妹》 | 谢芳、曹银娣、冯奇 | 电影 |
1983年 | 《秋瑾》 | 李秀明 | 电影 |
1986年 | 《芙蓉镇》 | 刘晓庆、姜文、郑在石 | 电影 |
助理导演
时间 | 影片 | 类型 |
---|---|---|
1950年 | 《哑妻》 | 电影 |
1950年 | 《妇女代表》 | 电影 |
1950年 | 《影迷传》 | 电影 |
1954年 | 《鸡毛信》 | 电影 |
艺术指导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
1996年 | 《孔繁森》 | 电影 |
文学作品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
1998年 | 《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 | 文章选集 |
参演电影
男生女相:中国电影之性别1996
- 饰演
- -
- 导演
- 关锦鹏
- 主演
- 李安、陈凯歌、侯孝贤
国内其他奖项 | ||||||||||||||||||||||||||||||||||||||||||||||||||||||||||||
| ||||||||||||||||||||||||||||||||||||||||||||||||||||||||||||
中国长春国际电影节 | ||||||||||||||||||||||||||||||||||||||||||||||||||||||||||||
| ||||||||||||||||||||||||||||||||||||||||||||||||||||||||||||
上海国际电影节 | ||||||||||||||||||||||||||||||||||||||||||||||||||||||||||||
| ||||||||||||||||||||||||||||||||||||||||||||||||||||||||||||
中国电影金鸡奖 | ||||||||||||||||||||||||||||||||||||||||||||||||||||||||||||
| ||||||||||||||||||||||||||||||||||||||||||||||||||||||||||||
釜山国际电影节 | ||||||||||||||||||||||||||||||||||||||||||||||||||||||||||||
| ||||||||||||||||||||||||||||||||||||||||||||||||||||||||||||
国外奖项 | ||||||||||||||||||||||||||||||||||||||||||||||||||||||||||||
| ||||||||||||||||||||||||||||||||||||||||||||||||||||||||||||
中国电影华表奖 | ||||||||||||||||||||||||||||||||||||||||||||||||||||||||||||
| ||||||||||||||||||||||||||||||||||||||||||||||||||||||||||||
全国大学生电影节 | ||||||||||||||||||||||||||||||||||||||||||||||||||||||||||||
| ||||||||||||||||||||||||||||||||||||||||||||||||||||||||||||
大众电影百花奖 | ||||||||||||||||||||||||||||||||||||||||||||||||||||||||||||
| ||||||||||||||||||||||||||||||||||||||||||||||||||||||||||||
中国文化部 | ||||||||||||||||||||||||||||||||||||||||||||||||||||||||||||
|
2019年9月25日,谢晋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2022年1月5日,获得““新时代国际电影节·金扬花奖有突出贡献100电影工作者”荣誉。
是他使中国电影成为中国电影,毋庸置疑。从他三十岁起到今天,半个多世纪当中,他的作品始终深刻影响着中国和中国电影。一个人能对人和电影产生如此深入和广泛的影响,他是不可替代的。 (姜文 评)
谢晋早期的作品,总是呈现着乐观明亮的情感色彩,与电影产生的时代氛围一致,这一阶段其影片的人物形象也是热情单纯的,叙事风格轻快流畅,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调。而且,很会利用电影语言表述他对时代风格与社会需要的感受,表述大多数人对社会生活的主流情感。谢晋的电影符合中国观众喜欢看大团圆结局影片的心理习惯:好人历经苦难,坏人作恶多端;好人坚强不屈,坏人终将完蛋。与所生活时代的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始终保持一致,在宏大的历史或政治背景的衬托下,用强烈戏剧化的方式来处理人物关系,使人物的形象塑造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这是谢晋电影的鲜明特征。 (《人物》杂志评)
谢晋始终贯彻党的文艺方针,坚持艺术创作与时代发展同步,改革开放以来拍摄了《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高山下的花环》《鸦片战争》等一批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优秀电影,为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发挥了积极作用。他的作品集中展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思想解放、时代风云激荡的历程,为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和人民群众思想文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一名电影导演,谢晋的创作生涯跨越60年,以他对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将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注入电影创作。他的影片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集体审美历程的重要构成。 (上观)
上海师范大学建有谢晋影视艺术研究中心,该校影视传媒学院大楼的门厅岳立着谢晋的铜像(谢晋自1993年至2008年辞世前担任影视传媒学院前身之一谢晋影视艺术学院首任院长)。
人文纪录片《只有一个谢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