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文景 编辑
郭文景,1956年出生于重庆,中国作曲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7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黎英海教授与苏夏教授。1984年,毕业作品《川崖悬葬》在美国首演。1987年,在北京举行了个人交响乐作品音乐会。1988年,《蜀道难》《川崖悬葬》由由BBC交响乐团和合唱团演出。1994年6月,在荷兰用中文首演了郭文景的歌剧《狂人日记》。1995年,在巴黎秋季艺术节举行个人作品音乐会。1996年,应荷兰艺术节委约创作了室内乐《甲骨文》。1997年5月,中国音乐家协会举办了郭文景作品研讨会。1999年,在爱丁堡音乐节上举行了个人专场音乐会。2002年,在美国林肯中心艺术节上举行了个人专场音乐会。2003年,被评为第六届北京国际艺术节“年度艺术家”。2004年,在都灵九月音乐节上举行了个人专场音乐会。2006年,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举行了郭文景民乐作品专场音乐会。2008年,获第六届中国金唱片奖“音乐创作特别奖”;同年,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字》创作音乐。2014年,创作歌剧《骆驼祥子》。2020年9月,杭州大剧院举行了郭文景作品音乐会。2021年10月2日,由中央民族乐团最新创作的主题民族音乐会《长城》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奏响,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汤沐海执棒,著名作曲家郭文景、张千一、郝维亚、王丹红担纲作曲,其中器乐协奏曲《血肉长城》由郭文景作曲。
本名:郭文景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56年
毕业院校:中央音乐学院
代表作品:交响乐合唱《蜀道难》、无伴奏合唱《天地的回声》、歌剧《狂人日记》
主要成就:第六届北京国际艺术节“年度艺术家”第六届中国金唱片奖“音乐创作特别奖”
1984年,他的毕业作品交响音诗《川崖悬葬》在美国首演 。1987年4月,成功在北京举行了个人交响乐作品音乐会,演出了《蜀道难》、《川崖悬葬》等作品 。
1988年,《蜀道难》《川崖悬葬》在英国格拉斯哥由BBC交响乐团和合唱团演出 。1990年,调回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先后担任作曲系副主任、主任 。
1994年6月,在荷兰艺术节上演,欧洲演员与乐队用中文首演了郭文景的歌剧《狂人日记》 。1995年,在巴黎秋季艺术节上举行了个人专场音乐会 。
创作中的郭文景
1998年,应英国阿尔梅达歌剧院委约创作了四场室内歌剧《夜宴》,并于7月在伦敦阿尔梅达歌剧院首演 。
1999年,应英国阿基提四重奏团委约创作《第三弦乐四重奏》,并于11月在英国哈德斯菲尔德现代音乐节首演 ;同年,在爱丁堡音乐节上举行了个人专场音乐会 。
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
2002年,在美国林肯中心艺术节上举行了个人专场音乐会 。2003年,被评为第六届北京国际艺术节“年度艺术家” 。
歌剧《骆驼祥子》剧照
2006年,受德国Musik viva委约创作了《二胡协奏曲》;同年,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在北京音乐厅举行了郭文景民乐作品专场音乐会 。
2007年10月,创作的歌剧《诗人李白》在第十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演 ;同年,科隆艺术节上举行了个人专场音乐会。
2008年,获得第六届中国金唱片奖“音乐创作特别奖”;同年,受邀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字》创作音乐 。2014年,创作歌剧《骆驼祥子》,在中国国家大剧院首演 。
作品音乐会
2020年9月,在杭州大剧院歌剧院举行了郭文景作品音乐会,演奏了《锣的宣叙》《野草》《中国民歌组曲》以及《藏》等作品 。
2021年10月2日,由中央民族乐团最新创作的主题民族音乐会《长城》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奏响,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汤沐海执棒,著名作曲家郭文景、张千一、郝维亚、王丹红担纲作曲,其中器乐协奏曲《血肉长城》由郭文景作曲。
2022年10月5日,郭文景担任作曲的音乐诗剧《大河》(交响乐版)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演 。
音乐专辑
郭文景作品集
发行时间2006
蜀道难
发行时间1987
天地的回声
发行时间2017-6-11
狂人日记(四幕歌剧)
发行时间2003
诗人李白
发行时间2007
主要歌剧作品
创作时间 | 作品名称 | 作品体裁 |
---|---|---|
2014 | 《骆驼祥子》 | 歌剧 |
2007 | 《诗人李白》 | 歌剧 |
2005 | 《口供》Op.43 | 实验诗剧 |
2004 | 《花木兰》 | 新概念京剧 |
2004 | 《凤仪亭》Op.41 | 独幕歌剧 |
2003 | 《穆桂英》 | 新概念京剧 |
2001 | 《夜宴》(加长版)Op.35 | 歌剧 |
1998 | 《夜宴》Op.30 | 歌剧 |
1994 | 《狂人日记》Op.21 | 歌剧 |
主要交响乐作品
创作时间 | 作品名称 | 作品体裁 |
---|---|---|
2004 | 《远游》Op.42 | 交响声乐套曲 |
2002 | 《b小调英雄交响曲》Op.39 | 交响曲 |
1997 | 《御风万里》Op.27 | 交响序曲 |
1997 | 《狂人日记》 | 歌剧组曲 |
1987 | 《蜀道难》Op.15 | 交响乐合唱 |
1986 | 《经幡》Op.14 | 交响音诗 |
1983 | 《川崖悬葬》Op.11 | 交响音诗 |
主要室内乐作品
创作时间 | 作品名称 | 作品体裁 |
---|---|---|
2003 | 《炫》Op40. | 打击乐三重奏 |
1999 | 《第三弦乐四重奏》Op36. | 协奏曲 |
2001 | 《西藏的声音》Op32. | 弦乐四重奏 |
2000 | 《离垢地》Op33. | 大提琴八重奏 |
1997-1999 | 《第二弦乐四重奏》Op28. | 弦乐四重奏 |
1996 | 《悲歌》Op25. | 室内乐 |
1996 | 《甲骨文》Op24. | 室内乐 |
1996 | 《戏》Op23. | 铙钹三重奏 |
1995 | 《春晚》Op22. | 民乐七重奏 |
1991 | 《社火》Op17. | 室内乐 |
1981 | 第一弦乐四重奏《川江叙事》 | 弦乐四重奏 |
其他作品
创作时间 | 作品名称 | 作品体裁 |
---|---|---|
2002 | 《禅院》Op38. | 世界混合乐队合奏曲 |
2002 | 《日月山》Op37. | 大型民乐合奏 |
2001 | 《竖琴协奏曲》Op36. | 协奏曲 |
1998 | 《天地的回声》Op31. | 无伴奏合唱 |
1997 | 《古瓷》Op29. | 吉他独奏 |
1997 | 《大提琴协奏曲》Op26. | 协奏曲 |
1994 | 《山海经》Op20. | 打击乐组曲 |
1993 | 《滇西土风》Op19. | 大型民乐组曲 |
1992 | 《愁空山》(民乐版)Op18a. | 竹笛协奏曲 |
1995 | 《愁空山》(洋乐版)Op18b. | 竹笛协奏曲 |
1986-1987 | 《小提琴协奏曲》Op13. | 小提琴协奏曲 |
1982 | 《巴》Op08. | 大提琴钢琴狂想曲 |
1979 | 《峡》Op01. | 钢琴前奏曲 |
以上作品参考资料来源:
御风万里
作者名称 郭文景
作品时间2009-1
《御风万里》是2009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郭文景。
郭文景
郭文景先后创作了多部中文歌剧和几十部交响作品,运用西方作曲技法表达中国音乐语境、艺术意韵和传统文化,个性鲜明地传递出对人的关注和对现实的思考,将独特的中国思维和中国声音带给了西方和全世界 。一方面,郭文景不拘一格,无论是西方、东方、古典还是现代的音乐技法,凡是对他音乐创作有用的,都会运用;另一方面,在激进、探索,先锋中,始终不忘中国风格,个人风格与现实内容这些对艺术至关重要的东西 。
在郭文景音乐语言的特色上,以明显的“川腔川调”为特色,借助川地生活素材或川地音乐语言风格进行创作。然而,郭文景却能从精神上超脱原素材的历史局限和审美局限,同时注意在创作中有效地借鉴现代作曲技术,翻出新意,升华为具有新时代审美价值的音乐 。
具体来说,郭文景在采用民间音调时,大胆地使用了调式以外的音,并通过这些音将原有五声音阶调式“颜色加浓”。郭文景注意中国传统音乐的线性特点,在他的许多作品中,并不放弃旋律表述这一有效形式。郭文景的多声部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脱离了单纯的、以三度叠置的音程结构为基础的西方古典音乐的多声语言方式。郭文景广泛的挖掘音色与节奏的文化内涵是他研究新音色语言的又一重要方面 。
音乐类 | |||||||||
|
全世界主要的音乐中心和歌剧院,都曾安排他的个人作品专场音乐会或上演他的歌剧。他直率和坦诚的个性与他的艺术才华一样魅力四射 。(画家陈丹青评)
郭文景的作品具有优美的音乐与戏剧性的力量 。(《世界报》评)
在创作歌剧《骆驼祥子》后,郭文景已登上了一个综合艺术创作的新台阶,并且在艺术上已经变得何等老辣!郭文景的音乐创作是我国现代音乐研究的重要方面 。(音乐学者李吉提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