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窦娥 编辑
窦娥,是元代剧作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中的主人公,窦娥的原型来自《汉书》中记载的东海孝妇——周青。窦娥原名端云,是一个出身于社会下层,具有强烈反抗性格的青年寡妇。她从小被卖入蔡家做童养媳,生活本来安稳,然而后来窦娥丈夫过世,窦娥和蔡婆婆媳两人遭到流氓张驴儿父子的胁迫和诬陷,在楚州衙门昏官桃杌严刑逼问下,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首,临刑前发下三桩誓言以证明自己清白,死后誓言果然应验。三年后其父窦天章做官到此,才为窦娥平反冤案。(概述图来自明刊插图,右下跪地者为窦娥)
张驴儿为达到霸占窦娥的目的,买来毒药想毒死蔡婆,不料却把自己的父亲毒死了,于是他转而以“药死公公”的罪名要挟窦娥。窦娥为捍卫自已的贞洁和尊严,不肯“私休”——嫁给张驴儿,宁愿“官休”,因为她这时还对官府抱有“明如镜,清如水”的幻想。然而楚州太守桃杌滥用大刑逼供,使她明白了“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的黑暗现实。善良的窦娥为使年迈体弱的婆婆免遭酷刑,毅然招承了罪名,未经复审,便被判斩刑。
窦娥冤
剧本第四折,三年之后,窦天章赶考得中,官拜参政知事并加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来到楚州。窦娥的鬼魂前来告状,冤狱终得昭雪。
《金锁记》(《金锁宝卷》) 传奇剧本。明叶宪祖作(一说袁于令作)。根据元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改编。改为窦娥之夫未死,窦娥临刑得救,最终父女、夫妇团圆。
影视形象
1959年电影《窦娥冤》,王秀兰饰演窦娥。
戏剧形象
1957年京剧《六月雪》,程砚秋饰演窦娥。
2017年晋剧《窦娥冤》,马爱珍饰演窦娥。
内蒙古大学汉语系教授马冀:窦娥的悲剧在封建社会具有典型意义,正如剧中所说:“这正是官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她的经历实质上是一般人民群众生活遭遇的集中反映,特别是封建社会中妇女悲剧命运的集中反映。窦娥做为一个善良、勤劳,本想恪守封建礼教的普通劳动妇女,却被封建社会一步一步地吞噬掉,她被迫逐步走上反抗道路的性格发展过程是很有代表性的,她那正直、刚强的性格以及宁死不屈、死而不屈的顽强斗争精神,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也强烈地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反抗情绪。这使她在中国古代文学人物画廊中占据着引人注目的地位。窦娥这个形象也成为我国人民家喻户晓的正面人物形象,鼓舞着他们向黑暗、邪恶势力进行不屈的斗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