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溪高甲戏 编辑
近年来,戏曲演出市场陷于疲软,地方剧团普遍不景气,出现了生存与发展的危机。寿宁县北路戏剧团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该剧团半年来没有演过一场戏,这个古老的珍稀剧种面临失传的危险。与此同时,作为我省地方剧团,20年前同样濒临绝境的安溪县高甲戏剧团却在困境中发展壮大。奥妙何在?本报记者随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前往调研。
中文名:安溪高甲戏
类型:地方戏剧
流行地区:安溪地区
优秀作品:《凤冠梦》等
“1983年,县高甲剧团演出《凤冠梦》,一举囊括了当年福建省戏剧会演剧本一等奖、优秀演出奖、导演奖等多个奖项;1985年该剧进京演出,创造了‘闽南侨乡高甲戏,一夜倾倒北京人’的奇迹。时隔十年,《玉珠串》再度轰动京城,夺得‘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和‘曹禺戏剧文学奖’三大奖项。从1996年到2002年,县剧团应邀创作演出《老鼠嫁女》、《群丑献艺》、《送珠》、《金龙戏珠》、《相马》等剧目,11次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戏曲晚会以及各种大型文艺晚会的演出,戏曲小品《中华大戏真神奇》还上了2001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剧团连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五一’劳动奖章、文明单位、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多种荣誉称号。剧团团长林水德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此殊荣的我省文艺界惟此一人……”
安溪县高甲剧团团部,俨然是一座小公园——整个团部被数座崭新的楼房环拱成圆形,初夏的阳光照耀着红亭,亭阁边小桥流水,花木成荫,石桌、石椅散放在水池边,学生们正在静静地读书,琴房里不时飘出美妙的琴声。
团长林水德告诉记者,整个团部占地16亩,总建筑面积1280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在全国县级剧团里是少有的。他指着周围的建筑一一介绍道:这是综合楼、慈山楼、教学楼、宾馆、礼堂、高标准木地板排练尝茶艺馆、展览中心……省艺校安溪分班也设在这里,现拥有20架钢琴、20架古筝、20台电子琴、30台电脑和其他数十件民乐器材。剧团如今已成为拥有表演团体、艺校、茶艺馆等实体的联合体,固定资产达1000多万元。
基于这种认识,1988年,剧团编排诸葛辂的另一剧本《玉珠串》时,更是在“精”字上做足了文章。他们多次邀请专家对《玉珠串》进行修改,反复锤炼加工,使剧目日臻完善。《玉珠串》取得了赛场与市场双赢的佳绩,被戏剧界誉为“南国一颗明珠”。2002年11月,在香港举办的“福建节”上,《玉珠串》连演4场场场爆满,不少戏迷驱车一个多小时从屯门赶到演出所在地新光戏院,排队买票,他们连连叹道:“想不到一个县级剧团居然能演出这样的好戏。
精品诞生了,如何产生经济效益呢?剧团采取三项措施:广泛宣传;在任何条件下演出都努力保持原样;抓名人效应,主要角色由获奖的原班人马演出。据悉,《玉珠串》获奖前,安溪县高甲剧团在闽南地区演出市场所占的份额是每年80到100场,获奖后每年达到120至150场,每场演出的单价也从3000至3500元提高到4500至5000元,剧团演出的净收入从每年10万元增加到20多万元。
安溪县高甲剧团因《凤冠梦》和《玉珠串》获奖而声名大噪,被中央电视台相中,应邀排演了《老鼠嫁女》、《送珠》、《群丑献艺》等精彩戏曲小品。剧团将这些剧目和一些歌颂各行各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文艺节目主动送到乡镇、厂矿、企业、学校。
早在1990年,剧团就试行文化与教育联合办班的模式,与安溪华侨职专联办“高甲戏表演专业”,着手建立艺术人才培养基地。该专业实习演出三年,创收净利达30多万元。
1992年,剧团与省艺校联办“福建艺术学校安溪分班”,除开办戏剧表演专业为剧团培养后继人才外,还先后办了音乐舞蹈、工艺美术、群众文化、茶艺表演等多个专业班。至2002年,净收入280万元。此外还依靠举办茶艺培训和有偿实习演出共收入数十万元。
剧团在演出收入的基础上,多方争取基金,建设了占地16亩的校园。他们利用校园毗邻全国茶叶批发市场的优越地理位置,充分发挥自身艺术人才集中的优势,选准开办茶艺馆、宾馆、展览中心等经营项目,发展第三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除了弥补财政拨款的缺口外,还能筹集100万元的资金,增强了剧团精品创作与自我发展的能力,形成了良性循环。
安溪高甲剧团能排除困难,频出佳绩,真应了那句话:“人心齐,泰山移。”
安溪县文体局局长王亚菲对记者说:“有时剧团遭到困难一筹莫展时,作为团长的林水德急得掉眼泪。水德一急,文化局就急,县委、县政府也急,大家赶紧四处想办法,竭尽全力来帮他。”据他介绍,1995年《玉珠串》被推荐晋京演出时,剧团就遇到了大难题,因为仅演出经费一项就需要100多万元,这对刚起步的剧团来说可是个天文数字。如果筹不足经费,晋京演出的机会就会丧失,剧组全体人员的汗水和心血也将白流。县委立即召开常委会议研究,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拨出33万元专款予以支持。紧接着县委又号召各级各部门、海内外安溪人齐心协力支持演出,从县领导到普通干部,从安溪本县到海外各地,掀起了为《玉珠串》进京演出捐款的热潮。后来经过县有关部门的尽力争取,省和泉州市又雪中送炭解决19万元的专项资金。
眼下,又有一出大型高甲戏《玉石碑》入围省重点剧目,剧团正在加紧排演,安溪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预拨了20万元经费。剧团打算将该剧打造成继《凤冠梦》、《玉珠串》之后的又一部艺术精品。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