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廉吏于成龙 编辑
《廉吏于成龙》海报
选段:《人生路多坎坷祸福不定》 |
---|
剧中人:于成龙 |
人生路多坎坷祸福不定, 有苦涩有酸楚也有欢欣。 脚踏着厚实的泥土,心平如镜,牵念着善良的赤子,怀揣真情。 深知那欲如水,不遏则灭顶,贪如火,不厉禁势成燎原祸国殃民,终留恶名苦果必自吞。 常言说,无病休嫌瘦,奉公莫怨贫。 知足无烦恼,布衣乐终身。 非吾之有莫伸手,非分之财莫进门。 这是我于成龙一生箴训,不负朝廷、不亏黎民,对得起天地良心 。 |
主创人员
职位 | 人员 | 职位 | 人员 |
---|---|---|---|
出品人 | 孙重亮 | 制作人 | 单跃进、曾祖德 |
编剧 | 梁波、戴英禄、黎中城、王涌石 | 导演 | 谢平安 |
作曲 | 高一鸣、尤继舜、龚国泰 | 舞美设计 | 徐福德、刘福升 |
灯光设计 | 朱光武、孙浩 | 服装造型设计 | 翁丽君 |
打击乐设计 | 焦宝宏 | 表演指导 | 李春城、方小亚 |
副导演 | 舞美设计助理 | ||
道具设计 | 徐鸣 | 鼓师 | 焦宝宏 |
指挥 | 龚国泰 | 琴师 | 吴文疆 |
伴奏 | 上海京剧院乐队 | 旁白 | 陈醇 |
舞台监督 | 朱忠勇、周春光 | 剧务 | 李笑阳 |
场记、字幕 | 张丽华 | 特约摄影 | 张雪松 |
表演人员
剧中人 | 扮演者 | 剧中人 | 扮演者 |
---|---|---|---|
于成龙 | 康亲王 | 蓝天 | |
邢氏 | 勒春 | ||
山牛 | 翠妹 | ||
翠妹娘 | 邓雨轩 | ||
喀林 | 阿福 | 刘长江 | |
戈什哈 | 顾亮 | 两狱卒 | 王盾、殷玉忠 |
剧中人 | 角色行当 | 角色介绍 |
---|---|---|
于成龙 | 老生 | 新任福建按察使,上任后发现前任官员草菅人命,造成上万平民锒狱,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于成龙不顾自身安危,向驻节福建、权倾朝野的康亲王坦诚进言,最终战胜重重困难,使一方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而他自己也踏上了新的艰苦征途。 |
康亲王 | 老生 | 清朝将领,权倾朝野,封爵康亲王,驻节福建。在于成龙的坦诚进言下,他终被感动,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 |
创作背景
《廉吏于成龙》取材于王永泰的小说《清官于成龙》,剧目所追求的理念是“不事奢豪,但求布衣”。创作人员期望能以古鉴今,并以朴素清新的创作理念,简约明快的艺术呈现,来刻画一代廉吏于成龙廉政、亲民的品性 。
剧本创作
剧照
《廉吏于成龙》自2002年创排后,剧本几经修改。2004年,主创人员在听取和回顾了观众以及各级领导对剧目一系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两度北上天津,商讨修改,先后对剧本进行了三次较大的改动,并进一步明晰了二度创作的思路和方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角色定位:对于成龙的定位更侧重于表现其人格魅力,写他为人处世的风骨,摒弃了不必要的空洞。同时,调整对勒春形象的定位,改由老生应工,开掘这一角色的内涵。
剧目结构:对全剧结构进行了梳理。保留了第二、第四章被广泛认可的精彩部分,重新建构了第一章,对第三章也作了重大调整。
音乐设计:音乐配器全部改成民乐,力求音乐形象的质朴和个性化,同时尽量缩小乐队编制,以适应演出市场的要求。
唱腔设计:约三分之二的唱腔被重新设计和修改,重点打磨一些核心唱段,着重刻画人物心理。
舞美设计:重新设计制作全剧的舞美,以福建特有的榕树作为设计的贯穿意象,表现于成龙像榕树那样“扎根大地,独树成林”的本性,走“小写实,大写意”的创作思路 。
时间 | 颁奖方 | 奖项 | 获奖方 | 备注 |
---|---|---|---|---|
2004年 | 第4届中国京剧艺术节 | 剧目金奖 | 《廉吏于成龙》 | 获奖 |
优秀编剧奖 | 梁波、戴英、黎中城、王涌石 | |||
优秀导演奖 | 谢平安 | |||
优秀音乐奖 | 高一鸣、尤继舜、龚国泰 | |||
荣誉表演奖 | 尚长荣 | |||
优秀表演奖 | ||||
2005年 | 第9届中国戏剧节 | 优秀剧目奖 | 《廉吏于成龙》 | 获奖 |
2006年 |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 十大精品剧目 | 《廉吏于成龙》 | 获奖 |
2007年 | 第10届精神文明建设 | 五个一工程奖 | 《廉吏于成龙》 | 获奖 |
第12届文华奖 | 文华大奖 | 《廉吏于成龙》 | 获奖 | |
文华剧作奖 | 梁波、戴英禄、黎中城、王涌石 | |||
文华导演奖 | 谢平安 | |||
文华音乐创作奖 | 高一鸣、尤继舜、龚国泰 | |||
文华舞台美术奖 | 翁丽君 | |||
文华表演奖 | 尚长荣、关栋天 | |||
2008年 | 中国戏曲学会 | 中国戏曲学会奖 | 《廉吏于成龙》 | 获奖 |
《廉吏于成龙》没有豪华的舞台,没有离奇的故事,却像一杯散发着淡淡幽香的清茶沁人心脾。创作者求真情、求朴实,以古鉴今的艺术追求,使该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与其他戏曲舞台日趋豪华潮流不同,《廉吏于成龙》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返璞归真的风貌。音乐唱腔也透着浓浓的乡土味儿,小调、昆曲吹腔,再加上民乐的伴奏更显旋律的优美动听 (《北京日报》评)。
《廉吏于成龙》剧照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