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吏于成龙 编辑

2009年郑大圣执导电影

廉吏于成龙廉吏于成龙

《廉吏于成龙》是上海京剧院根据王永泰的小说《清官于成龙》所改编的历史类京剧剧目。该剧目讲述了布衣高官于成龙求真情、甘清贫,秉持“不负朝廷,不亏黎民,对得起天地良心”的人生箴训为百姓平冤案的故事。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廉吏于成龙

类型:历史类京剧剧目

创作单位:上海京剧院

导演:谢平安

编剧:梁波、戴英禄、黎中城、王涌石

主要角色:于成龙、康亲王

剧情简介

编辑
任福建按察使于成龙到任后,发现前任官员草菅人命,铸就了一起所谓的“通海通贼”的冤假错案,造成当地上万平民锒铛入狱,乃至田园荒芜,怨声载道,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要改变现状,必须重审旧案,开释无辜,同时减轻民众军粮徭役的沉重负担,促进生产发展。于是,他不顾自身安危,施尽种种计谋,向驻节福建、权倾朝野的康亲王坦诚进言,与骄横偏执、心理阴暗的勒春、喀林等周旋斗法,拯妇孺老弱于水火,救受害无辜于囹圄,终于以其正直执拗的人格魅力和清廉俭朴的品行操守,感化了康亲王及一应同僚,战胜了重重困难,使一方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于成龙再一次因政绩卓著而升任直隶巡抚,在一片依依难舍的送别声里,他悄然踏上了新的艰苦征途 。

《廉吏于成龙》海报《廉吏于成龙》海报

作品选段

编辑

选段:《人生路多坎坷祸福不定》

剧中人:于成龙

人生路多坎坷祸福不定,

有苦涩有酸楚也有欢欣。

脚踏着厚实的泥土,心平如镜,牵念着善良的赤子,怀揣真情。

深知那欲如水,不遏则灭顶,贪如火,不厉禁势成燎原祸国殃民,终留恶名苦果必自吞。

常言说,无病休嫌瘦,奉公莫怨贫。

知足无烦恼,布衣乐终身。

非吾之有莫伸手,非分之财莫进门。

这是我于成龙一生箴训,不负朝廷、不亏黎民,对得起天地良心 。

创作人员

编辑

主创人员

职位

人员

职位

人员

出品人

孙重亮

制作人

单跃进、曾祖德

编剧

梁波、戴英禄、黎中城、王涌石

导演

谢平安

作曲

高一鸣、尤继舜、龚国泰

舞美设计

徐福德、刘福升

灯光设计

朱光武、孙浩

服装造型设计

翁丽君

打击乐设计

焦宝宏

表演指导

李春城、方小亚

副导演

王振鹏、王青、王国建

舞美设计助理

徐鸣

道具设计

徐鸣

鼓师

焦宝宏

指挥

龚国泰

琴师

文疆

伴奏

上海京剧院乐队

旁白

陈醇

舞台监督

朱忠勇、周春

剧务

李笑阳

场记、字幕

张丽

特约摄影

张雪松

表演人员

剧中人

扮演者

剧中人

扮演者

于成龙

尚长荣

康亲王

蓝天

邢氏

夏慧华郭睿玥

勒春

齐宝玉

山牛

任广平

翠妹

查思娜

翠妹娘

王小砖

邓雨轩

许锦根

喀林

陈宇

阿福

刘长

戈什哈

顾亮

两狱卒

王盾、殷玉忠

角色人物

编辑

剧中人

角色行当

角色介绍

于成龙

老生

新任福建按察使,上任后发现前任官员草菅人命,造成上万平民锒狱,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于成龙不顾自身安危,向驻节福建、权倾朝野的康亲王坦诚进言,最终战胜重重困难,使一方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而他自己也踏上了新的艰苦征途。

康亲王

老生

清朝将领,权倾朝野,封爵康亲王,驻节福建。在于成龙的坦诚进言下,他终被感动,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

戏曲表现

编辑

创作背景

《廉吏于成龙》取材于王永泰的小说《清官于成龙》,剧目所追求的理念是“不事奢豪,但求布衣”。创作人员期望能以古鉴今,并以朴素清新的创作理念,简约明快的艺术呈现,来刻画一代廉吏于成龙廉政、亲民的品性 。

剧本创作

剧照

《廉吏于成龙》自2002年创排后,剧本几经修改。2004年,主创人员在听取和回顾了观众以及各级领导对剧目一系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两度北上天津,商讨修改,先后对剧本进行了三次较大的改动,并进一步明晰了二度创作的思路和方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角色定位:对于成龙的定位更侧重于表现其人格魅力,写他为人处世的风骨,摒弃了不必要的空洞。同时,调整对勒春形象的定位,改由老生应工,开掘这一角色的内涵。

剧目结构:对全剧结构进行了梳理。保留了第二、第四章被广泛认可的精彩部分,重新建构了第一章,对第三章也作了重大调整。

音乐设计:音乐配器全部改成民乐,力求音乐形象的质朴和个性化,同时尽量缩小乐队编制,以适应演出市场的要求。

唱腔设计:约三分之二的唱腔被重新设计和修改,重点打磨一些核心唱段,着重刻画人物心理。

舞美设计:重新设计制作全剧的舞美,以福建特有的榕树作为设计的贯穿意象,表现于成龙像榕树那样“扎根大地,独树成林”的本性,走“小写实,大写意”的创作思路 。

获奖记录

编辑

时间

颁奖方

奖项

获奖方

备注

2004年

第4届中国京剧艺术节

剧目金奖

《廉吏于成龙》

获奖

优秀编剧奖

梁波、戴英、黎中城、王涌石

优秀导演奖

谢平安

优秀音乐奖

高一鸣、尤继舜、龚国泰

荣誉表演奖

尚长荣

优秀表演奖

关栋天

2005年

第9届中国戏剧节

优秀剧目奖

《廉吏于成龙》

获奖

2006年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十大精品剧目

《廉吏于成龙》

获奖

2007年

第10届精神文明建设

五个一工程奖

《廉吏于成龙》

获奖

第12届文华奖

文华大奖

《廉吏于成龙》

获奖

文华剧作奖

梁波、戴英禄、黎中城、王涌石

文华导演奖

谢平安

文华音乐创作奖

高一鸣、尤继舜、龚国泰

文华舞台美术奖

翁丽君

文华表演奖

尚长荣、关栋天

2008年

中国戏曲学会

中国戏曲学会奖

《廉吏于成龙》

获奖

剧目赏析

编辑
《廉吏于成龙》以朴素清新的创作理念,简约明快的舞台呈现,生动刻画了一代廉吏“脚踏着厚实的泥土,心平如镜;牵念着善良的赤子,怀揣真情”的人格品性,也真切展现了戏曲艺术不能终止的迷人魅力。剧目自2002年创排以来不断修改,越改越合理。唯一不改的是朴素的台风,是整出戏整体的民间化价值取向。和现代戏曲界日趋豪华的舞美追求相比,《廉吏于成龙》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返璞归真的风貌。这种朴素所营造出的艺术氛围,使观众如沐春风,得到了艺术与情感的双重洗礼 (《解放日报》评)。

《廉吏于成龙》没有豪华的舞台,没有离奇的故事,却像一杯散发着淡淡幽香的清茶沁人心脾。创作者求真情、求朴实,以古鉴今的艺术追求,使该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与其他戏曲舞台日趋豪华潮流不同,《廉吏于成龙》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返璞归真的风貌。音乐唱腔也透着浓浓的乡土味儿,小调、昆曲吹腔,再加上民乐的伴奏更显旋律的优美动听 (《北京日报》评)。

《廉吏于成龙》剧照《廉吏于成龙》剧照

下一篇 藏戏

上一篇 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