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阖闾 编辑
吴王阖闾(?-前496年 ),一作阖庐,姬姓,名光,又称公子光,吴王诸樊之子(《左传》《世本》作吴王余眛之子), 春秋末期吴国君主,军事统帅。
阖闾为公子期间,多次参与吴楚之间的战争。前525年,奉命率舟师溯江攻楚,与楚军战于长岸(今安徽当涂西南),夺回所丧王舟“余皇”。前519年,辅佐吴王僚率军大败楚军于鸡父(今河南固始),夺取州来。前515年,阖闾派专诸刺杀吴王僚而自立。执政时期,以楚旧臣伍子胥为相,齐人孙武为将军,确定先破强楚,再服越国的争霸方略,采取分兵轮番击楚之策,频频攻楚于江淮之间,大别山以东地区,使楚疲于奔命。前506年,吴军在孙武,伍子胥率领下,从淮水流域西攻到汉水五战五胜,攻克楚国都城郢都,迫使楚昭王出逃。前496年,吴王阖闾在与越国的槜李之战中,被越大夫灵姑浮挥斩趾,随后病伤而死,葬于虎丘山。
阖闾在位期间广罗人才,任贤使能,施恩行惠,发展农业生产,整治军队,数年间使吴国成为称霸一方的强国,还奉行“称霸兴王”的基本国策,把吴国的国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史籍上称赞阖闾:“口不贪嘉味,耳不乐逸声,目不淫于色,身不怀于安”。
别名:公子光、吴王阖闾
所处时代:吴国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地:吴国姑苏(今江苏苏州)
逝世日期:前496年
主要成就:专诸刺王僚,振兴吴国。柏举败楚国,雄霸南方。
本名:阖闾
率兵伐楚
阖闾
吴王僚二年(前525年),吴王僚派阖闾率军攻打楚国,阖闾战败而且丢失先王的船。阖闾惧怕获罪,便偷袭楚军,夺回王船后才回军。
吴王僚五年(前522年),楚国逃亡之臣伍子胥前来吴国投奔,阖闾以宾客之礼接待他。
吴王僚八年(前519年),吴国派阖闾攻打楚国,击败楚军,将楚国的前太子建的母亲从居巢迎接到吴国。借势北伐,击败陈国和蔡国的军队。
杀僚夺位
吴王僚九年(前518年),当时,楚国边邑卑梁氏的少女与吴国边邑的女子争采桑叶,两个女子的家人发怒而互相攻杀,两国边邑长官听说后,也发怒而互相攻打,楚国灭掉吴国的边邑。吴王僚大怒,于是派阖闾讨伐楚国,夺取楚国的居巢和钟离二城凯旋而归。
当初伍子胥投奔吴国,劝说吴王僚:“楚国可攻破,希望再派阖闾去。”阖闾对吴王僚说:“伍子胥的父兄被楚平王杀害,劝大王讨伐楚国是为了报私仇罢了。攻打楚国未必能攻破。”伍子胥知道阖闾有野心,想杀吴王僚而自立为王,又不能说穿此事,于是就将勇士专诸推荐给阖闾。阖闾大喜,便以伍子胥为宾客。伍子胥退隐乡下从事耕作,以等待专诸的行动。
吴王僚十二年(前515年),吴王僚趁楚平王驾崩,国内动荡之时,兴兵伐楚。 由于国内空虚,阖闾加大了策动政变的步伐,并在吴王僚班师回朝的庆功宴上派专诸将剑藏在鱼腹中,趁上菜之机刺杀了吴王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专诸刺王僚”的故事。由此阖闾夺得吴国王位。
强兵兴国
当时的吴国虽已强大起来,但仍有不少困难:譬如常受江河海水的侵害,军事防御设施尚不完备,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没有保障;国家粮仓还未建立,荒地也未充分开垦;西边的楚国已成为雄踞中南的泱泱大国,南边的越国也有很强的实力,对吴国构成威胁。
吴王阖闾
阖闾命伍子胥主持修筑阖闾大城, 阖闾还设置守备,积聚粮食,充实兵库,为称霸诸侯作准备。经过几年的努力,吴国不断发展壮大,百姓丰衣足食,乐于为国家而献身。为了给楚国点颜色看,他一举灭亡了楚的附庸徐国,楚国对此也无可奈何,眼睁睁地看着他在徐国称王。
吴国经过阖闾的一系列改革 ,具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阖闾开始把重点转向军事上的发展。他训练吴国的士卒,以适应与中原诸侯国作战的需要。又重用军事家孙武,提高战术素养。加紧制作锋利的宝剑,以供战争之用。一切准备就绪,阖闾首先把矛头指向了强大的楚国。
败楚入郢
吴王阖闾三年(前512年),阖闾与伍子胥、伯嚭率军攻打楚国,夺取楚国的舒邑,诛杀吴王僚之弟、逃亡投降楚国的烛庸、掩余二公子。阖闾谋划攻入楚国的都城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将军孙武说:“此时民众疲劳,不能立刻攻打郢都,要等待时机。”
鼎盛期的吴国
吴王阖闾五年(前510年),吴国攻打越国,击败越军。
吴王阖闾六年(前509年),楚国派子常、囊瓦率军攻打吴国。吴军迎头还击,在豫章大败楚军,夺取楚国的居巢然后撤回。
吴王阖闾九年(前506年),阖闾询问伍子胥和孙武说:“当初你们说不能攻打郢都,现在情况如何?”二人回答说:“楚国大将子常贪婪,唐国、蔡国都恨他。大王您如一定大举伐楚,必须联合唐、蔡二国才能成功。”于是阖闾听从他们的计策,出动全部军队,与唐国、蔡国一道西进伐楚,来到汉水边上。楚国也发兵抵拒,双方隔水列阵。阖闾的弟弟夫概欲战,阖闾不许。夫概说:“大王已把军队委托于我,作战要抓住有利时机才是上策,还等什么!”夫概于是带领其部五千人突袭楚军,楚军大败奔逃。阖闾纵兵追击,追至楚国都城郢都,与楚军交战五次,五战都把楚军打败。楚昭王逃出郢都,跑到郧县。郧公之弟想杀死楚昭王,楚昭王又与郧公逃到随国。吴军进入郢都 ,创造了春秋时期攻占大国都城的先例。
威震东南
吴王阖闾十年(前505年),越王允常听说吴王阖闾在郢都,吴国国内空虚,于是率军攻打吴国。吴国另派军队迎击越军。楚国向秦国告急求救,秦国派军队救楚击吴,吴军被击败。阖闾的弟弟夫概见秦军、越军接连击败吴军,而阖闾滞留楚国不撤离,夫概便逃回吴国而自立为吴王。阖闾闻知此事,便率军返回吴国,攻击夫概。夫概兵败投奔楚国。同年九月,楚昭王才得以回到郢都,而将夫概封于堂溪,称为堂溪氏。
吴王阖闾十一年(前504年),阖闾派太子夫差率军再次讨伐楚国,攻取了楚国的番邑,迫使楚国迁都于鄀 (今湖北宜城东南)。从此吴国威震华夏。
伤重去世
吴王阖闾
越国大夫灵姑浮用戈攻击阖闾,斩落阖闾脚拇指。阖闾被迫还师,军队退却七里,阖闾因伤重死于陉,后葬今天的苏州虎丘山。
临死前阖闾命立太子夫差为吴王,对夫差说,你能忘记勾践杀死了你的父亲吗?夫差回答说不敢忘。吴王夫差二年(前494年),吴王夫差在夫椒(在太湖之中)击败越国,攻入越国都城会稽(今浙江绍兴),终于为父亲阖闾报复了越国。 越王勾践派人向吴国求和,伍子胥认为不能答应,要求灭掉越国以除后患,但吴王夫差志得意满,答应越国的求和,并着越王为之服役。后来伍子胥屡谏,吴王夫差却听信谗言,将伍子胥赐杀。伍子胥临死前说:“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地”,后来果如其所料,吴国被越国所灭。
政治
阖闾一直注意对人才的笼络和使用,能做到使贤任能。在得知伍子胥是一位智勇兼备的人才时,阖闾便私下里拉拢伍子胥。在伍子胥进荐专诸时,阖闾既得专诸而以礼相待。 阖闾当上吴王之后,为了巩固政权,任贤使能,提拔伍子胥为行人,以宾客的礼仪对待他,让他参与谋划国政,而且能做到用人不疑,把治理国家的大事交给伍子胥处理。在听孙武讲述兵法时,阖阁对其称赞不绝于口,对孙武的意见十分同意。 并在后来对楚作战中,重用孙武。阖闾在对待伍子胥一事上尤其如此他非常信任和重用伍子胥,而伍子胥也以竭忠尽智地为他效力,可以说,阖闾与伍子胥和孙武的君臣关系达到了一种高度的和谐。
经济
阖闾面对着当时国内君主没有华丽的马车,农民没有粮食,仓库难以支撑,荒野田地无人耕种,而且又有江海水患的不利形势 ,向楚国亡臣伍子胥求计,伍子胥教以“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的安君治民之术 。吴王听了大为赞赏,于是劝民农桑,兴修水利,发展经济,以充裕国用。《说苑》中载梁公弘对楚王说:“吴国君主体恤民众而与民同劳”。吴国惟其如此,民心可归,才能振兴。在早期阶级社会中,作为一国之君能吊民之疾,一与民同劳,确实是难能可贵的。这样做减轻了人民的负担,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使得吴国国库充足,兵革坚利 ,粮食充裕, 增强了抵御外敌的能力。史书记载,短短几年中,吴国民众足以保命而没有流走的农民,有丰收的年景而没有大的灾害,吴国的官员都大公无私,吴国上下关系和谐,诸国都臣服于吴国,四境之内没有侵犯的”。阖闾由此而得到人民拥护,民众都竭力为其劳作,没有流亡的人。在对楚战争中连连获胜。楚大夫在总结柏举之战吴胜楚败的原因时就说:“阖闾惟能用其民,以败我于柏举” 。因此为吴国的霸业奠定了物质基础。
军事
军事战略
阖闾登上王位后就接受了伍子胥“从近制远”的建议,即先破楚、后图越,同时结好北方诸国,并以此为吴国的战略方针。 实践证明,这个战略决策行之有效,短短数年间,吴国便西破强楚,北面威胁齐晋,南服越国。正如越国谋臣范蠡所分析:“如今吴楚两国结仇,构怨不解;.齐国虽与吴国不亲近,但是吴国的一大强援;晋国虽然不归附吴国,但仍然与吴国交好。吴国内有谋臣为其决断,邻国又可以作为援助,这样的局势怎能不利于吴国称霸” 。
对外征战
春秋列国地图
阖闾三年(前512年),阖闾以孙武为将攻打楚国,攻下了舒,杀吴国逃亡的二位公子盖徐、烛庸,意欲一鼓作气,长驱楚境。但是孙武认为民众疲惫不堪,不可立刻兴兵,应该等待时机 。阖闾听取了孙武的意见。因而积极准备,养精蓄锐。一面又听从伍子胥之谋,以“扰敌”、“疲敌”的战术削弱楚国。到阖闾九年(前506年),利用唐、蔡怨楚的情绪,吴国与之联合,共同对楚作战。阖闾亲帅吴军三万,以力大善战者五百人,脚力好的士兵三千人为前阵 。对阵楚军二十万,五战五胜,直入郢都。此役使楚国元气大街。虽然具体战役是由孙武、伍子胥及吴王弟夫概等指挥的,但战斗的胜利无疑也是与吴王阖闾运筹帷握分不开的。
楚国大夫子西曾说,“昔阖闾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器不彤镂,宫室不观,舟车不饰,衣服财用,择不取费。在国,天有蓄病,亲巡孤寡而共其乏困。在军,熟食者分而后敢食,其所尝者,卒乘与焉。勤恤其民,而与之劳逸,是以民不罢劳,死知不旷。”
《吴越春秋》的作者赵晔评价:(阖闾)“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凛,治兵库”,“任贤使能,施恩行惠,以仁义闻于诸侯”。
司马迁:①“阖闾弑僚,宾服荆楚。” ②“吴阖庐选多力者五百人,利趾者三千人,以为前陈,与荆战,五战五胜,遂有郢。东征至于庳庐,西伐至於巴、蜀,北迫齐、晋,令行中国。”
《刘子·阅武第四十一》:阖闾习武,试其民于五湖,剑刃加肩,流血不止。勾践习战,试其民于寝宫,民争入水火,死者千余,遽击金而退之。岂其恶生而贪死,赏罚明而教习至也。
《吕氏春秋》:吴阖闾使民习战,剑如眉,流血不可止。
王充:“孙武、阖闾,世之善用兵者也。知或学其法者,战必胜;不晓什伯之陈,不知击刺之术者,强使之军,军覆师败,无其法也。”
赵晔:“始任贤使能,施恩行惠,以仁义闻于诸侯。”
司马贞:“光既篡位,是称阖闾。王僚见杀,贼由专诸。”
孙武杀妃
经伍员的推荐,孙武以兵法见阖闾。阖闾说:你的十三篇,我都看过了,可以小试一下列阵吗?孙武回答说:可以。阖闾说:可以用妇女来试吗?回答说:可以。于是出宫中美女百八十人。孙武把他们分成两队,用吴王宠爱的宫妃二人为队长。孙武命令所有的人都拿着戟,并命令她们说:“你们知道你们的心、背和左右手吗?向前,就看心所对的方向;退后,看背所对的方向;左,看左手方向;右,看右手方向”。然后击鼓发令向右,妇女大笑不止。孙武说:“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他准备斩左右队长。阖闾看见,大为惊骇,急忙传令说,“我已经知道将军能用兵了。我离开这两个宫妃,吃饭都没有味道,希望不要杀她们。”孙武说:“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终于杀了两个队长,而用以下的人递补。孙武重新击鼓发令,妇女们左右前后跪起,都整齐规矩,合乎要求,没有敢出声的。阖闾从此知道孙武能用兵。
杀民殉女
阖闾的女儿滕玉因对他有怨气而自杀,阖闾非常悲痛,在阊门外为女儿大造坟墓,又制作雕刻精美的石椁,并用金鼎、银樽、珠玉待珍宝作为随葬品。到了为女儿送葬那一天,阖闾令人一路舞着白鹤,吸引成千上万的市民跟随观看,到了墓地,阖闾下令将跟随观看的男女全部赶进地宫,然后塞上墓门。这些观鹤的百姓就这样被埋进坟墓,成了阖闾女儿的殉葬品。
爱吃咸鱼
阖闾带兵渡海攻打越国时,船上没粮了。正张皇的时候,无数金色大鱼游了过来,它们自投罗网,成了吴军的口粮,而且数目如此之多,直到吴军班师,还没吃完。阖闾回来问那些鱼还在么?身边的人回答说都腌成了鱼干。于是阖闾就大吃特吃起来,不觉得咸,反而觉得味美,还当场写下了一个字,上面是美,下面是鱼,这字后来演变成了“鲞”,专指鱼干。
墓葬奇闻
阖闾墓位于虎丘剑池之下
父祖
祖父:吴王寿梦
父亲:吴王诸樊
叔父:吴王余祭、吴王余眛(夷昧)、季札
弟弟
夫概,吴王阖闾十年(前505年),趁吴国被秦军、越军击败之机,自立为王,后兵败投奔楚国。
子女
儿子
吴王夫差
公子波
公子山
女儿
叔姬寺吁
滕玉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第四》
阖闾墓
阖闾墓
阖闾城
阖闾城位于无锡西部、太湖之滨的马山街道阖闾村与常州雪堰镇交界处。该城始建于吴王阖闾元年(前514年),已有2500多年历史。2013年3月,该遗址成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2月,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
阖闾城占地95亩、总投资3亿元,历经三年建设的阖闾城遗址博物馆已经正式对外开放。地处马山岛入口月白湾下的阖闾城遗址博物馆,也是阖闾城遗址公园保护利用的核心工程。随着博物馆的正式开放使用,这里也将被打造成为中国吴文化发源地标志性工程和中国吴文化考古研究核心工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