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罗诺斯 编辑

希腊神话俄尔甫斯教派的原始神

柯罗诺斯柯罗诺斯

柯罗诺斯(古希腊文:Χρόνος 英文:Chronos / Khronos,国内著作多翻译为克罗诺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原始神,三大主流教派之一的俄尔甫斯教(也称奥尔弗斯教)崇拜的原始神,创造了卡俄斯和埃特尔。也是创世神法涅斯之父。宇宙的第一因,新柏拉图主义称其为一,(the one,有时为强调其重要性也称“太一”)除了古希腊神话,在腓尼基文明中Chronos也被当成是宇宙一切的起。不少人会把柯罗诺斯和泰坦神王克洛诺斯(古希腊文:Κρόνος)混淆。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柯罗诺斯,克罗诺斯

外文名:Χρόνος(古希腊语)、Chronos,Khronos(英文)、Chronus(拉丁语拼法)

别名:时间

神话体系:古希腊神话、腓尼基文明

司掌:时间

象征:时间、第一因

父母:水和物(Hiéronymos/Hellanikos神谱),法涅斯(Orphic Fragment 65)

配偶:阿南刻

子女:埃特尔(以太),法涅斯(光),厄瑞波斯,卡俄斯(水)

起源

编辑

ChronosChronos

柯罗诺斯(古希腊语:Χρόνος)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原始神,代表着时间。在《二十四行圣辞》中,为时间神。

柯罗诺斯是无形无相的哲学概念。但在Hiéronymos/Hellanikos神谱中,柯罗诺斯是以龙的形象出现——拥有三颗头:人头、牛头及狮子头,以及长长的龙躯。(此版本为Hiéronymos/Hellanikos神谱所记录的形象,而《圣辞》里面没有。值得注意的是此形象与法涅斯高度等同。)他的配偶阿南刻及自然和阿德拉斯忒亚(adrasteia,不可避免的)一体(自然和阿德拉斯忒亚是阿南刻呈现的两个形态),并与柯罗诺斯相连,覆盖整个世界。

时间龙神时间龙神

柯罗诺斯也称赫拉克勒斯,因为斯多亚学派认为柯罗诺斯的力量维系整个宇宙,当他的力量耗尽时(即一个大年的结束),宇宙会被火海吞噬,柯罗诺斯也将回归最初的火中(此火也称命运,自然和宙斯 )。这与赫拉克勒斯完成伟业后死于火中情节类似,于是将二者等同(见布里松《达玛斯克基乌斯和俄耳甫斯主义》)

在希腊和罗马的马赛克艺术作品中,他被描述成一个转动黄道带的神,名字是“伊恩”(Aeon”)。而在近代艺术作品中,他通常以手执镰刀的老人形象出现。

神话

编辑
柯罗诺斯和他的配偶阿南刻都是只有俄尔甫斯教派才有的神,其他教派都没有。早期俄耳普斯教派认为法涅斯是最初的神明(见《德尔维尼手抄辑语》 ,Orphic Fragment 65),是宇宙的创造者。

而后的《二十四行圣辞》与Hiéronymos/Hellanikos版里才添加了柯罗诺斯这个神,《圣辞》认为柯罗诺斯是第一起源,创造了一切。

而Hiéronymos/Hellanikos版认为是“水”与“土”的存在先于时间,二者是第二起源,第一起源不可言说,水和土交汇汇聚成第三起源:时间,也就是柯罗诺斯·赫拉克勒斯,再由柯罗诺斯创造万物。

除俄耳普斯教派外,希腊神话还有认为卡俄斯(赫西俄斯《神谱》),俄刻阿诺斯(《荷马史诗》),倪克斯(阿里斯托芬《鸟》,帕默尼德《论自然》)为最初起源的多种说法。

宇宙终极创造者-全能神法涅斯宇宙终极创造者-全能神法涅斯

柯罗诺斯创造出了埃忒尔(以太)和卡俄斯(关于卡俄斯的形象并不能简单地用混沌来说明,水,混沌,裂缝等都被形容过卡俄斯,目前推测裂缝才是卡俄斯最早的意思。),并在无限的埃忒尔体内做出了一个宇宙蛋。蛋中包含了整个宇宙的过去和未来,并孕育出了最初之神双性神·法涅斯(或者称普罗多格诺斯,墨提斯,潘等),法涅斯作为第一任神王统治诸神,第二任神王倪克斯是法涅斯的女儿和妻子,也是法涅斯女性化的体现(见布里松《达玛斯克基乌斯和俄耳甫斯主义》,编者目前未找到倪克斯与阿南刻相关的原文)。

Orphic Fragment 65则将埃特尔和柯罗诺斯等同,并称法涅斯为柯罗诺斯之父。

宙斯后在倪克斯的指引下吞噬了法涅斯,联系宇宙的过去,未来和现在,并重新创造宇宙,其形象也与法涅斯等同。(最早见公元前4世纪左右的《德尔维尼手抄辑语》,往后的版本均沿用此设定),而后宇宙最终的第六位神王狄俄尼索斯被提坦谋杀而又重生,也象征着法涅斯的回归,宇宙的再次轮回。

在希腊神话中,根据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作品,柯罗诺斯是时间的神格化,Chronos一词最早就是时间的意思。在现代的希腊,他的名字也有“时间”的意思,也可以拼成Chronus(拉丁语拼法)

Chronos通常被描述为一位拥有修长的灰色胡须的英明老人Chronos通常被描述为一位拥有修长的灰色胡须的英明老人

柯罗诺斯通常被描述为一位拥有修长的灰色胡须的英明老人,是时间之父。一些英文单词的词根就是来源于Khronos和Chronos,这些词包括chronology, chronometer, chronic, anachronism, and chronicle。

克洛诺斯

编辑
时间(当时还没柯罗诺斯这个拟人化形象)和克洛诺斯其读音一样,所以古希腊人有时会拿克洛诺斯比作时间玩谐音梗,而克洛诺斯其实在俄尔甫斯教中也被称之为时间的恒主(见祷歌十三:“克洛诺斯时间的恒主,克洛诺斯言语千言万色,盖亚和遍布繁星的乌兰诺斯之子” 该祷歌明确是指克洛诺斯而非柯罗诺斯。)

谱系

编辑

以Hiéronymos/Hellanikos神谱为主

神明

外语名

简介

第一起源

-

不可言说

hydôr

第二起源,该说法起源于对芝诺的注疏,注疏里面水指卡俄斯

物/土

hylê/Gê

第二起源,该说法起源于对芝诺的注疏,注疏里面土指盖亚

柯罗诺斯

Χρόνος

第三起源,由水和土孕生(gennêthênai)而成:那是一条龙(或译:蛇),生着众多公牛和狮子的头,中间一张神的脸:双肩长着翅膀,有两个名称:不近衰老(agèraos)的时间之神柯罗诺斯和赫拉克勒斯。

Hiéronymos/Hellanikos版本形象与法涅斯等同

阿南刻

Ανάγκη

与柯罗诺斯相连,其意为必然。与自然,阿德拉斯忒亚(adtasteia,不可避免的)构成三位一体。

和宙斯生下了赫玛墨涅(Hermarménè,命运)。

卡俄斯

Χάος

柯罗诺斯之子,最初的意思是裂缝,或可想象为无限延伸的空间。后添加了混沌的意思。

埃特尔

ΑΙΘΕΡΟΣ

柯罗诺斯之子,以太的词源,为最上层的大气,那里以月为大地。

厄瑞波斯

Eρεβος

柯罗诺斯之子,为冥界和塔尔塔罗斯之间最下层的大气,在埃特尔和卡俄斯之后诞生,被形容为“阴鸷的”,其他并无太多说明。

大母神

-

俄尔甫斯教将盖亚,瑞亚,德墨忒尔,阿尔忒弥斯等诸多女神统一为一个大母神。

法涅斯

Phanès

第一任神王,柯罗诺斯之子,创世之神,拥有多重姓名,普罗多格诺斯(原初),法涅斯(光),墨提斯(智慧),潘(全部),埃利克帕奥(冲动)······

倪克斯

Νύξ

第二任神王,法涅斯的女儿和妻子,黑夜,本质是法涅斯女性形象的体现。法涅斯与之(也是与自己女性的另一面)生下了天空(乌兰诺斯)和大地(盖亚)。也是宙斯和克洛诺斯的养母。

阿德拉斯忒亚

Αδραστεια

宙斯的养母,法涅斯的妻子。

乌兰诺斯

Uranos

第三任神王,法涅斯与倪克斯之子,天空。“万物的守护者”,但是实际上宙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神。

盖亚

Γαία

乌兰诺斯之妻,大地。

克洛诺斯

Κρόνος

第四任神王,乌兰诺斯和盖亚之子,提坦,智力之神,掌握着统一和分离的至高“因”,赋予了宙斯整个创世的所有尺度。

其统治时期是人类永生的黄金时代。

宙斯

Ζεύς

第五任神王,吞下法涅斯(对应《神谱》宙斯吞墨提斯)联系过去,未来,现在。并重新创造宇宙,俄尔甫斯教中全知全能的至高神。后将王位和平传给狄俄尼索斯。

狄俄尼索斯

Διόνυσος

第六任神王,俄尔甫斯教体系的救世主。三次出生,第三次被嫉妒的赫拉派提坦谋杀,在所幸阿波罗抢救,后被宙斯复活,狄俄尼索斯复活后法涅斯重新出现,象征宇宙再次轮回。

提坦

Τιτᾶνες

人类的祖先,因谋杀狄俄尼索斯而被宙斯雷霆轰成灰烬,由于神明永恒不死的性质,所以提坦并没有死,灰烬之中诞生人类。

若想重新回到神明那样永生的状态,就必须加入俄尔甫斯教,按照戒律终生不得吃素苦修,到冥界后向右走到记忆之泉,并告诉自己是天空和大地之子,表明自己没有遗忘身为神时的记忆,喝下泉水,即可超脱轮回,得到永生。

历史背景

编辑
俄尔甫斯教起源于公元前八世纪的希腊大移民时代,反应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社会意向;是种种经济变动(注:贫富差距扩大)和阶级斗争尖锐化的结果。 发源于雅典和南意大利,一些观念和仪式最早可以追溯到埃及。 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以及后面的新柏拉图主义,基督教都受到过俄尔甫斯教的影响。

柯罗诺斯并非在俄尔甫斯教创立之初就有的神,现对其起源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认为古希腊没有在古希腊的传统神话中产生过重大作用(例:赫西俄德《神谱》)柯罗诺斯应该是在公元一世纪罗马时期,受古伊朗密特拉崇拜的影响才出现的神明。

二说是认为古希腊公元前六世纪就有对时间概念思想的发展,这也是俄尔甫斯教兴盛的时期。时间神的概念出现在俄尔甫斯教中非常合理。

到了柏拉图时期(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前四世纪),俄尔甫斯教已经没落,成为江湖骗子骗钱的手段,但依旧有柏拉图和阿里斯托芬(古希腊的喜剧作家)等一些人对此欣赏,将其融入自己的作品中

到了罗马时期,基督教的兴盛让信仰多神教的新柏拉图主义学派者们感到了危机,他们以柏拉图的作品为基础,整理了包括俄尔甫斯教在内的知识并吸收(我们所能知道的俄尔甫斯教知识也多来源于此),希望以此和基督教所抗衡,但最后失败。

下一篇 鼓韵

上一篇 唐诗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