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音乐节 编辑
“国际音乐委员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49年创建的一个音乐机构。
中文名:国际音乐委员会
办事机构:巴黎
国际音乐日:10月1日
音乐节标志:华表+音符+节庆 构成整体图案
上海之春闭幕:2004年5月15日
创建时间:1949年
国际音乐节
国际音乐节
活动概述
这是世界上最好的青少年音乐节,已经开展超过100期,拥有丰富的组织经验。音乐节时长六周,音乐节的活动吸引着大批世界顶尖的音乐家,他们来自柯蒂斯音乐学院、茱丽亚音乐学院、曼哈顿音乐学校、瑞士巴赛尔古乐学院、费城交响乐团、纽约流行管弦乐团、(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纽约爱乐乐团、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乐团等。强大的阵容使得来自全世界的青少年音乐家们积极参与,他们希望在这些大师面前接受前所未有的挑战,体现自身音乐的最高水平。
音乐节提供世界水平的音乐指导和表演。节日期间,举办各种独奏、协奏会试听,让你尽情展示个人风采。参加音乐节的青少年将有机会站在世界舞台展示自己,与音乐大师亲密接触。这是一个充满创造性和技巧性,伴随着乐器演奏和优美音乐的世界,帮助你在通向大师的路上,打开一个新思路和视野!
活动地点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尼安他学院,位于纽约州美丽的卡茨基尔山山脚。
活动时间
单期活动时间(共计14天)
活动类别
钢琴、声乐、打击乐器、作曲、指挥、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竖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中音双簧管、巴松、小号、圆号、长号、次中音号、大号、萨克斯管、吉他、低音吉他、萨克斯管、小号、长号、声乐等。
针对人群
来自世界各地爱好音乐的青少年。
北京国际音乐节组委会是一个非营利的专业组织机构,由具备丰富经验的艺术家和经营管理人士组成。他们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运用其专业知识和艺术实践以及与国际文化艺术界的广泛联系,为广大的音乐爱好者奉献高水准的艺术节目。
北京国际音乐节的标志采用传统毛笔书法,用三笔勾绘出五线谱中的音乐符号,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渊源以及东西方文化融汇和悠久历史。上半部分的华表形状是首都北京的象征;下半部分谕示乐谱中的F谱号,又与英文里“节庆”一词Festival的首字母相对应。华表+音符+节庆构成整体图案。
在本届音乐节期间,共有来自10多个国家的40多台剧目上演,观众人次超过10万次。本届音乐节重申了“上海之春”培养新人新作的宗旨,首次设立了“当代音乐优秀作品展演”,并设立了“传媒推荐奖”和“唱片公司推荐奖”。“传媒推荐奖”由上海五家媒体的资深编辑记者评选,“唱片公司推荐奖”由环球、EMI、滚石、中唱和声像五家唱片公司的代表评选。
共有11部现代音乐作品经过专家委员会评审后,参加演出。陈其钢的室内乐作品《走西口》以陕北民歌为基调,巧妙地揉进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因此同时获得了这两个奖项。获得“传媒推荐奖”的另一部作品是德国作曲家沃尔夫冈.冯.施魏尼茨的《莫扎特主题变奏曲》,获得“唱片公司推荐奖”的另一部作品是中国作曲家高为杰的《缘梦》。
与此同时,本届音乐节还为民族音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8台民族音乐会,是“上海之春”历史上民乐演出最多的一届。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