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市 编辑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辖县级市、首府

凯里市凯里市

凯里市,简称“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辖县级市、首府,位于贵州省东部,地处云贵高原向中部丘陵过渡地段的苗岭山麓,清水江畔,地势西南高,北东低,属中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总面积1569.69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全市辖9个街道、11个镇,166个村民委员会、42个居民委员会。截至2023年末,凯里市常住人口72.93万人。1983年8月19日,撤销凯里县,设立凯里市。凯里市是贵州省主要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凯里”系苗语音译,意为“木佬人的田”,苗语称木佬人为“凯”,田为“里”,“凯里”即“木佬人的田那个地方”。沪昆高铁、湘黔铁路和沪昆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已构建了集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及城市主干道为一体外联内畅的交通体系。素有“芦笙故乡”“东方斗牛之乡”美称,有少数民族风情、苗族飞歌、侗族大歌,挑花、刺绣、银饰等民族工艺。有“天造山水”美誉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下司古镇。先后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等荣誉称号。2023年,凯里市生产总值实现316.77亿元,同比增长5.7%。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凯里市

外文名:Kaili,Kad Linx

别名:苗岭明珠

行政区划代码:522601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地理位置:贵州省东南部

面积:1569.69 km²

下辖地区:9个街道、11个镇、166个村民委员会、42个居民委员会

政府驻地:大十字街道市府路30号

电话区号:0855

邮政编码:556000

气候条件: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人口数量:72.93 万(2023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苗侗风情园、云谷田园、下司古镇等

机场:凯里黄平机场

火车站:凯里站、凯里南站(沪昆高铁)

车牌代码:贵H

地区生产总值:316.77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凯里体育馆凯里体育馆

春秋时期,属牂牁(牂柯)。

战国、秦、汉、两晋、南北朝,属且兰。

隋、唐,属宾化县。

宋,属合江州。

元朝时,为麻峡(今麻江县)县地。

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清平堡,洪武二十年(1389年)置清平长官司,洪武三十年(1397年),改为清平卫。明弘治七年五月(1494年)置清平县,隶都匀府。

清康熙七年(1668年),并入麻哈(今麻江)州。康熙十一年(1672年),复置清平县。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凯里安抚司并入清平县。

民国二年(1914年),清平县改为炉山县。

美丽宜人的凯里美丽宜人的凯里

1949年11月,炉山县获得解放,中共炉山县委、县人民政府同时宣告成立。同月,县委、县人民政府宣废除旧的乡、镇公所,建立新的乡、镇人民政府。

1950年,废除保甲制度,建立村级人民政权。

1951年1月27日,在中央慰问团的关怀下,凯里区苗族自治人民政府成立,为贵州省第一个苗族自治区。“凯里”系苗族语音译,意为“木佬人的田”(苗语称木佬人为“凯”,田为“里”,“凯里”即“木佬人的田那个地方”)。

1952年9月,炉山县苗族自治人民政府成立。

1956年7月23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立,确定凯里为州府所在地。

1959年1月,炉山县、麻江县、雷山县、丹寨县合并为凯里县。

1961年8月4日,县相继分置,炉山县仍为凯里县。

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凯里县,设为凯里市。

1984年1月,凯里市成立。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2014年9月,贵州省政府批复,同意黔东南自治州人民政府将麻江县下司镇、碧波镇划归凯里市管辖,原下司镇、碧波镇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凯里市、麻江县行政区域界线做相应变更。

2016年1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凯里市凯棠乡、大风洞乡撤乡设镇。

2019年8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凯里市调整下司镇、舟溪镇部分行政区划,设置有关街道。

2020年4月29日,新设立的凯里市白午街道、白果井街道挂牌成立。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10月,凯里市辖9个街道、11个镇,即大十字街道、城西街道、西门街道、湾溪街道、开怀街道、洗马河街道、白果井街道、三棵树镇、舟溪镇、旁海镇、湾水镇、万潮镇、龙场镇、凯棠镇、大风洞镇、鸭塘街道、白午街道、下司镇、炉山镇、碧波镇。市政府驻大十字街道。

凯里市地图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凯里市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为自治州首府所在地。东接台江县、雷山县两县,南抵麻江县、丹寨县两县,西部福泉市,北界黄平县。地理位置在东经107°40′58″—108°12′9″、北经26°24′13″—26°48′11″之间。总面积1569.69平方千米。东西最长跨度51.76千米,南北最长度44.3千米。

凯里市

地形地貌

凯里市地层发育较齐全,海相地层的层序较连续,化石较丰富。处于扬子准地台贵定南北向构造变形区与华南褶皱带的过渡带上。地貌类型为侵蚀构造类型和溶蚀构造类型,岩溶地貌和剥蚀侵蚀地貌典型。山原、山地、中山、低中山占全市覆盖面的41.76%,低山占18.72%,低丘至中丘陵占37.82%,河谷盆地及河流地貌占1.76%至3%。地势西南高,北东低,由西部和南部的马鬃岭、长岭岗、够末也、末冬坡向湖南丘陵过渡构成斜坡带,同时构成从西向东倾斜的低山丘陵槽谷带,最高点为南部的够末也峰(1447米),最低处为清水江出境处(529米)。马鬃岭至大坡至龙王坡至大坡山(1246米)至老鸦山至泡木岭至香炉山至狗场二屯岸至洛榜坡为重安江与清水江的分水岭。

气候

凯里市属中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的特点。冬季常出现持续阴雨、低温雪凝和霜冻天气。春季冷暖空气交替,常造成大风、大雨、低温阴雨、冰雹天气。初夏,往往大雨、暴雨。盛夏,往往连晴、少雨或无雨。秋季,经常连晴、秋旱。全市年平均气温在14.1至16.5℃之间,北部和东北部的湾水、旁海最高,达17.5℃,西北部大田最低,为13.2℃。最热月是7月,平均23.9至27.2℃,最冷月是1月,平均2.1至7.9℃。凯里和炉山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分别为1288小时和1233小时。降水量西北部和东南部较多,北部较少。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有夏旱、春旱、暴雨、冰雹、倒春寒、低温雨雪冰冻(又称凌冻、凝冻和雨淞)等。

水文

凯里市境共有河流56条(含溪流35条),属长江流域沅江水系,其中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千米以上的一、二级支流有21条,分属清水江、重安江、巴拉河。集水总面积1569.72平方千米,年集水量40.13亿立方米。境内多年平均降水量1240毫米,降水总量15.78亿立方米。地下水年排水量约1.4亿立方米。有枯水流量大于每秒1升流量的泉水200余处。

自然资源

编辑

植物资源

黔东南州雷山县河流夜景黔东南州雷山县河流夜景

凯里市森林覆盖率56%。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全市森林共有4个植被类型组和11个植被类型。植被类型组是自然植被的针叶林、阔叶林、灌丛和灌草丛等3个,栽培植被的木本类型1个。植被类型是自然植被的暖性针叶林、暖性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灌丛、落叶阔叶灌丛、灌草丛等7个,栽培植被的针叶林型、阔叶林型、灌木林型、其他木本类型等4个。

凯里市有野生树种67科200余种。有药用植物数百种。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树种有13种。其中属二级保护的有银杏、喙核桃、鹅掌楸、杜仲、木瓜红、福建柏等6种。属三级保护的有楠木、青檀、翠柏、华南五针松、毛油杉、厚朴、紫茎等7种。

动物资源

凯里市境内有野生动物7类15种,鸟类11类20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二级保护动物猕猴、穿山甲、鸳鸯、白鹇、勺鸡、大鲵、鸢、松雀鹰、赤腹鹰、秃鹰、啄木鸟、短耳鸮等。

矿产资源

凯里市境内(未含下司镇、碧波镇)有铝土矿总储量约1454.9万吨,占全州总储量的53.34%。铁矿3个矿床总储量10929.5万吨,居全州首位。煤矿床(点)4处,总储量7146万吨。重晶石矿床点12处。黄铁矿点3个。石灰岩矿床点8处,白云岩矿床点2处,耐火黏土矿床点4处,砂岩矿矿床点3处。

人口

编辑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凯里常住人口为709057人。

截至2023年底,凯里市常住人口为72.93万人,户籍人口59.2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9‰,同比下降0.07个千分点;死亡率为5.4‰,同比下降0.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5‰,同比增长0.33个千分点。

2023年末,凯里市常住人口72.93万人。

凯里市居住着苗、汉、侗、仫佬、畲、布依、水、彝、壮、瑶、满、回、蒙古、景颇、佤、黎、东乡、纳西、仡佬、京、朝鲜、土家、白、傣、藏、拉祜、维吾尔等民族和革家、西家等待定民族。这些民族中,仫佬族、苗族、汉族、畲族及革家、西家是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为360686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5.36%,其中苗族人口28.3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3.3%。

政治

编辑

职务

姓名

市委常委、市委书记

马磊

市委常委、市委副书记、市长

杨波

统计截至2023年6月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3年,凯里市生产总值实现316.7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66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62.88 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232.23亿元,增长4.7%。 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4%、33.4%、61.2%,三次产业占比为6.84:19.85:73.31。全年人均生产总值43620元,增长4.8%。

2023年,凯里市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3%,产业投资占比为29.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57.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0.4%(制造业投资增长132.1%,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下降34.2%);第三产业投资降16.3%。

2023年,凯里市财政总收入完成45.50亿元,增长46.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05亿元,增长14.0%,其中地方税收收入完成10.93亿元,增长11.7%,地方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54.5%。非税收收入9.12亿元,增长17.0%。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3.55亿元,增长12.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03亿元,增长19.2%;教育支出16.58亿元,增长10.0%;科学技术支出1.27亿元,增长9.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78亿元,增长7.4%;卫生健康支出4.29亿元,增长10.6%;节能环保支出0.10亿元,增长7.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88亿元,增长64.7%,农林水事务支出3.17亿元,增长7.2%。

第一产业

2023年,凯里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24亿元,增长4.2%。畜牧业产值比重为15.7%,粮经比44.2:55.8。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9673.7公顷,增长0.4%。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7539.77公顷,下降0.6%,经济作物面积22133.93公顷,增长1.2%。粮食总产量90695.4吨(折粮),比上年减少130.39吨,下降0.1%;水果产量58513.6吨,增长3.4%;蔬菜产量436905.5吨,增长1.5%;油料产量4924.5吨,增长2.9%。

2023年,凯里市拥有人工造林1333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666.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6.6%。

2023年,凯里市完成肉类总产量16135吨,增长3.8%;禽蛋5253.66吨,增长9.9%;生猪出栏数148391头,增长9.0%,年末生猪存栏数116237头,增长0.9%;大牲畜年末存栏数14252头,下降17.3%。

第二产业

截至2023年底,凯里市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4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9.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9.0%;重工业增加值增长7.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1.0%。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全年营业收入下降3.5%,企业产品产销率为83.6%,亏损企业47家,亏损面为47.1%。

2023年,凯里市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35.84亿元,增长8.3%。

2023年,凯里市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7.09亿元,增长11.9%;资质内建筑企业总产值增长7.8%。

第三产业

2023年,凯里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4%。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增长5.0%,零售业零售额增长5.9%;住宿业零售额增长2.4%,餐饮业零售额增长4.0%。分区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1%。

截至2023年底,凯里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06.96亿元,增长14.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77.71亿元,增长11.6%。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770.97亿元,增长13.0%,增加88.64亿元。其中:中长贷款余额637.36亿元,增长10.8%,增加62.11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37.31亿元,增长6.1%,增加13.59亿元。

2023年,凯里市共有保险业公司22家。其中人寿险公司8家,财产险公司14家。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20.96亿元,增长9.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69亿元,同比增长1.9%;人身险保费收入11.27亿元,同比增长14.7%。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7.66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财产险理赔支出7.14亿元,同比增长9.5%。人身险各项赔款给付支出1.34亿元,同比增长16.8%。

社会事业

编辑

科学技术

2023年,凯里市科技经费预算支出1.26亿元,占本级公共财政支出2.4%,获上级科技项目19项0.04亿元。辖区拥有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5个,省级科技特派员10人,州级科技特派员5人。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6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34个,高新技术企业34家,占全州36.2%,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7家。建立凯里市科技专家咨询库1个,共97人。辖区专利授权446件,下降25.9%。其中,发明专利44件,实用新型211件,外观设计191件。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254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59件。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底,凯里市辖区高等学校3所。其中,本科院校1所,在校生11756人,毕业生2875人;高等专科学校2所,在校生25106人,毕业生8228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7所,在校生10166人,毕业生2939人;普通高中13所,在校生24482人,毕业生7531人;初中30所,在校生33986人,毕业生10384人;小学102所(教学点26所),在校生68021人,毕业生10633人;幼儿园215所,在园幼儿数29309人,离园13377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7.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18.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32.0%。

  • 普通高等

    凯里学院、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黔东南理工职业学院

  • 高级中学

    凯里一中、黔东南州民族高级中学、凯里振华民族中学、凯里学院附属中学、凯里市第三中学、凯里市第八中学、开发区高级中学、博南高级中学、华泰高级中学、田家炳中学、赏郎中学、凯里实验高级中学等。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底,凯里市拥有文化馆2个,图书馆2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48万册(含电子藏书),农家书屋166个,藏书量40万余册。博物馆6个,电影院7个,体育场馆数8个。全市有线电视用户17.88万户,其中城区11.03万户,乡镇6.85万户;有效电视用户数9.21万户,其中城区4.63万户,乡镇4.58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含乡镇),广播综合覆盖率100%。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底,凯里市辖区内拥有医疗卫生机构670个,其中州级审批监管的34个,市级审批监管636个。州级监管公立医院7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卫生健康综合执法支队1个,采供血站1个,民营医院24个。市级监管公立医院3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卫生健康综合执法支队1个,监狱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11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站8个,民营医院12个,个体诊所、医务室、卫生站386个,村卫生室203个。拥有编制病床位6523张,实际开放床位8851张;卫生技术人员950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204人,注册执业护士4655人。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底,凯里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含职工、居民)人数为297979人,比上年增长2.4%。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42534人,增长3.6%。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532018人,增长0.4%。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82089人,增长6.5%。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55783人,比上年增长1.7%。

    2023年,凯里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6464人,合198871人次。其中:城市6958人,合84861人次,农村9506人,合114010人次。全年共支出低保金7674.15万元,比上年增长6.7%。

    截至2023年底,凯里市辖区内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数1个,床位250张。

  • 交通运输

    编辑

    概况

    沪昆高铁、湘黔铁路和沪昆高速公路贯穿凯里市全境,凯里黄平机场直通成都、杭州等地,经高铁西抵贵阳仅需半小时,东达长沙、北至重庆都在3小时内,经厦蓉高速公路和贵广高铁可直达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已构建了集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及城市主干道为一体外联内畅的交通体系,成为黔中经济区重要交通枢纽。

    2023年,凯里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6.39亿元,增长9.3%。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1957.8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66.1公里、国道主干线151.9公里、省道118.6公里、县道253.33公里、乡道425.5公里、村道842.38公里。全社会公路货运周转量2061.85万吨公里,货物运输量84545.67万吨,旅客发送量202.39万人。

    航空

    凯里机场凯里机场

    凯里黄平机场(CAO代码:ZUKJ;IATA代码:KJH)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东坡,该机场建成后主要服务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遵义市的11个县(市)265万余人口的旅游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兼顾保障通用航空的使用需求。凯里黄平机场已开通至杭州、昆明等城市的航线,后期将继续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重要城市的航线。(最后更新时间为2014年1月16日,具体航线信息请查询、咨询各票务公司或网站)

    铁路

    铁路建设

    凯里是中国中东部地区进入贵州的东大门,湘黔铁路株六复线由此经过。而且已经实现电气化。凯里现在由轨道交通可联通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南京、杭州等国内大中城市。

    沪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已全面开工建设,高速铁路一旦建成,将极大地缩短凯里与各大城市的时空距离,将来凯里到上海1800千米左右的路程只需5个小时左右,凯里到广州1100多千米的距离只需3个小时的时间。该线路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凯里市立体交通网络,增强凯里市区域交通优势。

    凯里站,凯里中心站,位于清江路,成都铁路局辖下二等站,沪昆铁路(贵州段为湘黔铁路、株六复线铁路)。每日经过客运列车86次。

    凯里南站,成都铁路局辖下一等站,位于凯里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域金汇大道与春晖大道交汇处,将于2015年投入运营,沪昆客运专线主要中心站,三(棵树)——(下)司轻轨(已规划)终点站。

    公路

    交通运输

    凯里作为贵州东南部的公路运输中心,凯里市内交通发达,320国道贯穿全境。

    G60沪昆高速——贵州段为凯麻高速(昆明经贵阳至凯里)

    ——凯玉高速(上海经杭州、南昌、株洲、至凯里)

    在建的高速公路有:

    凯雷高速(凯里经雷山到西江千户苗寨)

    凯余高速(凯里连通凯里黄平机场到余庆)

    凯羊高速(凯里到羊甲连通G75厦蓉高速)

    市内主要道路有:滨江大道、凯舟大道、凯运大道、未来大道、凯开大道、凯司大道、迎宾大道、金汇大道、中昊大道、春晖大道、炉碧大道、高新大道、金源大道、开元大道、光明大道、金山大道、风情大道、银桂大道、州群众中心大道、清江路、红岩路、金井路、环城路、文化南路、文化北路、北京东路、北京西路、韶山南路、韶山北路、宁波西路、宁波东路、永丰东路、永丰西路、永丰南路、市府东路、市府西路、红州路、凯丰路、友庄路、棉纺13号路等城市主干道。

    车站

    城南客车站:迎宾大道大地春城对面

    凯运司客车站:文化北路洗马河隆丰商贸城旁

    苗都客车站(市运司):二商场老苗井苗都批发市场内

    城东车站:凯里市白果井城东交通枢纽附近

    凯里公交线路

    线路

    起点站

    终点站

    线路

    起点站

    终点站

    线路

    起点站

    终点站

    1路

    火车站

    市人事局

    2路

    火车站

    电厂新村

    3路

    开怀街道(州公安局后门)

    玻璃厂安置小区

    4路

    永华厂小区

    民族文化园

    5路

    和谐家园

    龙头河大桥路口

    6路

    棉纺厂小区

    州工业学校

    7路

    凯旋厂

    罗汉山公园大门

    8路

    电厂新村

    三板桥

    9路

    老粮校

    城南客车站

    10路

    华联厂

    郭家坪

    11路

    火车站

    城南客车站

    12路

    华亿国际商贸城

    二〇八厂

    13路

    万博(南)

    三棵树

    15路

    苗都客车站

    二龙新村

    16路

    国际商贸城

    二龙新村

    17路

    永华厂小区

    下司古镇

    18路

    华亿国际商贸城

    苗侗风情园广场

    19路

    老财校

    银田农产品物流园

    20路

    火车站

    高铁南站

    21路

    老财校

    高铁南站

    22路

    华亿国际商贸城

    舟溪

    23路

    银田农产品物流园

    三棵树

    28路

    州林汽

    桃花

    201路

    天一商场

    炉山二小

    202路

    下司镇政府

    炉山二小

    301路

    房地产交易中心

    桃花

    302路

    下司古镇

    高铁南站

    305路

    下司古镇

    花桥

    306路

    下司古镇

    淑里村委会

    格冲线

    老财校

    格冲

    挂丁线

    万博(南)

    挂丁

    历史文化

    编辑

    节庆节日

    国际芦笙节

    凯里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以芦笙表演为代表。由政府和民间共同于每年举行国际芦笙节。很多国外友人及省内外游客皆前往一睹芦笙节所体现的贵州民族风采,使其成为一年一度的隆重盛会。

    抢花炮

    国际芦笙节

    “抢花炮”是壮族、侗族广泛开展的传统体育项目,在贵州、湖南、广西一带比较流行。每年春节或者其他重大节庆,黎平、从江等地的侗族群众便会穿上节日的盛装,按照传统习惯,以村寨为单位进行抢花炮比赛。

    比赛场上,队员们用传递、掩护、假动作、奔跑等方法,把用红绿布缠绕的花炮放进对方花篮内。花炮分为头炮、二炮、三炮。据侗族老人传说,抢得头炮象征“吉祥如意”,抢得二炮象征“风调雨顺”,抢得三炮象征“五谷丰登”。

    “抢花炮”具有强烈的对抗性,攻防转换快,既要有个人突破,又要有整体的配合。因此被誉为“东方橄榄球”。

    斗牛斗鸟斗鸡

    画眉鸟论坛

    盛行在黔东南的苗族侗族斗牛,斗鸟,斗鸡活动,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形成独具魅力的东方斗宠文化。凯里是中国的斗宠中心。在开幕式上,观众能够欣赏到融传统文化的古朴、神秘和现代流行文化为一体的文艺盛会,既有浓郁民族地域特色的歌舞、服饰表演,还有当代歌坛的歌星精彩演出,以及杂技表演。

    雷公山挑战赛

    赛事LOGO赛事LOGO

    贵州环雷公山超100千米跑国际挑战赛(GuiZhou,TourofLeiGongMountainInternational100kmUltraTrailChallenge)在素有“公园之省”、“百节之乡”、“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之称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举行。赛程总长超过100千米,分为“三天三地三段”进行比赛,是中国唯一一个多地点、多段位、三日赛程的超长跑国际挑战赛。比赛设“单日赛程”及“总赛程”两种比赛奖励方案。2012年贵州环雷公山超100千米跑国际挑战赛将于11月9日至11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市、雷山县、镇远古镇三地举办。

    其他

    苗族文化

    凯里市被誉为“苗岭明珠”、“芦笙的故乡”、“东方斗牛之乡”,民族传统节日多达135个有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异彩纷呈的苗族服饰,苗族飞歌、芦笙奔放悠扬,更有精彩的斗牛、斗鸟、斗鸡的民族民间竞技活动;苗家酸汤鱼。凯里郊区鸭塘街道(凯开线)即可品味苗家菜。

    文物

    截至2023年3月,凯里市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凯里万寿宫、孙应鳌墓祠、甘囊香芦笙堂碑、麻江黔桂明清驿道)、州级文物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全市不可移动文物162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2468件。

    非遗

    截至2023年3月,凯里市有国家级代表性项目4项(苗绣、苗族织锦、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凯里酸汤鱼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项目22项,州级代表性项目30项,市级代表性项目144项。

    风景名胜

    编辑

    概述

    凯里市西江千户苗寨夜景凯里市西江千户苗寨夜景

    凯里市除有民族风情和文物古迹外,自然风光主要有香炉山、小高山、金泉湖和一批景观独特的溶洞。还有各种大小民族节日集会点136个,有“百节之乡”之称。自1985年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旅客。凯里属典型的民族风情生态旅游区。境内有雄伟的“黔阳第一山”香炉山,景色奇秀的镰刀湾,鬼斧神工的渔洞溶洞,如诗如画的清水江以及大阁公园、金泉湖公园等自然景观。民族民间文化蔚为大观。城区内有大阁山公园、鸟山公园、苹果山公园。

    截至2023年底,凯里市共有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5个,四星级酒店7家。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共2513.72人次,比上年增长22.5%,实现旅游总收入298.6亿元,增长37.7%。

    著名景点

    凯里市西江千户苗寨夜景凯里市西江千户苗寨夜景

    凯里苗侗风情园(拟打造成国家级5A级旅游景区、是贵州省100个重点旅游景区,100个城市综合体项目)

    凯里下司古镇风景名胜区(国家级AAAA景区、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

    凯里舟溪甘囊香芦笙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凯里风雨桥(世界上最长、最宽的风雨桥:全长377米,宽44米)

    凯里巴拉河南花村(国家级农业示范旅游乡村产业带)

    名优特产

    编辑

    简介

    凯里名食

    凯里市地方名特产品可分为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两类,农业名特产品主要有:香炉山雾茶、平良香米、凯里柿花、万潮蓝靛、龙场蚕茧、凯里酸汤鱼、凯里鲤鱼(田养)、龙场西瓜、旁海生姜、炉山葡萄等以及凯里市供销社三辣合作社生产的“三辣”系列产品。工业名特产品主要有:舟溪芦笙、凯里香醋、凯棠银饰、湾水镰刀、米薅马尾斗笠、旁海擂钵、挂丁刺绣围腰、龙场革家腊染、挂丁织锦背带、舟溪刺秀荷包等。

    主要特产

    酸汤鱼:用淘米水在坛子里发酵后,用火煮开,加少量辣、姜、盐、西红柿等,将活鱼取出苦胆后放进火锅煮熟,味道鲜美、可口、健胃,是当今南方北方人都赞赏的苗族名菜之一,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凯里红酸汤”正式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9年在评选全国特色火锅底料时,凯里红酸汤被中国食品协会认定为贵州特色,与内蒙古的涮羊肉火锅底料和重庆火锅底料被列为全国三大特色火锅底料。

    凯里迎宾大道春色

    鸡稀饭:将鸡打整干净后,用清水煮半熟时,放半斤或一斤米与鸡同炖,熟后取鸡切成块粘辣吃特别香。鸡稀饭特别可口,是苗族名菜之一。

    腌菜:腌菜制作,将青菜洗净晒干,切细,用糯米饭和少量盐拌匀,放于坛子内加盖,数月开盖味鲜可口,将腌菜与螺、鱼肉等同煮,味道更鲜。

    狗肉汤锅:将狗杀死后,用稻草包裹着狗烧掉毛,剖开狗腹取出、肠杂清洗干净,与狗肉一起放铁锅里煮熟,放佐料。狗肉味鲜皮脆,汤特别香,是接待宾朋的名菜之一。

    螺丝鱼:将田螺与鲤鱼一起煮,按照酸汤做法一样烹调,也是苗族的一道名菜。

    郭氏牛肉干:历史悠久,主要以鲜黄牛肉配以米酒、蜜糖和20多种品味不同中药精制而成,具有甜、咸、麻、辣等品味,纯香开胃健胃。旧州郭氏牛肉干曾定为航空食品,远销省内外。

    黄平豆腐干:历史悠久,清朝时就很有名气。用本地黄豆为原料制成豆腐,然后再经过浸泡、烘烤而成。曾有“蟹黄脂白软嫩香,酒市呼朋细品尝”的诗句赞美。

    米酒:用大米或稻谷酿制,酒精度一般只有20度左右,平时自家酿成后装入坛内,节日宾客来至,用于接待佳宾贵客。

    茶叶:黄平产茶历史悠久。明清两代,浪洞云雾茶、旧州回龙寺茶、马场茶叶,曾作为贡品。现东坡的飞云茶也名扬省内外。

    荣誉称号

    编辑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100个最具幸福感城市

    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全国少数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中国十佳风貌城市

    全国幼教工作先进市

    中国民族优秀建筑之乡

    国家卫生城市

    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

    2019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

    2019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0全囯传播热度百强市(县级)

    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达标市县村镇”

    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

    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2021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2020年度健康城市建设进步最快城市

    2022年,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名单

    2022年12月,凯里市成功创建贵州省禁毒示范城市

    2023年7月,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38。

    2024年6月,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41。

    下一篇 皮博迪

    上一篇 切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