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麟童 编辑

中国京剧老生

赵麟童赵麟童

赵麟童(1933年2月-2018年4月28日),男,出生于上海。京剧演员,工老生,私淑麒派,国家一级演员。1941年,拜黄胜芳为师。1955年1月1日,赵麟童到长春市大众艺园演出。1961年,到上海演出。1969年,赵麟童以“八大头牌”之一的身份加入的浙江京剧团。1983年,赵麟童在杭州出演并受到邓小平的接见。1988年1月23日,任第七届浙江省政协委员。1991年,被批准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才”。2002年5月15日,受邀参加“麒派名家名剧展演”。2012年,在上海戏校参加剧目《六国封相》的录制。2018年4月28日凌晨2点48分,赵麟童在杭州逝世,享年85岁。赵麟童追随周信芳的表演艺术,投师访友,虚心求教,按自身条件采各家之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成为最具代表性的麒派演员之一。

基本信息

编辑

本名:赵麟童

民族:汉族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33年2月

逝世日期:2018年4月28日

代表作品:《斩韩信

职业:戏曲演员

职称:国家一级演员

人物经历

编辑

赵麟童

1933年2月,赵麟童出生在上海 。1940年,拜黄胜芳为师 。1942年,登台演出京剧剧目《追韩信》 。

1949年,他定居浙江,长期与张二鹏、宋宝罗等合作 。1955年1月1日,赵麟童应民营长春市京剧团团长王少鹏的邀请,到长春市大众艺园演出 。同年,参与导演并主演的新编水浒戏《黑旋风李逵》取得成功 。

1956年,在丹东市京剧团导演并主演了由昆曲移植的戏剧《十五贯》 。1957年,戏曲剧目解禁,他在丹东、哈尔滨两地演出了久未上演、周信芳曾演过的剧目《斩经堂》《九更天》《大劈棺》《一捧雪》和《翠屏山》 。同年,创作并演出了现代京剧《钢铁老人》 。

1958年,加入杭州京剧团,任副团长 。同年,在佳木斯京剧团主演了《怪侠欧阳德》 。1959年,在长春与武生孙震霖合作演出剧目《伐东》 。同年,获得“浙江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同年,改编演出了现代京剧《林则徐》 。

1961年,到上海演出 。1969年,赵麟童以“八大头牌”之一的身份加入新建团的浙江京剧团 。

1983年2月13日,赵麟童在杭州出演麒派名剧《徐策跑城》,演出结束后,受到邓小平的接见 。1984年,在上海参加纪念周信芳的演出,并得到周家后人的认可 。

1988年1月23日,以浙江省政协委员身份参加浙江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1990年12月,应邀进京参加《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年周年》演出活动 。

1991年,被批准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才” 。1992年3月,参加振兴京剧委员会和北京电视台合拍的《看戏听书话三国》节目,又与内蒙古京剧团合作录制了折子戏《走麦城》《斩华雄》 。

1993年1月6日,以浙江省政协委员身份参加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1994年,浙江昆剧团和浙江京剧团合并,成立浙江京昆艺术剧院,赵麟童任名誉团长 。

1996年,应邀进京参加《纪念程长庚诞辰一百八十五周年》演出活动 。1997年,获得第十五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 。

2001年,参加麒派学习班的授课活动,为陈少云、裴咏杰、王全熹、萧润增等整理剧本,排练演出了尘封半个世纪的全本《明末遗恨》 。同年,获得“浙江省十二届电视牡丹奖表演特别奖” 。

2002年5月15日,“麒派名家名剧展演”在杭州胜利剧院举行,赵麟童与江西省京剧院的王全熹、上海京剧院的陈少云、中国京剧院的萧润增共同扮演《明末遗恨》中的崇祯皇帝 。

2003年,赴台湾作“麒派名家名剧展演” 。2004年1月25日,参演浙江京剧团演出的京剧电视剧《林则徐》 。3月25日,参演CCTV戏曲频道播出的京剧《宋士杰》 。

2006年6月23日,赵麟童参演的“60位京剧表演艺术家”的电视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出,同时还出版了系列DVD光盘 。

2008年12月,文化部艺术司、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联合主办了“2008—2009周信芳艺术传承研习班”,赵麟童担任研习班教师 。

2009年10月2日,受邀参加由上海京剧院、湖北省京剧院、云南省京剧院、江苏省京剧院、福建省京剧院和浙江省京剧团共同主办的“往事并不如烟——南方片六大京剧院团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京剧演唱会”并演出剧目《义责王魁》 。2011年,获得中国戏曲表演协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

2012年4月,接受《钱江晚报》记者专访 。同年,在上海戏校参加剧目《六国封相》的录制,并参加中国京剧彩霞工程,录制了20余出麒派折子戏及唱段 。2013年1月26日,受邀参加“麒派”掌门人陈少云收徒演出 。

2016年12月22日,受邀观看“京剧麒派艺术人才”培训班结业汇报演出 。2018年4月28日凌晨2点48分,赵麟童在杭州逝世,享年85岁 。

个人生活

编辑
1990年,赵麟童收陈少云为徒 。

赵麟童与郭德纲赵麟童与郭德纲

2018年9月27日,由孟非主持的郭德纲补行拜师仪式在中国婺剧院举行,在赵麟童的夫人陈唯唯见证下,郭德纲正式拜师在赵麟童的门下 。

主要作品

编辑

戏剧作品

《追韩信》

《斩韩信》

《斩萧何》

《未央宫》

《宋士杰》

《徐策跑城》

《六国封相》

《四进士》

《萧何月下追韩信》

《威震三关》

《明末遗恨》

《义责王魁》

《清风亭》

《走麦城》

《董小宛》

《乌龙院》

三国志

《打渔杀家》

《秦香莲》

《黄鹤楼》

《北汉王》

《龙凤呈祥》

岳飞之死》

《浔阳楼》

《天河配》

《黑旋风李逵》

《十五贯》

《义责王魁》

《林则徐》

(以上参考资料 )

获奖记录

编辑

艺术类(除影视、音乐)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作品获奖结果
2011中国戏曲表演协会终身成就奖获奖
2001浙江省十二届电视牡丹奖表演特别奖《未央宫·斩韩信》获奖
1997第十五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义责王魁》获奖

(以上参考资料 )

艺术特色

编辑
赵麟童演出的麒派戏,不是对周信芳亦步亦趋的摹仿,他从不安于守成,他总是琢磨如何以自己的努力去丰富,他真正继承了周信芳那种富于创造性的精神,这是十分可贵的。所以他在搬演麒派原有剧目时,根据自己嗓子好的特点,在宗法麒派唱念苍劲有力、节奏鲜明的同时,其演唱更加高昂动听 。

他还根据自身的优越条件博采诸多流派之长,对自己演出的麒派原有剧目进行一些发挥和创造,在突破行当和表演技艺创新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其在不断的创造性的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 。

麒派的艺术更著重念白和做功,“七分活白三分唱”。赵麟童可以在没有音乐伴奏的情况下,一口气念下去,快、干净、有力度,每个字都传到观众的耳中,非常吃功夫。赵麟童身上有很多绝活,水袖、髯口都很厉害。他的水袖舞得特别有味道,他的水袖有窍门,水袖里面还有一个水袖,难度也比别人高 。

人物评价

编辑
赵麟童虽然是私淑麒派,没有正式拜师,却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表演不拘泥,不死学,自成一家 。(浙江新闻评)

虽然赵麟童不是直接和周信芳先生学的,但他的老师黄胜芳也是麒派的名人,改革开放以后,赵麟童就成为传播麒派艺术的主要人物 。(戏曲史论家钮骠评)

赵麟童在舞台上这风采,最像我父亲 。(周信芳的大女儿周采藻评)

看到赵麟童,最先注意到的是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说话的时候,会骨碌碌地转,生旦净末丑的表情已经藏进他的眼睛里。他眉毛不浓不长,嘴唇有点薄,天生一副吃开口饭的精明利落 。(《钱江晚报》评)

下一篇 李庆春

上一篇 王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