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族文化宫 编辑

北京长安街西侧文化宫

北京民族文化宫北京民族文化宫

北京民族文化宫位于北京市西长安街,是新中国成立10周年十大建筑之一,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主楼13层,高 67米,被称为“民族典籍之宫”;展示过各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是闻名全国的“民族团结教育阵地”、著名的“民族之家”。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北京民族文化宫

地理位置: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9号

占地面积:37000 m²

落成时间:1959年10月6日

历史沿革

编辑

北京民族文化宫北京民族文化宫

1957年5月,国家民委向国务院正式提出立项建设报告,国务院于8月31日回函同意当年开始兴建。同年9月的工作会议上,成立民族文化宫筹建办公室,具体工作由国家民委负责。

1958年3月,基于用地与投资的考量,建筑师张镈将修改后的 15号方案上报国务院,确定为实施方案。1958年4月,开始动工,由北京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负责施工。1958年9月,被纳入国庆工程。

1959年8月底基本竣工,交付国家民委布置家具和展览。10月6日落成并对外开放,是各民族团结、统一、发展、繁荣的象征。整个建筑造型别致、富丽、宏伟、壮观,具有独特的中国民族风格。

1988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梁世英承接了民族文化七个厅堂的室内装修改建设计任务。

1998-1999年,中建四局承接抗震加固大修,加固基础并更换外墙面砖和内外墙铜质门窗。

2009年,中央民族工作办公室批复民族宫恢复文化功能后,进行了装修改造。

2011年5月至2013年年初,民族文化宫内部装修改造,以“修旧如旧、照旧还新”为原则,确保民族文化宫建筑结构不变、民族性标志性元素不变(如大门、柱子、吊灯、壁画等 ),运用现代材料和现代工艺,精心设计,由北京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施工。

建筑布局

编辑
北京民族文化宫是由著名建筑师张镈设计,北京市规划管理局设计院负责,周恩来总理审定设计方案。建筑平面布局为“山”字形,东西面宽185.78米,南北进深105米,主楼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门前为绿化广场,两翼是对称的3层建筑,中央部分高达13层,地下2层。北京民族文化宫东西翼楼环抱两侧,墙面嵌白色釉面砖,中央展览大厅向北伸展,坡屋顶采用孔雀蓝琉璃瓦;塔身高耸,重檐攒尖屋顶。建筑由4个部分组成,包括科学研究部分的博物馆、图书馆,以及礼堂、文娱馆和舞(餐)厅、高级招待所。

北京民族文化宫

机构组成

编辑
民族文化宫现设有展览馆、中国民族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国家民族画院、文化交流中心等文化业务和职能部门共15个。以为民族工作服务,为民族文化事业服务,为民族团结进步服务为宗旨。负责宣传和展示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工作成就,宣传和展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举办各民族文艺演出、各类会议;举办各界民族人士联谊交往,承办和接待少数民族节日庆典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进行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文物的收藏、保护和研究。

北京民族文化宫机构设置详情

办公室

负责党政日常工作的协调和督办;负责会务、机要、档案、保密、外事、信访等工作;工会办公室:负责工会日常工作。

主任:许传哲 副主任:苏惠莹 申毅 保密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李雪梅 工会主席:郝承茹

纪检监察审计处

负责纪检、监察和内部审计工作。

处长:杨承江 副处长:杨胜锋

展览馆

负责组织举办或承办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展、民族工作成就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主题展、民族团结先进事迹专题展;负责承办上级部门交办的大型展演活动;承接其它专题展览。负责组织举办或承办民族民间工艺作品、书画及雕塑创作作品、文学创作作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展览;负责承办或承接少数民族书画等艺术作品展评活动。

馆长:孔得喜 副馆长:罗吉华 安宁 王海

图书馆

负责收集、整理、保护少数民族古籍文献及图书资料;负责提供阅览服务;组织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专题研究;负责馆藏民族古籍文献及图书资料数字化建设;开展与图书馆界的合作与交流,为民族研究和知识传播提供公共服务。

馆长:陈烨  副馆长:龚文龙 高彩云 家鹏

博物馆

负责收集、整理、保护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负责举办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基本陈列;负责在国(境)外组织承办少数民族文化展演;负责中国博物馆学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组织开展关于民族文博的专题研究。

馆长:陶颖 副馆长:覃诗翠 崔德志 辛宇玲

大剧院

负责组织举办或承办少数民族文艺演出、汇演、调演、电影放映;为少数民族同胞举行重大节庆活动、联谊活动提供服务;承接安排国(境)外有关文艺团体的演出活动。

院长:杨学海 副院长:姜宁 许雁妮

民族画院

负责组织开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题材的美术创作活动;负责组织开展笔会活动;负责开展文化下乡活动;负责有关涉外活动书画作品创作的组织协调工作。

院长:王林旭(兼) 常务副院长:李辉 副院长:史建红 杜建红

信息中心

负责信息采集、整理、报送和发布工作;负责宣传工作;负责起草有关重要文稿;负责网站建设与管理工作。

主任:鲁艳 副主任:张仁明

文化交流中心

负责主楼3-10层的文化活动安排;会议接待;场馆管理及其他工作。

主任:李杨 副主任:徐荣

人事处

负责干部人事日常工作;负责岗位设置、机构编制、劳动工资、教育培训工作;研究制定干部人事工作规章制度。

处长:巴雅尔  副处长:赫歆

财务处

负责规划、财务工作;负责管理各类专项经费;负责研究制定规划财务工作规章制度。

处长:岑梅  副处长:李红

总务处

负责房产物资管理、基本建设和政府采购工作;负责研究制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规章制度;负责组织接待民族联谊和民族节庆活动工作;负责后勤管理工作。

处长:张兴洪 副处长:卢东升

保卫处

负责安全保卫工作;负责同武警、公安、消防等部门的业务联系与协调工作;负责研究制定并组织落实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处长:赵清真  副处长: 张大伟 朱字良

离退休干部处

负责离退休干部、职工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处长:李静  副处长:张树成

事业发展中心

负责后勤保障服务工作。包括水电暖、通讯、交通保障,职工就餐,安保、消防监控值班,绿化等;保洁等服务。

主任:李海  副主任:杨伟东 胡春红

参考资料:

馆藏文物

编辑
民族文化宫素有“民族文化宫殿”、“民族典籍之宫”、“民族之家”之美誉。是我国收藏少数民族文物、古籍文献和少数民族美术作品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专业机构之一。

现博物馆收藏民族文物5万余件,中国民族图书馆收藏有24种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及汉文图书文献60余万册,国家民族画院藏有著名画家及少数民族美术作品2600多幅。其中有些堪称博物馆界的孤品、绝品;国内外罕见的各种民族文字写本、刻本以及年代久远的稀世真品贝叶写本、菩提叶写本等。

主要领导

编辑
  • 任毅(党委书记、主任)

    任毅,男,汉族,1974年9月生,中共党员。现任民族文化宫党委书记、主任。主持全面工作,负责党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部审计工作。

  • 杨国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杨国文,男,苗族,1966年12月生,中共党员。现任民族文化宫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负责纪检监察工作,分管纪检监察审计处(不含内部审计工作)。

  • 张树泉(党委委员、副主任)

    张树泉,男,汉族,1965年10月生,中共党员。现任民族文化宫党委委员、副主任。负责后勤、安保和演出场所保障工作,分管总务处、保卫处、大剧院和事业发展中心。

  • 们发延(党委委员、副主任)

    们发延,男,阿昌族,1964年5月生,中共党员。现任民族文化宫党委委员、副主任。负责文物、展览、文化交流工作,分管展览馆、博物馆、文化交流中心。

  • 徐莹(党委委员、总会计师)

    徐莹,女,汉族,1965年1月生,中共党员。现任民族文化宫党委委员、总会计师。负责财务、群团工作,分管财务处、工会、团委、妇女工作委员会。

  • 所获荣誉

    编辑
    1959年9月,被评为“建国 10 周年首都十大建筑”;

    1994年,被北京市民评为 50 座“我最喜爱的民族风格建筑”之首;作为新中国“第一宫”载入英国出版的《世界建筑史》;

    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大会上,被推选为20世纪中国建筑艺术精品之一;

    2007年12月,入选“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

    2009年9月,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

    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2019年6月,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一批历史建筑”;

    2019年11月12日,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第六批)。

    机构位置

    编辑

    民族文化宫

    下一篇 尧西·班·仁吉旺姆

    上一篇 外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