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佩伦 编辑
李佩伦,中国常见人名。主要有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戏曲评论家李佩伦;国家二级演员李佩伦。
中文名:李佩伦
别名:优素福
国籍:中国
民族:回族
主要成就:2007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专著《京胡圣手燕守平评传》。
出生地:中国
信仰:伊斯兰教
代表作品:《京胡圣手燕守平评传》
职务:戏剧研究中心主任及元代文学研究所所长
李佩伦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曾多次担任文化部少数民族题材戏剧《孔雀奖》评委。
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副会长。
2007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专著《京胡圣手燕守平评传》。
曾数次担任中央电视台十一频道京剧赛事评委。
2006年1月8日,农历乙酉年十二月初九日:雪艳琴逝世20周年祭典举办雪艳琴逝世20周年祭典在北京牛街吐鲁番餐厅举办。参加贵宾有中国戏曲学院现副院长赵景勃、原副院长贯涌、雪艳琴弟子陈琪教授,戏曲评论家李佩伦教授,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陈广阿訇等。会上先由陈阿訇颂经为雪艳琴祈祷。而后,赵景勃、贯涌、李佩伦对雪艳琴的艺术与人生及其光辉人格做了充分的评价。会上不少材料是鲜为人知的。因2006年8月又是雪艳琴百年诞辰,会上有人呼吁为她的百年诞搞一次纪念演出。
2006年2月4日,农历丙戌年正月初七日:何凤仪逝世一周年追思会孙毓敏、马增寿、蔡俊、李佩伦等在北京共同策划、组织了何凤仪逝世一周年追思会。京剧名家王金璐、景荣庆、孙毓敏、马增寿、李宏图、刘勉宗,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导演李纯博,以及京城名票等共50多人参加了追思活动。王金璐激动地说,何凤仪为京剧事业发展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与财力,是他所见所闻的京剧活动家中,最值得称道的一位。孙毓敏说,何凤仪为京剧事业后继有人,给予了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很多支持。
2006年12月27日,农历丙戌年十一月初八日:纪念马连良先生逝世四十周年座谈会举办。
共有8位先生讲话。先后顺序是:张学津、朱强、马长礼、冯志孝、马小曼、马建、郭宝昌、李佩伦、梅葆玖。
2007年,农历丁亥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了李佩伦专著《京胡圣手燕守平评传》。
2007年2月14日,农历丙戌年十二月廿七日:“京剧忠臣何凤仪逝世两周年”追思会举行京剧界50多位知名演员在北京为“京剧忠臣何凤仪逝世两周年”举行追思会。此次活动是由何凤仪生前好友孙毓敏,中央民族大学李佩伦及何凤仪养子张国权共同策划筹办。何凤仪生前成立中国戏迷协会,去世后,中国戏迷协会由于无人领头而逐渐取消。当天的追思会上,与会者自发地联名倡议,希望能恢复中国戏迷协会,并且在倡议书上签名。
2007年8月24日,农历丁亥年七月十二日:《戏曲家丛书》首发式举行历经一年多的记录、整理和编纂,一套12位戏曲艺术家的丛书《戏曲家丛书》在北京举行了首发式。这套丛书的主人公大都是新中国培育的杰出戏曲工作者,分别是京剧的李元春、李韵秋、张学津、李玉芙、孙毓敏、刘秀荣、张春孝、燕守平、李文敏、陈国卿,河北梆子的刘玉玲,评剧的谷文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其中《京胡圣手——燕守平评传》由李佩伦完成。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