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树西迁 编辑
《大树西迁》原名《西部风景》。2004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曾以眉户剧的形式搬上舞台。2008年,作者在反复论证、征集意见的基础上又对剧本进行了重大修改。相继入选国家文化部“2007—200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本”;奉调进京为共和国60大庆献礼演出;参加第十一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主演李梅获上海“白玉兰主角奖”、刘照亮获“白玉兰配角奖”;在厦门举办的 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上,荣获“中国戏剧·优秀剧目奖”;入选“2008—2009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
中文名:大树西迁
别名:西部风景
作品透过宏大的历史背景、壮写国家的变迁、时代的进程、民族精神的升腾,着力开掘其厚重的人文意蕴和深刻的人性内涵。
《大树西迁》剧照
孟冰茜
孟冰茜(左起第三)
周长安
周长安(左)
尹美兰
在《大树西迁》塑造的知识分子群像里,尹美兰是一个不可忽视而且能够引起观众兴趣的人物。这个人物与所谓的反面角色根本不沾边,但她的每一次出场,可能都会跳跃出与苏家、与社会大环境不甚和谐的音符。你当然可以认为她的行径与崇高无缘,完全不足为训,但难以给她扣上什么市侩、帮闲、清客的大帽子,要求她立地改弦更张。同时,这个隶属芸芸众生范畴的活泼泼人物形象穿梭在舞台上,传递出更有匠心的价值。她的所作所为与孟冰茜“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得更加鲜明些”形成性格的差异,从而使得全剧冲突更加升腾,故事更加好看,使孟冰茜的形象更显突出。
季国平
本剧的特点一是真实感人。剧情围绕着以孟冰茜为代表的几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展开,围绕着孟冰茜去留的事件发展之中人物的真实情感表现展现的。目前撷取的这几个片断很巧妙,有代表性,很抓人,有戏。整个叙事流畅,人物很鲜明,因为这种真实、朴实的情感,让人感动得掉眼泪——我真的看到了旁边人在抹眼泪,当然他们也看得很开心。它的戏剧冲突更多的是思想的,文化的,人物性格的、内在的冲突。
二是风格鲜明。全剧充满乐观向上、苦中有乐的人生情趣,也体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五味杂陈。比如第一场,用小儿子巧妙地化解了非常尖锐的矛盾,在艰难困苦之中有一种坚忍,有一种乐观精神。我以为这是秦人语言,秦腔风格的魅力,千万不要简单地理解为是方言的作用,这只是一个方面,主要是一种性格,是秦人编剧特有的风格和性格,导演也强化了这种风格,这个特点是这部戏独有的。第三是表演精彩。每位演员都演得很好,四朵梅花演得精彩,李梅演戏真好,感觉陈院长那里人才济济。舞美十分精彩、细腻,既简洁又很能胜任情节的需要。
薛若琳
《大树西迁》的思想内涵是厚重和深邃的;人物性格是深刻和鲜明的。从文本到表演,一度、二度创作紧密结合,舞台呈现非常大气。它反映了东部、西部在历史变迁、时代发展中,两种文化、两种情感的撞击、浸透、融合,具有历史的厚重感,时代的厚重感。这是三代人的故事,也是苏家三代儿孙与孟冰茜之间的故事。苏家几代都选择了西部,有浓重的西部情结,那种刚毅、坚定,阻断了孟冰茜东归的路。她从无奈到最后东归后不习惯回到了西部,几次思想变化合情入理。剧中渲染的“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这个主题思想,提炼十分精准,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苏小眠从新疆回来,母子团聚,他虽然自己说是“不孝子”,却体现了对国家的大孝,情节非常感人,剧中几位演员也演得非常好。
崔伟
《大树西迁》把社会的历史、人物的情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秦腔的表现力上有了革命性的突破,秦腔很古朴,粗犷,酣畅淋漓,但这部戏以长于表现传统的或者农村题材的秦腔,真实地表现了知识分子群落的情感,也并没有把知识分子的细腻、矫情变成秦人的性格。这部戏最大程度地展现了秦腔的艺术魅力,这一方面是形式美,一方面是演员阵容强大,另一方面体现了陕西的文化色彩,它是艺术完整性和现代审美的交融,看似古朴,但又很现代。
薛殿杰
《大树西迁》把国防建设当作大背景来写,表现了知识分子的贡献,这是民族的脊梁,真实感人。
这部戏是陕西、上海两地强强联合的成果,舞美非常好,虽然不算大制作,但比较精致、讲究、有品味,使人耳目一新。边缘木很整齐,横平竖直,很规矩,画幕创作吸收了工笔重彩画的特点,画幕很多,有美感、装饰感,有写实的品味,有利于戏曲的表演。细节选择颇具匠心。时代变化大,但家俱五十年没变,很真实。环境的变化,用家具重新摆设体现;建筑的变化就表现在窗子的造型上,十分考究。苏毅种植的小树逐渐长成大树,背景像是一幅时代的画卷,而苏毅的雕像表现了国家、时代对他的认同。灯光也很成功,与画面背景非常吻合,和谐,与演员表演很协调,变化是悄悄的变,追光暗含人物之中,人物造型也很好,剧中人服装、头式都很得体。
康式昭
这个好戏是《迟开的玫瑰》之后,又一次实现了艺术上的飞跃、跨越,登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是继《迟》剧之后的又一部力作,一部分量厚重的大戏。第一它有历史的厚重感,同时它也有属于未来的使命感,有催人向上的奋发感,有朴实的亲切感,洗涤灵魂的崇高感。这部戏比《迟开的玫瑰》难度更大,题材更厚重,就陈彦来说,是又一个高度,很难,用大气磅礴的秦腔表现很吻合,音乐也找到了契合的方式。
演员阵容很令人高兴,无论是主演还是配角都有新的跨越,李梅获得了又一个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李梅是秦腔“四大名旦”之首,但她之前并没有自己属于秦腔的代表剧目,这次她得到了一个展示她秦腔艺术水平的绝好机会,她的表演尽量地发挥了她的长处,非常繁重的唱腔,她都应付自如,游刃有余。
安志强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一般来讲,大树不能挪的。可交大这棵大树挪到西北后不仅活了,而且根深叶茂。所以《大树西迁》剧名富有挑战性,富有诗意。这是历史上发生过的大事,它所重笔描绘的是孟冰茜,在她身上做了很多文章。与《迟开的玫瑰》主人公的始终奉献相比,这个人物是在去留问题上不断徘徊、不断变化过程中的不断成熟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复杂,更有血有肉,也就更可信。她开始留下来是对丈夫、子女的爱,是被动的,最终成为完全是主动的了,意识到冥冥之中,自己已经成了半个西北人了,让人有了一个可信、可亲、可敬的完美结局。周长安是作品中十分成功的人物,有特点。我觉得,这棵大树有希望成为戏曲、成为秦腔中的一棵大树。
王蕴明
《大树西迁》达到了一种相当高的水准。首先,文学剧本就有相当的厚度,有相当的社会含量。通过苏毅、孟冰茜一家人的命运,揭示出了中国50年来社会变化的脉络,这是它重要的特点。既有纵的半个世纪,又有横的层面,有很深的社会含量。第二,它塑造了几个形象很鲜活的人物,有鲜明的人物性格,孟冰茜这个人物达到了性格典型性的美学程度,在杏花这个次要人物身上,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尹美兰也是社会上有代表性的一种人物,每个人物都代表了社会众生相中的一种类型,这就是文本的社会含量和人文厚度。
第三是舞台呈现。这台演员真是好,他们都是新时期培养起来的一代演员,现在走向成熟了,阵容强大。现在又有演出青春版《杨门女将》的一班演员出来了,特别让人振奋。这部戏在目前中国的戏曲舞台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是当下舞台现代戏的优秀代表之一,前景十分看好。我预见,经过精雕细刻后,它一定会站到更高的台阶上,走向未来、走向全国!
日月作灯塔
哪里有事业
哪里有爱
哪里就是家
李梅
郝 卫饰 苏 毅
官小良饰 苏小眠
钱 潇饰 苏小枫(少年)
齐 涛饰 苏小眠(少年)
苏 哲(少年)
张 蓓饰 杏 花
任小蕾饰 古 丽
官小良饰 苏 哲(青年)
李 娟饰 尹美兰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