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沱沱河 编辑
沱沱河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南域唐古拉山镇,在可可西里山脉以南。它从格拉丹东雪山的姜根迪如冰川发源时,是一些冰川、冰斗的融水汇成的小溪流,这时的水面宽只有3米,深只有20多厘米,然后向北流过9千多米长的距离,在巴冬山下汇集了尕恰迪如岗雪山的冰川融水,经过一条长约15公里的谷地,继续向北,分成了两条宽4米和6米的小河,小河两边的谷地中还有许多密如蛛网的水流,这里是沱沱河的上源。在这片谷地的出口,河谷突然下切,形成了一条长约5公里的陡峭峡谷,高达20多米。众多河流交汇后,形成了河道开阔,水流交织的长江西源——沱沱河。沱沱河行政上属格尔木市(附区)唐古拉山镇管辖。
中文名:沱沱河
外文名:Ulan Moron
别名:乌兰木伦河、拖拖河
所属水系:长江水系
地理位置:青海省
流经地区:青海省
发源地:格拉丹东雪山的姜根迪如冰川
面积:17000 km²
沱沱河水系图
这里有庞大的雪山群,海拔六千米以上的雪峰共有二十座,永久雪线高达五千八百米 ,群峰上有四十条现代冰川和许多冰斗。它的最上源有东西两支,东支发源于格拉丹东雪山群西南侧的姜根迪如雪山下的冰川;西支源于尕恰迪如岗雪山的西侧,两河受冰川融水补给,成为河流的最初水源。东西两支汇合后称纳欣曲,下行24公里与右岸的切美曲汇合后才称沱沱河。沱沱河出唐古拉山区后继续北流,截开祖尔肯乌拉山较低的山岗,流至囊极巴陇附近,在流到青藏公路的沱沱河沿时,它已是深3米,宽20-60米的大河了。沱沱河长江源特大桥就飞架在沱沱河沿的河滩上。
长江双源示意图
沱沱河从各拉丹东的姜根迪如冰川发源时,是一些冰川、冰斗的融水汇成的小溪流,这时的水面宽只有3米,深只有20多厘米,然后向北流过9公里长的的距离,在巴冬山下汇集了尕恰迪如岗雪山的冰川融水,经过一条长约15公里的谷地,继续向北,分成了两条宽4米和6米的小河,小河两边的谷地中还有许多密如蛛网的水流,这里是沱沱河的上源。在这片谷地的出口,河谷突然下切,形成了一条长约5千米的陡峭峡谷,高达20多米。
河水在流出了巴冬山后,先经过一片广阔的河漫滩,再经过一条峡谷,流到葫芦湖附近,急转东去。在经过了130多公里的流程后,河道变得开阔起来,在流到青藏公路的沱沱河沿时,它已是深3米,宽20-60米的大河了。著名的万里长江第一桥就飞架在沱沱河沿的河滩上,它是长324米;宽11米的钢筋混凝土大桥。
沱沱河地势
沱沱河流域内湖泊约有2165个,总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沿河湖泊较多,比较大的有雀莫错、玛章错钦湖、葫芦湖等10余个,以雀莫错最大,面积88.2平方公里,玛章错钦湖次之,为60.3平方公里。这些湖泊多数连通沱沱河,有的内流湖距沱沱河很近,中隔高差不大的滩地。据分析这些湖泊原系通江湖泊,由于当地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湖面日渐退缩,日久,部分湖底出露而与沱沱河隔断成为内流湖。
沱沱河最长的一级支流为扎木曲,长约144公里;斜日贡尼曲约118公里,次之。流域面积最大的亦为扎木曲,3900平方公里;斜日贡尼曲1668平方公里,次之。
沱
气候
沱沱河
沱沱河流域深居青藏高原腹地,地势高耸、空气稀薄、南北均有高山、地形封闭、受海洋性风系影响微弱,属高空西风带控制区。气候干寒,多风少雨,天气多变,终年低温,没有明显的四季,仅有干湿二季的区别,10~4月为干季,5~9月为湿季。沱沱河沿年平均气温为-4.2℃,7月最热平均气温7.5℃,1月最冷平均气温-24.8℃,极端最低为-33.8℃。每年冻结期长达7个月。若以气温的垂直递减率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计算,沱沱河源头海拔5820米处较沱沱河沿海拔4533米高出1287米,则沱沱河源头年平均气温应约为-12℃,各月平均气温均为负值。沱沱河流域处于西风带内,冬半年盛行西风。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风季。沱沱河沿年平均风速为3.9米/秒,最大风速约40米/秒,相当12级。6级以上大风年平均74.5天,占全年刮风日数72%。1972年6级以上大风达134天。每年1~5月多沙尘暴,1966年3月沱沱河沿附近刮沙尘暴达12天之久。由于海拔高,气压较低,空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43%。人在该地区易发生高山适应不全症,即高山缺氧反应,如头昏、头疼、四肢无力、心跳加速、恶心呕吐等。
流域内气候干旱、降水量少。据实测资料统计,沱沱河沿年平均降水量为283.1毫米,月最大降水量为174毫米
沱沱河自波陇曲口至囊极巴陇平均坡降为1.29‰,历年最大水位变幅不足2米。沱沱河干支流上源多为雪山冰川,冰雪融水补给量大,因地面温度和气温皆低,故水温也低。1978年7~9月沱沱河沿月平均水温为3.7℃~6.9℃,最大值为9.2℃。
沱沱河泥沙粒径沿程变化较大。床沙中值粒径:距河源43.9公里的切苏美曲汇入处为41.5毫米,距河源61.1公里的拉日干木章巴河汇口下2公里处为16.5毫米,距河源285.9公里处的沱沱河沿仅为3.5毫米,囊极巴陇则为3.3毫米。
冰川
2019年8月9日无人机拍摄
沱沱河源头的格拉丹东、尕恰迪如岗和岗钦等雪山上,现代冰川十分发育,其冰川形态类型有冰斗冰川、悬冰川、山谷冰川、平顶冰川以及过渡型冰斗悬冰川、冰斗山谷冰川等。冰川面积格拉丹东雪山群外流水系55条冰川,面积为394平方公里;内流水系30条冰川,面积268平方公里,合计662平方公里。尕恰迪如岗雪山群外流水系16条冰川,面积94.4平方公里,内流水系10条冰川,面积111.0平方公里,合计205.4平方公里。祖尔肯乌拉山外流水系14条冰川,面积73.8平方公里,内流水系6条冰川,面积20.0平方公里,合计93.8平方公里。各拉丹冬、尕恰迪如岗、祖尔肯乌拉山三处雪山群外流水系共85条冰川,总面积为562.2平方公里;内流水系46条冰川总面积399平方公里。
根据前碛垅发育,并有冰核前碛垅存在和冰舌下游段支冰川与主冰川脱离等情况。沱沱河流域冰川继续处于小冰期后的周期性衰退之中。1978年考察时发现,冰川有明显的消融退缩,1976年考察时的冰洞,两年后已消融崩塌,不复存在。
江源地区冰川有以下特点:
1.雪线高
因气候干冷,雪域海拔高,冰川发育具有大陆冰川特征。格拉丹东雪山群西坡雪线海拔达5820~5870米,南坡为5760~5770米,东坡5740米,北坡最低为5540米。较青藏高原多数雪山和冰川为高。
2.雪线温度低
根据沱沱河沿气温推算,格拉丹东雪山群北坡雪线5540米处年平均气温为-10.2℃。
3.阴阳坡冰川发育不对称
格拉丹东雪山群阴坡雪线较阳坡低,冰川规模阳坡较阴坡大。受地形影响,有大面积粒雪盆的山谷冰川因补给充足,发育规模较大。
4.冰川消融不强烈
夏季以太阳辐射热为冰川消融的主要热源。格拉丹东雪山雪线5500米处7月平均气温为0℃,考察队7月22~26日在姜根迪如峰北侧冰川4天测得:早8时平均气温1.2℃,晚8时平均气温5.1℃,故冰川消融不强烈。
格拉丹东地区冰川多呈白色,蓝色冰极少,气孔小,管形气孔也不大,冰舌前端冰密度较大,坚实。在冰川剪切面上,常夹带着数量可观的泥和砾石,冰川污化程度较大。
冻土
长江江源地区第四纪以来强烈隆起,成为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平原。冰期到来,气候转冷,地表逐渐冷却。当地表热消耗超过来自地球内部热流时,形成冻土层。江源地区冻土北界在昆仑山北坡青藏公路61号道班西大滩附近,海拔4350米;南界在唐古拉山南坡青藏公路116~117道班处,海拔4780米,南北宽约600公里。往西延至藏北羌塘一带,是世界中低纬度地带唯一发育有大面积厚层永久冻土的地区。位于其间的沱沱河河谷冻土层厚约8~88米,唐古拉山和昆仑山口较高处厚达128~175米。
沱沱河流域的冻土在冬半年出现冻胀裂缝、冻胀斑土、冰椎、冻胀丘等现象,夏半年则会发生融冰滑塌、融冻崩塌、热融沉陷、热融湖塘、融冻泥流现象。夏季仅表层1~4米融冻,到冬季表层又重新冻结,并与下面永久冻土相连,向深处发展,使冻土厚度增加。
高清图册
长江源头冰塔林千姿百态,银雕玉砌,其冰川融水成为万里长江第一条支流──沱沱河的源流。长江西源沱沱河还蕴藏着丰富的资源。用来铺设华丽宫殿的长达数尺的大块水晶石,就产于格拉丹东冰峰附近海拔6000米以上的地带;在尕卡迪如雪山北麓的玛尔肯湖中,有着品位极高的磁铁矿藏和铅锌矿藏。景色迷人的祖尔肯湖中,盛产肥美的无鳞鱼-高原裸鲤。终年白雪皑皑的崔英山上,栖息着成群的雪鸡,山坡和山脚下则是一望无垠的大草原,草原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还有野生的雪豹、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等。1999年6月5日,在长江西源立下了“环保纪念碑”,高1.5米多,用花岗岩制成,正面有江泽民书写的“长江源 江泽民”字样。长江源是国家级生态环境保护区。沱沱河气象站
沱沱河
沱沱河长江源特大桥
四头列车Z918驶过沱沱河大桥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出淤泥而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