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遥远的向日葵地 编辑
《遥远的向日葵地》是当代作家李娟创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于2017年11月。该书讲述了李娟一家在阿勒泰乌伦古河南岸耕种向日葵的生活经历。书中刻画了作者母亲和边地人民的坚韧辛劳,也表达了作者对环境的担忧和对生存的疑虑,呈现出一种脆弱微渺又富于乐趣和尊严的生存体验。
作品名称:遥远的向日葵地
作者:李娟
创作年代:当代
文学体裁:散文集
首版时间:2017年11月
字数:约9万字
一 灾年 | 二 丑丑和赛虎 | 三 蒙古包 | 四 浇地 | 五 水 | 六 我 |
七 擅于到来的人和擅于离别的人 | 八 命运 | 九 繁盛 | 十 九天 | 十一 永红公社 | |
十二 打电话 | 十三 地窝子 | 十四 外婆的世界 | 十五 外婆的葬礼 | 十六 回家 | 十七 狗带稻种 |
十八 稻草人 | 十九 大地 | 二十 闯祸精 | 二十一 孤独 | 二十二 我妈和我叔 | 二十三 鸡 |
二十四 鸭子 | 二十五 兔子 | 二十六 村庄 | 二十七 新家 | 二十八 陌生的地方 | 二十九 客人 |
三十 火炉 | 三十一 寂静 | 三十二 手机 | 三十三 石头 | 三十四 关于乌伦古 | 三十五 蜜蜂 |
三十六 金色 | 三十七 沙枣 | 三十八 洗澡 | 三十九 我的无知和无能 | 四十 各种名字 | |
四十一 大红花 | 四十二 雇工 | 四十三 等待 | 四十四 赶牛 | 四十五 力量 | 四十六 美景 |
四十七 散步 | 四十八 人间 | 后记 | - |
主题思想
对于大自然的情感,李娟选择了首先热烈地赞美自然,她赞美大地,惊讶于北方贫瘠的土地中可以诞生出沙枣、生长出充满激情的向日葵。赞美造物主使这荒野贫地滋生出无尽生机,为生长于此的动物和为了生存的人们提供无私的服务。也赞美流浪于人间之外的荒野深处的壮丽风景,它给被遗弃于此的人带来暂时的心安、给终日劳碌于土地的人们带来辛劳中的安慰。她还感叹自然的伟大力量,自然可以轻易发威,人类却对此无能为力,因此作者在赞美中还带了对大自然的敬畏。
作者对家人甚至人类的感情是复杂和矛盾的。在“爱”的主题下,作者通过几个与外婆生活的片段勾勒出外婆的形象。李娟笔下的外婆是可爱的,也因为沾了时刻处于死亡边缘的恐惧,她害怕外婆死去所以“依仗她的爱意,抓牢她仅剩的清明,拼命摇晃她,挽留她”。她对外婆的爱中还有无法给她所承诺的愧疚。她对外婆的爱是深沉而矛盾的,希望外婆早日摆脱孤独与对死亡的恐惧,却又百般挽留,因而陷入无限的痛苦与愧疚之中。
作为与外婆有着深刻联系的母亲,李娟对母亲的感情则是贯穿于全书的更为委婉而简单的,她赞美母亲赤身行走于大地的豪情直率;对母亲以做饭难吃为荣拒绝做饭的我行我素、坚持经营葵花地的独立坚强暗自赞叹;为母亲将完美的树干、心爱的花慷慨地交给我之后的默默牵挂所透露出的深重的无以回报的爱。对于人类,李娟惊讶于他们的智慧和勇敢,他们在荒漠中建起水电站,将电“禁闭在巨大的仪器之中”、“摁捺于细细的管线之中”;为了求得生存,硬是在贫瘠死寂的荒野垦出一片耕地。也为人类妄图控制大自然的野心而恐惧、为人类破坏大自然而心痛。
艺术特色
李娟对于现实的情景具有独特广阔的文学想象:她想象兔子能自由穿梭葵花地的光明与黑暗,白天它和人们相随,夜晚便进入人类无法触及的黑暗之中;想象手机面对着星空时也渴望挽留美景,也会跑到荒野深处寻找美丽的石头,会为美而惊讶、而停留;想象戈壁玉壮阔崎岖的一生和被人类残忍剥离土地的命运。她的想象有着强烈的个人色彩印记,是基于她对美的不懈追寻、对宇宙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思考以及个人经历。这想象有着深厚的情感与思想根基,因此独特、极具私密性,具有深刻的美感。
李娟的文字不乏对大场面的描写,有对广阔的葵花地、沙枣林的描写,也有对头脑中浩瀚无际的想象之景的重现。她爱用“世界上”“宇宙中”“所有”“最后一个”这样极端夸张的词进行描写,在《浇地》中她这样形容大水灌溉后的葵花地“世上只剩下植物,植物只剩下路。所有路畅通无阻,所有门大打而开”;在《打电话》中,她与母亲在大漠风暴中打电话,她说“像是冲着宇宙深处光年之外的事物孤独地回答”,写道母亲“顶着大风,站在大地腹心,站在旷野中唯一的高处,方圆百里唯一微微隆起的一点,唯一能接收到手机信号的小土堆上,继续嘶声大吼”。她给读者营造了壮阔无际的情景,这是无限的大,读者仿佛置身无边的寂静和空虚之中,感到一种辽阔旷远的美。跟随作者的思路,意境变得极广,视野却变得极狭,仿佛世界上只看得到植物和路,只看得到荒野和大巴车,只看到大地和小小的母亲,这是无限的大之中无限的小,小大对比形成的视觉冲击带来强烈的画面美。同时这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定点,使读者在突如其来的广阔中不致陷入茫然,读者可以依托着这无限的小去感受大地、世界、宇宙之大。
书中,李娟爱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兔子时说它“东张西望,拒绝沟通”、“若无其事抖抖耳朵”;写鸡时用“神气的国王”“便衣警卫”来形容;写鸭时借鸭子在过冬后“太了解自己的体重、密度和脂肪比例的变化”而拒绝下水来彰显鸭子们的机智。作者运用的拟人手法不仅是一种修饰文辞的工具,更是其主观情感不自禁的流露。李娟描写动物植物时的拟人是一以贯之的,仿佛它们就是人,而没有丝毫“比”或“拟”的痕迹。动植物与人类是同等阶级,不分高低贵贱的思想的体现,是她内心情感的外化。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该书用细腻而明亮的笔调,刻画了农场劳作的细节,突出了母亲及边地人民的坚韧,呈现出富于乐趣和尊严的生存体验。贫瘠的土地与艰辛乐观的生活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样本。
金羊网:李娟不但对身边的人事物景抱着一种息息相关的感情,写出了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相互体贴,生命对生命的依恋,而且还触及事物内部的灵性。通过日常生活的真实记录和生活细节的描写,在《遥远的葵花地》里闻到了向日葵淡淡的清香和结籽的声音,听到了蜜蜂幸福的吟唱,也感受到了“向日葵”之外的美丽与沉重。
作品名称 | 出版时间 | 出版社 | ISBN | 版本信息 |
---|---|---|---|---|
《遥远的向日葵地》 | 2017年 | 花城出版社 | 978-7-5360-8446-9 | 第一版 |
2018年 | 中国盲文出版社 | 978-7-5002-8633-2 | 盲文版 | |
东美出版公司 | 978-986-96346-4-9 | 繁体中文版 | ||
《Distant Sunflower Fields》 | 2021年 | 查思出版社 | - | 英文版 |
资料来源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