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 编辑

中国当代作家、编剧

琼瑶琼瑶

琼瑶,本名陈喆,1938年4月20日出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湖南衡阳,中国当代作家、编剧、影视制作人。

1949年,随父母由大陆到台湾生活,中学时开始写作生涯。1954年,以心如为笔名发表小说《云影》。1963年,出版首部长篇小说《窗外》并成名。 1964年,出版长篇小说《烟雨濛濛》与小说集《六个梦》等作品。1975年,出版长篇小说《在水一方》。1985年,进入影视剧制作行业,推出电视剧《几度夕阳红》并大获成功。1989年,出版自传《我的故事》。1990—1993年,制作的电视剧《婉君》《梅花烙》等播出。1998年,编剧并参与制作的电视剧《还珠格格》播出,后获第1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长篇电视连续剧。2001年,编剧并参与制作的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播出。 2018年,整理出版《琼瑶全集》。 2019年,完成长篇小说《梅花英雄梦》。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陈喆

别名:琼瑶(笔名)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成都

出生日期:1938年4月20日

毕业院校:台北第二女子中学

职业:作家、编剧

代表作品:窗外、还珠格格、烟雨濛濛

人物经历

编辑

成长经历

1938年4月20日凌晨,琼瑶出生于成都四圣祠的仁济医院。直到四岁,琼瑶一直住在成都。1942年,随父母回到湖南衡阳祖屋“兰芝堂”居住。1944年夏至1945年秋,在抗日战争影响下,跟随父母从湖南逃难到重庆。1947年,随家人迁居上海,第一次进学校(上海市第十六区国民小学)接受教育。在上海,写下第一篇小说《可怜的小青》,并在《大公报》儿童版发表。1948年,内战爆发,随母亲再度回到衡阳,进入衡阳市刚直小学读书。1949年夏天,随父母迁居台湾台北;同年秋季,插班进入台北师范附小六年级读书。1950年,从台北师范附小毕业,考进台北第一女中。

创作经历

初创阶段

1954年,琼瑶在台湾《晨光》杂志发表短篇小说《云影》。1956-1957年,在台北第二女子中学读高三;同年,高考落榜。1958年7月,第二次高考落榜,决心不再高考,坚定写作梦想。 琼瑶自落榜后没有工作,写下几篇短篇小说连被退稿。1961年,琼瑶写下短篇小说《情人谷》,并在杂志《皇冠》上发表。1963年,依据自身经历,完成第一部20万字长篇小说《窗外》,寄到杂志《皇冠》一周后,收到决定刊出的来信,于同年7月发表,9月发行单行本。《窗外》一经发表多次售空,广受好评。

职业作家

1963年5月,琼瑶相继创作中篇小说《六个梦》《烟雨蒙蒙》,经杂志《皇冠》社长兼“联副”主编平鑫涛安排,《六个梦》首先于杂志《皇冠》发表,《烟雨蒙蒙》发表于《联合报》副刊。1964年,琼瑶搬到台北定居投入写作中,创作长篇小说《几度夕阳红》并在杂志上连载,这是她初次尝试“边写边登”;同年底《菟丝花》出版,紧接着《潮声》出版,都经由《皇冠》刊出。琼瑶在接连不断地创作下,开始成为“职业作家”。

进军影视

1965年,琼瑶向中央电影公司卖出小说《六个梦》版权,其中《追寻》和《哑妻》两篇被选中拍成两部电影,电影放映后大受欢迎,琼瑶在影院观影后,从此迷上把小说搬上荧幕,几乎每一部小说著作都被改编成电影。 1966年5月12日,由其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窗外》在台湾放映,电影获得成功。1967年,与平鑫涛合伙成立火鸟影业公司(该公司于两年后解散)。次年,改编小说《幸运草》,拍摄《月满西楼》和《陌生人》。1971年和1975年,由琼瑶小说作品改编的电影《庭院深深》和《女朋友》,分别获得第9届、第12届台湾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奖。1976年,与平鑫涛等人成立巨星电影公司,改编拍摄《我是一片云》。

22

33

44

77

88

琼瑶琼瑶

1986年,与平鑫涛成立怡人传播公司,进军电视业界,推出30集电视连续剧《几度夕阳红》,这是首部由琼瑶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由刘雪华、秦汉主演的以抗战与台湾早期为背景的《几度夕阳红》播出后,使“言情戏”一下走进了观众心里,真正达到了“万人空巷”的效果。《几度夕阳红》的成功,不仅使一些电视台直接改编了琼瑶的作品,如《我是一片云》《在水一方》,还使以琼瑶言情剧为代表的台湾电视剧大批进入内地,并获得极高收视。 。

1988年,琼瑶第一次回大陆探亲,游历北京、湖北、四川、云南等地。1989年5月,琼瑶回湖南衡阳祭祖。期间与湖南电视台建立了合作关系,筹划第二年开始合作拍摄电视剧《六个梦》系列。次年,拍摄推出《六个梦》系列第一单元电视剧《婉君》。 1998年-1999年期间,琼瑶创作、拍摄《还珠格格》《还珠格格第二部》,第一部全国平均收视率超47%、最高62.8%,第二部全国平均收视率突破54%、最高65.95%,收视率创造中国电视剧有数据统计后的收视纪录,同时让林心如等人一举成名。2001年,琼瑶第二次将《烟雨濛濛》搬上荧屏,改编拍摄成电视连续剧《情深深雨濛濛》,该剧创下了韩国中文引进剧最高的收视率 。2003年,创作、拍摄《还珠格格第3部》《天上人间》。2005年,出版《琼瑶全集》。

2007年6月30日,改编自其长篇小说《一帘幽梦》,由其担任编剧的《又见一帘幽梦》在湖南卫视首播,同期推出《又见一帘幽梦写真全纪录》。

2011年7月16日,担任编剧的电视剧《新还珠格格》在湖南卫视首播,该剧后获“优酷大剧盛典年度十大电视剧优秀奖”等奖项。

2013年8月6日,担任编剧的电视剧《花非花雾非雾》在湖南卫视首播,该剧加入了《雁儿在林梢》和《心有千千结》等书中的人物和情节,讲述了孤儿院四位相依为命的姐妹花离散和重逢的故事。

持续创作

2017年8月,出版纪实文学《雪花飘落之前:我生命中最后的一课》,该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其丈夫平鑫涛从患病到插管的过程,第二部分追忆他们共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2018年,再度整理出版《琼瑶全集》,繁体中文版由春光出版(已出完),简体中文版由博集天卷出版(未出完)。

2019年3月,出版散文、小说集《握三下,我爱你》, 10月,宣布完成长篇小说《梅花英雄梦》。

2023年8月19日,于台北小巨蛋举办《当那一首歌响起》琼瑶创作60周年演唱会。

2024年4月20日,宣布将退出社交平台; 7月,出版长篇小说《梅花英雄梦》简体中文版。

春光版琼瑶经典作品全集

博集天卷版琼瑶作品集

长江文艺版琼瑶全集

个人生活

编辑

家族

琼瑶的父亲为陈致平,湖南省衡阳市人,历史学家。1949年赴台,先后任教于台湾师范大学、辅仁大学、文化大学,一度赴新加坡,任教于南洋大学。著有《秦汉史话》《三国史话》《中华通史》等约六百万字。

琼瑶母亲为袁行恕,祖籍江苏武进,长于北京。出身书香门第,自小喜欢古典文学,于北平艺专毕业。是中国银行业之父、第一任交通银行行长袁励衡之女。

情感

琼瑶读高中时,恋上比其大25岁的国文教师,该教师曾结婚,妻子离世。后琼瑶大学联考落榜,三年内两度自杀求死,同时师生恋情曝光。琼瑶母亲将两人恋情以“引诱未成年少女”“诱拐学生”的名义状告至“警察局”与“教育部”,该名教师最终被学校解聘,离开台北。

婚姻

琼瑶的第一任丈夫为庆筠,两人于1959年结婚,后育有一子陈中维。因《窗外》的出版,两人矛盾加深。1964年春天,两人离婚。

琼瑶的第二任丈夫为平鑫涛。两人从约稿开始,在此后数年的时间里,见面、了解、合伙创办公司,成了事业上的搭档,生活中也慢慢走到了一起。1979年,在相识十余年后,琼瑶与平鑫涛成婚。2019年5月23日,平鑫涛去世。

主要作品

编辑

文学作品

作品名称

完稿日期

初版时间

作品分类

《窗外》

1963年春

1963年9月

长篇小说

《烟雨濛濛》

1963年秋

1964年4月

《六个梦》

1963年夏

1964年5月

小说集

《幸运草》

1964年

1964年6月

《菟丝花》

1964年夏

1964年10月

长篇小说

《几度夕阳红》

1964年8月

1964年11月

《潮声》

1964年12月

1966年7月

小说集

《船》

1965年7月

1966年10月

长篇小说

《寒烟翠》

1966年3月

1966年12月

《紫贝壳》

1966年6月

1966年8月

《月满西楼》

1966年暮秋

1967年8月

小说集

《翦翦风》

1967年5月

1967年8月

长篇小说

《彩云飞

1968年3月

1969年8月

《庭院深深》

1969年3月

1969年10月

《星河》

1969年12月

1969年12月

《水灵》

1971年1月

1971年6月

小说集

《白狐》

1971年8月

1971年12月

《海鸥飞处》

1972年3月

1972年10月

长篇小说

《心有千千结》

1972年1月

1973年4月

《一帘幽梦》

1973年5月

1974年1月

《碧云天》

1974年1月

1974年9月

《浪花》

1974年4月

1974年5月

《女朋友》

1975年3月

1975年3月

小说集

《在水一方》

1975年3月

1975年7月

长篇小说

《秋歌》

1975年8月

1976年1月

《人在天涯》

1976年3月

1976年5月

《我是一片云》

1976年4月

1976年10月

《月朦胧鸟朦胧》

1976年10月

1977年2月

《雁儿在林梢》

1976年10月

1977年10月

《一颗红豆》

1978年1月

1978年6月

《彩霞满天》

1978年5月

1979年2月

《金盏花》

1979年2月

1979年6月

《梦的衣裳》

1979年7月

1980年2月

《聚散两依依》

1980年4月

1980年8月

《却上心头》

1980年8月

1981年3月

《问斜阳》

1981年2月

1981年7月

《燃烧吧!火鸟》

1981年8月

1981年12月

中篇小说

《昨夜之灯》

1982年3月

1982年3月

长篇小说

《匆匆太匆匆》

1982年9月

1982年9月

《失火的天堂》

1983年10月

1984年2月

《不曾失落的日子

1984年3月

1984年10月

自传

《冰儿》

1985年8月

1985年12月

长篇小说

《剪不断的乡愁》

1988年10月

1988年1月

游记

《我的故事》

1989年5月

1989年10月

自传

《雪珂》

1990年11月

1990年12月

长篇小说

《望夫崖》

1991年1月

1991年3月

《青青河边草》

1992年1月

1992年3月

《梅花烙》

1993年7月

1993年9月

《水云间》

1993年9月

1993年11月

《新月格格》

1994年6月

1994年9月

《烟锁重楼》

1994年8月

1994年11月

《还珠格格第一部》

1997年7月

1997年8月

《苍天有泪》

1997年11月

1997年12月

《还珠格格第二部》

1999年3月

1999年4月

《还珠格格第三部·天上人间》

2003年5月

2003年7月

《雪花飘落之前:我生命中最后的一课》

2017年6月

2017年8月

纪实文学

《我的故事》(全新增修版)

2018年3月

2018年7月

自传

《小黑与大白》

2018年

2018年5月

绘本

《鬼丈夫》(全新编写版)

2018年8月

2018年8月

长篇小说

《握三下,我爱你》

-

2019年3月

散文、小说集

《梅花英雄梦》

2019年10月

2020年4月

长篇小说

参考资料

编剧作品

作品名称

首映时间

主演

作品分类

《苍天有泪》

1998年3月25日

蒋勤勤庹宗华

电视剧

《还珠格格》

1998年4月28日

林心如、苏有朋

《还珠格格第二部》

1999年4月21日

林心如、苏有朋

《情深深雨濛濛》

2001年4月3日

古巨基、林心如

《还珠格格第三部:天上人间》

2003年7月7日

黄奕、古巨基

《又见一帘幽梦》

2007年6月30日

方中信、张嘉倪

《新还珠格格》

2011年7月16日

李晟、海陆

《花非花雾非雾》

2013年8月6日

朱镇模、林心如

参考资料

编著作品

作品名称

出版时间

《还珠格格全纪录》

1999年6月

《情深深·雨濛濛 写真全记录》

2001年9月

《还珠格格第三部天上人间 写真全纪录》

2003年8月

《又见一帘幽梦写真全纪录》

2007年6月

电影改编

电影片名

原著小说

首映日期

琼瑶参与职务

婉君表妹

六个梦·追寻

1965年8月24日

——

菟丝花

菟丝花

1965年9月25日

——

烟雨濛濛

烟雨濛濛

1965年10月29日

——

哑女情深

六个梦·哑妻

1965年12月30日

——

花落谁家

六个梦·三朵花

1966年5月6日

编剧

窗外(黑白片)

窗外

1966年5月12日

——

几度夕阳红(上)

几度夕阳红

1966年9月4日

——

几度夕阳红(下)

几度夕阳红

1966年10月8日

——

春归何处

幸运草·黑茧

1967年2月22日

——

寻梦园

幸运草·寻梦园

1967年5月25日

——

紫贝壳

紫贝壳

1967年8月18日

——

苔痕

潮声·苔痕

1967年8月25日

——

窗里窗外

幸运草·回旋

1967年9月15日

——

远山含笑

潮声·深山里

1967年12月9日

——

第六个梦

六个梦·生命的鞭

1968年2月11日

——

月满西楼

月满西楼

1968年4月26日

编剧

陌生人

幸运草·陌生人

1968年5月24日

——

深情比酒浓

六个梦·归人记

1968年6月13日

——

明月几时圆

月满西楼,形与影

1968年夏

——

女萝草

月满西楼·晚晴

1968年6月22日

——

寒烟翠

寒烟翠

1968年8月14日

编剧

1969年2月29日

——

幸运草

幸运草

1969年2月29日

编剧

晨雾

潮声·晨雾

1968年

——

庭院深深

庭院深深

1971年8月19日

——

窗外

窗外

1973年

——

彩云飞

彩云飞

1973年6月30日

——

心有千千结

心有千千结

1973年10月25日

——

海鸥飞处

海鸥飞处

1974年6月29日

——

一帘幽梦

一帘幽梦

1975年2月11日

——

翦翦风

翦翦风

1975年3月1日

编剧

女朋友

女朋友

1975年3月28日

——

在水一方

在水一方

1975年7月30日

编剧

秋歌

秋歌

1976年2月1日

编剧

碧云天

碧云天

1976年7月10日

——

浪花

浪花

1976年10月7日

——

我是一片云

我是一片云

1976年12月31日

——

月朦胧,鸟朦胧

月朦胧,鸟朦胧

1977年2月18日

——

人在天涯

人在天涯

1977年3月25日

——

奔向彩虹

水灵·五朵玫瑰

1977年6月25日

——

风铃,风铃

水灵·风铃

1977年7月1日

——

一颗红豆

一颗红豆

1978年2月7日

——

雁儿在林梢

雁儿在林梢

1978年3月29日

——

彩霞满天

彩霞满天

1979年1月28日

——

金盏花

金盏花

1980年3月29日

——

聚散两依依

聚散两依依

1981年2月5日

监制

梦的衣裳

梦的衣裳

1981年3月29日

——

却上心头

却上心头

1982年2月25日

——

燃烧吧!火鸟

燃烧吧!火鸟

1982年2月25日

——

问斜阳

问斜阳

1982年9月25日

——

昨夜之灯

昨夜之灯

1983年3月26日

——

改编电影参考资料:

电视剧改编

电视剧片名

集数

原著小说

首映日期

首播平台

几度夕阳红

30集

几度夕阳红

1986年1月7日

台湾华视

烟雨濛濛

40集

烟雨濛濛

1986年8月11日

台湾华视

庭院深深

40集

庭院深深

1987年5月4日

台湾华视

在水一方

40集

在水一方

1988年1月11日

台湾华视

海鸥飞处彩云飞

40集

彩云飞、海鸥飞处

1989年2月13日

台湾华视

婉君

18集

六个梦·追寻

1990年2月19日

台湾华视

哑妻

19集

六个梦·哑妻

1990年3月15日

台湾华视

三朵花

11集

六个梦·三朵花

1990年4月11日

台湾华视

雪珂

24集

雪珂

1990年12月24日

台湾中视

望夫崖

26集

望夫崖

1991年3月4日

台湾中视

青青河边草

42集

青青河边草

1992年3月17日

台湾中视

梅花烙

21集

梅花烙

1993年10月13日

台湾中视

鬼丈夫

22集

鬼丈夫

1993年11月11日

台湾中视

水云间

26集

水云间

1993年12月13日

台湾中视

新月格格

26集

新月格格

1994年10月17日

台湾台视

烟锁重楼

24集

烟锁重楼

1994年11月22日

台湾台视

一帘幽梦

47集

一帘幽梦、浪花

1996年3月25日

台湾中视

苍天有泪

24集

苍天有泪

1998年3月25日

台湾中视

还珠格格第一部

24集

还珠格格第一部

1998年4月28日

台湾中视

还珠格格第二部

48集

还珠格格第二部

1999年4月21日

台湾中视

情深深雨濛濛

49集

烟雨濛濛

2001年4月3日

台湾中视

还珠格格第三部:天上人间

40集

还珠格格第三部:天上人间

2003年7月7日

台湾中视

又见一帘幽梦

46集

一帘幽梦

2007年6月30日

湖南卫视

新还珠格格

98集

还珠格格1、2、3部

2011年7月16日

湖南卫视

花非花雾非雾

54集

心有千千结、雁儿在林梢、却上心头

2013年8月6日

湖南卫视

改编电视剧参考资料:

为他人创作

歌曲名称职能演唱者所属专辑发行时间
在水一方作词江蕾、高凌风-1975
浪花(作词)-李翊君一帘幽梦 电视原声带2007-5
一帘幽梦(作词)-许茹芸一帘幽梦 电视原声带1996
我是一片云(作词)-凤飞飞我是一片云1977
松林的低语(作词)-凤飞飞我是一片云1977
我是一片云Ⅱ(作词)-凤飞飞我是一片云1977
几度夕阳红(作词)-潘越云--
婉君(作词)-李翊君-1990
青青河边草(作词)-高胜美青青河边草 电视原声带1992
我是一棵小小草(作词)-金铭青青河边草 电视原声带1992

1/7

音乐作品参考资料:

创作特点

编辑

作品同步经历

从1963年的《窗外》起,琼瑶创作的言情小说影响了几代人,爱情主题贯穿琼瑶作品的始终,但具体到结局走向和风格的变化,与琼瑶本人的遭遇高度吻合。

早期的琼瑶偏爱悲剧,1963年第一部长篇小说《窗外》是一部悲剧,此时琼瑶刚经历一段无果的师生恋,让她对爱情的理解蒙上了诸多阴郁色彩,书中描写的师生恋就有她自己生活的影子。此后,琼瑶与同样热爱写作的丈夫结婚,又因为写作的爱好而分开,因此这一时期的琼瑶作品都显现出感伤、压抑的特点。《窗外》之后,她接连出版了《烟雨濛濛》、《六个梦》、《幸运草》、《几度夕阳红》、《菟丝花》、《潮声》等小说,这些作品大多以悲剧结局。在自传《我的故事》中,琼瑶详述与出版商兼经纪人平鑫涛的一段长达10年的婚外情,痛苦纠结的婚外恋成为她作品中常常描写的题材,这在《几度夕阳红》、《紫贝壳》、《我是一片云》等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琼瑶写作中期的70年代,相恋十余年的琼瑶和平鑫涛走到一起,对她的创作产生巨大的影响。自1973年《心有千千结》开始,琼瑶的创作开始走向明朗、乐观的风格,尽管人物也会经历诸多磨难,但尽可能地消解悲剧,呈现出皆大欢喜的结局。90年代后,《还珠格格》将喜剧效果发挥到了最大。在琼瑶的后期创作中,借助于不同的人物形象和爱情故事,反复说明一个观点——“爱具有战胜一切的力量”。

切合时代需求

谈及琼瑶热的原因,有学者认为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恰是思想解放的时代,感官娱乐和消遣类文学逐渐盛行,琼瑶作品的出现满足了时代需求。上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文化作品多元化发展,因此琼瑶被短暂淹没,进入21世纪之后,琼瑶与现代的“轻审美时代”再次达成共识,文学和影视仅仅是为了感官娱乐和情感释放做准备的,琼瑶再变成轻审美时代代言人,一头一尾与时代的轨迹暗合。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分析,上世纪60年代台湾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人们观念发生剧烈变化,与80年代中国大陆发生的变化十分接近,琼瑶小说在此时对华人社会有很深影响。琼瑶的作品充分表现了对传统价值观的依恋,以及适应新时代变化的心态。

描述感情本身

琼瑶作品中的爱情基本是脱离了一切社会属性而孤立存在,最经典的作品是前期的《婉君》。琼瑶的言情小说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鸳鸯蝴蝶派演变而来,不同的是,鸳鸯蝴蝶派的小说中呈现的爱情多为哀情,与整个社会的压抑、沉重密切相关。而琼瑶承接鸳鸯蝴蝶派的情,把哀去掉,是泛滥的感情,这里的感情不指向任何东西,感情就指向感情本身。她的作品里,爱情既是形式又是内容。正因琼瑶的爱情去除了很多烟火气,也令其受到几代年轻人的欢迎。

琼瑶作品中的三角恋、婚外恋等描写,是小说构建戏剧性的需要,是小说技巧问题。琼瑶的作品太美好,因为这个世界还有更多的不美好,而琼瑶却只选择了去描述感情本身。

古典诗情画意

琼瑶笔名出自《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与金庸作品连成的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相似,可把琼瑶的经典代表作品连成诗句:窗外潮声水云间,一帘幽梦舞翩跹;心有千结梅花烙,海鸥飞处霞满天。琼瑶著有60多部言情小说本本畅销,拍成影视作品部部叫座。琼瑶作品善于引用古典作品,可读性强,情感浓烈,成功囊括在世几乎所有年龄层读者。

人物争议

编辑

情感争议

琼瑶与平鑫涛的婚姻曾引起争议,网友抨击琼瑶是别人家庭的插足者。平鑫涛与前妻林婉珍育有平莹、平珩、平云3个子女。1963年,琼瑶将自传体长篇小说《窗外》投给《皇冠》杂志,时任社长平鑫涛十分欣赏,他们由此相识相知,并展开了一段恋情。

2017年,因平鑫涛插鼻胃管一事而暴露出家庭矛盾,琼瑶主张让平鑫涛善终,但平云等子女怒批琼瑶曾长达一个月没去探视,并认为父亲的身体状况并不如琼瑶说的糟糕,不愿放弃康复希望。琼瑶最后将照顾权交由对方,并出版《雪花飘落之前》一书,揭露家事。

2018年,平鑫涛前妻林婉珍出版《往事浮光》,回忆她与平鑫涛及琼瑶的过往。林婉珍在书里写道:“我一直觉得鑫涛是一个很正直的人,也很信任他,压根没想过他会出轨。”琼瑶因《窗外》成为畅销作家,为了方便写作琼瑶带孩子搬到平鑫涛家对面,那时林婉珍逐渐发现琼瑶和丈夫平鑫涛交往亲近,随后发现琼瑶写给平鑫涛的情书。1976年,平鑫涛拿着亲手写的离婚协议让林婉珍签字,结束三人之间长达十多年的纠缠。在琼瑶笔下,故事是另一番讲述,她和平鑫涛的爱情故事很少谈论到平鑫涛的前任妻子。

作品争议

琼瑶不少作品被网友批评“三观不正”,在互联网“三观正”“三观不正”被广泛使用,成为评价言行举止的重要标准。对文艺作品“三观”的强调和评判,即是对作品的道德伦理的强调。

在琼瑶创作的作品及现实生活中,大多体现“爱情至上”价值观。而“爱情至上”的价值追求,容易忽略并歧视一切“俗世”价值,这是被网友批评“三观不正”的原因所在。

商业纠纷

公开信公开信

2014年4月20日,琼瑶不满于正新戏《宫锁连城》抄袭她的旧作《梅花烙》,致公开信给广电总局,谴责于正的侵权行为; 5月,琼瑶起诉《宫锁连城》编剧于正及制作公司侵犯《梅花烙》著作权案在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立案。

2015年12月18日,琼瑶《梅花烙》著作权维权案终审落幕,判决认定《宫锁连城》侵犯《梅花烙》的改编权和摄制权,判令被告方停止侵权,于正向琼瑶道歉,被告方赔偿原告500万元; 12月21日,加入中国电影文学学会。

2018年5月,因于正被判侵权迟迟不向琼瑶道歉,三中院依据判决在《法制日报》刊登案件内容作为公告;5月23日,该公告费用33.6万元全数由于正承担,他已将钱交付。至此,该院审结的琼瑶与于正侵害著作权纠纷一案已全部执行完毕。

成就影响

编辑

独创文学模式

琼瑶描绘的爱情都不是凡人肉体的爱,而是像但丁在《神曲》中所描绘的那种天堂里的超凡脱俗的爱。琼瑶小说爱的主题不是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而是植根于理想的王国,这常常为人所诟病。琼瑶不是按生活本来有的样子再现生活,而是按应当有的样子来表现生活。她描绘的是理想世界,而不是搬演现实生活中的故事。

在台湾众多的言情作家中,琼瑶是颇具特色的。在余年的言情小说创作生涯里,琼瑶的小说从人物、主题到结构、语言等诸方面都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琼瑶特殊的生活际遇和美学追求使其前期小说偏爱悲剧,而后期创作则明显地拒绝和消解悲剧。琼瑶小说在情节结构、人物、主题、语言诸方面均存在着模式化倾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琼瑶模式”。在中国现当代言情文学史上,琼瑶是个承前启后的作家,一方面上承前辈作家如张恨水等的文学传统,另一方面又以自己的创作模式影响了三毛、亦舒等同时代及后辈作家。

完善电影商业体系

琼瑶文艺片的意义不仅在于为台湾电影的发展开辟了富有特色的类型片传统, 同时也继承了自中国电影诞生以来不断发展的通俗文化色彩浓重的商业电影传统。琼瑶电影的产生、发展以及在华人社会中所产生的广泛影响, 事实上也是两岸文化同同根、传承发展的有力证明。琼瑶影片缔造了台湾电影的繁荣景象, 为台湾电影商业体系的完善做出了卓越贡献, 同时这也是在台湾电影发展初期对其进行类型塑造的一种形式。

琼瑶电影中将台湾人独特的怀乡意识、中国情结和现代观念交汇在一起, 真实地呈现了一幅台湾社会图像, 琼瑶电影也因此有了独特的文化价值。这种文化价值与它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取得的票房成功所带来的商业价值, 必然使琼瑶电影位列于台湾电影史上的重要一席。

作品输出海外

上世纪90年代,《还珠格格》在东南亚和欧美引起轰动,越南翻拍本土版本。外国人在“中剧”(中国电视剧)论坛留言 “当依萍昏倒在楼梯上的时候,我泪流满面。”喜欢中剧的外国人,自称Chinenglish Bilingual(Cfan),追看中国电视剧和综艺节目,成立兴趣小组,点评演技。中国电视剧的影响力开始向海外扩散,并且在海外形成了一个日渐扩大的追剧群体,“华流”正在成为文化输出的新力量。

人物评价

编辑

琼瑶作品之所以不会过时,是因为作品的主题永远是不会过时的爱情。(专栏作家黄佟佟 评)

琼瑶改编的剧集抓住了爱情的主旋律,(专栏作家杨锦麟 评)

在琼瑶的作品中,人物不必为衣食所忧,一心一意地纠葛于情感之中 。(作家王安忆 评)

诗情画意、意境优美是琼瑶小说的一大特点。大量诗词歌赋的运用让原本通俗的言情小说拥有了超凡脱俗的飘逸气质 。(羊城晚报 评)

虽然琼瑶笔下的女性形象大多有个性且有独立意识,但她的一些男女性别观念仍然比较传统:女人可以不美丽但一定要青春;不能得到男人怜爱的女人不是好女人 。(台湾学者林芳玫 评)

虽然就整体看,琼瑶的作品其思想成就和水准参差不齐,但有相当一批作品,其思想内涵还是积极而深沉的。《烟雨濛濛》《几度夕阳红》《一颗红豆》诸作品,思想主题上均有闪光之处。例如《烟雨濛濛》将婚恋融入历史,以曾横行过大半个中国的陆振华的家族兴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数十年的动乱和变迁史,并较为客观地展示了历史前进的必然轨迹 。(《中国文学通史》 评)

琼瑶的小说符合了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朴素、最原始的渴望,虽然故事有明显的程式化倾向,只能够“一次性捧读”,但精神内核却能令每一部作品都达到让读者同喜同悲的效果。(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全球菊 评)

琼瑶为软弱的一代编制了新的文纲,使他们僵化了思想,走向了做顺民之路。 (台湾作家李敖 评)

琼瑶在文学批评界是从来没有人讨论过的,几乎不成为文学研究的对象。(台湾丹江大学教授龚鹏程 评)

下一篇 潘虹

上一篇 纪念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