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山县 编辑
黑山县,隶属辽宁省锦州市,位于辽宁省西部,锦州市东北端。地处东经121°49′至122°36′,北纬41°29′至42°08′之间。全县面积2498平方千米。 黑山县处于温带半湿润区内,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截至2021年10月,黑山县辖2个街道、15个镇、4个乡,另辖1个乡级单位。 县人民政府驻黑山街道。 截至2022年1月,黑山县人口64.38万人。
上古时期,唐尧之世,黑山即为冀州之域。1954年,属辽宁省锦州市辖县。黑山县地处五个大中城市中间,连接东北与华北,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捷。主要的风景区有蛇盘山旅游区、龙湾水库旅游区、莲花湖影视基地等。
2020年,黑山县地区生产总值120.1亿元,增幅2.5%。
中文名:黑山县
外文名:Heishan County
行政区划代码:210726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辽宁省锦州市
地理位置:辽宁省西部,锦州市东北端
面积:2498 km²
下辖地区:2个街道、15个镇、4个乡,另辖1个乡级单位
政府驻地:黑山街道
电话区号:0416
邮政编码:121400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64.38 万(2022年)
著名景点:南湖公园、黑山阻击战纪念馆
火车站:大虎山站、黑山北站
车牌代码:辽G
地区生产总值:120.1 亿元(2020年)
唐尧之世,黑山即为冀州之域。禹平水土,置九州,黑山在虞。
夏商时代,为营州属境(据《大明一统志》:广宁以西为幽州,广宁以东之地为营州)。殷制九州,与舜时异,而黑山仍属营州。战国时期,属燕国辽东郡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中国后,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黑山境仍属于辽东郡(今辽阳市)。
西汉,属幽州刺支部辽东郡。东汉,属辽东属国,三国,属幽州昌黎郡(今义县)。
西晋,属平州(今辽阳)昌黎郡(今义县)。东晋十六国前燕、前秦、后燕仍属平州昌黎郡。南北朝时,黑山地属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年)北魏置营州于龙城(今朝阳市),领昌黎等郡,黑山为营州昌黎郡(今朝阳)属境。
唐贞观初,因山河形势之便,分全国为十道,并改置柳城(今朝阳)为营州,黑山为河北道营州所辖。其后因渤海侵据,安东都护府内迁至辽东地区,旋治辽东城(今辽阳)又迁新城(今抚顺市北);天宝二年(743年)又迁辽西故郡城(今义县大凌河东岸)。
黑山天主教堂-东北野战军十纵28师指挥所
辽代,属东京道显州奉先军。辽神册元年(916年),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都皇都(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辽会同十年(947年),改国号为辽,改皇都为上京。南以今天津海河、河北霸县、山西雁门关一线与北宋对峙。黑山地属辽国。辽置显州(治所在今北镇西南)并设山东县(今北镇)。
金,属北京路广宁府,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置望平县。元属广宁府路,境内设望平县。
明,属广宁卫。
清入关后,本境分属广宁县(今北镇)。当时东北三省实行将军制,广宁县隶属奉天省盛京将军统辖。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分广宁、承德。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嗣后,清政府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清除鞭长莫及之弊,始在广宁、新民分治,置官设县,名为镇安县(并于小三家子设镇安分县)。
民国三年(1914年)1月,因与陕西镇安县同名,后改为黑山县,隶属于奉天省辽沈道,民国八年(1929年),属辽宁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奉天省。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锦州省。
1949年,属辽西省。
1954年,属辽宁省锦州市辖县。
黑山县地图
位置境域
黑山县位于辽宁省西部,隶属辽宁省锦州市,在医巫闾山东40千米,辽河西60千米,古柳条边南45千米,渤海北50千米。地理坐标北起北纬41°28′,南止北纬42°08′,西起东经121°49′,东止东经122°36′,东距沈阳市136千米,西距锦州市127千米。东与新民、辽中接壤,西与北镇为邻,南与台安连界,北与阜新毗邻。东距新民县城75千米,辽中县城70千米,南至台安县城40千米,西距北镇县城30千米,北至阜新市75千米。黑山县区域面积2498平方千米。
黑山县
地形地貌
黑山县,县境成铧形,东西横距最长为66千米,南北纵距最长为75千米。县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可分为西北部丘陵区,中部平原区和东部低洼易涝区。境内以平原为主,占48.3%,其它为洼地、丘陵、山地;绕阳河、东沙河和羊肠河均自北向南,穿境而过,汇辽河后注入渤海,形成一水二山七分田的自然格局。
气候
黑山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春季干旱少雨,大风较多,升温较快;夏季高温炎热,降水集中;秋季降温迅速,冷凉少雨;冬季严寒少雪。
黑山县年平均气温8.6℃,7月份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4.0℃;1月份月平均气温最低,为-10.0℃。无霜期165天。年平均降水量为556.3毫米,但时空分布不均,其中5-9月降水量468.3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84.2%,县内降水量分布的空间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年雷暴日数为27.1天。黑山县的风力资源和光能资源均很丰富。全年盛行SSW风,年平均风速为3.5米/秒。年平均日照时数可达2550.4小时,农作物的生长期有147天。
水文
黑山县河流纵横。主要河流有绕阳河及其支流东沙河、羊肠河等。河床坡量小,含沙量大。
土地资源
黑山县土地总面积2481平方千米,可耕地面积205万亩,在册耕地面积165万亩,人均耕地面积3.25亩,土地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垦殖率达58.57%。
水资源
黑山县水资源总量为4.25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672立方米/人,亩均水资源量为260立方米/亩。
黑山县境内主要河流有绕阳河、东沙河、羊肠河,均属季节性河流。年均径流总量为13993万立方米。地表水有5座水库控制,总库容11950万立方米,占地表径流量的85.4%。调节容量为1770.93万立方米,年取水量62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36950万立方米,可开采量为29804万立方米,开发利用率达80.66%。
矿产资源
黑山县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和膨润土等。煤炭储存5亿吨,主要分布在八道壕地区,其特点是埋藏深、煤层薄、灰分高、易自燃。
膨润土是黑山县的优势矿产资源,贮量达5.6亿吨。其特点是质量优、储量大、用途广、易开采。
综述
截至2022年1月,黑山县人口64.38万人。共有24个民族,以汉族人口最多。黑山县各民族的人口数量是:汉族487315人,占78.90%;满族120783人,占19.50%;蒙古族4941人,占0.8%;回族3566人,占0.58%;锡伯族709人,占0.11%;朝鲜族160人,占0.03%;此外还有壮族44人;高山族29人;彝族27人;维吾尔族16人;侗族10人;达斡尔族10人;苗族9人;布依族8人;藏族7人;白族、傣族各6人;土家族5人;塔吉克族4人;佤族3人;羌族、鄂温克族各2人;哈萨克、黎族各1人。
各民族人口介绍
汉族
自战国燕设置辽东、辽西两郡时,黑山县境内即有汉族聚居。燕王大喜及太子丹,因避秦而奔辽东后,汉族的迁入逐渐增多。这从黑山出土的“刀币”可证明黑山的汉族原始于战国。据走访调查,黑山境内的汉族,多自燕(河北)、齐(山东)、魏(河南)等地迁来。清时将原住本地的一部分汉人编入旗籍,称为汉军旗人;将后由山海关内新迁和拨来垦荒的汉人又编入民籍,称为汉人。
满族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定都北京后,派满八旗兵常年驻防黑山,其官兵随迁家属也相继搬来本地。此外境内由满族王公贵族圈占的庄田很多,其经营人均由族人充任,其家属也都迁至本地。也有一部分满族人,从入关后,因生计困难,而迁回本地的。此既黑山境内满族之始。
回族
黑山境内有回族人居住,始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原为一常姓回民迁入姜家屯居住。此为黑山境内回民之始。以后黑山、新立屯、半拉门等地,先后乃有回民来居。
蒙古族
黑山北界与蒙古族居住区接壤,早年只隔一道墙。因地近毗邻,蒙古族人民经常到黑山县境之白厂门、新立屯等地经商交易、交往颇多,自清时已有蒙古人民搬来黑山居住。
朝鲜族
黑山境内本无朝鲜族。建国后,有因工作调来黑山,也有与本地人为亲属,遂迁来黑山,境内才有朝鲜族。
综述
2020年,黑山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3.6亿元,增长2.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下降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8.1%。
黑山县联通电讯大楼
黑山南湖公园
黑山一高中
建县百年
原黑山县人民政府
原中共黑山县委
南湖公园
南湖公园
央视·金土地·锦州站
南湖公园
蔚蓝湖畔
南湖公园
南湖公园·湖中庭
南湖公园
傍晚的南湖
蔚蓝湖畔
蔚蓝湖畔
南湖公园
第一产业
截至2020年年底,黑山县结构调整取得突破,“三变改革”实现全覆盖,资源变资产超2亿元。种植花生、独头蒜等经济作物41万亩。新增设施农业3323亩。牧原和新希望六和8个养殖场全面投产,标准化规模养殖率达80%。发放耕地地力补贴1.6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24.2万亩。农机总动力达78.8万千瓦。新增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92家、家庭农场212个、种粮大户70户。
第二产业
截至2020年年底,黑山县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开展“走请”活动25次。盘活闲置土地407亩、厂房4.2万平方米。新开工1000万元以上项目25个。懿兴新型材料、浦源血红蛋白等10个项目投产达效。芳希化工脱硝剂项目即将试生产。万程膨润土深加工等14个项目正在建设。成功争取到40万千瓦风电指标,与央企国家电投东北公司签订了总投资28亿元的开发协议,又向着“百万风场”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
一批企业逆势而起。新圣源与日本最大冷冻食品企业日冷集团实现合作,并成功晋升“小巨人”企业,日昇隆木业等4户企业实现“小升规”,新增“个转企”125户。鸿运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获批,产值突破5000万元。落实稳岗补贴等672万元,“春锦计划”发放贷款4229万元,减税降费1.3亿元。
第三产业
截至2020年年底,黑山县新建惠翔综合市场试运营。全县出口额实现正增长。实施了101高地遗址保护及展示工程。段家乡蛇山子村、小东镇小东岗村获评辽宁省“游客喜爱的美丽乡村”。
公路
黑山地处五个大中城市中间,连接东北与华北,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捷,四通八达。国道102线穿越黑山县的7个乡
龙湾水库是锦州地区最大的一座水库,设计库容2400万立方米,水利库容2300万立方米,年平均水面一万多亩,水域宽阔。从1998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猛增到2000年的10多万人次。张三丰故里
据史料载,在西岸修一座土城,金大定九年在土城设望平县。据说太极拳的创始宗师张三丰就出生在这里。张三丰祠位于黑山县城东部约20千米的姜屯镇。一代道教大师、武当宗师张三丰,是辽东懿州梁鱼务人,即今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姜屯镇土城子村,是中国全真派道教创始人张三丰的出生地,张三丰祠就座落在风景秀丽的莲花湖畔。
黑山阻击战烈士陵园
黑山阻击战烈士陵园占地3万多平方米,其中黑山阻击战纪念馆为300平方米,主要展出的是有关黑山阻击战的图片及实物。辽沈战役的关键在锦州,而黑山阻击战成功地阻截了廖耀湘兵团,对辽沈战役的最后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辽西围歼战也在黑山打响,为以后的淮海和平津战役奠定了基础。
镇远关
镇远关位于辽宁省黑山县白土厂。当地人称双棒台,实际为关城被毁后南关门和北关门遗址。北关门两侧长城仍存有两米多高的土筑城墙。关外有晾马山墩台和清柳条边遗址。
蛇盘山
黑山县
辽代古墓群
黑山县发掘一处辽代早期古墓群。共出土珍贵文物近20件(套),其中青铜阴阳人面像为罕见文物。此次发掘的古墓群位于黑山县八道壕镇前红石槽子村西北1千米处,共有3座墓室,初步推断为家族墓群。根据古墓的结构以及出土绳纹砖的特征,考古人员认定古墓群属辽代早期。
银白杏
银白杏分布在黑山县白厂门满族镇。果实圆形,缝合线显著,果顶平有凹,在干旱山地平均单果重59.1-71.8克,最大果重80.0克;果皮底色浅黄白,蜡质中等,茸毛中多,厚度中等,较脆,难剥离;果肉黄白色,近核部位肉色白,汁中等,肉质细,纤维较少,味酸甜,有香味;离核,核扁圆,甜仁。6月中旬成熟。树势强健,树姿半开张,以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丰产,有大小果现象。栽培时可选串枝红、葫芦杏等为授粉品种;修剪时要尽可能多培养中短果枝;因果实有近核处先熟的特点,所以采收不宜过迟。
苹果梨
苹果梨原产于吉林省延边地区,是东北地区优良品种梨之一。黑山县从1960年开始引进栽培,现已发展到400万株,15万亩,是黑山果树主栽品种。苹果梨在黑山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果实成熟。平均单果重256克,最大可达750克,果形为不规则扁圆形,果皮绿黄色,贮后变黄色,阳面具鲜红晕,果点大,果心极小,果肉细,松脆,石细胞少,汁多,味甜偏酸,含可溶性固形物11?13%;品质上等,耐贮藏,可贮藏次年5、6月,贮至3月以后酸味减少,风味更佳。黑山年产量在2000多万公斤。
花生
黑山县是东北花生之乡。花生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内含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据测定花生果内脂肪含量为44%-45%,蛋白质含量为24-36%,含糖量为20%左右。并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特别是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促进脑细胞发育,增强记忆的功能。花生种子富含油脂,从花生仁中提取油脂呈淡黄色,透明、芳香宜人,是优质的食用油。花生油很难溶于乙醇,人们可以通过将花生油注入70%乙醇溶液加热至39~40.8度,看其混浊程度,来鉴定花生油是否为纯品。
2019年,黑山县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20年5月29日,黑山县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
2021年,黑山县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1年7月15日,黑山县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11月3日,黑山县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1年,黑山县入选辽宁首批省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