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周 编辑
后周(951年-960年),中国五代时期中原最后一个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共历三帝,享国十年。汉乾祐三年(950年)后周太祖郭威在后汉隐帝刘承祐时起兵反叛,于次年(951年)夺取皇位,建立后周。郭威登基后减免徭役,整顿军纪,打击腐败,为后周之后的征战打下基础。显德元年(954年),郭威去世,其养子柴荣即位,即后周世宗。柴荣在高平之战中成功抵御北汉的进攻,稳定了政权。随后通过对禁军的改革,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努力清除五代弊政,使国力增强。从显德二年(955年)到显德五年(958年),柴荣三次南伐南唐,迫使南唐取消帝号,割让长江以北地区。同时派偏师伐后蜀,收取秦、凤、阶、成四州。显德六年(959年),柴荣亲自率军北伐辽朝,收复辽所占淤口关、益津关、瓦桥关及莫、瀛、易三州土地。正当大军挺进的关键时刻,柴荣病重,遂回师开封。同年柴荣因病驾崩,其幼子柴宗训登基,即后周恭帝。显德七年(960年),禁军将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逼迫恭帝禅位,建立北宋,后周灭亡。后周极盛时的统治范围包括今中国河南、山东、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陕西中部、甘肃东部、湖北北部以及长江以北的江苏、安徽地区。作为五代中的最后一个王朝,后周世宗柴荣推行的改革,顺应了当时的形势,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中文名:后周
外文名:The Zhou Dynasty
别名:郭周、柴周
时间范围:951年 至 960年
简称:周
主要城市:洛阳、许州、宋州、相州、大名等
官方语言:雅言
货币:周元通宝
国家领袖:郭威、柴荣、柴宗训
人口数量:1277万 人
主要民族:汉族
都城: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
疆域面积:约105万(km²)
郭威建国
郭威年轻时不愿从事生产,只喜欢舞枪弄棒,十八岁应募从军。曾经负气杀人,被关入监狱。潞州留后李继韬因他有勇力,遂秘密纵他逃走,待事情平息后又召置麾下。郭威少年时曾在其颈上黥有一飞雀,故人称郭雀儿。李继韬被唐庄宗杀死后,其军队被编入从马直,受将军石敬瑭赏识。因郭威能书会算,石敬瑭命他掌管军籍。
刘知远任侍卫亲军都虞候时,特别器重郭威;后调任河东节度使,也将郭威带到任上,深为倚重。 刘知远称帝建立后汉后,任命他为枢密副使,隐帝时升任枢密使。郭威多次统兵征伐,皆有功勋。他在军中穿幅巾短衣,与军士无异,皇帝所赐钱财,多分与诸将与军士,因此在军中威信很高,士卒乐为其用。
乾祐元年(948年),刘知远在称帝一年后病死,其子刘承祐继位,史称后汉隐帝。汉隐帝时,苏逢吉为宰相,枢密使杨邠管机政,郭威掌征伐,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史弘肇统率禁兵,三司使王章专掌财政。这些掌权者大部分都是武断专横,各行其是,使朝政混乱。
这群武夫中,只有郭威留心搜罗有才能的文士,得到文官们的好感。乾祐元年(948年),李守贞据河中,赵思绾据长安,王景崇据凤翔,同时反叛。汉隐帝令郭威督诸军讨伐三叛镇。次年,郭威灭河中、永兴(长安)两镇,杀李守贞、赵思绾,别将赵晖灭凤翔镇,杀王景崇。郭威得胜还朝,不肯独受重赏,推功给在朝诸大臣和将士,汉隐帝因此遍赏诸大臣及诸藩镇。
郭威灭后汉之战
当时,汉高祖弟河东节度使刘崇在太原,以备辽为名,拥有强兵;忠武节度使刘信在许州,刘崇子刘赟为武宁节度使,在徐州。郭威鉴于三镇威胁,先声称迎刘赟为汉帝,使刘崇满意,等到刘赟离徐已远,去京稍近,然后连刘信一起消除,刘崇一镇就无能为力。定计以后,郭威请太后李氏(参见词条李三娘)下令立刘赞为帝,使太师冯道等大臣到徐州奉迎。乾祐四年(951年),辽兵入寇,攻破内邱、饶阳两城。李太后令郭威率大军渡河击辽兵,又令国事暂委王峻等人,军事暂委王殷。自然,二王是郭威的心腹。郭威到澶州,将士数千人忽大噪,对郭威说,皇帝该你自己做,将士抢掠京城,与刘家结了仇,不能再让刘家人做皇帝。裂黄旗披郭威身上,拥立为帝。郭威拥众回来。澶州兵变时,刘赟已到宋州,王峻、王殷派人带兵去宋、许二州,刘赟被拘,以李太后名义,废为湘阴公。刘信自杀。随后,郭威正式登上帝位,改元广顺,国号周,史称后周,郭威即后周太祖。
革除弊政
清人绘后周太祖郭威画像
此外,太祖还针对当时轻视发展文化,轻视文士的现象,采取了一些较积极的措施,力图改变当时的不良风气。比如他曾亲至曲阜拜祭孔子,以表示对儒学的重视;他还重用文士,重视科举选士,表现出了与五代其他各帝不同的一些风范。
面对当时的骄兵悍将和败坏的吏风,太祖首先从中央做起。枢密使王峻专横跋扈,居功骄矜,排斥异己,就连柴荣请求入觐,由于担心会被留下而予以拒绝。王峻要求兼任青州节度使,得逞后又要求罢免宰相李谷、范质,另行起用自己推荐的人选,太祖婉言推却,王峻马上出言不逊。太祖忍无可忍,遂下令拘押王峻,将他贬死。对于敢于反叛的藩镇则采取坚决镇压的措施,限制藩镇对州县的权力,实行民政、军事分工管理。为了改变吏风,太祖对贪浊的官吏实行严厉惩治的政策,处死了一批贪赃枉法、残酷暴虐的地方官员,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当时的吏风。
世宗改革
显德元年(954年)正月,在位四年的太祖逝世。太祖诸子早在其起兵邺都时,就被后汉杀害于汴梁,所以只能由养子柴荣继位,即后周世宗。周世宗是太祖妻柴氏之兄柴守礼的儿子,幼年随其姑母成长于太祖家,与太祖夫妻关系融洽,遂被收为养子。
后周世宗柴荣像,清人绘
高平之战中,周世宗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暴露出骄兵悍将难以驾御的状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周世宗决意改变五代诸朝对骄兵悍将纵容姑息的政策,他召集诸将,当众宣布樊爱能等将校七十多人罪状,并立即斩首。此举使骄兵悍将有所畏惧,初步整顿了败坏的军纪。周世宗深知仅靠杀若干个人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要想改变五代军队长期遗留下来的积习,提高战斗力,必须从整顿禁军入手。返回汴梁后,周世宗任用年轻将领,裁汰禁军中的老弱病残,召募天下豪杰,精选骁勇,将藩镇军队中的善战之士,选入禁军。周世宗甚至亲自试阅武艺,选拔人才。经过此次整顿后,旧史记载说:“诸军士伍无不精当,由是兵甲之盛,近代无比,且减冗食之费焉。”有了一支精锐的军队,只能说为日后的统一战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不等于完全具备了统一的条件。
随后,周世宗又从平均赋税,发展生产,整顿吏风等方面入手,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革:鼓励开垦荒田,处理逃户庄田和保护边民的生产;减轻租税,均定田租;兴修水利,恢复以开封为中心的水路交通网;打击寺院经济势力。在政治、军事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举凡法律、兵制、科举、吏治、税制,无不涉及。如注意选拔地主阶级的人才,破格任用魏仁浦为相;整顿科举,再开制科来搜罗人才;澄清吏治,严惩一些贪官污吏。在刑法上,他要求做到“狱讼无冤,刑戮不滥”,亲自裁决政事,执掌赏罚大权,并要求自己不因怒刑人,因喜赏人。显德五年(957年),令大臣根据唐律进行删减整理,汇编为《大周刑统》。
周世宗继续太祖在经济上的改革,奠定了开始统一事业和抗击契丹的物质基础;在政治上的改革特别是整编禁军,使政治渐上轨道,并加强了封建中央的军事力量。所有这些工作,都为重新统一和抵抗契丹进扰创造了有利条件。
讨伐唐蜀
西击后蜀
主词条:后周攻后蜀之战
显德二年(955年),周世宗遣凤翔节度使王景、宣徽南院使向训(参见词条向拱)为将,率军伐后蜀。 仅动用偏师,小试锋芒,便收复了秦(今甘肃秦安北)、凤(今陕西凤县东北)、阶(今甘肃武都东南)、成(今甘肃成县)四州之地,然后答应后蜀的求和请求,罢兵归朝。 此战并不在于灭亡后蜀,而是夺取战略要地,将后蜀封锁在两川的范围内,使其不敢骚扰后周的西部边境。
三伐南唐
主词条:后周攻南唐之战
周世宗攻南唐之战
经过这一系列战争,后周形势更加稳固,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北伐。
明君早逝
主词条:后周攻辽河北之战
显德六年(959年)正月,周世宗正式对占据燕云之地的辽朝用兵,他亲率大军自汴梁出发,直抵沧州,然后统步骑数万直入契丹境内,大军一路顺利,契丹军非逃即降,后周军势如破竹,兵不血刃,连下莫州、瀛州、易州及淤口关、益津关、瓦桥关等三关之地。随后,周世宗准备向幽州进军,但遭到诸将反对,他执意进军,却由于身染重病,只得班师回朝。 这年六月三十日,周世宗病逝于汴梁,终年三十九岁。
短命而终
周世宗驾崩后,继位的柴宗训年仅七岁 。柴宗训即后周恭帝。赵匡胤此时任殿前都点检(禁军的最高长官)兼宋州归德军节度使。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二日,镇州(今河北正定)和定州(今河北定州)报称北汉和辽朝联军南下,攻打后周,声势浩大,请求派兵援助。符太后(参见词条宣慈皇后)和宰相范质、王溥等执政大臣慌忙令澶州节度使慕容延钊率兵抵御。又命赵匡胤率兵北上御敌,赐于他金带、银器、鞍马、铠甲、器仗数十万。初三日(2月03日),赵匡胤领军出汴梁爱景门,傍晚时,军队行至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赵匡胤在其弟赵光义,以及赵普、石守信、王审琦等策划下,鼓动士兵发动兵变,授意为他黄袍加身,拥其为皇帝。而后,赵匡胤率兵回师开封,约束将士,严禁烧杀抢掠,“宋太祖陈桥之变,与众誓约不得惊动都人;入城之日,市不改肆”。赵匡胤陈桥兵变还京,只有京城巡检使韩通仓皇抵抗,但随即就被王彦升所杀。宰相范质率王溥、魏仁浦等人责问赵匡胤,殿前司散指挥都虞侯罗彦瓌拔剑厉声:“三军无主,众将议立检点为天子,再有异言者斩。”王溥面如土色,降阶下拜,范质亦拜,赵匡胤亲自扶起,以优礼待之。
显德七年正月初四日,恭帝禅位,赵匡胤即帝位,建立北宋。后周王朝至此灭亡。
国土范围
后周的疆域继承五代的前几个中原王朝,大致为华北与关中地区,后来还加上长江以北的淮南地区。河西地区被归义军、甘州回鹘与吐蕃诸部所占领。燕云十六州在938年被后晋高祖石敬瑭割让给契丹(后为辽),使汉、唐以来北方的国防线全部后退。周世宗北伐后,收取了十六州中的三州三关之地。由此,后周盛时疆域大致为今山东、河南2省,陕西、安徽、江苏的大部,河北南部、湖北北部以及内蒙古、宁夏、甘肃、山西的一部分。
《中国史稿地图集·下册》的后周形势图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的后周形势图

《中国古代史地图集》的后周形势图
(图册部分参考资料 )
行政区划
开封平面图
后周的地方行政区划沿袭前朝,地方设节度使,又称节镇,主管地方军事、行政与财政。此外还在某些地方设“军”,成为一级行政机构。如显德元年(954年)后周以莱芜监为广利军等,其军使委命本道差补。第二行政区为州,州设刺史。部分州因首都地位或地势重要而升级为府、例如五代在汴州设有东京开封府、洛阳设有西京河南府、魏州设有大名府;第三行政区为县,设县令。
官制
中央行政机构沿袭唐代及五代其他王朝设置,有三省六部。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与中书省,下设六部尚书,并分司办事。中书令和侍中均为正二品,左右常侍从三品升为正三品,门下侍郎从正四品升为正三品。设中书门下省,置“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省和门下省方面,其官员品级也比唐朝高,其长官侍中在唐代宗以前均为正三品。
五代还设有枢密院以掌管军事,又大多为武将。枢密使掌握军事,其实权往往超过宰相,可直接下令任免藩镇。所以通常由皇帝最亲信的臣僚充当,有时又以宰臣兼任枢密使。例如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命司徒、平章事范质与礼部尚书、平章事王溥参知枢密院事,借此以加强文人官僚制度。最后由宋朝所继承之。而十国等各国或地方藩镇也大抵置有枢密使或相当于枢密使的官职。
法律
五代十国时的刑法,基本沿用唐代的律令格式和编敕,但因历朝又都有新颁的敕条,汇编附益,使得格敕前后重复矛盾,唐代旧的律令,有的已难解释。显德五年(957年),周世宗令大臣们进行整理,唐律条文难解的,加上注释,格敕繁杂的,加以删除,汇编为《大周刑统》二十一卷。 北宋初年所编的《宋刑统》即就此书略加增删而成。
人口
根据史料记载,后周显德六年(959年)户口统计有2309812户 ,显德五年(958年)攻占的淮南江北十四州、六十县共得226574户 ,加上显德六年(959年)北伐收复关南得18361户,综合上述在籍共有2554747户,以户均口数五口计则有12773735人。
农业
周太祖为了减轻农民压力,于广顺二年(952年)直接将兵屯的营田赐给佃户,以提升税收;并且废除后梁太祖朱温实行的“牛租”,使农民免除牛死租存的负担。
周世宗“留心农事,刻木为耕夫、蚕妇,置之殿庭”,以示尊崇。
显德二年(955年),世宗规定应有逃户庄田,允许人请射承佃,供纳租税。招人承佃逃户庄田和招还逃户回乡,其本质是增加租税收入。但当时这样做,事实上将荒田和逃户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多少解决了一方面是户口逃亡,另一方面是土地荒废这个严重矛盾,起了恢复农业生产的作用。同时规定对陷没契丹的逃户还乡给予一定的优待,以利于招还陷番的人户。
显德五年(958年)七月,世宗“赐诸道节度使、剌史《均田图》各一面。唐同州刺史元稹,在郡日奏均户民租赋,帝因览其文集而善之,乃写其辞为图,以赐藩郡。时帝(世宗)将均定天下赋税,故先以此图遍赐之”。十月,又下诏:“言念地征,罕臻艺极,须议并行均定,所冀永适重轻”。随即派官吏均定河南六十州赋税,连曾经享有免税特权的曲阜孔氏也得交纳。必须指出,这个均定田租的工作亦称“均田”,但与北魏到唐初的均田不同。北魏到唐的均田是土地分配制度,世宗所行“均田”是确定赋税的办法,不能混淆。世宗还下令免收以前人民所欠两税,取消两税外的苛捐杂税和一切徭役。
商业
商业方面,由于北方五代战乱不断,农业遭受破坏,连带商业也难以发展。华北需要大量的茶叶,而楚国、南唐与闽国等南方茶商也需要运送至河南、河北等地,使得荆南成为茶叶转运中心,商人贩卖茶叶,买回缯纩、战马。而江南所需的食盐一部分也依赖华北供应。北方五代与北汉、燕、岐等势力从契丹、回鹘、党项买马。
水利
周世宗在位的数年间,大规模整治水道、开凿运河,其工程主要如下:
整顿汴河:汴河是开封与外界沟通的水运交通要道。由于五代战乱频仍,汴河常处于淤浅和阻塞状态。周世宗即位后,出于征伐南唐,以及使汴河全线保持航行畅通,便于对都城的漕运的不同目的,持续地对汴河进行大规模的整治,并在开封的周围新开凿了几条运河。此后,开封的水运交通四通八达,为后来北宋开封的发达交通奠定了基础。
整治邗沟入淮通道:为击败南唐,周世宗出动舟师,进军江淮,除了需要利用汴河外,还必须利用邗沟。由于邗沟入淮口筑有一道堰域,舟师无法进入邙沟,为此需要另辟通道。为此,周世宗于显德五年(958年)派遣勘察人员前往察看情况。这些勘察人员到现场看了以后,回去都说地形复杂,工程艰巨,难以成功。在这种情况下,周世宗不得不亲自前往视察,发现楚州城西有一条鹳水注入淮河,可以利用它沟通邗沟与淮河,从而避开北神堰。按照周世宗的亲自规划设计,对这条短小的鹳水进行了拓宽、疏浚和改造,使之成为邙沟入淮的一条新通道,全部改造工程只用了十来天的时间就解决了。后周的庞大舰队循着这条新通道,顺利地从淮河驶入邗沟,快速前进,深入南唐境内到达长江,使“唐人大惊,以为神”。 不久后,后周顺利夺取了淮南江北十四州的大片土地。
整治蔡水:蔡水(又称蔡河)起自开封,流向东南,经陈县(今河南淮阳)入于颍水,沟通了汴河与颍水这两条西东流向的大河。由于多沙和水源不足,加之乱世无人疏浚,蔡水在五代时淤塞已久。周世宗出于发展交通、用以漕运的需要,命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疏浚蔡水河道,引汴水入于蔡水,最终使蔡水被重新用于通航。
开通五丈渠:五丈河以汴水为水源,西起开封,东讫梁山泊,为横贯于中原东部地区的一条运河。但因其前身湛渠早已湮塞,故失去了通向东部地区的水道。周世宗为了恢复从开封通向曹、郓、济、青诸州(均在今山东境内)的运河,派人进行重新开通,名为五丈渠。
继解决好开封周围的水运交通问题后,周世宗在亲征辽朝前,又派韩通等先遣部队对远在河北地区的永济渠进行了大力整治,使航运畅通无阻、后勤供应及时,得以一举收复三州三关失地。
儒学
周世宗时,更做了一些恢复儒学的努力,使儒学的传统不至于中断。而民间私人讲学的风气也很盛行,培育了不少的儒学人才,这都成为宋代儒学兴发的重要养分。
由于社会动荡和时代短促的缘故,时常发生叛变弑君事,而君王大多重武轻文,士人也重实轻虚,使得本时期比较少有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有名的儒者主要为冯道。冯道大规模官刻儒学《九经》,事亲济民,主政时提携贤良,在五代有着“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偁誉”的声望。
由于乱世灾祸,人们对前途深感无从把握,大多采行消极避世的思想,部分儒者与百姓转向佛教与道教。有研读道籍者,也有隐遁山林者,名利之心淡漠,注重个人养生,出现“五季之乱,避世宜多”的现象。其中道教学者谭峭继承老子“道”为世界本源的说法。他认为天地间万物均是由道演化而来,而道的本质则是虚,许多观点蕴含着人民性、民主性因素。著有《化书》。五代宋初还有著名的道士陈抟。
礼乐
显德五年(958年),世宗采纳翰林学士窦俨的建议,开始召集文学之士,修撰《大周通礼》《大周正乐》。 显德六年(959年)正月,枢密使王朴详定“雅乐十二律旋相为宫之法”,并造出律准。
宗教
主词条:三武一宗
柴荣雕像
由于周世宗在抑制佛教方面,雷厉风行,措施得力,对佛教打击很大,佛教史上将此次行动与历史上的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等三次打击佛教的行动并列,称之为“三武一宗之祸”。
契丹
辽(契丹)在后周建立后,大力扶持北汉,企图推翻后周统治。但在与后周的作战中,辽汉败多胜少,周世宗北伐后,收复莫、瀛、易三州及益津、瓦桥、淤口三关之地。
西北
西域地区则有西州回鹘、高昌回鹘、龟兹回鹘、于阗与喀喇汗国等。其中于阗和喀喇汗国是西域大国,其范围涵盖整个西域地区。广顺元年(951年)二月,西州回鹘遣都督来朝贡。
周太祖时,应河西节度留后折逋嘉施之请,派申师厚为河西节度使。申师厚能力有限,不能抚有凉州。 至周世宗显德元年(954年),申师厚留下自己的儿子为留后,自己逃归后周内地。 中原王朝丧失了凉州,河西为六谷部据有。
高丽
后周立国后,与统治朝鲜半岛的高丽仍保持传统的册封朝贡关系。广顺二年(952年)正月,当时还是“权监高丽国事”的王昭派遣以广评侍郎徐逢为首的97人朝贡后周。二月,郭威承认王昭的统治地位,决定封其为高丽国王。但所派的两位使者中,卫尉卿刘皞在途中饮酒过度而死,通事舍人顾彦浦遭遇海难被淹死。九月,郭威另以太仆少卿王演假卫尉卿、右卫率府吕继赟假将作少监,出使高丽完成册封,时为广顺三年(953年)三月。在此期间,王昭下令遵奉后周年号,改光德四年(952年)为广顺二年 。显德二年(955年)十月,王昭派广评侍郎荀质来祝贺周世宗登极,被后周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显德六年(959年)正月,王昭遣使进贡紫白水晶两千颗。同年,柴宗训加授王昭检校太师,增加食邑三千户。
占城
显德五年(958年)九月,占城国王释利因德漫(即因陀罗跋摩三世)遣使贡方物。
谥号 | 姓名 | 在位时间 | 年号及使用时间 | 皇陵 | |
---|---|---|---|---|---|
信祖 | 睿和皇帝 | 郭璟 | - | - | 温陵 |
僖祖 | 明宪皇帝 | 郭谌 | - | - | 齐陵 |
义祖 | 翼顺皇帝 | 郭蕴 | - | - | 节陵 |
庆祖 | 章肃皇帝 | 郭简 | - | - | 钦陵 |
太祖 | 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 | 郭威 | 951-954 | 广顺 951-954 显德 954 | 嵩陵 |
世宗 | 睿武孝文皇帝 | 柴荣 | 954-959 | 显德 954-959 | 庆陵 |
- | 恭皇帝 | 柴宗训 | 959-960 | 显德 959-960 | 顺陵 |
以上内容来源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