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区 编辑

山东省青岛市辖区

崂山区崂山区

崂山区,隶属山东省青岛市,是青岛市的中心城区,位于山东半岛南部,青岛市区东南部,黄海之滨。东、南濒黄海,西邻青岛市市南区、市北区,西北邻青岛市李沧区,北接青岛市城阳区和即墨区。辖区陆域面积395.8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70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03.7千米。地形依次呈中低山、丘陵、滨海平原及山间谷地阶梯状分布。截至2023年6月,崂山区辖5个街道,区人民政府驻金家岭街道金家岭社区仙霞岭路18号。截至2023年末,崂山区常住人口51.37万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设立南海专署崂山行政办事处。1953年6月,改为青岛市崂山郊区。1961年10月,设立崂山县。1988年11月,撤县设立青岛市崂山区。崂山区境内景区景点有崂山风景区、极地海洋世界、石老人观光园等。2023年,崂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0.89亿元,比上年增长7%。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崂山区

外文名:Laoshan District

行政区划代码:370212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山东省青岛市

地理位置:青岛市区东南部

面积:395.8 km²(陆域面积)

下辖地区:5个街道

政府驻地:金家岭街道仙霞岭路18号

电话区号:0532

邮政编码:266100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51.37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崂山、石老人、青岛极地海洋世界

车牌代码:鲁B、鲁U

地区生产总值:1150.89 亿元(2023年)

建制沿革

编辑
崂山地区夏、商、西周为莱夷地。

春秋时属东莱,战国时期属齐国。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置琅琊郡(后置胶东郡),崂山地区属之。

西汉时设不其县,辖崂山境,属琅琊郡。

东汉建武六年(30年),于不其县境内置不其侯国。

崂山区崂山区

东汉光和年间(178~183年)至三国时期,不其县属东莱郡。

晋咸宁三年(277年)至南北朝时期,属长广郡,郡治设不其城。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不其县,其地并入长广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不其县故地并入即墨县,至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崂山境域均属即墨县。其中,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置鳌山卫,境内军户属之。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裁鳌山卫,归并于即墨县。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3月6日,德国逼迫清政府签订中德《胶澳租界条约》,白沙河以南、砖塔岭以西的崂山地区划入租借地。

民国二年(1914年)11月,日本取代德国侵占青岛,崂山地区被日军侵占。

民国十一年(1922年)12月10日,中国收回青岛主权,设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崂山地区属之。

民国十八年(1929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将胶澳商埠政区改为青岛特别市,崂山地区属之。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10日,崂山地区再次被日军侵占。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投降,南京国民政府接收青岛,崂山地区属青岛市。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崂山地区解放,设崂山行政办事处,属南海专区。

1950年5月,改属胶州专区。

1951年1月,崂山行政办事处驻地由仙家寨迁至夏庄;同年4月,崂山行政办事处划归青岛市;同年10月,行政办事处迁至李村。

1953年6月,改为青岛市崂山郊区。

1961年10月,设立崂山县。

1988年11月,撤县设立青岛市崂山区。

199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青岛市市区行政区划作重大调整,设立新的崂山区。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崂山区崂山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7月1日,青岛市郊扩大,将属即墨县的崂山东部地区划归青岛市。沿新界以南区域设立青岛市乡区,辖李村、崂东、崂西、夏庄、阴岛5个区,直属青岛市管辖。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设立南海专署崂山行政办事处。辖流亭、夏庄、惜福镇、王哥庄、返岭、沙子口、南宅科、乌衣巷等8个区。

1951年4月,崂山行政办事处划归青岛市,将青岛市李村区、浮山区,四沧区5个村、即墨县10个村、即东县4个村划入崂山行政办事处,设立流亭、夏庄、惜福镇、崂东、崂西、乌衣巷、浮山、李村、楼山9个区。

1953年6月,崂山行政办事处更名崂山郊区;撤销浮山区,其5个村划归崂西区,6个村划归李村区,10个村划入青岛市市南区。

1956年7月,撤销8个区建制,改建为32个大乡。崂东区作为派出机构,代管王哥庄、山河、台上、返岭、山海5个乡。

1958年9月,撤销乡建制。崂山区成立李村、惜福镇、王哥庄、夏庄、仙家寨、北宅、中韩、沙子口等8个人民公社。

1961年3月,将即墨县的棘洪滩、城阳、马哥庄、河套、红岛5个公社划归崂山郊区。6月,小管岛划归即墨县。

1961年10月,设立崂山县。1962年11月,仙家寨公社的13个村组成楼山公社。1966年11月,大管岛划归即墨县。1979年1月和1983年9月,李村公社的3个村先后划归沧口区。

1984年4月,县所属13个公社改为乡镇。

1988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崂山县,设立青岛市崂山区,以原崂山县的行政区域为崂山区的行政区域。辖李村镇、城阳镇、流亭镇、夏庄镇、惜福镇、棘洪滩镇、上马镇、中韩镇、沙子口镇、王哥庄镇、红岛乡、河套乡、北宅乡13个乡镇和李村街道。1991年1月,红岛、河套、北宅3个乡撤乡设镇。

1992年4月,中韩镇被青岛市政府划为青岛高科技工业园。

1994年4月,国务院同意调整青岛市市区行政区划。将崂山区李村镇的杨家群、河马石、夹岭沟、曲家庵4个村和中韩镇浮山后、埠西2个村(七号线以西的区域)划归市北区;李村镇张村河以北的区域划归李沧区;李村镇的河崖、后台、小水清沟、河西、华光、大山、小河西、保儿、保儿西山、双山10个村划归四方区。将城阳、惜福、夏庄、流亭、棘洪滩、上马、红岛、河套8个镇划归城阳区。调整后,实行崂山区与青岛高科技工业园合一的管理体制,辖中韩、沙子口、北宅、王哥庄4个镇。

1998年5月,中韩、沙子口、王哥庄、北宅4个镇撤镇设街道。崂山区辖4个街道,139个农村社区、19个城市社区。

2017年4月,调整原中韩街道行政区划,析出并设立金家岭街道 。

金家岭金融区金家岭金融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崂山区辖5个街道:金家岭街道、中韩街道、沙子口街道、王哥庄街道、北宅街道。 区人民政府驻金家岭街道金家岭社区仙霞岭路18号。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崂山区地处山东半岛南部、青岛市东南隅。位于东经120°24′33″~120°43′、北纬36°03′10″~36°20′23″。东、南濒黄海,西邻市南区、市北区,西北邻李沧区,北接城阳区和即墨区。 辖区陆域面积395.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3.7公里。

崂山区

地形地貌

崂山地区发育了典型的花岗岩地貌,其特色为剑峰千仞、山峦巍峨,山谷现出典型的断裂地貌特征,崖悬壁峭,山深谷狭。崂山地貌按高程大致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山峰海拔1000米左右,在更新世期间经过多次冰期、间冰期气候的交替变动而形成。下层的花岗岩地貌,多是冰期时期的堆积地貌、侵蚀地貌,以及由于冰后期的流水活动而形成的。

崂山区地貌按成因可分为构造侵蚀地貌、构造剥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三种类型。三者在高度上依次呈中低山、丘陵、滨海平原及山间谷地阶梯状分布。

崂山区海岸线北起江家土寨后小北河口,南至崂山头折而西至麦岛山根,长103.7公里,属基岩海岸类型。海岸线长且多曲折,近海山崖岬角之间构成多处海湾,有崂山湾、太清湾、流清湾、沙子口湾等。海滩不甚发育,多为岩滩、散礁、碎石和粗砂砾石。沿海有岛屿16个。

气候

崂山区气候四季分明,特征突出。春季,干燥少雨,气温回升慢;夏季,湿热多雨,少见酷暑;秋季,空气清新,云淡气爽;冬季,风多温低,极少严寒。年平均地面温度14.2℃~15.0℃。年平均日照时数2281.4小时,年均日照率52.1%。年平均雾日50天左右,多为平流雾(海雾),雾季集中在春末夏初。年平均总云量50%~55%,夏季平均总云量最多,降水天气过程的后期多出现崂山云海景观。年平均风速2.7米/秒,11月至翌年3月多北和西北风,4~8月多南和东南风,9~10月北风和南风风势基本相等。

水文

崂山区境内河流共18条,以巨峰延伸的各大山脊为分水岭,沿山谷呈放射状扩展分布。均为季风区雨型季节性河流,源短、流急,多直流入海。向西流入胶州湾的有白沙河、石门河、五龙河、张村河等4条;向东流入黄海的有土寨河、石人河、王哥庄西山河、王哥庄河、晓望河、雕龙嘴河、泉心河、石头河等8条;向南流入黄海的有南九水河、西登瀛河、小河东河、大河东河(包括水河)、流清河、八水河等6条。境内地下水属浅层水或浅层微承压水,自成一个闭合流域。浅层地下水的总流向与地表水一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浅层循环、短途流动。地质构造破碎带一般为基岩裂隙水,可开采量在32立方米/日~120立方米/日。其他地区为第四系孔隙水。

崂山海域海洋潮汐潮差大,有良好的纳潮地形,没有泥沙淤积。属正规半日潮类型,每个太阳日(24时48分)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平均潮差2.8米~3.4米。潮流多为旋转流,仅在近岸、峡口等部分海域存在往复流。海浪一年四季有风浪、涌浪、混合浪之分,以风浪为主,春、夏季多为偏南向浪,秋冬季多为偏北向浪。近海面海水表层年平均水温为13.5℃。沿海水表层盐度历年一般保持在30‰~32‰。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区内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7411万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其中,白沙河区域(崂山水库上游)为3216万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18.5%;崂山东部区域为2469万立方米,占14.2%;汉河区域为2000万立方米,占11.5%。人均年占有水资源量750立方米,高于青岛市、山东省人均年占有水资源量,但仅仅是全国人均年占有水资源量的30%,水资源匮乏。

地表水资源区内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14723万立方米,平均径流深为378.2毫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大,1964年径流量最大,为38881万立方米,1977年径流量最小,为1817万立方米,相差21倍。

地下水资源全区地下水资源量为6625.7万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

矿藏资源

2000年,区内探明的矿藏资源有花岗岩、建筑砂、玉石、砖瓦粘土、锆石、萤石、云母、矿泉水等8种,矿床、矿点63处。崂山花岗岩分布在整个山区,储藏量为343.58万立方米,多含白色石英,耐腐蚀,可用作建筑及雕琢制品。墨绿色花岗岩主要分布在北宅街道埠落社区及王哥庄、沙子口等街道的山区及海湾地带,其中埠落青石储量较多。矿泉水在花岗岩区和粘土覆盖区基本都有分布,年资源量为1.6万立方米。锆石砂矿资源量5000吨。玉石矿石资源量10吨。砖瓦粘土资源量39.51万立方米。

生物资源

崂山风景区崂山风景区

崂山区境内有维管植物1422种,8亚种,114变种,5变型,13栽培变种,隶属160科,734属。其中,蕨类植物18科,30属,50种,2变种;裸子植物8科,25属,51种,2变种,8栽培变种;被子植物134科,679属,1321种,8亚种,110变种,5变型,5栽培变种。 野生维管植物资源有123科,478属,1002种(含亚种及变种,以下同),其中木本植物225种,草本植物777种,以被子植物为主。含10种以上的科有23个。占崂山种子植物总科数的21.5%,所含的属和种数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数的65.7%和69.8%,为崂山植物区系的主要组成者。

据1984年调查资料,崂山区有兽类5目12科27属36种,其中食肉类野兽数量日趋减少;鸟类19目53科154属344种,森林生态系统为珍稀鸟类的“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短尾信天翁、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虎头海雕、金雕、白肩雕、丹顶鹤、白鹤等10种。

区内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35种,以硅藻门种类为多;浮游动物70多种,此外还有无脊椎动物体十多种。海域底栖动物300多种,主要以软体动物、多毛类、棘皮动物和甲壳类为优势类群;海域潮间带生物400多种,其中无脊椎动物300余种,海藻类近100种,以软体动物占优势,以经济贝类为主;棘皮动物以海胆、海参为优势类群;多毛类和甲壳类多有分布。游泳动物约200种,鱼类占优势,其次为甲壳动物。

人口民族

编辑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崂山区常住人口502370人。

截至2023年末,崂山区常住人口51.37万人,城镇化率87.05%,提升0.17个百分点。全年全区出生1774人,出生率0.54‰,自然增长率-0.14‰,出生性别比107。

民族

崂山区崂山区

崂山区绝大多数人口为汉族。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有少数民族人口4624人,占总人口的1.22%。百人以上的少数民族中,朝鲜族1579人,满族791人,回族632人,蒙古族366人,维吾尔族340人,苗族187人,土家族153人,壮族106人。

政治

编辑

崂山区党政领导正职(更新于2024.05)

区委书记

张元升

区长

杨克敏

参考资料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3年,崂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0.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以下省略比上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15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73.12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769.62亿元,增长5.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7:32.2:67.1调整为0.7:32.4:66.9。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2.33万元。

2023年,崂山区新增市场主体11405户,总量达到9.5万户。新登记注册企业6302户,其中内资企业160户、私营企业6060户、外资企业82户;新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5085户、新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18户。

2023年,崂山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0807人,增长8%;稳定企业就业5876家,发放稳岗扩岗补贴5546万元。2500名就业困难人员通过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

2023年,崂山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1.4%,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33.3%,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86.6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1%,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4%。

2023年,崂山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2%,居全市首位。分产业看,第二、三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分别增长9.8%和19.3%,三次产业投资构成为0.2:6.9:92.9。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9.9%,占比18.7%;房地产开发投资224.76亿元,增长2.1%。分产业看,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1.8%,占比11.8%,提升1.4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0.0%、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47.4%。商品房销售持续增长。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91.68万平方米,增长9.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0.94万平方米,下降13.2%。

2023年,崂山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0.38亿元,增长8.2%。其中,税收收入186.56亿元,增长15.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5.23亿元,增长2.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01亿元,增长25.7%;教育支出20.70亿元,增长2.0%。全年税务系统组织税收收入442.97亿元,增长9.6%。

人民生活

2023年,崂山区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986元,增长6.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395元,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70元,增长7.0%。

第一产业

2023年,崂山区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6%;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58亿元,增长9.7%。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67亿元,增长5.0%。其中,全区茶园面积19867亩,茶叶产量1556.12吨;樱桃种植面积8242亩,产量2991.17吨;蔬菜播种面积4883亩,产量10344.89吨;水产品产量32883吨。

2023年,崂山区举办第32届中国茶业科技年会。培育链主企业2家、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个、全国特质农品产品7个、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1家茶企通过国家良好农业规范认证。举办10个特色节会活动,发布6条乡村休闲体验精品线路,培育省级民宿集聚区1个、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条。

第二产业

2023年,崂山区工业增加值215.52亿元,增长1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4%,分门类看,制造业增长14.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1%。分重点行业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2.8%,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2.6%。

2023年,崂山区建筑业总产值712.7亿元,增长5.4%。具有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的有工作量建筑业企业115家,增加21家。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3年,崂山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769.62亿元,增长5.1%。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04.21亿元,增长5.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66.86亿元,增长7.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08.72亿元,增长6.0%。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9%。

文旅产业

2023年,崂山区接待游客达2441万人次,增长68.96%;实现旅游收入177亿元,增长60.91%,荣获“中国文旅融合创新典范区”称号。全区拥有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9个,2A级景区1个;拥有国家级旅游模范村2个,省级、市级特色村各18个、14个;省级景区化村庄13个。“秋日胜春朝,丰年景最好”旅游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国内贸易

2023年,崂山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6.05亿元,增长7.1%。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增长20.8%,占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70.9%,提升5.8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基本生活类商品增长3.4%,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0.5%、2.3%和10.8%。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新能源汽车、通讯器材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3.1%、8.2倍、77.1%。

对外经济

外2023年,崂山区新设立外资项目中,投资管理、专业技术服务、软件研发、科技推广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占比超过60%;合同外资过千万美元项目15个,合同外资额13.3亿美元,占比96.4%。

对外投资

2023年,崂山区增资项目14个,协议增资额4.25亿美元;新备案投向欧美国家项目8个,协议投资额1.1

亿美元,占比79.6%。进出口规模再创新高。全年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1096.9亿元,增长13.1%,增速居全市首位。其中,出口额478.5亿元,增长2.2%;进口额618.4亿元,增长23.2%。

金融

2023年,崂山区,金融业增加值增长7.5%。新落户金融及类金融企业155家,总数超1300家;新增1家境外上市企业,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5家。联动优势实现落户,填补全省全牌照第三方支付机构空白;甬兴证券青岛分公司设立,安诚保险青岛分公司、方正中期期货山东分公司等一批区域性总部机构落户运营。

社会事业

编辑

科技事业

2023年,崂山区新认定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省级“瞪羚”企业25家;新获批1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26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5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全区各类创新平台达到281家;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109.8亿元,占GDP比重达到9%;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30家,总数达到920家。截至目前,全区拥有独角兽企业9家,居全省首位。

教育事业

2023年,崂山区新建成海大附属实验学校(初中部)、海德堡等3所幼儿园,新增学位1830个。截至年末,全区共有公办中小学43所,其中小学24所、初中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3所;各级各类幼儿园103所,其中公办65所、民办38所;共有公办中小学教师2832人。

崂山高校

青岛科技大学(崂山校区)

青岛大学(浮山校区、金家岭校区)

中国海洋大学(浮山校区、崂山校区)

医疗卫生

2023年,崂山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559家,增加39家。其中,二级以上综合医院1家,其他各级各类医院3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39家,社区卫生室136家,其它医疗机构345家。

文化事业

崂山区崂山区

2023年,崂山区拥有区(市)及以上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公共美术馆、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城市书房等文化场所、设施37处。其中,市、区级公共文化场馆6处。全年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1000余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覆盖率达100%。

社会保障

崂山区崂山区

2023年1月21日,崂山区环卫园林慈善关爱基金正式启动。

2023年,崂山区低保、特困等救助保障标准提高5%,保障低保、低保边缘、特困人员、困境儿童2153人。全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缴费人数分别为27.9万人、50.8万人、24.3万人和26.1万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590人和17.4万人。

城乡建设

2023年,崂山区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全线通车,秦岭路、科大支路等10条道路完成提升改造,峻岭路等24条道路主线通车,同安路等2座天桥投入使用,小麦岛入岛桥实现主桥贯通;浮山森林公园山东头路出入口停车场等4个项目完工,全年新增停车泊位2555个;完成开放共享经营性停车场35个、住宅小区专用停车场18个,新增共享停车泊位1万余个。建成3处综合公园,9处口袋公园和4处山头公园。新增绿化面积76.3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346.12公顷,绿化覆盖率50.55%。

交通运输

编辑
2023年,崂山区新开通及调整公交线路10条,途径崂山区公交线路103条,城乡公交覆盖率100%。全区农村公路244条,总里程219.417公里;旅游专用路2条,全长37.6公里;国省道93.8公里。

历史文化

编辑
崂山区共有44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

崂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较多,独具特色。主要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体育与竞技、传统工艺、民俗活动等。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个,市级2个,区级8个。

崂山民间故事丰富,乡土大众文化和山海文化相融,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交汇,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崂山区2000年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崂山道教文化闻名于世,保存着大量的道教经典,有着具有胶东特色的道教音乐。从功能和韵律风格上可分课韵、功韵、咒韵、庆韵、祭韵、逸韵六类。

崂山区道教文化闻名于世。崂山道教始于汉、唐,盛于宋、元,明、清不衰,曾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被称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著名道士刘若拙、邱处机、张三丰、徐复阳、刘志坚等都曾在崂山修道。崂山保存着大量的道教经典和道教音乐;还是中华武术螳螂拳的发源地。同时,崂山还是佛教圣地,被僧侣们称为“世界第二窟”的那罗延窟坐落于此;法显、憨山、慈沾、善和等高僧都曾在崂山弘扬佛法,著名的佛寺古刹有法海寺、崇佛寺、潮海院、海印寺、华严寺等。

崂山庙会

庙会现场庙会现场

崂山素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称。20世纪60年代中期前,区内庙会多且盛,会址一般设在寺庙附近,时间多在民间传统节日、神佛诞辰日。庙会时,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有求神拜佛许愿、还愿的,多数是玩耍、看热闹的。庙会上有唱大戏的、跑高跷的、舞狮的、跑旱船的、打把势卖艺的等,有卖各种小吃、玩具的,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文化大革命”初期,庙宇多被拆毁,庙会随之消失。至2005年,区内恢复了华严寺、海庙等庙会。沧海观(海庙)庙会,正月十二下午,人们把龙王神位请回村供奉,次日早上再抬回庙中举行祭祀仪式。

2005年崂山区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名称

地址

时代

类别

级别

公布年份

北魏石造像

青岛市博物馆内

北魏

古建筑

省级

1977

康有为墓

中韩街道大麦岛杜区北

民国

古墓

太清宫

王哥庄街遭青山社区西南

汉代

古建筑

市级

1992

上清宫

王哥庄街道青山社区西

北宋

1982

太平宫

王哥庄街道仰口湾西

华楼宫

北宅街道蓝家庄牡区西

元代

明霞洞

崂山玄武峰之前

金代

蔚竹庵

北宅街道凤凰岭下

明代

关帝庙

王哥庄街遭仰口湾南

白云洞

王哥庄街道雕龙嘴社区西

唐代

1989

华严寺

王哥庄街道雕龙嘴社区西南

明代

1982

明道观

王哥庄街道返峙社区西

唐代

朝阳庵(浮山庙)

中韩街道王家麦岛社区北

明代

区级

1998

荒草庵

中韩街道徐家麦岛社区后

沧海观

沙子口街道沙子口社区西

太和观

北宅街道内九水

元代

塘子观

王哥庄街道二龙山

宋代

2005

凝真观

王哥庄街道庙石社区东

元代

神清宫

北宅街道大崂社区南山

宋代

崂山革命烈士陵园

中韩街道枣儿山

1992年

现代建筑

张村小学

中韩街道郑张社区西

20世纪30年代

风景名胜

编辑
 崂山区现共有A级旅游景区13个,其中5A级1个,4A级3个,3A级8个,2A级1个。

崂山区A级旅游景区名录

序号

景区名称

景区级别

详细地址

获评年份

1

崂山风景区

5A

大河东社区客服中心

2010年

2

极地海洋世界

4A

东海东路60号

2007年

3

华东百利酒庄

沙子口街道南龙口社区

2010年

4

石老人观光园

崂山路1号

5

二龙山

3A

王哥庄街道晓望社区

2011年

6

北涧天一顺生态园

北宅街道北涧社区

2012年

7

二月二观光农场

王哥庄街道常家社区

8

枯桃花艺生态园

中韩街道枯桃社区

2014年

9

大崂樱桃谷

北宅街道大崂社区

10

石湾景区

沙子口街道石湾社区

2016年

11

青岛市博物馆

梅岭路27号

12

万里江茶博园

松岭路397号

2014年

13

港东渔人码头

2A

王哥庄街道港东社区

2012年

华楼山风景区

华楼山风景区华楼山风景区

华楼山在崂山水库南岸,系石门山西北的东北支,海拔409米。山虽不高,但却是奇峰怪石,清泉古洞,危岩削壁,竹树繁茂,古迹镌刻较集中的一处风景区。元尚书王思诚曾品为十四景清风岭、王乔崮、聚仙台、翠屏岩、迎仙岘、高架崮、玉皇洞、凌烟崮、玉女盆、虎啸峰、碧落岩、南天门、松风口、夕阳涧。这些名胜以聚仙台、凌烟崮、翠屏岩、南天门最佳。

九水风景区

九水风景区九水风景区

九水名胜区包括南九水、北九水两条涧水的沿途风光。“南九水”为南九水河上游峡谷地段,自发源地巨峰以西的柳树台至南九水村南的观川台,全长7公里。“北九水”为白沙河的中游峡谷地带(白沙河发源于巨峰之阴1100米处的天乙泉,始名凉清河,中为九水,总名白沙河)。北九水又有内、外九水之分:外九水自大劳观村北的菊湾溯至太和观,长约5公里;自太和观溯流而上至靛缸湾为内九水,长约3公里。

巨峰风景区

巨峰是崂山的极顶,俗称崂顶,海拔1133米。峰顶由花团锦簇般的岩峦群体组成,高约百米,方约600米,峰势陡峭突兀。

石老人风景区

石老人风景区石老人风景区

石老人是一笋状的礁石,崛起于大江口之海湾中。礁石高出水面约15米,周长约30米,涨潮时没入水中。中间有径约1米透明的孔,远望象驼背老人站在海中,若将欲行,尤为异观。这一带由海蚀崖、海蚀洞及海蚀柱等组成了奇特的自然地理风貌,是青岛市一大风景点。大江口海湾,东是峰峦叠嶂的午山,西为云雾缭绕山巅的浮山,面积约2.5平方公里,是天然的海水浴场。湾东北岸一突出的陡崖高约40米,叫“平顶台”,西北岸峭崖丹黄,一洞如屋,名“石屋门”。北岸是一渔村,因礁石取名“石老人”,迄今已500年的历史。湛山至太清宫的公路穿村而过。1983年,青岛市政府在村西划定2.5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旅游开发区。1992年3月国务院批准石老人旅游开发区建设国家旅游度假区。石老人风景区由西向东可游览的景点有海洋公园、海滨雕塑园、石老人浴场、石老人公园。可观赏的景观有石老人、浮山、午山、赤岛、大小公岛远景及石老人旅游度假区风貌。

太清宫风景区

太清宫风景区太清宫风景区

太清宫在崂山东南端,是宋初始建的一座道观。由宝珠山三面环抱,南临大海,其横矗7峰,老君峰居中,最东为桃园峰、望海峰,最西为重阳峰、蟠桃峰、王母峰、东华峰。宫在峰下,依山面海,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花红叶绿,俗称“小江南”。太清宫由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3组宫殿组成。三皇殿院内的检柏高约25米,树围5.25米。树干上寄生着凌霄、盐肤木各1株,三木一体,堪称一奇。

极地海洋世界

极地海洋世界位于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内,东海路以南、海洋娱乐城东侧,海滨雕塑园西侧,占地25.7公顷,是集大型极地、海洋动物展演、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大型开放式旅游项目。2003年3月,由大连海昌集团和新加坡西瑞克公司投资建设,2004年6月26日开工,建设内容包括极地海洋动物展示和表演场地、海洋博览与海洋科普展示厅、高科技娱乐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以及渔人码头等。2006年7月22日青岛极地海洋世界开业,首日纳客近万人。2007年5月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

历史人物

编辑
范阶,字景志,号惠泉,嘉靖进士。在浒墅关负责税收,不贪一分一毫税钱,受到权贵的怨恨,后称病回家。陋衣粗食,泰然自乐。旧时的部属赠他金钱,不收。给他盖房屋,就避开不住。在崂山以泉石自娱终老。

王树森(1897~1976年)石老人社区人。十三四岁开始学石匠,20多岁就技艺超群,被家乡人称为“石匠鲁班”。20世纪50年代,他参与了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的建设,指导了武汉长江大桥纪念碑的竖立。195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获得荣誉

编辑
2018年11月,入选2018年工业百强区。

2019年5月18日,崂山区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19年9月,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019年11月13日,入选2019年工业百强区。

2020年山东省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预试点城市。

2020中国健康产业百佳县市。

2020中国双创活力百佳县市。

2020中国慈善公益百佳县市。

2020中国青年乐业百佳县市。

2020中国最宜置业百佳县市。

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排名67。

2020中国最具书香百佳县市。

“2020中国县域人口流入百强榜”,排名第74位。

2020年9月10日,入选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榜”排名第86位。

2020年11月,入选“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区”。

2020年11月16日,入选“2020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0年12月30日,入选“第六届山东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县(市、区)”名单。

2021年2月18日,入选“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021年4月,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8月17日,入选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赛迪百强区”名单。

2021年9月,入选“2021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1年,青岛市崂山区入选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市、区)名单。

2022年11月,入选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名单。

2022年12月,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

2022年1月,被确定为2022年山东省科技创新强县。

2022年12月,中国信通院“2022年中国工业百强区”排名第58。

2023年8月,入选2023赛迪百强区,排名第82。

下一篇 市南区

上一篇 胶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