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惜福镇街道 编辑
惜福镇街道,隶属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位于城阳区东部,中心位于东经120°0′36″,北纬36°0′12″。东靠崂山区王哥庄街道,西邻城阳街道,南同夏庄街道相连,北与即墨区龙山街道、环秀街道接壤,东西最大横距11.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7.4公里,总面积53.9平方公里。辖32个社区(2016年),总人口4.6万人(2014年)。2014年,惜福镇街道生产总值49.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92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8.5%,固定资产投资54.5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2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865元、同比2013年增长14%。2020年7月,获得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荣誉称号。
中文名:惜福镇街道
行政区类别:街道
所属地区: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
地理位置:城阳区东部
面积:53.9 km²
下辖地区:32个社区
政府驻地:城阳区王沙路1318号
电话区号:0532
气候条件: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人口数量:4.6万人(2014年)
著名景点:康成书院、百福庵
秦朝,属胶东郡不其县。
西汉初期,仍属胶东郡不其县。东汉初期,仍属琅琊郡不其县。建武十三年(37年),改属东莱郡管辖不其县。
三国,属魏国青州东莱郡不其县。
西晋,属青州长广郡不其县。南北朝北魏,改隶光州长广郡不其县。北齐,废除不其县,划并于长广郡长广县。
隋朝,重置不其县,不久又将其并入新设的即墨县。
唐朝,属河南道莱州即墨县。
北宋(960~1127年),为京东东路莱州东莱郡即墨县。
金朝,属山东东路莱州定海军(东莱郡)即墨县。
元朝,先后属山东东西道益都路即墨县、般阳路莱州府即墨县。
明朝,属山东省,初隶青州府即墨县。洪武九年(1376年),改属莱州府胶州即墨县。
清初,属山东省登莱青道莱州府胶州即墨县;乾隆年间,直隶莱州府即墨县;光绪三十年(1940年),胶州改直隶州,属胶州即墨县。
惜福镇街道地理位置图
1950年5月1日,撤销南海专区崂山行政办事处,改属胶州专区崂山行政办事处。
1951年4月1日,改属青岛市崂山行政办事处。
1953年6月,改属青岛市崂山郊区。
1961年10月5日,崂山撤区置崂山县,其隶属不变。
1988年11月,崂山撤县改崂山区,仍归其辖治。
1994年4月,隶属新置城阳区。
区划沿革
明代,即墨县设立7个乡、82个社。清代,即墨县设7个乡、81个社。惜福镇域内分属仁化乡铁旗社、训虎社、聚仙社,其中铁旗社辖东铁骑后、西铁骑后、院后、棉花、书院、演礼、东葛家夼、西葛家夼、前荆沟、后荆沟、后庄、河洼、霞沟、吴家、松园、后寨、北寨、歇佛寺(沟东崖)18个村;训虎社辖歇佛寺(沟西崖)、王家村、李家村、辛家村、邵家村、荆沟、牟家村、小庄8个村;聚仙社辖纸房、黄家营、埠上、风口子、宫家村、草庵、上拖埠、下拖埠8个村。清末(1840~1912年),松园更名为松树庄。
民国初年(1912年),荆沟村改称杜家村。是年,改乡社制为区乡制,域内属即墨县仁化区铁骑、训虎、聚仙乡。民国十六年(1927年),即墨县将仁化区所辖的铁骑、训虎、聚仙乡合并为训东、舞旗乡,辖东铁骑后、西铁骑后、院后、棉花、书院、演礼、东葛家夼、西葛家夼、前荆沟、后荆沟、后庄、河洼、霞沟、吴家村、松树庄、后寨、北寨、歇佛寺、王家村、李家村、辛家村、牟家村、小庄、纸房、黄家营、埠上、风口子、宫家村、草庵、上拖埠、下拖埠34个村庄。民国十八年(1929年),即墨县设将12个区调整组合,按序数改划为10个区、57乡镇,训东、舞旗乡改属即墨县第四区,所辖村庄不变。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草庵更名为超然。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歇佛寺更名为惜福镇,前荆沟、后荆沟更名为前金沟、后金沟,风口子更名为青峰,河洼更名为河湾。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吴家更名为吴贾;7月1日,青岛市郊区扩大,即墨县第四区的惜福镇、王家村、李家村、辛家村、杜家村、邵家村、黄家营、埠上、宫家村、青峰、超然、霞沟、棉花、演礼、后寨、吴贾、院后、前金沟、后金沟、后庄、松树庄、上拖埠、下拖埠、河湾24个村划入青岛市夏庄区,东葛家夼、西葛家夼、书院3个村划入青岛市崂东区,纸房、牟家村、东铁骑后、西铁骑后、北寨、小庄6个村仍属即墨县第四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李家村、辛家村合并为李辛村,杜家村、邵家村合并为杜邵村。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域内划为抗日民主政府领导的即东县井山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埠上改称傅家埠。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后寨改称南寨。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惜福镇全境解放,地域大部属崂山行政办事处夏庄、崂东区;8月,中共崂山工委决定将夏庄、崂东、崂西3个行政区域改划为8个行政区,以序数命名,惜福镇地域为第三区,纸房、牟家村、北寨、小庄4个村,由即东县井山区划入第三区,南寨、北寨合并为南寨村。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上拖埠、下拖埠合并为科埠村,西葛家夼更称西葛家村。
1955年12月,葛家乡由崂东区划入惜福镇区,建新、曹村乡划入夏庄区,全区辖惜福镇、李辛、杜邵、傅家埠、科埠、金村、院铁、棉花、葛家9个乡。东葛家夼更名为东葛家村。
1957年4月,撤区并乡,撤销惜福镇区,由惜福镇、杜邵、李辛3个乡合并成立惜福镇乡,傅家埠、科埠2个乡合并成立傅家埠乡,金村、院铁2个乡合并成立金院乡,葛家、棉花2个乡合并成立书院乡。1958年9月5日,惜福镇、傅家埠、金院、书院4个乡合并成立卫星人民公社,辖9个生产管理区、56个生产队。
1959年1月,人民公社以驻地冠名,卫星人民公社更名为惜福镇人民公社。
1961年1月,南寨、松树庄、吴贾从惜福镇生产大队析出自建生产大队,东荆、纸房、黄家营、王家村从杜邵生产大队析出自建生产大队,撤销金村生产大队,前金沟、后金沟、后庄、河湾自建生产大队。至此,惜福镇公社共辖31个生产大队、208个生产小队。1966年12月7日,惜福镇公社更名为红星人民公社。1974年9月,恢复惜福镇人民公社原名。
1984年4月4日,农村进行体制改革,撤销惜福镇公社设立惜福镇,31个生产大队改为31个行政村,225个生产队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而自行解体;6月,杜邵村更名为西荆村。2001年6月13日,为适应青岛市郊区农村城市化的需要,惜福镇撤镇设街道。2004年,除牟家、纸房村外,所有行政村均改为农村社区。截止2005年12月,惜福镇街道辖惜福镇、杨家村、李辛、小庄、西荆、东荆、黄家营、傅家埠、青峰、宫家村、超然、科埠、前金沟、后金沟、后庄、霞沟、河湾、院后、演礼、西铁骑后、东铁骑后、西葛家、东葛家、书院、棉花、吴贾村、松树庄、南寨、王家村29个社区和牟家、纸房两个行政村。2007年4月30日,牟家、纸房2个行政村也改为农村社区。
区划详情
统计用区划代码 | 城乡分类代码 | 名称 |
370214008001 | 111 | 盛苑社区居委会 |
370214008002 | 112 | 西葛家社区居民委员会 |
370214008003 | 112 | 小庄社区居民委员会 |
370214008004 | 112 | 杨家村社区居民委员会 |
370214008005 | 111 | 王家村社区居民委员会 |
370214008006 | 112 | 松树庄社区居民委员会 |
370214008007 | 112 | 科埠社区居民委员会 |
370214008008 | 220 | 宫家村社区居民委员会 |
370214008009 | 112 | 傅家埠社区居民委员会 |
370214008010 | 220 | 青峰社区居民委员会 |
370214008011 | 112 | 西铁社区居民委员会 |
370214008012 | 111 | 惜福镇社区居民委员会 |
370214008013 | 112 | 吴家村社区居民委员会 |
370214008014 | 112 | 河湾社区居民委员会 |
370214008015 | 220 | 霞沟社区居民委员会 |
370214008016 | 111 | 东荆社区居民委员会 |
370214008017 | 112 | 演礼社区居民委员会 |
370214008018 | 112 | 后庄社区居民委员会 |
370214008019 | 112 | 东铁社区居民委员会 |
370214008020 | 112 | 李辛社区居民委员会 |
370214008021 | 112 | 前金社区居民委员会 |
370214008022 | 111 | 西荆社区居民委员会 |
370214008023 | 220 | 书院社区居民委员会 |
370214008024 | 112 | 黄家营社区居民委员会 |
370214008025 | 112 | 东葛家社区居民委员会 |
370214008026 | 112 | 后金社区居民委员会 |
370214008027 | 220 | 棉花社区居民委员会 |
370214008028 | 112 | 院后社区居民委员会 |
370214008029 | 220 | 超然社区居民委员会 |
370214008030 | 112 | 南寨社区居民委员会 |
370214008031 | 112 | 牟家社区居民委员会 |
370214008032 | 112 | 纸房社区居民委员会 |
位置境域
惜福镇街道,位于城阳区东部,地处东经120°0′36″,北纬36°0′12″。东靠崂山区王哥庄街道,西邻城阳街道,南同夏庄街道相连,北与即墨区龙山街道、环秀街道接壤,东西最大横距11.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7.4公里,总面积53.9平方公里。
惜福镇街道办
地质
惜福镇地处胶东半岛东南部,属胶东低山丘陵的一部分。前震旦纪吕梁运动时期,剧烈的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由变质岩构成的复背褶皱。此后,地层褶皱覆盖层不甚发育,受断裂影响而形成单斜构造或舒缓的波状褶曲。在距今约0.8~1.29亿年的燕山运动后期,相继有熔岩喷发和花岗岩的广泛侵入,缓慢冷却上升,逐步构成现今的地质轮廓。
惜福镇地域属华北地台鲁东地盾的一部分。由于地壳上升剥蚀,境内缺失古生界地层,主要分布的地层是中生界青山组和王氏组。以前金沟-夏庄-大枣园东北、西南为界线,其东为崂山花岗岩的侵入体,其西为火山喷发岩产物,凝灰岩、安山岩等大都被第四纪地层覆盖。第四纪地层分布广泛,自东部山区向中西部丘陵平原逐渐加厚,1~2米厚的残积层分布最广,墨水河源头葛家河、白沙河支流上中游惜福镇河、傅家埠河一带分布稍厚,约8~30米,多由砂土、砂质粘土、砂砾、卵石组成。
惜福镇境域东部地质构造属断块隆起,中生代构造线大致以北北东及北东南走向大断裂特别发育,其次为北西向,一般以压扭性断裂为主。华夏系构造压扭性断裂多发育在东部山区,控制了崂山花岗岩及岩脉的分布,多次性活动规模较大,一般为北东走向,主要有前金沟-夏庄-大枣园断裂。新华夏系构造发育在东部、南部和西部,多为北东向,局部为北西向。东西向构造分布在崂山西北部及北部,走向近东西,多呈陡形或负地形,主要有铁骑山-土寨断裂,后金沟-楼金石断裂等。由于构造的多次性活动,使周围岩石节理裂隙比较发育,新构造运动不强烈,一直处于地壳缓慢上升剥蚀夷平的过程中,形成新构造运动相对稳定的剥蚀型平原。整体地域在胶辽地盾之上,具有很大的稳定性。
地形地貌
惜福镇街道
惜福镇街道域内有山区、丘陵、平原3个不同地貌类型,分为裸岩石砾地、荒坡岭地、陡坡梯田地、缓坡梯田地、沿河平地5个不同地貌单元。
气候
惜福镇街道属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受海洋季风和海潮的影响,空气湿润,温度适中,雨水丰富,四季变化及季风进退较为明显,四季分明,夏季及早秋时有台风影响,晚秋至春,虽有西北寒流入侵但较少。春季多为南风或东南风,气温回升缓慢,时有大风、大雾天出现,多春旱;夏季空气湿润,气温高而不燥,降雨较集中,灾害性天气较多;秋季天高气爽,气温下降缓慢,雨量减少,常受旱涝威胁;冬季雨雪稀少,易干旱,气温下降迟缓,多西北风,无严寒。气候总的表现为春寒、夏凉、秋温、冬暖,具有昼夜温差小、无霜期长和湿度大等海洋性气候特点。
水文
境域有葛家河、惜福镇南河、北河,傅家埠南河、北河5条河流,长26公里,流域面积70平方公里,均发源于东部山区。由于落差较大,易暴涨暴落,其特点是源短、流急,属季节性河流。
自然灾害
惜福镇地域属暖温型半湿润性气候,历史上特大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至2005年的474年间,危及域内较严重的自然灾害110多次,平均三年半就有一次灾荒年。在发生自然灾害的年份中,大旱年份占25%,涝灾年份占24.6%,虫灾年份占13%,风雹年份占6.3%。
水资源
地域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其储蓄量及丰枯变化直接受大气降水影响,由于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降水不均匀,使水资源呈丰枯或连丰、连枯交替状况。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枯水年份居多,降水量多集中在每年七八月汛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945.21万立方米,按2005年全街道总人口计算,人均占有水资源461.33立方米。
地表水
1956~2000年,境域河流径流量6876.6万立方米,年径流深487.7毫米。河流径流主要由降水补给,由于降水不均匀,年径流也不均匀。丰水期6~9月径流量约占全年的80%,枯水期10~5月径流量仅占全年的20%。1957~2000年,域内共建水库6座,其中书院中型水库1座,库容1349万立方米,军援、金村、东铁、金垛沟、岔河小(二)型水库5座,有塘坝46座,库容79.1万立方米,这些水库、塘坝总蓄水1552.7万立方米。
地下水
地下水域内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392.53万立方米,其中山丘区地下水资源211.54万立方米,平原区地下水资源147.41万立方米,其它地下水资源33.58万立方米,地下水位的变化受地下水的开采影响。改革开放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农田灌溉靠打井取水。至2005年,全街道有机电井186眼,全年开采地下水287.18万立方米,占地下水资源的73.16%。
植物资源
桃
植物药材地肤子、马齿苋、酸枣、柴胡、野菊花、鸡冠花、金银花、荠菜、蒲公英、沙参、车前子、栝蒌、兔丝子、半夏、苍耳、槐米、蓖麻、蒺藜、防风、香艾、芦苇根、无花果、枸杞、茅草根、香草、节骨草、臭蒲、花椒、蒜草、爬山虎、海带、芭蒌棵、老鼠布袋、桔梗、野茶、小叶石苇、元胡、细辛、玉竹、茵陈、远志、黄芪、益母草等。
动物资源
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
鸟类麻雀、喜鹊、燕子、鸿雁、灰鹤、鹌鹑、苍鹰、布谷鸟、斑鸠、猫头鹰、鸽子、野鸡、雀、杜鹃、啄木鸟、百灵鸟、翠鸟、乌鸦、鱼鹰、苍鹭、水鸭等。
两栖类青蛙、蛤蟆。
昆虫类蚕、蜜蜂、蝎子、土元(土鳖)、蚯蚓、蚂蚁、蝴蝶、蜻蜓、蟑螂、螳螂、蟋蟀、野蜂、蝗虫(蚂蚱)、蝼蛄、蟑、苍蝇、蚊子、蜘蛛、地老虎、飞蛾、天牛、蚜虫、瓢虫、豆虫、地瓜虎等。
爬虫类蛇、蜥蜴(马蛇子)、壁虎、蜗牛、蜈蚣、鳖等。
动物药材獾油、蛴螬、蛇、蜈蚣、蟾酥、蜗牛、土元、壁虎、蝎子、蟋蟀、蝉蜕、刺猬皮、蜥蜴、地龙(蚯蚓)、蜂房、鸡内金、蛤粉、蜂巢、蜂蜜、蜂胶、斑蝥等。
淡水生物
鱼类鲫鱼、黄鳝、鲢鱼、草鱼、鲤鱼、鲶鱼、黑鱼、泥鳅等。
虾蟹类青虾、草虾、中华绒螯蟹、河蟹等。
贝类河蚌、河螺等。
人口
1958年,惜福镇公社有4866户、25409人,人口比1949年增长84.6%。1960~1961年因生活困难,人口增长减缓。1962年后,人口增长加快。1971年,全社人口达到32760人,比1958年增长28.9%。1972年后,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得到控制。1978年9月后,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全镇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1980年,全社人口自然增长率6.37‰,1985年降到3.25‰,1991年降到1.83‰。90年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增多。1995~2005年,人口由38133人增加到42165人,增加4032人。在2005年的总人口中,男性20789人、女性2137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768人,占总人口的13.7%,比建国之初增加近10倍。
截至2014年,惜福镇街道总人口4.6万人。
民族
截至2000年,惜福镇街道除汉族以外有蒙古族、回族、朝鲜族、满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布依族、达斡尔族。
综述
2014年,惜福镇街道生产总值49.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92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8.5%,固定资产投资54.5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2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865元、同比2013年增长14%。
农业
农业
1996年,惜福镇街道粮食总产量达3620吨,平均亩产332公斤,亩产创历史最高水平。2000年,全镇有经济林2180亩,果品产量达到6620吨,肉蛋奶产量8000吨,蔬菜产量3.2万吨。2005年,全街道农业收入仍完成28.52亿元。
工业
2014年,惜福镇街道新批准过亿元、过千万美元内外资大项目10个,实际利用内资完成18亿元,到账外资完成1.1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量完成6.7亿美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63亿元。
服务业
2010年,惜福镇街道前十个月累计接待游客157万人次,同比2009年增长28.1%;实现旅游收入1.19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27.9%;促进山区居民人均增收4800元,同比2009年增长16.7%。
截至2014年,惜福镇街道累计接待游客2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亿元,完成规模以上批零住餐企业销售额15.5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29.2%。
文化事业
2005年,惜福镇街道有印刷企业11家、图书门市部8家、网吧6处、歌舞厅2处、照相馆10处、旱冰场3处。
截至2015年,惜福镇街道共配送公益电影、社区演出213场;召开了惜福镇街道2015年市民运动会,近千名运动员参加。
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
2001年,惜福镇街道有小学9处,81个教学班,学生2716人,教职工192人。2005年,全街道有小学8处,88个教学班,教职工198人。
1985年,惜福镇街道有金院、惜福镇、傅家埠、崂山五中4处普通中学,另有葛家和棉花九年制联办中学。2005年,城阳第十中学仍为惜福镇街道的初等中学。有17个教学班,学生666人,教职员工80人,是城阳区规范化学校。
医疗卫生
医疗卫生
2003年,惜福镇街道共同投资100多万元,修建惜福镇中心医院病房等设施, 增加全数字B超、半自动生化仪、血球计数仪、500毫安X光机、心电监护仪各1台。2005年,又新增加双床球管遥控X光仪和微循检查仪、光量子血疗仪等设施。
康成书院
童真宫
童真宫
龙山文化遗址
龙山文化遗址
崇佛寺
崇佛寺俗称荆沟院,原址坐落于院后村南河之北岸,已圮。历史上的崇佛寺庙宇很多,其地域东到王哥庄大桥村北寿砣山,西起玉皇顶通明宫旧址,南至惜福镇南部山区的金蝉顶,北到即墨留村、杨头村的冥王山小庙。崇佛寺建于三国景元五年(公元264年)。20世纪80年代,院后村李永业在崇佛寺旧址附近挖菜窖,发掘出土残碑一截,镌刻有“魏甲申”字样。后又相继出土一铜像、铜权(称砣)。1968年,村民李书业在古寺旧址挖掘石砌井一口,该寺建于何年,尚待考证。建国初,崇佛寺废墟原址依稀可辨,周围有残留的瓦砾、基石,河南岸也有钟鼓楼残石,后全毁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
百福庵
百福庵
三官庙遗址
三官庙遗址坐落于纸房村与黄家营村之间,现青岛维达福利厂南侧,占地160平方米。庙门正南不远处有一池塘,椭圆形,塘内水清见底,金鳞游泳,夏天荷花盛开,故三官庙又称连叶庵。三官庙正殿3间,砖石结构,单檐无斗拱,屋脊塑有“神上神”,屋山顶饰龙头,青瓦飞檐,木柱撑顶,重梁起架,朱漆大门,格子窗,出门石阶而下,殿正中匾额金字“三官大帝”,殿内供奉“三官”,皆彩泥塑,中者高大,左右次之,左面神像瞪眼如斗,右面神像怒气冲天,唯独中间之神像面容安祥自若。庙内的装饰壁画,白垩涂壁,内容主要是神龙汲水,上方装饰画是水果、食品,壁画单线白描渲染,无不工细,是纸房村民间艺人工氏所绘。正殿院内植古柏2株,粗可合抱,已毁于战乱。东侧设3间矮房,为道人和后来看管庙产之人居住用房。该庙东南约百米有一道士茔,碑上残留镌刻“道光袁嘉盛道人”等字样。建庙年代无考,庙中神像毁于1953年前后,后拆庙种地,建起工厂。
老母庙
老母庙坐落于霞沟村东南2公里黑尖山涧台满石壁下,台满石隙中常年流出一股清泉,曰“圣母泉”。该庙初建于1915~1916年,供奉老母娘娘。原庙很小,占地仅3平方米,青砖瓦结构,庙中无神像,老母庙只供奉一砖刻“龙山老母之神位”字样的牌位,毁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但每年农历四月十九为庙会,会期3天。善男信女们抬着花轿,高举神像,旗幡笙管,走村串乡先后到即墨县龙山、马山,崂山玉皇庙、华楼宫等积钱募捐,以备庙宇修缮及祭神活动之费用。此后,又“进会”两天,到其他庙宇举行祭神“跪经”等仪式。1934年,村民自发筹集资金2000多元,修复老母庙,庙门坐北向南,背靠台满石削壁,面临圣母泉,建筑面积长约3米,宽约2米,红砖瓦,抽屉檐,鞍瓦四翘,两间两门,只挂门帘,门两旁有对联“黄伞遮日圣母来,红毯铺地坐莲台。”庙内东间供奉观音老母、三老母神像,两间供奉天皇姑,神像都是瓷制,每尊神像做花被两床,庙内积满旗、匾、灯笼等,庙事活动由“香头”负责。如今,每逢庙会之日,青岛、即墨等地赶庙会的人接踵而至,周围村庄的人也纷纷涌来,供“三牲”、烧香纸,幽静的山沟如闹市,也有忙中偷闲的人自带水酒席地而坐,把酒临风,听松涛阵阵,看流水潺潺,宛如兰亭盛会。
玉皇庙
玉皇庙
毗庐庵
毗庐庵
林花庵
林花庵坐落于东葛家村南,临水面山,环境幽雅,为明代所建,奉佛教,久圯无垣。废墟南标山半腰处有一墓,人称“康师父坟”,“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挖掘,全墓松香凝固,水气不透,出土尸体肌肤衣饰完好,但旋即化为灰烬。
黄贞明墓
黄贞明墓坐落于黄家营村东岭最高处,清初所建,占地150平方米。墓前设石桌,立圆头碑,为黄贞明与王、刘二夫人合葬墓。其东南不远处,有“后土”石碑,毁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墓毁后,发现墓穴石条锁口殉葬物仅有铜镜3枚。
张铪又名张鹤,字萧苏,号阳扶,惜福镇村人,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庚寅恩科举人,福建建阳知县。张铪为官清廉,名列当朝循吏。《即墨县志》(同治版)载:“官福建建阳县尹,即权同治,所至不名一钱,行显擢矣。”张铪才气高卓,对诗词造诣很深,交友甚广,但厌烦官场的繁文褥节,淡泊功名。辞官归里后,半生精力探访奇胜,研究诗文古帖名画。
傅士古字商贤,傅家埠村人,生于1750年。自幼酷爱武术,师从许青云,学四门斗拳、少林地功拳、练硬气功。出师后,在村中设武馆,与胶东拳师孙克扬、宋允通齐名,号称“胶东三杰”,威名远扬。他拳路广泛,有仙人拱手、霸王举鼎、左右插花、枯树盘根、夜叉探海、推窗亮格、韦陀献杵、老僧入禅、铁牛耕地、青龙摆尾、左右骗马、燕子啄水、虎奔人身、陈搏大困、鲤鱼大挺、张辽献袍、金钩挂瓶、拱手跕定18种罗汉拳,套路有四面采手、回马、大泰山、小泰山、胸前挂卯、双龙剑、太极刀、齐眉棍等。其为人正直,见义勇为,好打抱不平,晚年屡遭报复和暗算,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沉睡中被人用巨石砸断腿,因伤口感染等去世,享年70岁。
牟亮义字道明,学名熙彩,牟家村人,清末庠生。自幼聪颖好学,善书法,民国初年省试第一。1921年,任河北省青县县令。1922年,其侄牟崇礼任河北省清峰县县令。1925年,次侄牟恕礼省试又中金榜,任河北省景县县令。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