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上海公路 编辑
烟台—上海公路,简称“烟沪线”,中国普通国道网编号:G204。起点为山东省烟台市,终点为上海市,全程1031千米,经过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三个省份。
中文名:烟台—上海公路
外文名:Yantai-Shanghai Highway
起点:山东省烟台市
终点:上海市嘉定区
等级:国道
编号:G204
全长:1031公里
城市 | 里程/KM | 距起点距离/KM | 所属省份 |
---|---|---|---|
烟台 | 13 | 0 | 山东 |
福山 | 56 | 13 | |
栖霞 | - | 69 | |
海阳 | - | - | |
莱阳 | 24 | 112 | |
莱西 | 57 | 136 | |
即墨 | - | 193 | |
青岛 | - | - | |
胶州 | 47 | 240 | |
黄岛 | 77 | 287 | |
日照 | 74 | 364 | |
赣榆 | 42 | 438 | 江苏 |
连云港 | - | 480 | |
东海 | - | - | |
灌云 | 35 | 517 | |
灌南 | 540 | ||
响水 | 552 | ||
滨海 | 30 | 587 | |
阜宁 | - | 617 | |
建湖 | - | - | |
盐城 | - | 676 | |
大丰/兴化 | - | - | |
东台 | 45 | 744 | |
海安 | 24 | 789 | |
如皋 | - | 813 | |
通州 | - | - | |
南通 | - | 865 | |
张家港 | - | - | |
常熟 | 52 | 926 | |
太仓 | 20 | 978 | |
嘉定区 | 33 | 998 | 上海 |
普陀区 | - | 1031 |
204国道青岛境内各段公路原为20年代或30年代在旧有大道的基础上修建成的简易公路。初建时,线型蜿蜒曲折,路基宽4~6米,未铺路面,仅在大沽河上架设了木桥。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期,城阳至胶州部分路段铺设了路面,将大沽河的木桥改建成水泥混凝土漫水桥。40年代初期,对胶州至王戈庄公路段进行了重点整修,路基宽度达到7米,修建桥涵及过水路59处(座),并开辟了黄山岭垭口,但道路坡度高达14%,行车非常困难。
建国后,全线分段进行路基改线、路基拓宽、桥涵配套及铺筑沥青路面工程达40多次。
1950年上半年,莱阳莱西交界至即墨城南东城段完成路基拓宽工程,宽度达到9米。1951年上半年完成桥涵配套,下半年铺筑泥结碎石承重层,其宽为3.5~5米,厚20厘米。这是建国后青岛地区第一次规模较大的公路改建工程。经这次改建,该段弯道半径大于50米,桥涵载重达到15吨,符合三级公路标准。1956年,东城至城阳段进行拓宽改建,路基宽度达到6.5米。次年,铺筑宽5米、厚20厘米的沙土级配路面,达到晴雨通车。
1959年,进一步开辟黄山垭口和进行改线降坡,改线3.5公里,黄山垭口西移15米,下挖深度9米,北坡降到5.2%,南坡降到4.7%。同年,王戈庄至张家楼段改线,新改路线路基宽10米,修建桥涵11处。1960年,洋河崖至王戈庄段26.5公里路基加宽到8.5米。至1966年,先后完成洋河崖路基改线、胶城改线、迥龙观路基改线、4村(封家村、周家村、柳树底、小场)路基改线和董家村至宋家岭段海滩路基改线工程,共计改线15.73公里,路基宽度10米、城区15米;同时铺筑沙土砾石石级配路面15公里,宽8~9米,城区12米;新建漫水工程4处844米,涵洞18道477.9米,小桥2座53.1米,护坡1193米。同时完成的还有城阳至胶州段34公里改线工程。
1969~1973年,对莱阳莱西交界起至城阳段和城阳至胶州段分期分段进行了沥青表处,沥青路面宽6~8米,厚2~3厘米,里程达114.2公里,占青岛境内全线总里程的53.3%。1974年5月至1979年,分期铺筑胶州至胶南与日照交界段沥青路面98.5公里。底层是拳石灌沙和泥灰结碎石,宽7.5~10米,厚16~33厘米,面层宽7~9米、厚3厘米。70年代,进行了南万村改线、胶州至王戈庄段路基拓宽、瓦屋至朱家小庄段路基裁弯拓宽,扭杭至唐家庄段路基拓宽、乜家庄村里改线和唐家庄至泊里段路基裁弯拓宽等改建工程,长度达51.1公里,拓宽后的路基一般为8~10米,胶州至王台段24.1公里为12米。
1980年,进行黄山南坡裁弯工程和小麻湾至李家河段7公里路基重新改线工程。1981~1985年进行元庄至桃源河段3段路基改线和路基拓宽、辛(庄)小(井)线路基拓宽、泊里西河至周家村段路基改线和马家滩路基改线等工程22.1公里,拓宽后的路基达12~15米。在此期间,莱阳莱西交界起至城阳段按正规的操作程序,全部重新铺筑了沥青路面,安装了路沿石,一般路段宽度8米。所经莱西、即墨城区路段,重新进行拓宽改建,路基宽度达到24~30米,两边设隔离带,快慢车分道行驶,达到一级公路标准,莱西城区长5公里,即墨城区长4.6公里。城阳至胶州段,路基改线改建完成后,分期分段重新铺筑了沥青路面,宽13米,灰土底层或拳石灌沙底层厚30~35厘米。
1984年铺筑的小麻湾至李家河段7公里沥青路南,宽为12米,其中厚度为29厘米灰土底层的4.5公里,厚度为20~30厘米的拳石灌沙底层的2.5公里。碎石稳定层厚8厘米,面层厚5厘米。通车后,由于底层不稳,沥青路面松散龟裂,占铺路面积的30~40%,出现了较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
1986年底,204国道青岛境内段共有永久性桥梁76座,长度为3668.5米。其中:大桥5座928.6米,中桥34座2368.4米,小桥41座662米。各式涵洞352道6354.5米,漫水工程5处878.3米,防护工程75处5769.5米。
2018年9月29日上午,204国道灌南段改扩建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 204国道灌南段改扩建工程起于新沂河中泓中心线,沿老204向南,在新港大道交叉口处向西,沿新港大道向西至七支渠桥,在七支渠桥东侧转向南,跨一帆河(九孔闸西侧),接响水绕城段,全长12.74公里,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度26米,总投资约3.8亿元,2016年底建成实现试运行。
2021年9月,国道204大场段改线工程一标段全线完工通车。 11月21日,国道204威青高速至鳌东路段大中修工程主体完工通车。该工程全长12.5公里,10月9日正式开工,历时仅44天。 12月30日,莱西段改建工程通车。
2022年2月,国道204大沽河特大桥开工青岛一季度7个项目将开工复工。 8月28日,国道204大沽河桥梁工程实现了主河道梁体安全、高效贯通。 9月23日,国道204盐阜快速黄沙港特大桥最后一个水中墩墩身顺利浇筑完成,正式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12月15日,经过全体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204国道响水绕城段改扩建工程通榆河大桥胜利合拢,这标志着大桥施工全面进入收尾阶段,204国道响水绕城段全线全幅通车指日可待。
2023年12月12日,国道204大沽河桥梁工程项目完工仪式举行。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