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邮电博物馆 编辑
青岛邮电博物馆(Qingdao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Museum,胶澳德意志帝国邮局旧址)始建于1901年的双塔楼哥特式建筑,是胶澳德意志帝国邮局旧址,位于青岛市南区安徽路5号,安徽路与广西路交界处,是青岛现存最早的邮电营业楼。博物馆于2010年正式对外开放,馆藏文物展品约1000余件,历史图片2000余张。该邮电博物馆是一个集现代工业遗产、德式老建筑、邮电专题博物馆、科普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文化与旅游场所。
中文名:青岛邮电博物馆
外文名:Qingdao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Museum
地理位置:山东青岛安徽路5号
占地面积:2500 m²
类别:邮电专题博物馆
投用时间:2014年5月18日
开放时间:除每年春节期间集中闭馆10天,其余时间均开馆;开馆时间:淡季每年11月01日——次年04月30日上午10:00—17:00;旺季每年05月01日——10月30日上午09:30——18:00;
馆藏精品:1905年爱立信壁挂式磁石电话机,二十年代法国“丈母娘”电话
所属国家:中国
建议游玩时间:1-2小时
藏品总数:310件(套)
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接管了胶澳和胶济沿线德国邮电通信机构。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主权,青岛邮电通信成为中国邮电体系的一部分。
1938年,日本再次侵占青岛,垄断了青岛的邮电通信设施和业务。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权将青岛邮电恢复原有邮政、电报、电话管理体制。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青岛邮电通信发展大步迈进。特别是1979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青岛的邮电通信事业已经全面与国际接轨。电话、传呼、大哥大……这些名词渐渐淡忘,取而代之的是3G 、宽带、视频、彩信、博客等新潮名词。
2009年中国联通青岛市分公司出资近千万元修缮,青岛邮电博物馆于2010年11月21日正式对外开放。在建设格局上完全恢复了1901年胶澳德意志帝国邮局的历史原貌,成为青岛老城区文化地带的一道亮丽风景。
青岛邮电博物馆
共开放三层:一楼为接待大厅、古董电话墙、胶澳1901慢递、纪念品商店;二楼为主展厅;四楼为塔楼1901厅,这是青岛市开放的百年木质塔楼,塔楼1901厅的双塔楼哥特式的构造,展示了120年前的建筑技术,是了解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近现代史的见证。馆藏文物展品约1000余件,历史图片2000余张,以历史为线索,向游客展现了百年来的邮电通信发展旅程。该馆运营定位半公益性质,是一座综合性的参观购物休闲场所,并定期免费向青岛市中小学生开放。
木刻电话
1905年爱立信公司生产的壁挂式磁石电话机
“丈母娘”电话
二十年代法国“丈母娘”电话
这是一个特殊的电话。它除了电话手柄外 ,还单独有一个听筒。
地理位置
大哥大
美制报话机
孔祥熙办公室
1922年青岛电话局局长孔祥熙的办公室
慢递业务
'慢递'
在邮电博物馆的一楼大厅,慢递业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通讯技术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市民已经习惯了用电子邮件和电话取得联系 。”工作人员介绍,为了让市民留下自己的文字信息 ,邮局柜台开设了慢递业务。市民可以把信件和明信片之类的文字资料保存在邮局,然后指定未来的时间里送达到某地,时间最长可达50年。慢递业务的收费根据保存时间的长短有所不同。
仿古模拟
游客体验发电报
游客在博物馆内还可以用仿古电话模拟上世纪打电话,并用莫尔斯发报机发老式电报。纪念品
仿古电话纪念品
博物馆开发的仿古电话纪念品,造型逼真,古色古香。门票
门票50元;明信片15-30元不等
开放时间
5月1日-10月31日:9:30-18:00;
11月1日-次年4月30日:10:00-17:00。
交通信息
乘2路、5路、6路、8路、25路、26路、202路、217路、220路、223路、225路、304路、305路、307路、311路、312路、316路、321路、501路、都市观光1线、隧道2路、隧道6路栈桥站。
乘2电、5电、6、26、202环线、217路等公交车在栈桥站下车即到
青岛邮电博物馆
周围景点
青岛栈桥
青岛天后宫
青岛海军博物馆
小青岛
2023年12月,入选首批山东省工业遗产名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