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邮电博物馆 编辑

山东省青岛市南区安徽路邮电博物馆

青岛邮电博物馆青岛邮电博物馆

青岛邮电博物馆(Qingdao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Museum,胶澳德意志帝国邮局旧址)始建于1901年的双塔楼哥特式建筑,是胶澳德意志帝国邮局旧址,位于青岛市南区安徽路5号,安徽路与广西路交界处,是青岛现存最早的邮电营业楼。博物馆于2010年正式对外开放,馆藏文物展品约1000余件,历史图片2000余张。该邮电博物馆是一个集现代工业遗产、德式老建筑、邮电专题博物馆、科普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文化与旅游场所。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青岛邮电博物馆

外文名:Qingdao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Museum

地理位置:山东青岛安徽路5号

占地面积:2500 m²

类别:邮电专题博物馆

投用时间:2014年5月18日

开放时间:除每年春节期间集中闭馆10天,其余时间均开馆;开馆时间:淡季每年11月01日——次年04月30日上午10:00—17:00;旺季每年05月01日——10月30日上午09:30——18:00;

馆藏精品:1905年爱立信壁挂式磁石电话机,二十年代法国“丈母娘”电话

所属国家:中国

建议游玩时间:1-2小时

藏品总数:310件(套)

历史沿革

编辑
1893年,清政府在胶澳总兵衙门后山的杨家村

1897年德国入侵青岛后,在青岛租借地和胶济铁路沿线城镇设立了较系统的邮电通信设施和管理机制,实行邮政、电报、电话三家分营制度。

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接管了胶澳和胶济沿线德国邮电通信机构。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主权,青岛邮电通信成为中国邮电体系的一部分。

1938年,日本再次侵占青岛,垄断了青岛的邮电通信设施和业务。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权将青岛邮电恢复原有邮政、电报、电话管理体制。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青岛邮电通信发展大步迈进。特别是1979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青岛的邮电通信事业已经全面与国际接轨。电话、传呼、大哥大……这些名词渐渐淡忘,取而代之的是3G 、宽带、视频、彩信、博客等新潮名词。

2009年中国联通青岛市分公司出资近千万元修缮,青岛邮电博物馆于2010年11月21日正式对外开放。在建设格局上完全恢复了1901年胶澳德意志帝国邮局的历史原貌,成为青岛老城区文化地带的一道亮丽风景。

建筑布局

编辑
该博物馆占地面积2500㎡,馆内展陈面积1400㎡,一楼为接待大厅和免费展览区,二、三楼为主展览区。

青岛邮电博物馆

共开放三层:一楼为接待大厅、古董电话墙、胶澳1901慢递、纪念品商店;二楼为主展厅;四楼为塔楼1901厅,这是青岛市开放的百年木质塔楼,塔楼1901厅的双塔楼哥特式的构造,展示了120年前的建筑技术,是了解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近现代史的见证。

展出内容

编辑
博物馆内以历史进程为线索,展陈内容分为“寻根溯“、风云变幻”、“曲折发展”、“红色记忆”、“焕然新生”、“现代通信体验”等六大部分。游客可以通过声光电、图片资料和实物来了解百年来青岛的市井民风和邮电通讯的发展旅程。

馆藏文物展品约1000余件,历史图片2000余张,以历史为线索,向游客展现了百年来的邮电通信发展旅程。该馆运营定位半公益性质,是一座综合性的参观购物休闲场所,并定期免费向青岛市中小学生开放。

木刻电话

1905年爱立信公司生产的壁挂式磁石电话机 1905年爱立信公司生产的壁挂式磁石电话机

各个历史时期涉及20多个国家制造的电话机,其中最古老的电话机为1905爱立信公司生产的壁挂式木刻电话,截止到2009年,全世界仅存不到十部。这部电话机有着木质外壳,外观看起来像是西方的教堂建筑。

“丈母娘”电话

二十年代法国“丈母娘”电话二十年代法国“丈母娘”电话

法国早期的电话机,可以做到三方通话,实现早期的电话会议。

这是一个特殊的电话。它除了电话手柄外 ,还单独有一个听筒。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比较有趣的说法是,法国男人太浪漫,于是就有人发明了这种电话机,可以让丈母娘随时监控女婿的通话。因此,这种电话机被形象地称呼为‘丈母娘电话机’。

大哥大

美制报话机美制报话机

在众多展品中,还有一个大号的“大哥大”颇引人注目,它高40厘米,宽8厘米,厚8厘米,学名为“美制报话机”。在电影《建国大业》里,“蒋介石”在飞机上就用过和它一模一样的报话机。据介绍,这个大块头就是“大哥大”的雏形,在二战期间广泛应用于军事联络。

孔祥熙办公室

1922年青岛电话局局长孔祥熙的办公室1922年青岛电话局局长孔祥熙的办公室

在青岛邮电博物馆二楼展厅,有复原过的孔祥熙办公室。上世纪20年代初,孔祥熙接受其同学、时任鲁案善后委员会督办王正廷的邀请,出任胶澳商埠电话局局长。为真实复原这段历史,邮电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市档案馆的支持下,查询了大量历史资料,找到当初胶澳商埠督办印发的当初孔祥熙离任的训令,有力地佐证了这段历史。训令如下: “训令第二0三一号令

慢递业务

'慢递'

在邮电博物馆的一楼大厅,慢递业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通讯技术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市民已经习惯了用电子邮件和电话取得联系 。”工作人员介绍,为了让市民留下自己的文字信息 ,邮局柜台开设了慢递业务。

市民可以把信件和明信片之类的文字资料保存在邮局,然后指定未来的时间里送达到某地,时间最长可达50年。慢递业务的收费根据保存时间的长短有所不同。

仿古模拟

游客体验发电报

游客在博物馆内还可以用仿古电话模拟上世纪打电话,并用莫尔斯发报机发老式电报。

纪念品

仿古电话纪念品

博物馆开发的仿古电话纪念品,造型逼真,古色古香。

参观信息

编辑

门票

门票50元;明信片15-30元不等

开放时间

5月1日-10月31日:9:30-18:00;

11月1日-次年4月30日:10:00-17:00。

交通信息

乘2路、5路、6路、8路、25路、26路、202路、217路、220路、223路、225路、304路、305路、307路、311路、312路、316路、321路、501路、都市观光1线、隧道2路、隧道6路栈桥站。

乘2电、5电、6、26、202环线、217路等公交车在栈桥站下车即到

青岛邮电博物馆

周围景点

  • 1.

    青岛栈桥

  • 2.

    青岛天后宫

  • 3.

    青岛海军博物馆

  • 4.

    小青岛

  • 所获荣誉

    编辑
    2021年6月,入选首批100个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单。

    2023年12月,入选首批山东省工业遗产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