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海产博物馆 编辑
青岛海产博物馆(又名青岛水族馆、青岛海洋科技馆)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莱阳路2号,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陈列面积12000平方米。是自然科学类海洋生物专题博物馆。青岛海产博物馆建筑布局为中国古城堡式建筑,高四层,青砖绿瓦、楼台亭阁,矗立在汇泉湾畔,依山傍海,是青岛市标志性建筑。主要陈列有梦幻水母宫(水族馆)、海洋生物馆、海兽馆、淡水生物馆和青岛海底世界。馆藏标本18366件,海洋生物标本1000余种。主要有《海洋远古遗民——鲎》《海洋最大的哺乳动物——蓝鲸》《“国之瑰宝”——中华鲟》等。截至2019年末,青岛海产博物馆的藏品数量有10000件/套。青岛海产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文名:青岛海产博物馆
外文名:Qingdao Marine Museum
地理位置:青岛市市南区莱阳路2号
占地面积:23000 m²
类别:自然科学类海洋生物专题博物馆
景点级别:AAAA级
投用时间:1932年
开放时间:常年全天开放
门票价格:通票旺季120元;淡季100元。海底世界(+海洋生物馆+淡水鱼馆)+水族馆(梦幻水母宫)+海兽馆(不含海兽表演)
馆藏精品:海洋远古遗民——鲎、“国之瑰宝”——中华鲟
馆藏数量:10000件/套(截至2019年末)
青岛海产博物馆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2月,竣工;同年5月8日,举行了开馆典礼。青岛观象台台长蒋丙然兼任青岛水族馆馆长,“青岛水族馆”五个字为胡若愚所书。
民国三十七年(1938年),日寇侵占青岛,占用青岛海滨生物研究所建筑,并在院内兴建日本式木房一排。
1954年,根据中央文化部的指示,成立青岛海产博物馆。
1995年,青岛水族馆发起并成立了由全国各大城市40余家水族馆参加的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水族馆专业委员会,委员会挂靠青岛水族馆。
1979年,中国科协倡议在建设特色科技馆,并确定山东省建设以海洋为特点的科技馆。
2002年5月,青岛水族馆与山东鲁信投资集团合作成立青岛汇泉海洋科技,负责海底世界后期建设及经营。
2003年7月16日,青岛海底世界正式开馆。
综述
青岛海产博物馆建筑布局为中国古城堡式建筑,高四层,青砖绿瓦、楼台亭阁,矗立在汇泉湾畔,依山傍海,是青岛市标志性建筑。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陈列面积12000平方米。 青岛水族馆人秉承“普及海洋知识,构筑蓝色文明”的办馆宗旨,历经多次改造和扩建,形成了以梦幻水母宫(水族馆)、海洋生物馆、海兽馆、淡水生物馆和青岛海底世界为主体的游览景区。
梦幻水母宫
梦幻水母宫
海洋生物馆
海洋生物馆
海豹馆
海兽馆
海豹馆正门
淡水生物馆
淡水生物馆
综述
青岛海产博物馆的馆藏标本18366件,包含海洋生物标本1000余种。 主要生物有《海洋远古遗民——鲎》《海洋最大的哺乳动物——蓝鲸》《“国之瑰宝”——中华鲟》《再生之王——海绵》等。 截止2019年末,青岛海产博物馆的藏品数量有10000件/套。
主要生物
海洋远古遗民——鲎 鲎的祖先最早出现在古生代的泥盆纪,当时恐龙尚未崛起,原始鱼类刚刚问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鲎同时代的动物或者进化、或者灭绝,唯独鲎仍保留它原始而古老的相貌,堪称海洋里的远古遗民,因此它又有“生物活化石”之称。鲎现存3个属,其中的中国鲎(三刺鲎)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广东湛江,广西北海,福建长乐、平潭等沿海海域。中国鲎不仅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并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 |
|
海洋最大的哺乳动物——蓝鲸 蓝鲸是真正的海上巨兽,平均长度约26米,最高记录为33.5米,体重150吨。初生的蓝鲸体长大约7米,体重约有2.5吨;成年后体长达到24~27米,体重100~120吨。 |
|
“国之瑰宝”——中华鲟 中华鲟,又称鳇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中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是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远在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就把中华鲟称为王鲔鱼。 |
|
海龟 海龟与古老的恐龙几乎同时出现在地球上,是珍贵的大型海洋爬行动物。海龟虽然生活在海洋里,但必须爬到陆地沙滩上产卵,孵化,40~70天便可孵化出小海龟。小海龟刚一出壳便爬向大海,在海洋中发育成长。长大的海龟到了繁殖期,又千里迢迢循着上一次的路线返回出生地产卵。 |
|
宣传教育
青岛海产博物馆多年来经常组织专职辅导员、讲解员队伍,进行海洋知识、生物知识的讲座和展览。制作了“海洋科普知识展览”展牌40余块,在中小学校校园、社区、会议举办展览,节庆活动中巡回展览多次。2005年,成立了青岛海洋科技馆科普志愿者工作站,海洋科普工作已形成传统优势。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海洋科普资源,经常在淡季开展“海洋科普活动月”“市民节假日优惠参观”活动,吸引市民踊跃参加,提升市民的海洋科学素质。经常组织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如社区广场宣传、会议展览、科普月、节庆活动等。
科学研究
青岛海产博物馆有一支由博士生、研究生、大学生作为中坚力量的科研队伍,建有水母实验室、化验室等科研设施,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自20世纪60年代起,就成功地养殖了江豚,当时在中国是首次。
20世纪70年,代饲养了宽吻海豚。
20世纪80年,代饲养南极的南方象形海豹、巴布亚企鹅、洪氏环企鹅,成功地繁殖斑海豹、水母、南美海狮等;还成功地将淡水罗非鱼进行了海水饲养,同时又承担了鱼类麻醉实验等课题;在海水分析、鱼病防治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在星、益虫的研究方面也卓有成效,发现鉴定新种一种,星虫发现新记录6种,益虫发现新记录4种,为中国星、益虫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2007年,成功繁殖了海月水母、朝天水母、和平水母及从日本引进的咖啡金黄水母等新品种。
2014年,青岛海产博物馆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24年5月,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
历任馆长
蒋丙然(1932~1937青岛观象台台长)
王彬华( 1945~1949青岛观象台台长)
高哲生(1949~1950)
滕胜(1950~1951)
刘子立(1951~1953)
于济芝(1954~1958)
滕胜(1958~1965)
郑之桥(1970~1973)
李树道(1974~1985)
周玉丛(1985~1988)
宫香令(1988~1992)
宇文胜(1992~2005)
齐继光(2005)。
单位性质
青岛海产博物馆是国营事业单位。
经费来源
青岛海产博物馆自收自支。
机构设置
青岛海产博物馆内设机构6个。
人员编制
青岛海产博物馆在编人数84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1人,专业技术人员31人,管理人员14人。
观众接待
每年接待观众达120万人次。其中,参加学校集体参观、春游、夏令营、冬令营的青少年占有相当比例。
地址
青岛海产博物馆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莱阳路2号。
青岛海产博物馆
门票
通票:海底世界(+海洋生物馆+淡水鱼馆)+水族馆(梦幻水母宫)+海兽馆(不含海兽表演)
旺季:120元 淡季:100元
海底世界(+海洋生物馆+淡水鱼馆) 90元
水族馆( 梦幻水母宫) 淡季:20元;旺季:40元
营业时间
常年全天开放。
交通
公交线路:市内乘26、214、231、321、316、304、228、501等路公交车,至鲁迅公园站下车200米即到。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