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乐县 编辑
将乐县,隶属福建省三明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地处武夷山脉东南麓,位于北纬26°25′25″~27°04′06″,东经117°05′03″~117°39′59″之间,属亚热带气候, 既有大陆气候特征,又兼有海洋气候特色,总面积2241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末,将乐县户籍人口为18.50万人。 截至2023年6月,将乐县辖8个镇、5个乡, 县人民政府驻古镛镇府前路18号。
将乐县因“东越王乐野宫在是”,又“邑在将溪之阳,土沃民乐”,故取名将乐。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置县。五代十国闽天德三年(945年),升县为州。是福建省最早建县的古县之一,是“程门立雪”典故的主人翁杨时故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彭德怀、肖劲光等先后在这里领导过革命斗争。将乐是老区苏区县,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孕育地实践地。
2022年,将乐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4.57亿元,比2021年增长5.9%。
2023年,将乐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73亿元,比上年增长3.5%。
中文名:将乐县
外文名:JiangLe County
别名:镛城
行政区划代码:350428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福建省三明市
地理位置:福建省西北部
面积:2241 km²
下辖地区:8个镇、5个乡
政府驻地:古镛镇府前路18号
电话区号:0598
邮政编码:3533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18.42 万(2023年户籍人口)
著名景点:玉华洞龙栖山
火车站:将乐站
车牌代码:闽G
地区生产总值:195.73 亿元(2023年)
晋隆安三年(399年)析西乡置绥安县,义熙元年(405年)改绥城县。
隋开皇十二年(592年),并于邵武县,隶抚州(治所今江西临川)。
唐武德五年(622年),从邵武县析出,复置将乐县,改隶建州(治所今建瓯)。贞观三年(629年),县东南2乡并于建安,西北3乡并于邵武。垂拱四年(688年),复置将乐县,属建州。元和三年(808年),再分并于建安、邵武县,为两县之地。元和五年,再复将乐县,属建州。
五代十国闽天德元年(943年),王延政据建州,建国号殷,将乐县为其所辖。闽天德三年,将乐升县为州,以县城西郊有山形如覆钟,取名镛州,又称西镛州。是年八月,南唐灭闽,将乐为南唐所辖。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将乐废州为县,仍属建州。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改剑州为南剑州(治所今南平市),将乐自建州改隶福建路南剑州。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兵占领邵武军,改军为路,将乐属邵武路。至元十五年(1278年),南剑州升为南剑路。大德六年(1302年),改南剑路为延平路,将乐均属之。
将乐城区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延平路为延平府,将乐属之所辖。
清袭明制,将乐仍属延平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州,实行省、道、县三级地方政制,将乐属北路道(治所今南平市)。民国3年,属建安道(治所今南平市)。民国14年,废道改省、县两级制,将乐直属福建省。民国20年,复道制,将乐仍属北路道。民国22年11月,十九路军发动“福建事变”,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将福建划分为4省2市,将乐属延建省。民国23年,事变失败。民国23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将乐县城,成立县苏维埃政府,直属闽赣省苏维埃政府。同年7月,国民政府实行督察专员制,福建划为10个行政督察区,将乐属第九行政督察区(治所今邵武市)。民国24年10月,福建改划为7个行政督察区,将乐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治所今南平市)。
1950年1月31日,将乐解放,属福建省第二专区(专员公署驻南平)。是年4月后,第二专区先后改称南平专区、南平地区,将乐均属之。
1970年7月,改属三明地区(专员公署驻三明)。
1983年5月,三明地区改为省辖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将乐为三明市辖县。
区划沿革
1995年,将乐县辖古镛镇、高唐镇、万安镇、南口乡、白莲乡、黄潭镇、万全乡、光明乡、安仁乡、大源乡、余坊乡、漠源乡,7个居委会、124个村委会。
将乐县行政区图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将乐县辖8个镇、5个乡:古镛镇、万安镇、高唐镇、白莲镇、黄潭镇、水南镇、光明镇、南口镇、漠源乡、万全乡、安仁乡、大源乡、余坊乡。 县人民政府驻古镛镇府前路18号。
位置境遇
将乐县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东南面、闽江支流金溪中下游。位于北纬26°25′25″~27°04′06″,东经117°05′03″~117°39′59″之间。东邻南平市顺昌县,东南与沙县区毗邻,南连明溪县,西接泰宁县,北与邵武市接壤。辖区东西最大距离57.9千米,南北最大距离71.5千米,总面积2241.1平方千米。
将乐县
地形地貌
将乐县地处武夷山脉东南坡。富屯溪最大支流金溪将全县分为南、北面积大致相等的两部分。境内山岭耸峙,丘陵起伏,河谷和盆地错落其间。山体多呈南西—北东走向,与金溪流向一致,构成西北、东南高,中间低,大致呈西南向东北延伸的山间盆谷。 将乐县总面积2241平方千米。
气候
将乐县地处中亚热带地区,大陆度54,具有大陆性气候特征,兼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少严寒,雨热同期,干湿明显,受季风及地形影响,常有灾害性天气。
县内各地四季起止日期及持续天数差异明显。在低海拔河谷平原地区,夏长冬短,春秋对峙,热量丰富,气候温暖。随着海拔增高,冬季延长,夏季缩短,气温逐渐降低,气候以温凉为主。
春季:气温回升快,南风日数逐渐增多,早春气候多变,冷热无常,常遇寒潮、低湿阴雨。春末阴雨连绵,时有冰雹和洪涝。
夏季:初夏为梅雨高峰期,多洪涝。盛夏炎热少雨,为高温期,午后多雷雨。受台风影响,可出现暴雨。季内盛行东南风。
秋季:多晴天,西北风渐多,秋高气爽,冷暖宜人。
冬季:寒冷、干燥,时有霜冻结冰现象。高海拔山区常下雪、积雪。夜晨多雨、雾凇。河谷平原地区夜晨多雾,偶尔也下雪,2~3年一次。
水文
将乐境内有大小河流47条。金溪为县内主干流,境内集水面积2246平方公里。汇入金溪的各级支流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有23条,其中10~50平方公里14条,55~70平方公里3条,100~160平方公里4条,370平方公里以上2条。
据县水文站统计,全县多年平均年降水深1703.7毫米,降水总量38.27亿立方米;陆地蒸发量750毫米,水面蒸发量935.1毫米;年径流深1017.4毫米,径流总量22.8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0.59。全县平均每平方公里年产水量101.74万立方米。按1990年全县总人口计算,人均拥有地表径流1.45万立方米。
土壤
将乐县土壤类型有红壤土类、黄壤土类、水稻土类、紫色土类、石灰土类和潮土类6个土类、15个亚类、44个土属。其中红壤土类占土地总面积81.52%。
2023年,将乐县户籍人口18.4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02人,男女性别比109.1:100。
综述
2017年,将乐县地区生产总值117.3亿元,增长8%。
2018年,将乐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81亿元,比上年增长8.1%。
2022年,将乐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4.57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17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95.37亿元,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77.03亿元,增长7.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1.4:49.0:39.6。
2022年,将乐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完成9.82亿元,同口径增长3.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4亿元,同口径增长10.8%。全县财政支出31.20亿元,增长31.2%;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5.59亿元,增长29.2%。固定资产投资127.76亿元,比上年增长17.3%。
2022年,将乐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390元,增长6.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679元,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24元,增长8.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968元,增长7.1%。
2023年,将乐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73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37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88.42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83.93亿元,增长2.7%。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1.9:45.2:42.9。
2023年,将乐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完成10.67亿元,同比增长8.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9亿元,同比增长7.7%。全县财政支出27.95亿元,下降10.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4.46亿元,下降4.4%。
截止2023年末,将乐县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合计146.96亿元,同比增长16.3%。各项贷款余额本外币合计107.26亿元,增长12.9%。
第一产业
2022年,将乐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68亿元,增长5.1%。其中,种植业19.65亿元,增长5.3%;林业8.36亿元,增长4.9%;牧业6.63亿元,增长5.9%;渔业1.33亿元,增长3.1%;农林牧渔服务业7106万元,增长4.9%。
2022年,将乐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19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粮食产量7.74万吨,增长0.1%;食用菌产量2.02万吨,增长5.3%;蔬菜产量7.75万吨,增长4.7%;水果产量3.68万吨,增长7.9%;烟叶产量4004吨,增长27.5%。
2022年,将乐县肉蛋奶产量1.74万吨,增长5.4%。其中生猪出栏8.5万头,增长4.9%;家禽出栏602万只,增长10.2%。
2022年,将乐县水产品产量5281吨,增长1.5%。
2022年,将乐县木材产量43.4万立方米,下降1.4%;毛竹砍伐1598万根,下降3.0%。
2023年,将乐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74亿元,增长4.8%。其中,种植业21.05亿元,增长5.3%;林业8.89亿元,增长4.9%;牧业6.84亿元,增长5.9%;渔业1.22亿元,增长3.1%;农林牧渔服务业7436万元,增长4.5%。
2023年,将乐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19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粮食产量7.74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食用菌产量2.16万吨,增长6.9%;蔬菜产量8.06万吨,增长4.0%;水果产量3.85万吨,增长4.8%;烟叶产量4990吨,增长24.6%。畜牧业生产方面。全年肉蛋奶产量1.84万吨,增长5.7%。其中生猪出栏8.7万头,增长2.4%;家禽出栏646万只,增长7.3%。渔业生产方面。全年水产品产量5292吨,增长0.2%。林业生产方面。全年木材产量44.2万立方米,增长1.8%;毛竹砍伐1646万根,增长3.0%。
第二产业
2022年,将乐县全部工业增加值68.65亿元,比上年增长4.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工业产品销售率96.88%。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水泥154.48万吨,人造板21.23万立方米,原煤13.02万吨,电子元件2.82亿只,纸浆3.49万吨。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662.01%,同比增加130.8个百分点;营业收入285.92亿元,增长12.0%;利润总额2.40亿元,下降47.8%。
2022年,将乐县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6.95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全县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8.45亿元,增长4.0%。
2023年,将乐县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工业产品销售率97.46%。
2023年,将乐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水泥160.90万吨,人造板0.24万立方米,原煤8.67万吨,电子元件2.59亿只,纸浆3.83万吨。
2023年,将乐县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170.07亿元,增长1.1%;利润总额0.92亿元,下降43.6%。
2023年,将乐县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县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0.02亿元,增长2.7%。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4%。
第三产业
2022年,将乐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8.17亿元,增长6.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78亿元,增长6.4%。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1.67亿元,增长5.9%。
2022年,将乐县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4.92亿元,比上年下降6.5%。
2022年,将乐县邮政所13处,邮政储蓄点12个,全年邮政业务总量26.95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全县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8.45亿元,增长4.0%。全县已通电话的乡(镇)13个,已通电话的行政村135个,城乡固定电话用户数24710户。
截至2022年末,将乐县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合计128.04亿元,同比增长15.1%。各项贷款余额本外币合计95.01亿元,增长5.2%。
2023年,将乐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4.84亿元,下降16.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6.79亿元,增长14.9%。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2.07亿元,增长0.6%。
2023年,将乐县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4.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全县邮政所13处,邮政储蓄点12个,全年邮政业务总量4188万元,平常函件出口0.84万件,订销报纸259.94万份,杂志15.09万份,邮政储蓄平均余额2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全县已通电话的乡(镇)13个,已通电话的行政村135个,城乡固定电话用户数22418户。
将乐县
2006年福银高速公路的开通,形成快速便捷交通网络,经高速公路到福州、南昌250公里;
2013年将乐火车站正式运营,向莆快速铁路穿境而过,并在城郊设有客货两用车站,到三明沙县机场仅20分钟,到福州、莆田仅需1.5小时,到泉州2小时,到厦门2.5小时;西至南昌1.5小时,到武汉5小时。
2022年,将乐县道路运输完成客货运周转量3.95亿吨公里,增长2.1%。其中,货运周转量3.53亿吨公里,下降10.9%。
2023年,将乐县道路运输完成客货运周转量3.86亿吨公里,增长8.1%。其中,货运周转量3.81亿吨公里,增长8.4%。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陈羲 |
县委副书记、县长 | 缑泽昆 |
截至2024年3月 |
教育事业
2022年,将乐县第二实验幼儿园、白莲中学综合楼等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学位750个,中考平均分居全市第四,高考本科上线率再创新高。
医疗卫生
2022年,将乐县与省协和医院等合作共建,4个名医工作室入驻县总医院,积极创建“无陪护”“无红包”医院,妇产儿科大楼和卫生应急大楼建成投用。
科学技术
2022年,将乐县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科技项目3个、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新增有效发明专利20个,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落地将乐。推动县内企业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开展深入合作。
文化事业
2022年,将乐县游浆豆腐制作技艺等4个项目被列入省级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记柴窑荣获第六批“福建省老字号”,完成黄潭范氏宗祠、安仁东方军第六兵站旧址、光明禊俚乡革命委员会旧址的修缮工程。
体育事业
2022年,将乐县举办全国水球比赛等品牌赛事,国家男子水球队在将乐县集训,国家蹼泳队训练基地落户将乐。皮划艇、桨板等亲水运动吸引大量市民参与体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7.2万人。将乐运动员在全国皮划艇激流回旋锦标赛、全国青少年蹼泳锦标赛等大型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
社会保障
2022年,将乐县开发158个公益性岗位,发放各类稳就业奖补资金448.6万元,城镇新增就业435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落实各类帮扶资金3420万元。全力推进低保提标扩面工作,发放各类救助资金累计2858万元,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投入使用。
人民生活
2023年,将乐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984元,增长3.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019元,增长4.7%。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14元,增长5.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784元,增长4.8%。
将乐擂茶
请喝擂茶是将乐最普遍、最隆重的待客礼节。凡人们结婚、添丁、乔迁、参军、提干、升学、做寿,擂茶便成为必不可少的喜庆之品。
擂茶的药用功能颇多,酒足饭饱之后喝口擂茶,可感油腻尽退,满腹舒畅。据验证,常喝擂茶有防风祛寒、清肝明目、降血压、润肺健胃、润肤美容、延年益寿等功效,是保健饮品。
将乐南词
将乐南词又称“八韵南词”。它的源头来自浙江的婺剧,由浙江的流浪艺人经江西传入将乐县,后经民间艺人不断加工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带有将乐地方韵味的剧种。南词的道白采用“土官话”(将乐方言腔普通话)。每场戏必先唱《天官赐福》曲目,后唱其他曲目,如《断桥相会》《合钵妆妖》《昭君和番》《芦林相会》《苏文表借衣》等。
1964年冬,传唱了近百年的将乐清唱南词终于以一种崭新的表演方式被搬上舞台,由刘怀忠编词作曲的将乐南词说唱《赵书记治水》开了南词表演形式之先河。在福建五届农村文艺汇演中取得佳绩,被选送参加1965年的《上海之春》音乐会演出。此后,一批如《五婆骂鸡》《哑背疯》《小鱼儿》等南词剧目陆续创作问世,一批南词艺人如陈维绪、徐素娥、王朝仁等逐步成长,成为今天南词演唱的传人。
接春
立春前夕,将乐县人民从菜地寻一株上好的油菜,或花瓶菜、芥菜等,带回家中,栽入花盆,名曰“春花”。然后用大红纸做成长形条幅,写上“新春大发”、“春到财来”、“迎春接福”之类的吉利话,插到“春花”旁边。立春来临,把“春花”端出来,放到大门前或窗台上,同时摆上清茶、甜酒,点燃线香,待立春时刻一到,各家各户燃放鞭炮迎接春天的到来。这就叫“春花接春”。
“开大门”接春,指大年三十夜半子时,这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时辰。人们把大门打开,在门两侧帖上“开门大吉,万事如意”之类的联子,燃放鞭炮,这叫“开大门接春”。
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民间称之为“上元天官赐福日”。这天,人们都要吃元宵(土话叫“汤圆”),皮用糯米粉制成,馅或甜或咸,以祈合家团圆。将乐城关人还做春卷、竽包等风味小吃,将元宵节称之为“寿年”。过去城关和万安的元宵活动从正月十三开始,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街头巷尾千灯争艳。龙灯、花灯、走马灯、龙凤呈祥灯、鸳鸯戏水灯、麒麟送子灯、松鹤延年灯、吉祥如意灯、百鸟朝凤灯、牡丹富贵灯等,公龙灯就派生出烛龙、板凳龙、香龙等等。元宵节不仅有观不完的花灯,还有热闹欢腾的舞龙灯、河蚌舞、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等各种游艺。
玉华洞
端午节
将每年端午节,将乐县家家户户节前就备足糯米和箬竹叶裹粽子。亲戚朋友间互相馈赠,女婿要向岳父家送鸡、送肉,谓之“送节”。家家户户门上都要悬挂菖莆、艾叶、葛藤以驱邪。据说门上挂艾叶、菖莆之俗源于中原大地。有的门口还贴上“艾叶如旗招百福,菖莆似箭斩千邪”的对联。午后还用葛藤、艾叶、菖莆煎水,供老少沐浴。城关人还有叫小孩吃驱蛔虫药的风俗,一岁吃一粒,十岁以上吃十粒。端午节期间,乡下村民上山挖草药晒干备用。
板凳龙
将乐县安仁乡的泽坊村每年正月十七有游板凳龙的习俗。原先不叫“板凳龙”,而称“桥灯”,游的是蛇而不是龙。那时的泽坊人以户为单位,各家自备一块二米长十公分宽的杉木板作为烛桥架,状如长条板凳面。每条烛桥上安2至3个斗,斗为木框,白纸糊面,斗内插蜡烛。木板两端各挖一个小圆洞,可用木棍穿洞连接。为图吉利,改革开放后人们改称“桥灯”为“板凳龙”,还为桥灯安了惟妙惟肖的龙头龙尾。安仁的板凳龙成为安仁每年元宵节文艺踩街必不可少的节目。
仙人田
万安牛会
将乐万安牛会是从庙会发展起来的。旧时,将乐万安规定农历八月初七、初八为男人敬神日,初九为女人敬神日,每年要举办八月庙会,开展迎神活动。村民纷纷赴会,开始带些土特产前去交流,后又进行以小牛作抵押的耕牛贸易。有的人认为耕牛经神庙菩萨过目,能避瘟消灾,生长健壮,连不准备交易的耕牛也牵来参会,周边的建宁、泰宁、顺昌、明溪以至江西、浙江的客商云集这里,交易耕牛数以百计。解放后不再迎神,但牛会和物资交流会却保留了下来并日益繁荣。
舞龙与舞狮
在游艺民俗中,舞龙灯是最热闹的。“起灯”时,领头人带着大伙到大坪上,面向东海方向敬上一对大红烛,敬三柱香后口中念着祈祷之词绕场一周,然后在鼓乐声和鞭炮声中开始。走在最前面的是龙珠。紧接着是龙头,龙头高约1.6米,长约1.2米左右,接着是九节十八米长的龙身,最后是龙尾。有时是一颗龙珠在逗着它们,有时是“二龙戏珠”,还有“群龙抢珠”等等表演程式。起龙时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人群欢呼声中,一些新婚女子和未育妇人争着去拔“龙须”,据说拔到了便可生龙子龙孙,可以早生贵子,这也就是“舞龙丁”的由来。
龙宫
舞狮也是一种游艺,数白莲镇舞狮最有名。每年元宵时节,白莲人便裸着上身、打着赤脚、脚挂铜铃,以舞狮颂扬祖先功德。一舞就是十八盘(即十八般武艺套路),舞者大汗淋漓。助兴的村民伴着唢呐、锣鼓的乐声载歌载舞。狮有青狮、黄狮两种。舞狮队一行约10人,其中1人舞狮头,1人舞狮尾,动作有洗面、搔痒、打滚、蹂球等。舞青狮者必须当众表演拳术或刀、枪、棍术,如两青狮相遇则须较量武艺,分出高低;舞黄狮者则纯为游玩不比武。
玉华洞
玉华洞位于福建省将乐县城南7公里处,面积43平方公里,它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和原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闻名于世。已形成了一个集观光、修学、休闲、度假体的多功能旅游区。玉华洞列中国的四大名洞之一,誉称“形胜甲闽山,人间瑶池景”。因洞内岩石光洁如玉,华光四射而得名,是福建最大的石灰岩溶洞。玉华洞有“闽山第一洞”之美誉,素称“八闽四大景观之一”,自古就有“不游玉华洞,枉为福建人”的说法。
玉华洞具有1700多年的游览史,自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探游之后,它神奇、优美的景观就随着《徐霞客游记》的流传而广为人知。2010年张纪中版《西游记》中各路妖魔鬼怪的洞穴和“宫殿”外景拍摄地。
天阶山森林公园
天阶山保存着完整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珍稀植物和古树名木种类繁多,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被专家们称为是喀斯特地貌上的一片绿洲。特别是天阶山顶的小石林神劈鬼凿,树依石而生、藤绕树而长,徐霞客在其游记中赞曰:“是山石骨棱厉,透露处层层有削玉裁云态,苦为草树所翳,故游者知洞而不知峰。”
将乐天阶山
龙栖山自然保护区
龙栖山自然保护区地处闽西北将乐与明溪两县交界处,全区面积63.85平方公里,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区内主要景点有仙人塘、厝桥植物园、十字坳、石牛栏、山前云海、龙潭飞瀑、圣水岩等。保护区内还有几十个手工造纸作坊。分布在里山、外山、上地、沙溪子等地。“西山纸”的制作过程要经过修山、备灰、修湖塘、砍笋、溜笋、断筒、剥皮、削片、挑竹麻、落湖、洗漂、剥料、榨料、踏料、耘槽、抄纸湿压、湿纸切边、烘焙、于纸切边、包装等28道工序。
2022年6月,将乐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记录到罗丹黛眼蝶的清晰画面。
硕果累累
杨时墓
杨时墓,南宋胡安国撰墓志铭。成化六年,复建神道坊及享亭。弘治六年,知县陈大经渴祭,还买田出租,以备岁时祭扫。七年,增建享堂三间,左右两廊及泡福之所,缭以墙垣。1985年10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将此墓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后两次拨款修葺。整座墓垄保存着明代的原貌。墓面宽3米,进深3.5米;墓坪宽5米,进深8米;墓体总长27米。由墓坪和墓丘组成的墓体呈马蹄形,墓丘前正中安放的以“将乐石”制作的孤顶长方体墓碑,是明朝宪宗成化六年,即公元1470年朝廷重修坟墓时竖立的。这块高105厘米、宽56厘米、厚6厘米的墓碑完好无损,碑面中央阴刻竖写的“宋龟山文靖杨先生墓”。该碑文为明成化六年巡按御史滕贻所书,工整遒劲的楷书大写,依然清晰如初。墓前立有石凿而成的香案和以花岗石板雕刻的文房四宝。墓坪下由宋砖砌成32级台阶。入口处两侧雄踞两尊石狮。墓前方有一座明代风格的重檐歇山式牌楼,上方挂着“程氏正宗”、“倡道东南”的匾额。牌楼高6.4米,双层楼顶,翘角腾跃,如苍鹰展翼。
回头山
回头山,位于将乐县城东10公里处的邓坊,三面环水。回头山山体不高,海拔仅250米,但到山顶石级陡峭,有如登泰山天都峰,蜿蜒石径陡如天梯,需步步踩实。“家在这里,爱在这里,我总是回头望着你。擂茶飘香,瓜果遍地……回头望你家乡的回头山,那是离乡的儿女乡情依依……”对于客家将乐人,尤其是漂泊在外的将乐游子,这首由著名的词作家司顺义、曲作家张卓娅谱写的《家乡的回头山》百听不厌。
明台寺
明台寺,原称明台庵,位于天阶山两峰之盆谷处,始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占地二千多平方米,原建筑几经销毁,不复存在,1993年重建。
证觉寺
证觉寺,又名证果寺,坐落在将乐县万全乡常安村的太平山麓,始建于唐武德三年(620年),较福州鼓山的涌泉寺早288年,据说福州鼓山上的寺庙就是仿照证觉寺建成的,所以民间素有“先有将乐证觉寺,后有鼓山涌泉寺”的说法。证觉寺形似“观音座莲”,分上、中、下三殿,皆雕梁楼、斋堂、僧房、方丈室、阅览室、旅客卧室、放生池、太平山门楼等等。观其布局设施,与福州鼓山大同小异。
2018年12月,荣获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19年5月18日,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同年12月3日,被中共福建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福建省司法厅评为“福建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
2020年2月,获得“2019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称号。
2020年3月,成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第一批)。
2020年6月,入选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第一批)名单。
2020年6月29日,入选省级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名单。
2020年11月16日,入选“2020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1年3月,入选福建省住建厅公布的“崇尚集约建房”县(市、区)名单。
2021年9月,入选“2021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1年10月12日,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1年10月,入选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度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市)。
2023年1月,入选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市、区、旗)。
2024年5月,入选“2024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