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阳区 编辑
建阳区,隶属福建省南平市,地处福建省北部,南平市的中心。位于北纬27°16′32″~27°43′41″,东经117°32′20″~118°37′51″之间。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冬短夏长,适宜动植物生殖繁衍,有“嘉禾之乡”美称。总面积3383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10月,建阳区辖5个街道、8个镇、3个乡, 区政府驻潭城街道人民路28号。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2年末,建阳区常住人口数34.4万人。
建阳区历史文化悠久。汉建安十年(205年),置县,是福建省最早设置的五县之一,1994年,撤县设市,2015年3月,撤市设区。2020年,南平行政中心正式搬迁建阳。获评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是宋代理学家、教育家、哲学家朱熹的故里,“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和程门立雪主人公游酢的家乡。建阳是“中国建窑建盏之都”,建窑建盏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建阳为宋代三大印刷中心之一,享有“图书之府”“建本之乡”的美誉。抗战时期建阳书坊乡太阳山曾为中共福建省委机关驻地,现建有太阳山革命历史纪念园等一批红色旅游点。
2022年,建阳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78.99亿元,同比增长4.7%。
中文名:建阳区
外文名:Jianyang District
别名:潭城
行政区划代码:350703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福建省南平市
地理位置:福建省北部,南平市的中心
面积:3383 km²
下辖地区:5个街道、8个镇、3个乡
政府驻地:潭城街道人民路28号
电话区号:0599
邮政编码:3542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34.4 万(2022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考亭书院
火车站:南平市站、建阳站
车牌代码:闽H
地区生产总值:287.62 亿元(2023年)
建阳区远在4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劳动,繁衍生息。
建阳区
汉建安十年(205年),析建安桐乡地置平县。寓建安年间平定闽越之意。
晋太康三年(282年),更名建阳县,意“城在山之阳”,属建安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并入建安县,属泉州(含福州)。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属建州(原建安郡地),武德八年(625年),又并入建安县,垂拱四年(688年),复置,仍属建州,天宝元年(742年),复称建安郡,乾元元年(758年),又复称建州。
五代晋开运二年(945年),属永安军。
宋端拱元年(988年),属建宁,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属建宁府。景定元年(1260年),唐石里(含黄坑)产嘉禾,诏改嘉禾县。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建宁府为建宁路,嘉禾县属建宁路。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嘉禾县复名建阳县。
明洪武元年(1368年),建宁路复称建宁府,建阳县属建宁府。
清代建阳县属延建邵道建宁府。
民国二年(1913年),属北路道。
民国三年(1914年),改称建安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直属省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属第十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第三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13日,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1950年,第一行政督察区改称建瓯专区。同年9月,属建阳专区为专署驻地。
建阳区
1956年,撤销水吉县,将漳墩、回龙、水吉、小湖划入;同年,撤销建阳专区,划属南平专区。
1971年,属建阳地区,地区行署驻地。
1988年,建阳地区机关迁驻南平,属南平地区。
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县级市)。
2014年5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南平市行政区划调整,同意撤销建阳市,设立南平市建阳区,以原建阳市的行政区域为建阳区的行政区域。
2020年,南平行政中心正式搬迁建阳。
区划沿革
2002年11月21日,经省政府批准,撤销潭城、童游2镇,设立潭城街道办事处和童游街道办事处。
2004年4月,将水吉镇、漳墩镇、徐市镇、莒口镇、麻沙镇、黄坑镇6个居民委员会通过整合后改建为社区居民委员会。
2007年1月,将周家农场大白、蔡家2个作业区归属麻沙镇人民政府管辖,前者改制为火白村村民委员会;后者改为蔡家自然村,为大白村村民委员会的1个村民小组。书坊乡罗家堆良种场改制为罗家堆村村民委员会,归属书坊乡政府管辖。将水吉镇坤坊良种场改制为坤坊村村民委员会,归属水吉镇人民政府管辖。
2010年3月,小湖镇董布良种场改制为董布村村民委员会,归属小湖镇人民政府管辖。至年底,全市辖2个街道:潭城街道、童游街道;8个镇:将口镇、徐市镇、莒口镇、麻沙镇、黄坑镇、水吉镇、小湖镇和漳墩镇;3个乡:崇雒乡、书坊乡和回龙乡,共辖22个社区居委会、193个村委会。
2022年,将潭城、童游两个街道析置为潭城、宝山、童游、崇阳、崇泰五个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10月,建阳区下辖5个街道、8个镇、3个乡:潭城街道、童游街道、宝山街道、崇阳街道、崇泰街道、将口镇、徐市镇、莒口镇、麻沙镇、黄坑镇、水吉镇、漳墩镇、小湖镇、崇雒乡、书坊乡、回龙乡。 建阳区人民政府驻潭城街道人民路28号。
街道乡镇 | 直辖 |
---|---|
潭城街道 | 西市社区、中南社区、永安社区、西门社区、北门社区、七贤社区、景龙社区 城关村、考亭村、严墩村、周墩村、黄墩村 |
童游街道 | 营前社区、水东社区、静园社区、富林社区、曼头山社区 童游村、水东村、溪口村、水尾村、徐墩村、七姑村 |
宝山街道 | 黄花山社区、西桥社区、兴建社区、桥南社区、宝山社区、南阳社区 桥南村、回瑶村、溪源村 |
崇阳街道 | 焦源社区、云谷社区、狮子山社区 新村、南林村 |
崇泰街道 | 嘉禾社区、崇阳社区、童子山社区 赤岸村、彭墩村、新岭村、东泽村 |
将口镇 | 崇文社区 石维村、杨香村、回潭村、胡巷村、新建村、松柏村、横塘村、南台村、西岸村、山尾村、芹口村、东田村、将口村 |
徐市镇 | 徐市社区 溪尾村、壕墩村、徐市村、北岸村、宸前村、圳头村、林墩村、范墩村、大田村、大阐村、盖溪村、黄坑村、唐科村、五峰村、条岭村、南槎民族村 |
莒口镇 | 莒潭社区 莒口村、湖桥村、焦岚村、长埂村、东山村、后山村、马伏村、石庵村、上㘵村、中㘵村、茶㘵村、策口村、社州村、东徐村、金山村、河坝村 |
麻沙镇 | 麻沙社区 麻沙村、水南村、梁墩村、竹洲村、留田村、吕屯村、华溪村、江坝村、重历村、扁溪村、新溪村、长坪村、新坪村、七宝村、毛店民族村、永兴村、杜潭村、溪头村、界首村、交溪村、墩头村、江坊村、大白村、黄墩湾村 |
黄坑镇 | 黄坑社区 九峰村、新峰村、塘头村、三峡民族村、苦竹坪村、新历村、鹅峰村、桂林村、长见村、大坡村、坳头村 |
水吉镇 | 水吉社区 郑墩村、营头村、青田村、吴中村、玉瑶村、池中村、七里岚村、渡船头村、后井村、南岭村、良源村、南山村、叶中村、陈地村、仑尾村、莘溪坪村、大梨村、双溪村、黄西溪村、留中村、仁山村、安口村、黄家店村、后巷村、市头村、和平村、建设村、民主村、坤坊村 |
漳墩镇 | 漳墩社区 外屯村、漳墩村、竹口村、龙安村、焦坑村、姜地村、赖屯村、前溪村、杭下村、松源村、陈元民族村、杭头村、堆后民族村、上墘村、康屯村、苏源村、周历村、桔坑村、外源村、沙堤村、严川村、凤凰村、枫坑村、北盂坑村 |
小湖镇 | 南湖社区 葛墩村、秦溪村、马坑村、黄地村、小湖村、贵源村、大湖村、塘楼村、尹宅村、美溪村、东鲁村、鸿庇村、祝中村、井后村、下乾村、董步村 |
崇雒乡 | 雒新社区 崇雒村、横源村、上社村、上洋村、后畲村、右巨村 |
书坊乡 | 书林社区 书坊村、水北村、饶坝村、钱塘村、花园岭村、贵溪村、松坑村、罗家堆村 |
回龙乡 | 回龙社区 回龙村、浒洲村、马岚村、坪州村、澄埠村、均中村、白沙村、垅下村、高门村、白洋村、半天霄村、西瓯浦村 |
参考资料 |
位置境域
建阳区地处福建省北部,南平市的中心。位于北纬27°16′32″~27°43′41″,东经117°32′20″~118°37′51″之间。东邻松溪县、政和县,南接建瓯市、顺昌县,西连邵武市、光泽县,北依武夷山市、浦城县。全境东西宽112.50千米,南北长69千米,总面积3383平方千米。
建阳市国税局开发区税务局
地质
建阳区境内广泛出露前震旦系到震旦系的最古老地层。从上古生界到中生界地层普遍发育,但出露不全,厚度不大。岩石以岩浆岩分布面积最大,面积为1077.65平方千米,占全县岩石分布总面积3383.36平方千米的31.85%。地质构造以北北东与东为主。水系的发育和浸入岩的分布均受此类构造的控制。
建阳区地质构造总的趋势是由不稳定到稳定。从白垩系开始逐步进入相对稳定期,火山运动开始平息,断裂构造框架基本形成。第三纪末(距今200~300万年间)随着断块的升降活动,呈现出一系列峡谷和盆地相间的形态,造山运动最后完成。
依据福建构造单元的划分准则,建阳区处于一级构造单元的闽北隆起带中部;在二级构造单元中,境内西部、中部及东北部位于浦城——洋源隆起带,而东北部部分地区与东南部都位于松溪——建西拗陷带。北东向构造和北北东向构造为境内最基本与最主要的地质构造;大规模的岩浆岩浸入与喷发也明显地受北东、北北东构造所控制,其次尚有零星分布的东西向及南北向构造。
地形地貌
建阳区境内地貌错综复杂,西北部、西部、东部地势高,东南部稍为平坦,中部低。西北部山峦重叠,多为1500米以上高峰,最高是猪母岗中的背岗,海拔1858.90米;西部为高度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武夷山主体部分杉岭山脉;东部山地以强烈侵蚀的低山为主;中部从崇雒的后畲到南部童游的徐墩一带为丘陵地带。由于侵蚀、剥蚀、堆积等原因,构成4个地貌单元。
气候
建阳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冬短夏长,气候宜人,静风多,温差大,雨季集中,年平均气温18.1℃,无霜期322天,年平均降雨量1742毫米,年日照平均1802小时,适宜动植物生殖繁衍,有“嘉禾之乡”美称。
水文
建阳区境内水系发达,流域范围广,溪流水域总面积213平方千米,流域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溪流有19条, 主要有崇阳溪、南浦溪、麻阳溪等三大水系。山间支流密布,其主要特征是含沙量少、比降大、水质好、水流急、落差大。
生物资源
建阳区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和植被群落,定名的维管束植物1800种,其中属国家二、三级保护的有19种:钟萼木、香果树、杜仲、银杏、水松、观光木、天笠桂(以上二级);沉水樟、短萼黄连、八角莲、银钟树、黄山木兰、红豆、闽楠、半枫荷、银雀树、南方铁杉、乐东拟单性木兰、天女木兰(以上三级)。
建阳区有昆虫5000种,脊椎动物100多种。
土地资源
2009年,建阳区耕地面积33978.10公顷,其中,坡度在15度以下平缓耕地面积32130.80公顷,占耕地总量的94.60%;15~25度的耕地面积1668.50公顷,占耕地总量的4.90%;其他为坡度在25度以上的耕地,占总量的0.50%。
水资源
建阳区河流年径流量34.91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千米产水量102.95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1.17万立方米,耕地每亩平均占水量0.66万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6.3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9.84万千瓦,已开发利用2.73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27.74%,开发潜力大。
矿产资源
建阳区已探明能源,金属、非金属、地矿泉水等矿产资源32种,其中能源2种,金属16种(铁、钛、铬、镍、镓、铟、铜、铅、锌、钨、锡、钼、金、银、铂、钯),非金属12种(硫、萤石、石墨、白云母、石英、高岭土、粘土、钾长石、花岗岩、斜纹石、大理岩),矿泉水2处。共查明84处矿产地,其中26处矿点和43处矿化点,探明储量的矿种达8处,其中大型矿床2处,中型矿床2处,小型矿床4处。主要矿产的储量是:萤石317万吨,平均品位52.32%;银铅锌矿储量铅34.87万吨、锌20.40万吨、银570吨;硫铁矿80万吨;斜纹石矿1376万吨;石墨1000万吨,是福建省唯一的磷片状石墨矿,有开采利用价值,可建立矿业基地。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建阳区常住人口为340843人。
截至2022年末,建阳区户籍总户数106406户,户籍总人口365546人,其中男性186593人,女性178953人,全年出生人口2348人,出生率6.4‰;死亡人口1644人,死亡率4.5‰;自然增长率1.9‰。年末常住人口数34.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15%。当年登记结婚1463对,当年离婚登记650对。
民族构成
建阳区居民以汉族为主,还有占人口1.5%的畲、满、回、苗、壮、蒙、侗等21个少数民族,约5600多人。
综述
2022年,建阳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78.99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11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08.78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124.10亿元,增长-0.6%。三次产业结构总体趋好,比重为16.5:39.0:44.5。
2022年,建阳区公共财政总收入完成18.07亿元,同口径增长0.7%,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14.03亿元,同口径增长8.6%。财政总支出33.05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八项支出22.26亿元,比增5.0%。全区税收各项收入36.90亿元,增长23.0%,其中税收收入13.06亿元,下降38.3%。
2022年,建阳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94元,比上年增长5.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569元,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16元,增长7.2%。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932元,比上年增长5.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672元,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417元,增长5.8%。
初步核算,2023年,建阳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87.62亿元,同比增长(可比价,下同)5.2%。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48.54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08.66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130.42亿元,增长7.0%。
第一产业
2022年,建阳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78.51亿元,增长4.1%。其中:农业产值37.49亿元,增长5.1%;林业产值21.17亿元,增长2.7%;畜牧业产值14.44亿元,增长4.4%;渔业产值3.10亿元,增长2.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31亿元,增长4.8%。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7.52亿元,增长3.7%。
2022年,建阳区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7.4万亩,其中,稻谷播种面积41.92万亩。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5.95万亩,增加1.67万亩。其中,蔬菜播种面积16.68万亩,增加0.57万亩;烟草播种面积4.8万亩,增加1.04万亩;油料播种面积0.82万亩,减少0.01万亩。
2022年,建阳区粮食总产量20.91万吨,比上年增加0.04万吨,增长0.2%。其中,秋粮产量19.33万吨,增长0.2%;稻谷产量19.18万吨,增长0.2%。茶叶产量0.71万吨,增长7.0%;水果产量6.17万吨,增长2.8%;蔬菜产量22.62万吨,增长4.2%;烟叶产量0.78万吨,增长27.4%。
2022年,建阳区肉蛋奶总产量6.95万吨,比上年增长0.8%。肉类总产量1.58万吨,其中猪肉产量0.42万吨,增长14.9%;主要禽肉产量1.05万吨,增长6.0%;牛肉产量0.03万吨,下降0.7%;羊肉产量0.02万吨,下降0.3%。年末生猪存栏3.3万头,增长34.6%;生猪出栏5.38万头,增长14.4%;主要家禽出栏678.95万只,增长3.7%;兔出栏3.13万头,增长3.8%。主要禽蛋产量3.42万吨,增长2.0%;生牛奶产量1.95万吨,下降6.2%。
2022年,建阳区水产品产量0.96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鳗鲡产量0.31万吨,增长1.3%;草鱼产量0.25万吨,增长1.1%。
第二产业
2022年,建阳区153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5%,增加值可比增长8.0%,增速比南平市平均水平(4.4%)高3.6个百分点,居南平市十县(市、区)第3位。建阳区本级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3%,闽北经济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4.7%。
2022年,建阳区本级26个规模工业行业大类中,有19个行业总产值实现正增长,行业增长面73.1%。增量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25.4%),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30.1%)和家具制造业(27.8%),三大行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7.1%,拉动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5.5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增量贡献率达53.6%。
2022年,建阳区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7.80亿元,增长25.8%;资质以上建筑业行业签订合同额74.18亿元,同比增长66.2%;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2.46亿元,同比增长45.1%;在外省完成的产值15.77亿元,同比增长15.7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72.1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5%。
第三产业
2022年,建阳区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6.37亿元,比上年增长6.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3.63亿元,同比下降1.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27亿元,增长1.45%;金融业增加值21.90亿元,增长3.5%;房地产业增加值18.42亿元,同比下降9.6%。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6.83亿元,增长17.0%。
2022年,建阳区商品房销售面积67.6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8.6%;商品房销售额为49.16亿元,同比下降40.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0.2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9.9%,住宅销售额为39.62亿元,同比下降39.2%。
2022年,建阳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0.17亿元,比上年增长4.0%,增速居全区第5位。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完成零售额15.72亿元,增长11.2%;限下企业和个体完成零售额84.45亿元,增长2.8%。全区批发业实现销售额69.90亿元,比上年增长19.8%;零售业实现销售额85.11亿元,增长8.4%;住宿业实现营业额1.72亿元,同比下降9.0%;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0.28亿元,增长3.9%。
2022年,建阳区出口总额22758万美元,增长7.4%,实际利用外资11万美元,同比下降93.9%。
2022年,建阳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368.93亿元,增长8.6%,其中住户存款224.48亿元,增长21.8%。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89.19亿元,增长12.9%。其中住户贷款212.44亿元,增长4.2%;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76.70亿元,增长25.4%。
2022年,建阳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3.63亿元,比上年下降1.2%。全年邮政业业务总量8388.15万元,比增6%。全年电信业务总量10000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总数5.1万户,互联网用户17.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0.5万户,年末移动电话基站5000个。
南平市站
武夷山东站(现更名为南平市站)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是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南平车务段管辖的二等站,是合福高速铁路中间站。
截至2022年末,建阳区境内公路里程1930.06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34.98千米。境内火车站2个,铁路境内里程30千米,全年铁路客运量为1.3万人,铁路货运量为10万吨。国道3条,公路里程111.72千米;省道1条,公路里程111.22千米;县道8条,公路里程250.20千米;乡村道532条,公路里程1321.95千米。
截至2022年末,建阳区全区机动车保有量10.4万辆。其中汽车保有量3.5万辆,其中载客汽车3.0万辆,载货汽车0.5万辆。摩托车保有量6.9万辆。年末实有公共汽车207辆,公共汽车客运总量952.96万人次,年末实有出租汽车290辆。
区委书记:谢启龙;
人大常委会主任:郑立新;
副主任:刘寒、李家回、叶清勇、孙立群;
区长:王冲;
副区长:郑颖培、郑林山、张朝晖、张学玲、阎济民、姜丽华、张华;
区监察委员会主任:陈旭;
区人民法院院长:潘少军;
政协主席:方丹青;
副主席:沈嘉荣、张晓虹、黄辉、张礼华;
秘书长:刘晨曦;
参考资料: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建阳区共有普通中学16所,班级数402班,在校生18991人,初中生毕业率99.53%;小学23所,班级数627班,在校生26101人,小学生毕业率100.51%;全区共有幼儿园50所,班级数342班,在园人数9475人。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末,建阳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25个,其中区直属医院4个(南平市建阳第一医院、南平市建阳中医院、南平市建阳区妇幼保健院、南平市建阳区康宁医院),南平市级医院1个,监狱医院1个,乡镇卫生院11个,村级卫生所99个,卫生监督所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年末卫生从业人员276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436人,医生729人,拥有病床总数1663张。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建阳区共有6.3万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16.5万人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2万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27.8万人参加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4.6万人参加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全区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815元/月,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677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5024人。年末城乡已保特困户540人,敬老院12所,收养人数262人,建立社区服务中心(站)35个。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建阳区共有体育场(馆)2个,剧场、影剧院2个,文化馆(站)13个,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5个,网吧8家,歌厅21家,健身房4家,印刷企业及书店23家,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25.5万册。
综述
南平市建阳区名胜古迹有革命遗址3处、古文化遗址132处、古建筑12处、古墓6处、古石刻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唐-元代建窑遗址、宋代朱熹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唐代将口窑址、宋代宋慈墓),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
考亭旅游度假区
考亭旅游度假区
考亭旅游度假区总占地面积约930公顷,以考亭朱子文化为核心主题资源,结合考亭山水风光、民风民俗、非遗工艺等特色主题资源,打造研学旅行、亲子休闲、夜游观光、运动健身、康体疗养、休闲购物、节事活动、农耕体验等多样化的度假旅游产品,是一处综合型度假旅游目的地。共划分为五大核心片区,分别是建盏文化旅游街区、建盏文化创意园、考亭书院、考亭古街及武夷花花世界景区。
三色书坊景区
书坊太阳山
嘉禾水稻
嘉禾水稻,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建阳县唐石里(黄坑)水稻丰产,并发现“一本15穗”的稻穗,农民称其为佳禾稻,于是地方官员即上报朝廷,景定帝闻讯予以嘉奖,被称为“嘉禾稻”,并诏改建阳县为“嘉禾县”。由此,建阳有“嘉禾之乡”和“闽地米粮川”的美誉。
建阳锥栗
建阳锥栗,也称苏源锥栗、陈地锥栗,俗称榛子、毛榛、栗子、珍珠栗,为壳半科栗属。其芒刺苞内含坚果一个,果实底圆顶尖,形如锥,故名。建阳锥栗主要产地在建阳漳墩镇、水吉镇一带,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主要品种有白露子、油榛、黄榛、乌壳长芒等。产区除漳墩、水吉外,还分布于回龙、小湖、书坊、徐市、莒口等地。优良品种以漳墩“苏源锥栗”和水吉“陈地锥栗”为代表。
里外曹笋
里外曹笋,盛产于建阳童游镇庵山下的里曹、外曹村一带,故名。竹笋按季节分为冬笋和春笋,里外曹笋一般是指春笋。据道光《建阳县志•物产志》载:“春笋所在多有,惟庵山下所产者最佳。”里外曹村民在此已休养生息数百上千年。村民将这里出产的大明竹(毛竹)春笋运到城里出售时,人们就慢慢习惯称其为“里外曹笋”。唐朝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有诗云:“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每日逐加餐,经时不思肉。”
建阳白莲
建阳白莲,简称“建莲”,最早品种有青蓬莲、红蓬莲,都属建莲系列。南宋朱熹于乾道、淳熙间(1170~1175年)居莒口云谷山,有《莲沼》诗云:“亭亭玉芙蓉,迥立映澄碧。只愁山月明,照作寒露滴。”明嘉靖与万历《建阳县志》都有“莲实”(即莲荷实)的记载。据《建阳文史资料》史昭南记载:“建莲与其他产地莲子相比,籽实肥壮洁白,色如冻脂,易煮耐煨,汤清见底,汁味淳香,清甜爽口。”建莲富含蛋白质、淀粉、绵子糖和维生素。具有益肾固精,养心明目,补脾健胃等功效。另据《本草纲目》记载:莲心、莲叶能解热毒,根节可止咳血,花瓣能治疮痛等。其药用功能达30多项。
古代名人
朱熹:(1130~1200)生于尤溪县。是中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其著作被元、明、清三朝代定为开科取士的必读之书;其哲学观点影响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长达600多年时间。
宋慈:(1186~1249)南宋建阳人,中国法医学先驱,他的《洗冤集录》,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法医学专著,宋慈也因此被界内公认为法医鼻祖。
游酢:(1053~1123)建阳县禾平里(今建阳区麻沙镇长坪)人。闽北最早接受“洛学”的学者。程门四大弟子之一。学成南归悉心传授理学,“中兴于南”与后来朱熹理学思想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师承关系,被尊称为“道南儒宗”。
熊宗立:(约1409~1482)明建阳(今福建建阳县)人。明代有名的医家和刻书家。师从刘剡学医,推崇五运六气之说,著述甚丰,日本医生真长兰轩曾从其学。是福建历史上刊刻医书最多的人。
游艺:明末清初建阳崇化里(今书坊乡)人,宋儒游酢后裔。长于诗作。
陈升之:建阳三桂里(考亭)人。以同平章事衔出任镇江节度使、扬州通判,封秀国公。朝廷赠太保、中书令,谥号“成肃”。
江文蔚:建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晋高祖天福中前后在世。后唐长兴中(932年左右),举进士,为河南府推官。与高越并有文名于江南,时称“江、高。”文蔚生平博学多才,尤工词赋。卒,谥简。
阮逸:(又称阮逸女),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北宋音乐家,精通经学,擅长词赋。曾任镇江军节度推官,不久调任镇安军(治今绍兴)掌书记,景佑初升任杭州知府。
惠崇:(965~1017)建阳人,北宋僧人,擅诗、画。有诗作《北宋九僧诗》、画作《沙汀烟树图》等传世。
丁显:(1358~?)建阳人。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状元。为明代福建状元第一人。授翰林院修撰。丁显资禀聪敏,博通经史,能援笔立就,一时名流都与他结成莫逆之交。著有《建阳集》。
范如圭:建州建阳人。少从舅氏胡安国受《春秋》。登进士第,授左从事郎、武安军节度推官。
吕祉:(?~1137年)建阳人。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太学上舍释褐出身。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高宗即位后,任右正言,因直言议论政事得罪,贬为明州(今宁波)通判。宋高宗赠吕祉为资政殿大学士,特敕葬邵武樵岚。
陈师锡:(1057~1125)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进士。徽宗立,召拜殿中侍御史,俄出知颍、庐、滑三州。坐党论,监衡州酒,又削籍安置郴州。《宋史》卷三四六有传。
祝穆:(?~1255)祖籍婺源(今属江西),其先新安(今歙县或曰建阳)人,徙居崇安。曾祖祝确为朱熹的外祖父,父康国是朱熹表弟,跟随熹母祝氏居崇安。与弟癸同从朱熹受业,后被荐为迪功郎。刻书家、藏书家。
当代名人
支荣慧,建阳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等。支荣慧的书法理论研究与创作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支荣慧书法作品展”在珠海古元美术馆举办。福建电视台《福建新闻联播》曾报道支荣慧精心创作的书法作品。 2017年11月15日,《中国书画报》刊登《风行雨散 润色花开——支荣慧书法艺术赏析》。
2021年4月1日,建阳区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创建县”推评名单。
2021年6月21日,建阳区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7月15日,建阳区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9月8日,建阳区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11月15日,建阳区被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确定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
2021年12月22日,建阳区被认定为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3年10月,被命名为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2024年4月8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五届四次、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八届四次理事会在四川广元召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共同授予建阳区“中国建盏之都·建阳”荣誉称号。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