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明州 编辑
思明州(思明洲),思明县是昔日曾设置于福建省的县,存在于明郑时期与民国初期,其辖区主要是在厦门本岛一带(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厦门市的思明区与湖里区)与金门地区(中国台湾地区金门县与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市翔安区所管的大小嶝)
明初,嘉禾屿(后面改称厦门岛),隶属永宁卫,称“永宁中左所”。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为抗御倭寇侵犯,在厦门筑成厦门城。
城建成后,朝廷在此同安县绥德乡嘉禾里设置守卫千户所。移永宁卫中、左所于嘉禾屿(厦门岛),配战船20艘,士兵1204名,时厦门地方行政仍归属 福建 同安县。清顺治三年(1646年),清兵进逼福建,忠于明王朝的郑成功占据厦门、金门作为“复明”根据地。
顺治十二年二月,郑成功在 同安县绥德乡嘉禾里 改中左所为思明州,寓思念明朝之意。州署设知州及吏、户、礼、兵、刑、工等六官,广纳明遗官员,分理军政各事。
中文名:思明州
外文名:Si Ming Zhou
明初:嘉禾屿(后面改称厦门岛)
隶属:永宁卫
为抗御倭寇:侵犯,在厦门筑成厦门城
清
1655年,郑成功将明朝中左守御千户所改为“思明州”,表示“思念明朝之意”,并置有知州,下分吏户礼兵刑工,之后郑经又于1663年将州改制为县,是为“思明县”之名首次出现(但约在此时期,位在台湾的天兴县与万年县却改制为天兴州与万年州)。金厦两岛在改制不久后便为清军攻下,思明县遂裁撤,复归同安县管辖。
民国
辛亥革命之后,厦门成立了福建军政府厦门分府,于1912年4月18日厦门军政府参事会派代表向福建都督府请愿获准,厦门与金门一同从同安县独立再次设置“思明县”,但该年9月18日思明县便升格为“思明府”,直到1913年3月30日又废府改回“思明县”。
1914年福建巡按使许世英咨陈内政部,派左树燮为金门筹办设治委员,于同年7月奉准后将金门地区(大、小金门与大、小嶝等岛)从思明县独立出来设置金门县(归厦门道管辖,乃二等县治)是以思明县仅辖厦门本岛。金门县于隔年(1915年)4月9日奉批令成立县治,设县知事,改县丞署为县公署。
思明县后来在1935年4月裁撤,改制为厦门市。
思明州
思明州
以福建漳厦:“海门”在九龙江进入厦门港海域这间;“濠门”在海门的东北(《明史》)。按照方位,该是今的屿仔尾一带。那地方有个村落叫“石后”,即今的厦门到屿仔尾客轮的终点站。“后”字闽南话叫“户”或“护”,《辞海》给“濠”字解释为“护城河”。这样“护”字的话音就还有“濠”字的痕迹以及 “户”字的谐间。而“海门:往下到鼓浪屿和厦门岛,是海潮进出的通道,像护域河河水进出的门,也就是“濠门”。“濠门”以下的一个门叫“下门”。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