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罗区 编辑
新罗区,隶属福建省龙岩市,位于福建省西南部,东连漳平市,西接上杭县,北邻连城县、永安市,东南与南靖县交界,西南与永定区毗邻,总面积2678平方公里。 截至2023年6月,新罗区辖10个街道、10个镇。 截至2023年末,新罗区户籍总人口62.76万人。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设新罗县。天宝元年(742年),改名龙岩县。大历四年(769),析置上杭场(上杭县)。元,析置南胜县(今南靖县)。明成化七年(1471),析置漳平县。隆庆元年(1567),析置宁洋县。1996年,撤销龙岩市,改设新罗区。
2023年,初步核算,新罗区地区生产总值(GDP)1149.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4%。三次产业比重为4.7:43.3:51.9。
中文名:新罗区
外文名:Xinluo District
行政区划代码:350802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福建省龙岩市
地理位置:福建省西南部
面积:2678 km²
下辖地区:10个街道、10个镇
政府驻地:龙川东路45号
电话区号:0597
邮政编码:3640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62.76 万(2023年末户籍人口)
著名景点:龙崆洞
火车站:龙岩站
车牌代码:闽F
地区生产总值:1149.58 亿元(2023年)
新罗区九一南路夜景
南朝宋泰始四年(468),晋安郡改为晋平郡(新罗县不存),苦草镇属之。梁天监年间至隋,苦草镇属龙溪县。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设新罗县,除辖地外,还包括今漳平县全境,永定、上杭、南靖等县部分地域,隶汀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名龙岩县,大历十二年(777),改隶漳州。
五代十国,宋及元初,仍隶漳州。元代中后期隶漳州路。
明代至清初,隶漳州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龙岩县改设龙岩直隶州,辖漳平、宁洋县。
1913年,废州复县。民国14年,废道,龙岩是直隶福建省。民国22年11月,“福建事变”后,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龙岩属龙汀省。民国23年7月,龙岩县属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24年改第六区,民国36年复为第七区。
1949年9月,龙岩县解放。
1950年4月,省第八行政专员公署改称龙岩专区。
1970年,改称龙岩地区;
1981年9月,改县为市(县级市),仍属龙岩地区。
1996年,撤销龙岩地区设地级龙岩市,撤销县级龙岩市改设新罗区,隶属龙岩市。
区划沿革
唐大历四年(769),划出西南部的湖雪下堡等地置上杭场(上杭县)。
元至治年间(1321~1323),划出南面部分地置南胜县(今南靖县)。
明成化七年(1471),划出九龙乡的居仁、和睦、聚贤、感化、永福等五里设漳平县。隆庆元年(1567),划集贤里的东西洋五图隶宁洋县。
民国29年(1940),分别划适中镇竹仔炉村,紫岗乡的坑头、双坑口等村(折合5025亩)属永定县。
民国31年,划云高乡的高中、赤村、溪山3保
2022年,新罗区地区生产总值(GDP)1182.28亿元(现价,快报数,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00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557.74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571.54亿元,增长3.4%。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4.8:46.7:48.5调整为4.5:47.2:48.3。2023年,初步核算,新罗区地区生产总值(GDP)1149.58亿元
319国道 、东肖高速 、厦蓉高速 、政永高速 、358国道 穿过新罗区。2023年,新罗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3.17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公路客货运周转总量为840709万吨公里,增长7.43%。
区委书记 | 张锋 |
区长 | 邱伟勤 |
更新于2024年5月 |
教育事业
2023年,新罗区高等学校2所(龙岩学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所(龙岩农校、龙岩卫校、龙岩体育运动学校、龙岩华侨职业技术学校),技校5所(龙岩技师学院、龙岩市交通职业技术学校、龙岩市人才职业技术学校、龙岩市龙辉职业技术学校、龙岩市龙翔职业技术学校)。
高等学校:龙岩学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科学技术
2023年,新罗区专利授权总数1372件,同比增长-31.09%,其中:发明164件、实用新型1132件、外观设计76件;职务发明专利与非职务发明专利比例93.37﹕6.63;年末有效发明专利量761件,同比增长18.35%。
文化事业
2023年,新罗区拥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87个,其中,一级公共大型图书馆1个,三级文化馆1个,三级博物馆1个,山歌戏传习中心1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63个,镇街文化站20个。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新罗区卫生医疗机构共688个(包括医院、门诊部、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所)。卫生技术人员1042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735人,注册护士5066人,其他技术人员1507人,医疗床位数8315张。
社会保障
2023年,新罗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608万人,完成全年任务数10600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3090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457人。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21场,累计组织1311家次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4.13万个。不断扩大政策效应,进一步激发创业带动就业活力,助企纾困,稳岗稳就业。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累计发放各类惠企惠民资金6654.56万余元,惠及企业百余家次,惠及群众32000余人,其中发放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用人单位社保补贴等惠企资金213.78万元、见习补贴104.27万元、社会保险补贴资金788.18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84.28万元、一次性用工服务奖补11.74万元、失业保险金4450.22万元、代缴基本医疗保险1002.09万元。
2023年,新罗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9.16万人,新增养老金发放5166人,死亡暂停1014人,享受养老待遇6.56万人,发放养老金13941.86万元。被征地农民养老补助金发放2.62万人,发放补助金9423.71万元。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20.9万人,享受养老待遇1.49万人,发放养老金36654万元。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单位220家,在职缴费人员9255人,享受养老待遇6146人,发放养老金3394.01万元。
截至2023年末,新罗区城镇养老机构共19个,公建公营1个,公建民营10个,民办8个。床位总数4909个,其中社区养老服务床位数1569个,养老机构的床位数3335个(其中:护理型床位数3198个)。全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年累计5563户次7861人次,特困1269人次;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年累计24069户次39852人次,特困10800人次。
人民生活
2023年,新罗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799元,比上年增长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654元,比上年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94元,比上年增长6.5%。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9741元,比上年增长5.4%;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904元,比上年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185元,比上年增长5.9%。
龙岩采茶灯
龙岩采茶灯,福建省龙岩市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14年12月03日,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申报的龙岩采茶灯,入选国务院发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典常楼
典常楼,又名瑞云楼,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坐北朝南,内包外联式生土夯筑方围土楼。分前、后主楼二部分,占地面积2526.71平方米。前楼2层,高6米,设大门3;后楼4层,高13米,设大门3。该楼墙厚0.55米,前后楼由2侧门相连,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前楼大门、天井、侧道、后楼大门、廊道、天井、中堂、后楼祖堂。楼内装饰别致,庭院分隔有序,是区内现存最华丽、最完善的方围土楼。保存基本完整。 2006年5月2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闽西工农银行旧址
闽西工农银行旧址,位于新罗区东城街道。原是军阀陈国辉于1927年在龙岩建设中山路时所建,龙岩商人李连斋在此开设泉利布店。占地面积132平方米,四层砖木结构骑楼式。1930年9月,闽西苏维埃政府决定设立闽西工农银行。
闽西工农银行的成立,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在调剂金融、缩小剪刀差、稳定苏区财政金融等方面立下大功。是革命根据地红色金融建设中创办较早、时间较长,办得较好的股份制银行。该旧址见证了闽西红色金融的建立,也是研究红色金融的重要实物依据 。 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闽西革命烈士陵园
闽西革命烈士陵园,建在福建省龙岩市城西的虎岭山,占地300多亩,1980年兴建。陵园内,还建有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博物馆始建于1985年,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有馆藏文物1000多件。距博物馆不远有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建于1956年10月,碑高25.35米,由10多种不同规格的大理石构造,碑身南北两面刻“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9个大字,碑顶饰以月亮云彩图案的浮雕,碑座四周为花岗石栏杆。陵园的其它建筑还有光荣亭、霞飞门、郭滴人烈士墓等。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由民政部公布闽西革命烈士陵园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政治部和司令部旧址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政治部和司令部旧址,位于龙岩市和平路62号原市政府大院内,与中山公园毗连,系1927年时任福建省防军混成第一旅旅长的军阀陈国辉所建。该楼为单体骑楼式砖木构二层洋楼。平面呈方形,坐东朝西,占地面积361平方米。建筑面积750平方米。
1929年6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红四军在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的率领下,第三次攻克龙岩城消灭了著匪陈国辉旅局后司令部设于此。1985年被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岩咸酥花生
龙岩咸酥花生,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龙岩咸酥花生制作工艺可远溯至明朝万历年间,迄今有四百多年历史;由于花生产地自然条件优越,传统加工焙制方法独特,使产品具独特的地方风味,酥、香、脆,其味既香且微咸,咸中略带甘甜,吃起来口感松脆,香酥美味妙不可言。
2009年,龙岩咸酥花生”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8年5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龙岩咸酥花生”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苏坂蜜柚
苏坂蜜柚,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苏坂镇位于龙岩市新罗区东北部,全年气候温和,春季回温早,光照充足、低温期短、无霜期长,多年平价降水量为1850毫米,具有独特的气候资源,非常适合果树生长。“苏坂蜜柚”以其个大、皮薄、汁多、味香、可食率高而著称。
2016年,苏坂蜜柚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龙岩山麻鸭蛋
龙岩山麻鸭蛋,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龙岩山麻鸭蛋产自享有美誉的福建省优良地方蛋用型鸭种 “龙岩山麻鸭”。特殊的地域环境造就了龙岩山麻鸭善于在崎岖的山路行走,觅食能力强, 适应山区自然环境,适于梯田放牧,可终年放牧,亦使得其产出的龙岩山麻鸭蛋蛋质优良,营养丰富。
2018年,龙岩山麻鸭蛋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龙岩斜背茶
龙岩斜背茶,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龙岩斜背茶是汉族茶农创制的名茶,具有三百多年悠久历史,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列福建十大名茶之一。斜背茶属炒青绿茶,因其条索灰绿带黄,汤色黄绿,叶底嫩绿黄亮,以三著黄绿”而著称,香气清高而稍带艾香,滋味醇厚回甘,犹如新鲜橄榄,生津持久而耐人寻味。
2018年2月1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龙岩斜背茶”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9年,龙岩斜背茶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新罗百香果
新罗百香果,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百香果学名西番莲,又名“情人果” “爱情果”,新罗种植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周多为平均海拔800多米的群山,山体岩层以侵入岩花岗岩为主,土壤多为红黄壤和灰棕壤,山泉水常年喷涌,造就“新罗百香果”果甜中带酸、果大、色泽好、肉质丰富等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区的优势特点。
2019年,新罗百香果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适中薏米
适中薏米,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适中镇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南隅,四面环山,中部盆地,温和的气候、优良的土质为适中薏米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种植环境。适中薏米外观黄白,颗粒小而饱满、色泽白净、圆润,腹沟较深,闻之清香扑鼻,煮粥、作汤均可。煮后洁白糯软,粘香、细腻、软滑,气馨甘爽。
2020年,适中薏米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龙岩山麻鸭
龙岩山麻鸭,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龙岩山麻鸭是体型较小,早熟,产蛋量高,觅食能力强,善于跑动。
2017年1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龙岩山麻鸭”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21年,龙岩山麻鸭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新罗天草橘橙
新罗天草橘橙,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天草橘橙又名象山红,是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的特色农产品之一,其果实个大饱满,果面光滑,呈金黄色,带有自然光泽,着色均匀,观赏价值高;果皮薄,较易剥离且极耐运输;果肉脆嫩化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橙香浓郁,酸甜适度。
2022年,新罗天草橘橙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龙岩沉缸酒
龙岩沉缸酒,福建省龙岩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龙岩沉缸酒,选用优质糯米,配以祖传秘方酒曲,精心酿制,陈酿而成。酒色鲜艳透明,呈红褐色,有琥珀光泽,香气醇郁芬芳,饮后余香绵长,是中国十八大名酒之一。
2007年,沉缸酒获得“福建老字号”称号;2011年,“龙岩沉缸酒”制作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3年12月12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龙岩沉缸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邓子恢,福建龙岩新罗区人。 192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与领导闽西起义。1950年2月,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中南财经委员会主任。1953年1月,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1954年9月,任国务院副总理,主管农业,1964年12月至1972年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罗元发
罗元发,1910年11月生于福建省龙岩县龙门镇塔前村。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参加后田乡农民起义。1929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调任西北军区空军司令员。1954年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任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
林海云
林海云,福建省龙岩县城东门外平寨坊(今龙岩市新罗区东城街道)社兴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华北政府工商部副部长、国务院财贸小组副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党组书记、代理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署长。
陈仁麒
陈仁麒,福建省龙岩县(今新罗区)小池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91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20年11月,新罗区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1年1月,新罗区入选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10月,新罗区入选2021年度福建省城市发展“十优”区。
2022年8月,新罗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