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县 编辑

福建省宁德市下辖县

霞浦县霞浦县

霞浦县,隶属福建省宁德市。地处福建省东北部、台湾海峡西北岸,曾是闽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地处沿海,呈半岛型区域,全县陆地面积171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9592.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05公里,占全省的八分之一,居全省首位。大小岛屿400多个。绵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港湾成了霞浦地理特色。2022年,霞浦县常住人口47.9万人,户籍总人口54.84万人。霞浦县,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县,属福宁府。三国时期曾是东的造船基地,史上称“温麻船屯”。晋太康三年(282年),霞浦始设温麻县,距今已有1741年的建县历史,相继涌现沩仰宗始祖灵祐、易学宗师黄寿祺以及著名历史学家、书法家游寿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是中国东南沿海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港口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的沿海经济开放县,是福建最早开放的对台贸易口岸,是“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中国南方海参之乡”、“中国海带苗之乡”、“中国生态大黄鱼之乡”、中国南方海参之乡,素有“闽浙要冲”、“鱼米之乡”、“海滨邹鲁”的美誉。2022年,霞浦县地区生产总值353.70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5.4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27.2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1.03亿元,增长3.2%。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霞浦县

外文名:Xiapu County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福建省宁德市

地理位置:宁德市东部

面积:1489.6 km²

下辖地区:3个街道、6个镇、6个乡

政府驻地:松城街道

电话区号:0593

邮政编码:3551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54.84 万(2022年)

机场:福建水门机场

火车站:霞浦站

车牌代码:闽J

地区生产总值:353.70 亿元(2022年)

历史沿革

编辑
据《霞浦县志》,“清置霞浦县,县境西南有霞浦江,东流入海。又有霞浦山,海中有青、黑、元、黄四屿,日出照映,江水如霞彩,这是山以江名,县以江名。”

晋太康三年(282年),划侯官县东北部置温麻县,隶属晋安郡。隋开皇九年(589年),温麻县并入原丰县(后称闽县)。

唐武德六年(623年),以原温麻县地改置长溪县(一说复置温麻县,详见《附录·唐温麻县建置考略》),隶属泉州(今福州,下同)。同年,长溪县移治连江,改称连江县。武周长安二年(702年),与连江县以白鹤岭为界,复置长溪县,仍属泉州。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长溪县升为福宁州,辖福安、宁德县,隶属福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福宁州,以州本部境域置福宁县,属福州府。成化九年(1473年),福宁县复为福宁州,直属福建布政使司。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福宁州升为福宁府,同时置霞浦县为附郭县,霞浦县属福宁府。

民国2年(1913年),废福宁府,霞浦县属福建省东路道(翌年改称闽海道)。民国14年,废除道制,霞浦县直属省辖。民国22年11月至次年1月,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福建划分4省、2特别市,霞浦县属闽海省。民国23年7月,全省设10个行政督察区,民国24年10月,改为7个行政督察区,霞浦县先后属第二、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32年9月,增设第八行政督察区(专署驻福安),霞浦县属之。民国36年4月,第八行政督察区改称第一行政督察区,霞浦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直至霞浦解放前夕。

民国23年4~12月,在中共闽东特委和闽东苏维埃政府领导下,在霞浦、福安、福鼎等县的边界地区,先后建立福霞、霞鼎、安福、霞鼎泰4个县苏维埃政府及其所属苏区,实行红色割据。

1949年10月,全省设立8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简称专区),霞浦县属第三专区(专署驻福安)。

1950年3月,第三专区改称福安专区,霞浦县属之。

1970年7月起,福安专区专员公署移驻宁德,改称宁德地区。

1990年底,霞浦县属宁德地区。21世纪,属宁德市。

行政区划

编辑

霞浦

民国元年(1912年),下东区分设中东(青皓)区,全县共10个自治区,主要村庄(境)574个。

民国25~26年,实施分区设署,全境改划4区,第四区为柘洋特种区,霞浦县3个区辖40联保、394保、4035甲。

民国27年,第一区县下塘、鸥港、松山3联保改属第二区,各联保改用办公处所在地名为名,保甲缩编为314保、3210甲。

民国28年,从第三区分设第四区,下辖长春、大京、闾峡、下浒、东冲5联保、59保。

民国29年,实施新县制,撤销联保,改置8镇、13乡,下辖314个保。

民国30年,全县改设3区,县直辖长溪、松南、关东3个乡镇。

民国32年,撤销大南区,全县改设7乡镇、99保、2126甲。

1949年10月,全县成立5个区,区以下利用原保甲开展工作。

1950年6~10月,进行民主建政,废除保甲,并从第一区、第三区分设第六区(沙江),从第二区分设第七区(下浒塘)。全县划分7区、105乡,除未解放岛屿外,建立102个乡(街)政权。

1952年6月,第一区分设城关区,第五区分设第八区。同年9月,城关区改称第一区,原第一区改称第九区,全县为9区、98乡、1镇、3街(不含待解放岛屿)。第一区区公所驻万贤街,辖3街5乡;第二区区公所驻长春,辖12乡;第三区区公所驻盐田,辖10乡;第四区区公所驻水门,辖15乡1镇;第五区区公所驻溪西,辖10乡;第六区区公所驻水潮,辖13乡;第七区区公所驻下浒塘,辖12乡;第八区区公所驻柏洋,辖10乡;第九区区公所驻后港,辖11乡。

1954年11月,成立海岛区,区公所驻三沙,辖东角、芦竹、三沙、古镇、浮鹰、北礵、大澳、烟台8个乡镇。

1955年5月,海岛区分设三沙区,海岛区公所迁浮鹰(后迁西洋),下辖4个乡。同年12月,第九区撤并于第一区,改设城关区,全县行政区划为10个区、131个乡镇。

1956年2月,五、八区合并为溪西区,城关区改为城关镇,复设后港区,其他区改按驻地命名,全县行政区划调整为9区、5镇(含1个直辖镇)、87乡、3街。

1958年3~5月,实行撤区并乡并社,除保留海岛区外,撤销长春等8区建制,乡镇调整为2镇46乡。同年9月起,48个乡镇先后合并为城关、长春、盐田、牙城、水门、崇儒、溪西、柏洋、溪南、沙江、下浒、三沙、海岛13个乡镇,按乡镇成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管理体制。

1959年12月,撤销溪西、沙江公社,其所辖大、小队并入附近公社和国营场,全县共11个公社、190个大队、919个小队(后称生产队)。

1961年5月,恢复沙江公社建制。嗣后恢复区建制,12个公社改为12个区,下辖90个公社(俗称小公社)。后城关区墓斗公社分设青福公社,崇儒区横江公社分设洋里公社,全县为92公社、533大队、2939生产队。

1966年6月,城关区分设城关镇,三沙区分设三沙镇。同年10月,撤销区建制,实行一区一社,全县设2镇、12公社,辖294个大队、2747个生产队。1968年4月,城关公社改称城郊公社。1969年11月,三沙镇撤并入三沙公社。

1971年12月,城关镇与城郊公社并为城关公社,全县复为12个公社,下辖246个大队、2599个生产队。1980年3月,城关公社又分为城关镇和城郊公社。年底,全县共1镇、12公社、287大队、2844生产队、14街道。

1981年,城关镇和城郊公社分别改称松城镇、州洋公社。1983年11月,三沙公社改为三沙镇,全县复设2镇、11公社,下辖293个大队、3080个生产队。

霞浦县霞浦县

1984年,恢复乡、镇建制,全县设松城、三沙、牙城、溪南、沙江5镇,州洋、长春、下浒、盐田、崇儒、水门、柏洋、海岛8乡。

1986年7月,撤销下浒乡,分设下浒镇和北壁乡。

1990年,全县行政区划为14个乡镇。

2000年,霞浦县辖7镇、4乡、3民族乡。

2003年7月,撤销松城镇,设立松城、松港2个街道。

2003年,霞浦县辖2个街道、6个镇、3个乡、3个民族乡。

2020年5月,松港街道析置松山街道。

行政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宁德市

街道

松城街道

松港街道

松山街道

-

-

-

长春镇

牙城镇

溪南镇

沙江镇

下浒镇

三沙镇

北壁乡

海岛乡

盐田畲族乡

水门畲族乡

崇儒畲族乡

柏洋乡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霞浦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台湾海峡西北岸。全县陆地面积1716平方公里。

霞浦县

地形地貌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呈三级阶梯状下降,西北峰峦耸峙,最高峰“目海尖”海拔1192.4米;中部丘陵连绵,低山、平原、盆谷交错;东南港湾众多,主要有“两洋三湾四港”(东吾洋、官井洋,三沙湾、福宁湾、牙城湾,三沙港、东冲港、吕峡港、盐田港)。海岸线长度505公里,浅海滩涂面积104万亩,大小岛屿400多个,均居福建省各沿海县(市)的首位。特别是:拥有溪南、三沙、北壁等宝贵的天然深水岸线和充裕的土地后备资,蕴藏着发展石化加工、船舶修造、能源生产等重化产业的战略优势。

气候

霞浦县年平均气温16℃—19℃,春多雨水,夏多台风,冬暖夏,霜雪少见。受海洋气候影响,季风特点明显。灾害性天气以台风、暴雨为主,有影响的台风年平均出现3次。

水文

境内水系呈树枝状分布,干流长1公里以上的河流24条,多年平均径流量13.38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有杯溪、罗汉溪、长溪三河,总流域面积635.2平方公里,干流长134.5公里。杯溪以流域面积广、干流长居首,罗汉溪以落差大、水能丰富称优。

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7.42万千瓦,可开发量4.5万千瓦,地下水年蕴藏量近亿万立方米,潮汐能量巨大,开发条件优势。

自然资源

编辑

溪西水库

霞浦地形从北向南倾斜,呈三阶梯状。境内河流自成流域,自北向南入海。七都溪,罗汉溪,杯溪,三河,长溪等五大河流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溪西水库和柏洋引水配套工程以及一、二、三级梯级开发的电站,改善了农业的灌溉条件,并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能源。县电厂实现微电脑遥测、遥讯和“梯级电站优化调度”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

海洋资源

霞浦县风景霞浦县风景

霞浦山海资源丰富。海域占全省海域面积的21.76%,海洋渔场28897平方公里,浅海、滩涂696平方公里,分别占全省的30.17%和23.76%,捕捞、养殖、航运等海洋经济在闽东地区属首屈一指。耕地27万亩,占陆地面积的12%。林业用地149万亩,森林覆盖率36%,杉、松等优势树种蓄积量83万立方米,还有三尖杉、四季千年桐、千年银杏、桫椤等珍贵树木。东吾洋沿岸晚熟荔枝为历史名贵水果,官井瓜(大黄鱼)、三沙 (石斑鱼)、七都蟳、沙洽蛎、盐田蛤、牙城蛏、霞浦文蛤、沙江对虾、沙塘剑蛏、崇儒李干、福宁清水绿茶等名优土特产饮誉海内外。

霞浦是闽东最具潜力的沿海大县,海岸线绵延曲折,大港口水深面阔,在闽东环三都大开发中,霞浦具有其他沿岸无法替代、一方独有的核心地位与地理优势。海域面积29592.6平方公里,浅海滩涂面积 104万亩,大小岛屿400多个,海岸线长505公里,其中深水岸线60.6公里,可建造1-50万吨码头泊位183个。

渔民在海边工作渔民在海边工作

霞浦是“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海洋鱼类700多种,滩涂生物200余种,主产大黄鱼、石斑鱼、弹涂鱼和海带、紫菜、牡蛎及蟹、蛏、蛤、蚶等,沙江剑蛏、牙城七都、盐田花蛤饮誉省内外。年水产品总量均在30万吨以上,居福建省各沿海县(市)的第二位。东吾洋沿岸晚熟荔枝、龙眼和沙江榨菜、崇儒李干及元宵茶、富锌茶等特产闻名遐迩。

霞浦是远近闻名的海洋大县,海水养殖和捕捞量名列闽东各县市之首,副热带海洋物种齐全,具有“八闽海鲜出霞浦”的美誉度。全县海洋捕捞年产量15.9万吨,海水养殖年产量24.3万吨,主要由鱼类、虾蟹类、贝类、藻类四大类构成。鱼类年产量21万吨,有大黄鱼、白鳓鱼、鳗鱼、乌贼、目鱼、鲳鱼、石斑鱼、鲈鱼、龙头鱼、弹涂鱼、真鲷鱼、鲈鱼、鮸鱼、美国红鱼等;虾蟹类产量4259吨,有对虾、南美白对虾、日本对虾、红虾、梭子蟹、青蟹、毛蟹等;藻类年产量79083吨,有海带、紫菜、龙须菜、麒麟菜等;贝类年产量108867吨,有鲍鱼、牡蛎、花蛤、泥蚶、贻贝、缢蛏、腾壶等。并拥有其他海域所稀有的海参、龟足、剑蛏等海上珍品。

矿产资源

非金属矿产品种众多,硅石、石岗岩、沸石、蛭石、高岭土、紫砂土和石英砂、矿泉水等均占有一定优势。

人口

编辑
2022年,霞浦县常住人口47.9万人,比上年增加0.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9.8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2.3%,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出生率6.61‰,死亡率7.74‰,人口自然增长率-1.13‰。户籍人口总户数17.37万户,户籍总人口54.84万人。

经济

编辑

综述

县城一角县城一角

2022年,霞浦县地区生产总值353.70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5.40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127.26亿元,增长40.1%;第三产业增加值141.03亿元,增长3.2%。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4.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6.0%,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9%。

人民生活

2022年,霞浦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10元,比上年增长7.4%;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1956元,比上年增长7.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6元,比上年增长9.6%;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8404元,比上年增长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774元,比上年增长6.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7568元,比上年增长6.1%。

财政

2022年,霞浦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7794万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51.4%,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4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65.4%。税收总收入一13.7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7.1%,其中,地方级税收收入一5.75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0.8%。非税收入14.49亿元,增长172.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6.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支4.56亿元,增长10.8%。其中,民生支出36.6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4%。上榜2022年度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市)。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霞浦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从产业划分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 86.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8.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下降3.9%。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1.3%,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0.0%。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控股投资增长32.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7.0%。

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到位资金比上年增长31.3%。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79.2%,国内贷款增长226.2%,无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增长11.7%,其他资金下降36.1%。房地产开发投资39.81亿元,比上年下降4.0%。其中,住宅投资27.08亿元,下降32.2%;办公楼投资0.13亿元,增长23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03亿元,增长73.7%。商品房销售面积27.43万平方米,下降55.1%;销售额25.81亿元,下降55.5%。

第一产业

2022年,霞浦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9.28亿元,比上年增长2.04%。粮食播种面积12.76万亩,增长0.85%,其中稻谷种植面积5.93万亩,降低0.97%,甘薯3.42万亩,增长1.22%;油料种植面积1.16万亩,增长1.35%;蔬菜瓜果类种植面积11.93万亩,增长1.40%。

收获粮食产量4.32万吨,比上年增1.42%;蔬菜产量12.10万吨,增长3.63%;水果产量8.42万吨,增长1.81%;茶叶产量0.93万吨,增长3.01%。

肉蛋奶总产量1.72万吨,增长10.77%。肉类总产量1.10万吨,增长2.96%。其中,猪肉增长5.15%,牛羊肉减少8.90%,禽蛋产量增长28.30%。木材产量7.95万立方米,增长0.13%。

2022年,霞浦县水产品产量48.44万吨,增长1.1%。其中海带产量 14.86万吨,降低4.9%;海参产量3.51万吨,增长49.9%。获得“中国海带苗之乡”“中国生态大黄鱼之乡”称号。新建省级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4个,累计13个;新增省市级家庭农场示范场6家,累计17家,新增省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0家,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累计67家;水门武坪村、北壁东冲村等8个村上榜省市“一村一品”示范村名单。建设设施渔业项目8个、渔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2个,开展海参健康养殖专项整治,完成“参优1号”刺参本土化育苗实验。

第二产业

工业

霞浦县霞浦县

2022年,霞浦县工业增加值106.0亿元,比上年增长51.6%。工业化水平30.0%。其中12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21.4%。

规上工业产值从增速方面看,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 85.6%。其中,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增长21.9%;私营企业增长22.7%。大中型企业产值增长209.0%。分轻重工业:轻工业产值增长111.3%;重工业产值增长20.7%。分行业: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30.5%;橡胶和塑料制品增长3.9%;非金属矿物业增长6.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61.1%;电力生产和供应增长16.6%。

新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累计14家。福宁浦明胶、创凯缝纫机评为科技小巨人企业,时代一汽获评省级绿色工厂。新能源产业园及配套设施项目启动建设,三沙紫菜加工产业园基本建成。霞浦经济开发区在省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中排名第44位。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8.37亿元,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314.23%,比上年增长117.29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8.6%,比上年增长5.7个百分点;工业出口交货值55.07亿元,增长68.6%。

建筑业

2022年,霞浦县建筑业增加值21.46亿元,比上年下降1.6%。资质内建筑企 6业完成产值10.00亿元,增长11.0%。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三沙港三沙港

2022年,霞浦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82亿元,增长5.3%。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市场零售额18.24亿元,增长14.4%,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6.0%。限额以下消费市场零售额95.58亿元,增长3.7%,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4.0%。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通过公共网络的商品销售额增长110.8%;粮油食品类增长64.7%,其中水产品类增长79.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71.1%;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23.3%。

对外贸易

2022年,霞浦县新注册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4个。合同外资总金额5365万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352万元。

邮电

2022年,霞浦县邮电业务总量5.63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电信类业务总量4.57亿元,增长14.7%。电话用户总数达到53.82万户,本年增加1282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数4.95万户,减少596户,移动电话用户数48.87万户,增加1878户。宽带用户23.04万户,增加1.90万户。

旅游

2022年,霞浦县星级酒店2家,备案民宿48家。各旅游景点共接待境内外游客642.57万人次,下降9.7%,旅游总收入60.35亿元,下降7.5%。共有A级景区13个,其中3A级景区3个(杨家溪景区、樱花谷景区、大京景区),2A级景区10个。拥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三沙镇东壁村),省级金牌旅游村2个(三沙镇东壁村、溪南镇半月里村),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22个。

“拾间海”获评全省首家全国甲级旅游民宿。“东海1号”观光道一期建成通车,积石公园、“星河一号”房车营地竣工投用,四礵列岛、下尾岛等成为网红打卡点。半月里村、上水村非遗展示馆提升工程完成建设,雷氏青草制作技艺、霞浦木雕入选第七批省市非遗项目。举办首届中国·霞浦海洋诗会暨新时代海洋诗歌论坛、首届福建海洋文化论坛等活动,央视频《乘着大巴看中国》栏目来霞拍摄。

金融业

2022年,霞浦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59.44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63.73亿元,增长22.9%。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401.78亿元,增长41.5%,其中短期贷款87.32亿元,增长30.5%;中长期贷款313.25亿元,增长44.4%。

交通运输

编辑
沈海高速公路和福温高速铁路穿境而过,设有4个高速互通口、1个火车站;拥有三沙、溪南、东冲等多个深水泊位,三沙口岸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扩大开放。

2022年,霞浦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83亿元,下降2.0%。各种运输方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为697万吨、196402万吨公里、300万人和53010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4.5%、10.5%、-1.1%和196.1%;港口货物吞吐量25.1万吨,较上年下降66.6%。民用汽车保有量39385辆,农用运输车50辆,挂车73辆。

政治

编辑
霞浦县委书记:郭文胜

霞浦县县长:陈贵裕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22年,霞浦县拥有各类学校153所,在校学生数93522人,毕业生21661人。其中,小学48所,招生数7087人,在校学生数46480人,毕业生6800人;普通中学23所,招生数9462人,在校学生数27870人,毕业生7910人;幼儿园80所,在园幼儿16302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225人。2022—2023学年度,幼儿园适龄幼儿入园率98.1%;小学学龄入学率100%,小学毛入学率100.3%,小学六年巩固率99.6%;初中学龄入学率98.9%,初中毛入学率101.0%,初中三年巩固率100.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0%。

滨海小学、八小教学综合楼等8个项目竣工投用,七中高中部护建、仙东小学迁建等2个项目动工建设。蓝天、小山哈两家托育机构列为省级托育照护试点单位。霞浦一中确认为首批福建省示范性高中。霞浦县被确定为省级幼小衔接试验区。

科学技术

2022年,霞浦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999人。其中高级职务1888人,中级职务4368人。检查3152家生产、经销企业的产(商)品;抽检28大类食品1445批次,总体合格率97.37%;共抽检电动自行车、电线电缆、农贸产品、海上塑胶产品、防疫物资、成品油、食品用塑料容器物资、合成革等183批次,总体合格率98.36%;强制检定计量器具5700台件次。

文化事业

2022年,霞浦县文化艺术表演团体14个、县级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系统各类艺术表演场次350场,观众16.7万人次;图书馆藏书量23.6万册,年外借量16万册次;组织文化活动100次。电影放映单位5个,放映场次2.5万场,观看人数17.6万人次。拥有广播电视台1个,村通播率98%;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0%,电视人口覆盖率为100%,播出新闻1713条次,其中被中央台录用播出 35条次,省台播出204条次,市台播出280条次。

体育事业

2022年,霞浦县共举办运动会场次38场,参加运动员2万人。参加省级比赛,获得8金8银5铜,分别为:足球2金2银、帆船6金4银5铜、田径1银、篮球1银。

医疗卫生

2022年,霞浦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97个,其中县级医院3家,乡(镇)卫生院14家,病床位数2639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606人,其中医生 839人。已设置医疗点的村272个,乡村医生250人。县医院新院搬迁开诊,下浒卫生院即将竣工。

社会保障

现代化的霞浦现代化的霞浦

2022年,霞浦县城镇新增就业3191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15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59人。

2022年,霞浦县共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4778人,其中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分别为1362人和13416人,年投入保障资金11403万元,投入救济资金589万元,享受农村临时救济4204人次。

参加养老保险参保职工65627人,比上年增加12785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9100人,企业单位56527人。共收取养老保险基金43449万元,比上年增加5377万元。领取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15601人,比上年增加784人,实发养老金61082万元,比上年增加4409万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员46962人,比上年增加6540人。工伤保险参保职工61378人,比上年增加7229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22.06万人,期末领取养老金的8.79万人,实发养老金1.63亿元。

历史文化

编辑
婚俗(畲族婚俗)

别具一格的教堂别具一格的教堂

婚俗(畲族婚俗),流行于畲族的民俗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闽东畲族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宗族外婚制和民族内婚制,整个畲族婚俗以歌传情、以歌结交、以歌述怀、以歌欢娱,以歌贯穿从议婚到完婚的全过程。

2014年11月11日,福建省霞浦县、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联合申报的婚俗(畲族婚俗)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遗产编号Ⅹ-139。

风景名胜

编辑
观音亭寨

观音亭寨,位于霞浦县水门畲族乡半岭畲族村,是古代福州往温州的必经之地。古道依山盘绕,半山腰置路亭,因亭内奉观音故称观音亭;明初辟山建观音院,后称观音亭寺、半岭寺。因防金钱会等人员潜入府城,于外围筑城设防,称观音亭寨。2001年,观音亭寨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赤岸空海纪念堂

赤岸空海纪念堂:804年(唐贞元二十年)日本国高僧空海(774—835年)随日该国第17次遣唐使入唐求法,使船遇风,历尽艰险,在海上漂流34天,最终漂流至霞浦赤岸,受到当地官民救援与款待,后往福州溯闽江北上,入长安求学。在唐期间,空海潜心于佛学、文学、医学等诸方面研究,博采盛唐先进文化之精华,回国后创立了日本佛教真言宗,并积极传播唐文化,被誉为“日本文化史之人杰,中日友好之先驱。”1984年3月,为纪念空海大师圆寂1180周年,日本真言宗各派举行隆重纪念活动,并组团前来赤岸朝拜,从此,日本每年均有数百名空海信徒前来赤岸参观朝拜。1986年以来,中日双方先后在赤岸建成了接待室、文物陈列室、祭海亭、望海亭、空海坊,特别是1994年5月21日,空海大师纪念堂在此落成,每年前来朝圣参观的日该国真言宗信徒和国内外游客更是络绎不绝,赤岸作为霞浦县宗教文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省政府批准为对外开放旅游点。

地方特产

编辑

霞浦元宵茶

霞浦元宵茶,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霞浦元宵茶来源及分布由福建省霞浦县茶业局于1981年从霞浦县崇儒乡后溪岭村“春分茶”群体品种中采用单株选种法育成。福建和浙东茶区有栽培。品种特征灌木型,中叶类。植株中等大小,树姿半开张,分枝尚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长椭圆形,叶色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微波浪状,叶身平,叶尖渐尖,叶齿较钝、浅、密,叶质尚厚软。芽叶黄绿色,茸毛尚多,一芽三叶百芽重41克。花冠直径3.7厘米,花瓣7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3裂。

2012年,霞浦元宵茶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5年被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霞浦晚熟荔枝

霞浦晚熟荔枝,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

霞浦县为中国沿海最北缘荔枝经济栽培区。霞浦晚熟荔枝栽培历史悠久,气候独特,成熟期7月底至8月上旬,相同品种比两广主产区迟熟1个月以上。荔枝果实心形,果顶渐尖,顶端钝圆,果肩微凸,果面鲜红色,龟裂片隆起小刺;果肉乳白色,半透明,肉质细滑,汁多化渣,甜酸适口,香气浓醇。获国家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银奖。

2012年5月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霞浦晚熟荔枝”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霞浦榨菜

霞浦榨菜,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霞浦榨菜的产地属独特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多为海相沉积土,日照时间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所产榨菜品质优。其个大,皮色浅绿光滑,皮下肉质色白而肥厚,质地脆嫩,形状美观,其腌制品脆嫩、鲜爽,具有明显的特征香气。

2011年12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霞浦榨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霞浦海参

霞浦海参,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霞浦县凭借海岸曲折,港湾众多,受风面小,潮流畅通,水质肥沃,鱼虾贝藻种类繁多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不断发展海参养殖,已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盐渍海参交易市场。海参含有蛋白质、钙、钾、锌、铁、硒、锰等活性物质外,海参体内其它活性成分有海参素及由氨基已糖、已糖醛酸和岩藻糖等组成刺参酸性粘多糖,另含18种氨基酸且不含胆固醇。

霞浦紫菜

霞浦紫菜,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福建霞浦漫长曲折的海岸线为这里创造出众多的天然港湾,近海海域成为种植紫菜的一座座天然水上农场。霞浦出产的紫菜无沙色泽鲜亮、口感鲜嫩,色香味俱全。

2009年,成功认证“霞浦紫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著名人物

编辑
唐朝“闽中之全才”林嵩;南宋爱国诗人谢翱;南宋参知政事王伯大;林则徐的老师游光绎;元代赠昭文馆大学士王都中;楹联鼻祖陈蓬;清正廉洁林遂;五福名医林祖成;教师的楷模师古;考古学家和书法家游寿;易学宗师黄寿祺;抗日木刻家林樾;油画家丘堤;旅美骄子李珍华;沩仰宗始祖灵佑;中国国务院原秘书长杜星恒 ;畲族歌王钟学吉以及国民党中央原候补监察委员刘成灿;中国大陆第一位留欧航空法学博士吴建瑞;中国农业考古第一人陈文华;中国首席服装设计师曾凤飞等。

荣誉称号

编辑
2019年8月,霞浦县入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19年12月,霞浦县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2020年3月,霞浦县入选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

2020年5月,霞浦县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

2021年,霞浦县入选2018年—2020年度入选福建省级文明城市。

下一篇 宁德市

上一篇 水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