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夷山市 编辑
武夷山市,福建省辖县级市,由南平市代管,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总面积2813平方千米。 截至2024年3月,武夷山市辖3个街道、3个镇、4个乡, 市政府驻地崇安街道。截至2023年末,武夷山市常住人口26万人。
唐会昌五年(845年),彭迁裔孙彭珰呈报朝廷获准,将温岭镇改为崇安场,这是“崇安”这一地名最早的历史记载。宋淳化五年(994年),改崇安场为崇安县。1985年3月1日,崇安县经国务院批准列为中国首批对外开放县市。1989年8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原崇安县,设立武夷山市。198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
武夷山市拥有彭祖文化、闽越文化、朱子文化、茶文化、柳永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宋代时期被儒家称为“闽邦邹鲁”“道南理窟”,是朱子理学的发祥地。是世界6大茶类中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为“万里茶道”起点、首个“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首批5A级风景旅游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拥有各类景区景点36处,其中5A级旅游景区1家,4A级旅游景区4家,3A级旅游景区8家。武夷山的自然景观独特、稀有、绝妙,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境内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九曲溪、天游峰、玉女峰、大王峰等景点闻名海内外。
2023年,武夷山市地区生产总值2405042万元,比上年增长5.2%。
中文名:武夷山市
外文名:Wuyishan City
别名:崇安
行政区划代码:350782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福建省南平市
地理位置:福建省北部
面积:2813 km²
下辖地区:3个街道、3个镇、4个乡
政府驻地:崇安街道
电话区号:0599
邮政编码:3543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26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玉女峰、天游峰、九曲溪、城村汉城遗址
机场:武夷山机场
火车站:武夷山站、武夷山北站
车牌代码:闽H
地区生产总值:2405042 万元(2023年)
武夷山市鸟瞰
唐垂拱四年(688年),彭迁之子彭汉奏准将新丰乡改为温岭镇,设立官署。
唐会昌五年(845年),彭迁裔孙彭珰呈报朝廷获准,将温岭镇改为崇安场,这是“崇安”这一地名最早的历史记载。
宋淳化五年(994年),改崇安场为崇安县。
民国初期,崇安县先后隶属于福建省第十行政督察区和第三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崇安县先后隶属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和福建省建瓯专署、建阳专署、南平专区、建阳地区、南平地区。
1989年8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原崇安县,设立武夷山市。
1994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南平地区,设立地级南平市,武夷山市隶属南平市。
区划沿革
武夷山市地图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崇安整编保甲,共设置25个联保办公处,辖109保,1277甲。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月,新接收的建阳城村联保重新改编,全县计编为4区,3镇,13乡,145保,1303甲,793村。同年2月,建阳的崇文上里,包括城村、大渚、井前、杨厝等地划归崇安四区的文仙乡。
1951年1月,崇安县分6区39乡(镇)。5月,将旧制的保、甲改为村、邻。
1952年9月,第五区中划出岚谷为第六区,原第六区改为第七区。
1954年,崇安四区的澄溪划入建阳,同时为缩小乡划范围,全县调整为7区77乡2镇。
1957年2月,五夫区白水乡西坑村划入浦城。同年9月,浦城的樟树、甸坑、茶秀、东坑、碗厂划归崇安县。
1958年9月,崇安全县人民公社化,行政区划实行政社合一,撤消区乡制。全县划分为5个公社:曙光公社(包括原城关、武夷、洋庄3个乡镇)、乐园公社(原五夫乡)、卫星公社(原兴田乡)、红旗公社(原星村乡)、幸福公社(包括原吴屯、岚谷两个乡)。公社下设大队、小队。
1961年底,城关公社又划分为城关、洋庄两个公社,幸福公社划分为吴屯、岚谷2个公社。全县调整为城关、武夷、洋庄、星村、兴田、五夫、吴屯、岚谷8个人民公社。
1989年8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原崇安县,设立武夷山市,管辖范围不变。撤县建市的同时,兴田乡和五夫乡也分别撤乡建镇,隶属关系和管辖范围不变。同年12月,经福建省民政厅批准下阳乡改为上梅乡。武夷山市共4个镇、6个乡、13个街道、115个村、86个居民小组、1469个村民小组。
1994年,经福建省民政厅批准,武夷乡撤乡设立武夷镇,行政区划不变。
1995年12月,经福建省民政厅批准,崇城镇更名为崇安镇。
2000年,武夷山市辖5个镇、5个乡:崇安镇、星村镇、兴田镇、五夫镇、武夷镇、城东乡、上梅乡、吴屯乡、岚谷乡、洋庄乡。
武夷山市区
2002年12月,经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崇安镇建制,设立崇安街道办事处,同时调整行政区域,将原城东乡的村尾,黄墩、崩埂、松凹4个村委会,以及原崇安镇的中街、和平、温岭、西门4个居委会和城西、城南、清献3个村委会划归崇安街道管辖;撤销城东乡建制,设立新丰街道办事处,同时调整行政区域,将原崇安镇的南街、河东2个居委会,以及原城东乡的五里、洋墩、里洋3个村委会划归新丰街道管辖;撤销武夷镇建制,设立武夷街道办事处,行政管辖区域不变。
2003年4月,武夷山市人民政府调整居委会(社区)设置,按区域相对集中、资源配置相对合理的要求,将原崇安街道所辖的中街、和平、温岭、西门4个居委会调整为清献、和平、温岭、花桥、营盘、百花、石雄7个社区居委会;将原新丰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南街、河东2个居委会调整为溪东、馀庆桥、临安、下府洲4个社区居委会。
至2005年底,全市共设崇安、新丰、武夷3个街道办事处,星村、兴田、五夫3个镇,上梅、吴屯、岚谷、洋庄4个乡,综合农场、华侨农场、良种场3个农茶场。下设15个社区居委会、115个村民委员会。
区划详情
截至2024年3月,武夷山市辖3个街道、3个镇、4个乡:崇安街道、武夷街道、新丰街道、星村镇、兴田镇、五夫镇、上梅乡、吴屯乡、岚谷乡、洋庄乡。 市政府驻地崇安街道。
街道乡镇 | 直辖 |
---|---|
崇安街道 | 营盘社区、清献社区、和平社区、温岭社区、花桥社区、百花社区、石雄社区、城南村、城西村、清献村、崩埂村、村尾村、黄墩村、松凹村、良种场 |
新丰街道 | 临安社区、余庆桥社区、下府洲社区、溪东社区、五里村、里洋村、洋墩村、综合农场 |
武夷街道 | 高苏坂村、公馆村、角亭村、天心村、赤石村、樟树村、黄柏村、柘洋村、大布村、下梅村、溪洲村、吴齐村、茶场 |
星村镇 | 星村居委会、黎源村、黎前村、黎新村、枫林村、巨口村、井水村、星村村、前兰村、黄村村、曹墩村、朝阳村、红星村、洲头村、程墩村、桐木村、华侨农场 |
兴田镇 | 兴田居委会、兴田村、枫坡村、西郊村、黄土村、仙店村、南岸村、南树村、城村村、大渚村、汀浒村、汀前村、虹桥村、双西村、南源岭村、武夷山监狱 |
五夫镇 | 玉虹居委会、翁墩村、兴贤村、五一村、五夫村、典村村、溪尾村、田尾村、毛厂村、大将村、汀溪村、古亭村 |
上梅乡 | 上梅村、下阳村、荷墩村、厅下村、首阳村、金竹村、岭山村、里江村、茶景村、地尾村、翁屯村 |
吴屯乡 | 吴边村、排头村、街路村、彭屯村、小浑村、大浑村、上村村、红园村、大际村、小际村、小寺村、旸角村、后源村、岭根村、麻坜村、后乾村、倪坜村 |
岚谷乡 | 岚谷村、稍屯村、岚头村、横墩村、客溪村、染溪村、黄尾村、山坳村、岭阳村、横源村、樟村村、黎口村、后山村、古岩村、枫溪村 |
洋庄乡 | 坑口村、廓前村、西际村、东村村、四渡村、三渡村、洋庄村、小浆村、大安村、浆溪村、茶劳山垦殖场 |
位置境域
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北部,地处闽、赣两省交界处,全境东西宽70千米,南北长72.5千米。位于东经117°37'22~118°19'44、北纬27°27'31~28°04'49。东连浦城县,南接建阳区,西临光泽县,北与江西省铅山县毗邻,总面积2813平方千米。
武夷山市
地质
武夷山市主要分布了前震旦系和震旦系的变质岩系,中生代的火山岩、花岗岩和碎屑岩。在中生代晚期,武夷山发生了强烈的火山喷发活动,继之为大规模的花岗岩侵入,已发现本区有丰富的火山机构,为典型的亚洲东部环太平洋带的构造特征。白垩纪晚期的红色砂砾岩是形成丹霞地貌的主体。中生代的地壳运动奠定了武夷山地貌的基本骨架。告性对武夷山地貌发育也很明显,西部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基本上由坚硬的凝灰熔岩和流纹岩等构成,东部红色砂页岩地区则往往发育有较宽的谷地和盆地。
地形地貌
武夷山市境内东、西、北部群山环抱,峰峦叠嶂,中南部较平坦,为山地丘陵区。市区海拔210米。地貌层次分明,呈梯状分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处黄岗山海拔2158米,最低处兴田镇,海拔165米(河床标高海拔160米)。最高与最低点高差1993米,地势高低相差之大。
气候
武夷山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春季常有“春寒”发生;夏季高温多雷雨,间有台风影响;秋季风和日丽,秋高气爽,有时因气温高而出现“秋老虎”天气;冬季是全年降水最少的季节。冬季和早春不太冷,气温多数在0℃以上,降雪次数极少,寒害少。主要气象灾害有高温、干旱、低温连阴雨、冰雹、大风、霜冻、暴雨。生长期年平均263天,无霜期年平均270天,最长达307天,最短为23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629.5小时。0℃以上持续期365天(一般为1月1日~12月31日)。年平均降雨量1926.9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164.6天。降雨集中在每年3月至6月,6月最多。
水文
武夷山市有建溪、崇阳溪、南浦溪、麻溪等4条主要河流,河流面积3.89万亩。
生物资源
武夷山市已知植物种类3728种,几乎囊括了中国中亚热带所有的植被类型;已知动物种类5110种,是珍稀、特有野生动物的基因库。
武夷山森林覆盖率达79.2%,拥有林业用地318.2万亩,珍稀树种50余种,总蓄积木材量1157万立方米,年出材量10万立方米;竹林面积55.3万亩,年产毛竹350万根以上。武夷山市拥有各类花卉资源近130种。
水资源
武夷山市水利资源蕴藏量21.5万千瓦,可开发8.3万千瓦,已开发4.3万千瓦,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每平方千米产水量达128.89万立方米,平均每人占有水量1.6万立方米,为全省人均占有水量的3.6倍以上。
矿产资源
武夷山市探明有金属、非金属矿14种。金属有黄金、铜、钨、钼、硫、铁、锡等,非金属有石油、煤、石英、石墨、瓷土、花岗石等。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武夷山市有26个民族,其中,汉族211303人,占总人口的99.60%;少数民族有853人,占0.40%。武夷山市少数民族以畲族居多,占少数民族的61.78%。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武夷山市常住人口259668人。
截至2023年末,武夷山市总户数76470户,户籍总人口247183人,较上年年末减少341人。其中,城镇人口114153人,乡村人口133030人;男性125209人,占比50.65%;女性121974人,占比49.35%。计生口径总人口244357人,出生人口1135人,出生率4.65‰,下降0.82%;自然增长率-0.14‰,下降1.3%。年末常住人口26万人,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3.92%,较上年年末上升1.42个百分点。
综述
2020年,武夷山市地区生产总值208.05亿元,较上年增长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5105万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746492万元,下降4.1%;第三产业增加值1048903万元,增长2.1%。人均生产总值87416元(按2019年常住人口计算),增长0.45%。从分产业结构来看,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3.4%、39.6%、47%调整为13.7%、35.9%、50.4%,一产上升0.3%,二产下降3.7%,三产上升3.4%。第一产业拉动0.7%,第三产业拉动1.0%。
2022年,武夷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3.9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23920万元,比增4.9%;第二产业增加值744386万元,比增1.3%;第三产业增加值1271137万元,比增2.1%。三次产业结构比例:13.9:31.8:54.3,和上年相比,第一、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0.5、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7个百分点。全年三大产业对经济拉动影响为:第一产业拉动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拉动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1.1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9634元(按2022年平均人口计算),比增1.9%。
2023年,武夷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405042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较上年增长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1476万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792895万元,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1270671万元,增长3.4%。三次产业结构比例:14.2:33.0:52.8。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未发生变化,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5、第三产业比重下降0.9个百分点。全年三大产业对经济拉动:第一产业拉动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拉动3.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1.8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7298元(按2023年平均人口计算),增长8.7%。
2023年,武夷山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508人,完成全年任务1100人的137%;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99人,完成全年任务数200人的149.5%;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83人,完成全年任务数180人的101.67%;就业专项资金已支出1404.68万元。
2023年,武夷山市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增长6.0%。其中,项目投资(不含房地产)增长11.8%;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1.20亿元,下降28.1%。全年在库项目数371个,其中新增入库项目119个。商品房销售面积完成16.85万平方米,下降13.3%。商品房销售额实现14.81亿元,下降21.9%。
2023年,武夷山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完成154639万元,较上年增长18.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9673万元,增长13.1%。地方级税性收入完成62046万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6%,较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非税性收入完成47627万元,增长16.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5704万元,下降2.6%。
人民生活
2023年,武夷山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481元,较上年增长5.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4188元,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377元,增长6.8%。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142元,增长5.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9671元,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499元,增长6.1%。
第一产业
2023年,武夷山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69053.38万元,较上年增长3.1%。分行业看,农业产值380964.7万元,增长4.5%;林业产值109238.61万元,增长0.17%;牧业产值52339.18万元,增长0.5%;渔业产值11755.22万元,增长3.4%。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分别占67.0%、19.2%、9.2%和2.1%、2.6%。
2023年,武夷山市粮食播种面积227239亩,较上年增长1.02%,产量99716吨,增长0.75%;油料播种面积9892亩,增长2.5%,产量1791吨,增长2.3%;蔬菜面积121020亩,增长1.4%,产量161768吨,增长1.4%;烟叶种植面积19558亩,下降1.3%,产量3069吨,下降0.3%;干毛茶产量达28092吨,增长7.4%;园林水果产量20173吨,下降0.9%;食用菌产量12753吨,增长2.6%。
2023年,武夷山市生猪出栏8.94万头,较上年下降1.99%,12月生猪存栏2.84万头,下降37.97%;羊出栏0.79万只,增长0.38%,存栏0.54万只,增长1.45%;家禽出栏247.34万只,增长1.85%,存栏100.69万只,下降2.69%;禽蛋产量8151.88吨,增长2.82%。
2023年,武夷山市水产品产量7321吨,较上年增长3.24%。我市水产养殖以草鱼、鲤鱼、鳙鱼等淡水鱼类为主。
第二产业
工业
2023年,武夷山市全社会工业增加值完成520670万元,较上年增长4.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5.7%。规模以上“3+4+5”产业中,食品加工产业增长24.0%,林产工业产业下降7.9%,机电制造产业下降0.8%,新型轻纺产业增长24.6%,生物医药产业增长96.9%,电子信息和数字产业下降100.0%,新能源产业下降14.6%,新型建材下降1.0%。全社会工业用电量19522万千瓦时,增长5.1%。
2023年,武夷山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77亿元,较上年增长41.7%。产品销售率97%,较上年下降1.64个百分点;应收账款净额7.19亿元,下降5.83%;产成品存货5.42亿元,增长29.51%。
建筑业
2023年,武夷山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72347万元,较上年增长18.1%。全市资质等级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228485.5万元,增长41.94%。全年建筑施工面积174.05万平方米,较上年下降1.4%,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13.33万元,增长4.9%;新开工面积13.5万平方米,下降0.8%;建筑竣工面积10.72万平方米,下降5.9%。
第三产业
旅游业
2023年,武夷山市接待旅游总人数1368.14万人次,较上年增长58.4%;旅游总收入201.8亿元,增长70.0%;游客平均过夜天数1.58天,增加0.05天。人均消费1475元,增长7.3%。主景区接待情况:全年共接待448万人次,增长149.0%。其中,景点165万人,增长143.0%;观光车150万人,增长175.0%;竹筏133万人,增长129.0%。实现总收入2.9亿元,增长126.0%。印象大红袍演出剧场全年共演出567场,接待观众92万人,增长130.0%;实现总收入超亿元,增长126.0%。
邮政
2023年,武夷山市完成邮政和电信业务总量37077万元,较上年增长4.2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增长15.34%;移动业务总量下降0.5%;电信业务总量增长5.44%;联通业务总量增长3.97%。年末本地电话用户2.8152万户,下降12.1%,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1237万户,下降16.6%;乡村电话用户1.6915万户,下降8.8%。移动、电信、联通移动电话总用户达32.7037万户,增长2.7%。数据通信业务发展,年末互联网上网用户达15.9458万户,增长7.2%。
国内贸易
2023年,武夷山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27709.9万元,较上年增长7.3%。其中,限额以上累计实现零售额123115.3万元,增长6.3%;限额以下累计实现零售额704594.6万元,增长7.4%。社会消费品销售额(营业额)分行业情况:批发业实现368232.2万元,下降1.2%;零售业实现714716.4万元,增长9.8%;住宿业实现54321.8万元,增长37.7%;餐饮业实现108914.3万元,增长16.9%。
金融
截至2023年末,武夷山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74.77亿元,较上年增长9.6%;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27.04亿元,较上年增长9.4%。
中国共产党武夷山市委员会书记 | 杨青建 |
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市长 | 余洲 |
更新于2024年5月 |
教育事业
2023年,武夷山市中小学在校生28052人,高中、初中招生4562人,普通中学在校生8827人,其中女生4235人,小学招生3694人,小学在校生19225人,其中女生9363人,幼儿园在园人数8409人,入园率99.1%。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99.98%,其中女童入学率99.99 %,小学辍学率为0.0%,小学按时毕业率100%,初中按时毕业率99.80%,初中学生辍学率0.0%,初中升普高的比率53.37%。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受惠学生 2.8052万人,义务教育巩固率98.75%。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8.60%,普职比率59.1:40.9,教育投入资金到位率100.0%。全市中考总分平均分730.41分。本科上线总数740人,上线率66.55%。全市现有普通中学13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小学23所,幼儿园58所。
武夷学院
科技事业
2023年,武夷山市组织推荐企业向上申报2023年省科技计划项目11项,获省科技厅立项项目5项,拟立项项目1项。组织推荐企业向上申报2023年省、市科技计划项目12项,获得立项项目7项,组织企业申报2023年省级、南平市级“揭榜挂帅”3个项目。1-12月全市规上企业研发投入申报增长14.06%,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新认定2家,入选全国第二批创新型县
玉女峰是武夷山的标志性景点,海拔是313.1米,位于九曲溪二曲溪南,因其酷似亭亭玉立少女而得名。“插花临水一奇峰,玉骨冰肌处女容”,峰岩奇秀,俨然是武夷山水的象征。峰左岸的竹筏码头,为游览九曲的重要的起落点。玉女峰下,是碧绿清沏的浴香潭,相传是玉女沐浴的地方。潭中有一方正巨石,上有“印石”二字,相传这是大王送给玉女的定情信物。玉女峰右侧这座山岩称“勒马岩”。上有“镜台”二字,五丈见方。字体工整俊秀,数里之外都望见,是武夷山景区中最大的摩崖石刻。大王峰
大王峰
大王峰又名沙帽岩、天柱峰,因山形如宦者纱帽,独具王者威仪而得名。它雄踞九曲溪口北面,是进入九曲溪的第一峰。大王峰海拔530米,上丰下敛,气势磅礴,远远望去,宛如擎天巨柱,在武夷三十六峰中,向有“仙壑王”之称。大王峰四周悬崖峭壁,仅南壁一条狭小的孔道,可供登临峰巅。明代徐霞客称其为武夷三大险径之一。峰腰有张仙岩,相传是汉代张垓坐化之处。有天鉴池,池水极清沏,虽旱不竭。池上流泉名“寒碧泉”。池侧为宋羽士林文能结庐处。
城村汉城遗址
城村汉城遗址
城村汉城遗址位于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村,距今已有2200年历史。遗址于1958年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经过60多年的考古勘探与重点发掘,发现城墙、城门、宫殿、作坊、墓葬等遗迹,出土陶器、砖瓦、铁器、铜器等大量文物。学术界基本判定该城为西汉闽越国时期的都城之一,也是福建境内发现的唯一有城墙环绕的上古时期大型城市遗址,被誉为“东方的庞贝古城”。1996年,城村汉城遗址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作为武夷山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主要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入选“十一五”至“十四五”大遗址总体保护项目。2013年,城村汉城遗址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九曲溪
九曲溪
青龙大瀑布
青龙大瀑布
青龙大瀑布位于武夷山九曲溪的上游,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通天河峡谷,地处断裂带,地势险峻,森林群落近乎原始。主要景点有一步桥、石乳青冈、青蜥探水、灵蛇恋石、金斑喙凤蝶、乱石银波、翠玉朦胧、武夷山青龙大瀑布。其他的景点还有神龛、望天亭、通天栈道、通天桥、问天石、一步登天、通天大峡谷、十八重山、山等。武夷山青龙大瀑布及周边地带经测定是武夷山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最高的地方,平均每立方厘米达到6.7万个,最高处分别是每立方厘米达到13.6万个和每立方厘米达到11.2万个。
下梅古民居
武夷山下梅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 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 中国县域网购百强榜 |
全囯传播热度百强市(县级) | 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 | 2020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 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 | 2020中国最美县域 |
2018-2020周期国家卫生城市(区) |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 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
2021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 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 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
“数字乡村”百强县 | 首批福建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县(市、区) | 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
第二批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 | 2023年7月,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33。 | 2024中国最美县域 |
2024年6月,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28。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