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区 编辑

福建省厦门市辖区

思明区思明区

思明区,隶属福建省厦门市,是厦门市的中心城区,经济、政治、文化、金融中心。位于厦门(厦门岛)南部,由厦门岛南部与鼓浪屿全屿组成,北与湖里区连接,东、西、南与小金门诸岛及漳州隔海相望,总面积84平方千米。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丘陵、台地、平原依次向海岸过渡。截至2023年10月,思明区辖10个街道。截至2023年末,思明区常住人口为106.6万人。明末清初(1650年),郑成功为了抗清复明,驻军厦门时,把厦门改为思明州;民国初年,建制设“思明县”。新中国成立后,厦门市划分行政区域时,为了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设立思明区。2003年,原开元、思明、鼓浪屿三区整合成立新的思明区。思明区有鲁迅纪念馆、英雄小八路纪念馆、女民兵哨所、“八.二三”炮战遗址、华侨博物院、郑成功演武场遗址、郑成功纪念馆、陈化成故居墓园、人类博物馆等自然人文景观全国重点大学厦门大学、国家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等知名教育科研机构,市重点中、小学等主要教育资也集中分布在该区。2023年,思明区地区生产总值2729.53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345.08亿元,下降3.0%;第三产业增加值2381.68亿元,增长7.2%,三次产业比例结构为0.1:12.6:87.3。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思明区

外文名:Siming District

别名:厦港、开元

行政区划代码:350203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福建省厦门市

地理位置:厦门(厦门岛)南部

面积:84 km²

下辖地区:10个街道

政府驻地:民族路33号

电话区号:0592

邮政编码:361001

气候条件: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106.6 万(2023年)

著名景点:鼓浪屿、胡里山炮台、南普陀寺、华侨博物馆、黄厝海滨

火车站:厦门站

车牌代码:闽D

地区生产总值:2729.53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晋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县,境内人口属之管理。

思明区政区图思明区政区图

明末清初(公元1650年),郑成功为了抗清复明,驻军同安县时,把同安县绥德乡嘉禾里改为思明州(蕴含“思念明朝”之意)。

清康熙九年四月(1670年)恢复置兴泉道。康熙十九年(1680年),废;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分设台厦兵备道,道尹驻福建。雍正六年(1728年),台湾府改为台湾道,属于福建省,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设厅。雍正五年(1727年)起,属于兴泉道(后为兴泉永道,辖今泉州、莆田、厦门,永春州、大田县)道治自泉州移驻厦门。

民国元年(1912年),撤府,兴泉永道改名南路道。4月,划出同安县绥德乡嘉禾里置思明县,9月升思明府,旋废。民国三年(1914年),改名厦门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次年同安县改直隶福建省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设厦门特别市,厦门市成立,隶属兴泉省,兴泉省辖今泉州、莆田、厦门,翌年1月“闽变”失败后,厦门特别市政府和兴泉省撤销,厦门恢复思明县建制,与同安县均属福建省政府直辖。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开始,思明县和同安县隶于福建省第五专员督察区,驻同安县,次年,原福建省第五督察区并入福建省第四专员公署,第四专员公署驻地自仙游县迁驻同安县,管辖县分别为同安、晋江、南安、安溪、惠安、莆田、仙游、金门、永春、德化、大田、思明县(管辖今泉州、莆田、厦门和大田)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4月,以厦门及鼓浪屿等7个岛屿设厦门市,撤销思明县设禾山特种区,与同安县同属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同安,辖今泉州、莆田、厦门)。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5月,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沦陷。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国民政府福建省政府下令撤区建乡设保,进行乡镇并编。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恢复厦门市建制,设中心(后改思明)、开元、鼓浪屿、禾山4区,直属福建省政府管辖。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为中心区区公所。

厦门市思明区

1949年9月、10月,同安县和厦门属福建省第五专区(1950年改名晋江专区),管辖同安、晋江、南安、安溪、惠安、莆田、仙游、金门、永春、大田、思明县、德化县(1950年由永安专署划到晋江专署),厦门后改为福建省辖市。10月下旬,初期隶属于华东军政委员会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后改隶属厦门。

1950年10月,厦门市设开元、思明、鼓浪屿、厦港(后废)、禾山5区。改思明区,以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

思明区天际线思明区天际线

1966年,厦门市开元区更名为东风区,思明区更名为向阳区。

1979年,厦门市东风、向阳2区分别更名为开元区和思明区。

2003年,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厦门市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由原开元、思明、鼓浪屿三区整合而成新思明区。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49年11月26日,划出大同保归开元区管辖。

1950年5月2日,撤销厦港区建制,原厦港区的鸿山、新生、太平、水上、福海和大澳等保划入思明区,而将原思明区的靖东、深田两个保改隶开元区。思明区的辖16个保。民主建政后,废除保甲制,市区基层政权组织改为街政委员会,思明区有:中山、思明、泰平、文安、中华、民安、厦港、碧山、大学街道委员会。

1952年12月,改区公所为区人民政府。

1955年3月,街政委员会进行合并,改名街道办事处。

1956年6月,街政委员会完成合并,思明区下辖思明、泰平、文安、中华、厦港5个街道办事处。人民公社化时期,街道办事处再次调整合并,街道办事处名称改为公社,思明区所辖的4个公社。

1958年,“人民公社化”之后,三区境内实行政社合一体制。

1964年4月,全市政区又有一次调整,市区取消城市公社,恢复街道办事处。“文化大革命”期间,思明区改名向阳区,思明街道办事处改名东方红公社,文安街道办事处改名向东公社,厦港街道办事处改名前卫公社。

1966年底,前线公社曾塔大队被并入向阳区并升格为曾塔公社。

1970年2月,曾塔公社降为大队,仍隶于前线公社。

1979年10月1日,公社改名全部恢复原名。

1980年底,思明区下辖文安、思明、中华、厦港4个街道办事处,有43个居委会。

2003年4月2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厦门市鼓浪屿区和开元区,将其行政区域划归厦门市思明区管辖,撤销行政区,全区辖12个街道。

2004年9月,将思明、中华和文安3个街道合并为中华街道,将公园街道更名为开元街道,原先横跨文安、厦港两个街道的虎头山南片区划归中华街道;把梧村街道文灶社区文塔片区划归开元街道西边社区;原公园街道办事处靖山片区划归中华街道中华社区。处于滨海街道地范围,属厦港街道下澳社区管辖的大学路595号的三栋楼(595号、595之一、之二),结束十年飞地历史,划归滨海街道白城社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思明区辖10个街道,分别是:厦港街道、中华街道、梧村街道、滨海街道、鹭江街道、开元街道、筼筜街道、莲前街道、嘉莲街道、鼓浪屿街道,共98个社区。政府驻思明区民族路33号。

街道

所辖社区居委会

面积(平方千米)

合计

98

84.28

鼓浪屿街道

2

3.12

鹭江街道

7

2.55

中华街道

6

1.47

厦港街道

7

1.75

开元街道

12

6.65

筼筜街道

15

10.35

嘉莲街道

11

4.58

梧村街道

10

6.20

莲前街道

23

29.25

滨海街道

5

18.66

资料来源: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思明区,位于厦门市南部,境域介于北纬24°26′~24°28′,东经118°03′~118°13′之间,由厦门本岛南部和鼓浪屿全岛组成,北面与湖里区毗邻,东、西、南面与小金门诸岛及漳州隔海相望,总面积84平方千米。

思明区

地形地势

思明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丘陵、台地、平原依次向海岸过渡。主要有:花岗岩丘陵、山地和沙滩。

水文

思明区由于面积小,河流短小且直接入海。

气候

思明区思明区

思明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长年气温较高,雨量充沛,按四季候温划分,春季84天,夏季178天,秋季103天,长夏无冬,春秋相连。受海风影响,夏季基本无酷暑,日最高气温≥35℃的,每年平均仅5天。每年平均最低候温12℃,在2月的第一候(1~5日),岛内平均霜日为8天,且为轻霜。岛内平均年降雨量为1390毫米左右,平均年降雨日数122.8天,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7%,日照时数平均达1878.2小时。雨量多,温度适中,雨日少。

人口

编辑
2023年,思明区常住人口为 106.6万人。户籍人口93.28万人,其中,男性人口为44.73万人,女性人口为48.55万人;户籍人口中,少数民族人数超过千人的是回族6456人、畲族5940人、满族2396人、土家族1081人。

政治

编辑

思明区主要领导

系统

职务

姓名

区委

书记

林重阳

副书记

陈通汕

常委

占兆文、王华琪

区政府

区长

陈通汕

副区长

占兆文、王华琪、朱碧蓉、曾繁振、戚乐健、张云鹏、何毅伟、王意达、莫昌良(挂职)

区人大常委会

主任

吕永辉

参考资料:

经济

编辑

综述

厦门天际线厦门天际线

2023年,思明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29.53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345.08亿元,下降3.0%;第三产业增加值2381.68亿元,增长7.2%,三次产业比例结构为0.1:12.6:87.3。

第二产业

厦门观音山商务区厦门观音山商务区

2023年,思明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产值超亿元企业36家,产值合计460.90亿元。产销方面,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469.44亿元,增长6.9%,出口交货值35.24亿元,下降9.4%,产销率98.7%,增长0.6个百分点。26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完成产值75.92亿元,下降6.0%,其中光电子企业完成产值10.33亿元,下降9.7%。  

2023年,思明区资质等级建筑企业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32.88亿元,比上年下降7.9%。按构成分,完成建筑工程产值803.75亿元,下降8.6%;安装工程产值84.31亿元,增长32.7%;其他建筑业产值44.81亿元,下降35.4%。签订合同额1768.21亿元,比上年下降8.2%,其中上年结转合同985.81亿元,占比55.8%,增长11.5%;本年新签合同额782.40亿元,占比44.2%,下降25.0%。全年房屋施工面积5146.27万平方米,下降10.2%,其中新开工面积999.71万平方米,下降28.4%。

2023年,思明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89.8%。按构成分,建筑工程完成投资占房地产投资的15.3%,其他费用占84.6%。全区房屋施工面积450.9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6%,其中新开工面积198.90万平方米,增长32.7%。商品房销售面积106.85万平方米,增长32.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7.45万平方米,增长7.1%。商品房销售额300.49亿元,增长31.8%;其中,住宅销售额265.69亿元,增长23.9%。

第三产业

思明区夜景思明区夜景

2023年,思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0.24亿元,比上年增长4.7%。主要百货超市企业实现零售额82.08亿元,下降4.8%;其中,百货类企业实现零售额14.54亿元,下降11.9%;超市类企业实现零售额67.55亿元,下降3.1%。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共实现网络零售额306.06亿元,增长0.6%。

2023年,思明区限额以上住宿企业共实现营业额55.34亿元,比上年增长48.0%;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共实现营业额72.42亿元,比上年增长26.7%。

2022年,思明区共有旅行社307个;星级酒店28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2家,四星级酒店13家。

2022年,思明区完成合同外资5.0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5.91亿美元。

2022年,思明区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584.88亿元,比上年增长5.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3.4%。

社会事业

编辑

科技事业

2024年,思明区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80件,达全国平均水平2.5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759家,年度研发投入超千万元企业达112家,规上企业R&D投入突破30亿大关,新增市级以上创新载体23个,促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99个。入选工信部“2023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位列赛迪全国创新百强区榜单第31名。

2021年,思明区兑现科技创新、工业技改等各类政策资金约1.8亿元。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13家、厦门市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171家,数量均全市第一。2家入选2021年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竞争力100强榜单;39家企业入选2021年福建数字经济领域排名榜单,占全市入选企业数量34.8%,其中独角兽1家,未来独角兽9家,瞪羚企业29家。

教育事业

2023年,思明区拥有各级学校(包含学前教育、社会办学)224所,学年初招生5.55万人,在校学生数20.62万人。其中中学26所,学年初招生数2.59万人,在校学生数7.28万人;小学50所,学年初招生数1.97万人,在校学生数9.74万人;幼儿园148所,学年初入园人数9926人,在园幼儿数3.60万人。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任职的专任教师13242人,比上年增长1.3%,平均每一教师负担学生16人。全区各级学校拥有教学及辅助用房148.7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4.56万平方米,其中普通教室(活动室)54.42万平方米,增加4.27万平方米;理化生实验室9.94万平方米,增加0.21万平方米。

思明区主要中学列表

学校名称

类别

学校名称

类别

厦门市第五中学

九年一贯制学校

厦门市大同中学

完全中学

厦门市槟榔中学

初级中学

厦门市科技中学

完全中学

厦门市第九中学

初级中学

厦门第二中学

完全中学

厦门市第十一中学

初级中学

厦门第一中学

完全中学

厦门市莲花中学

初级中学

厦门第六中学

完全中学

厦门市逸夫中学

初级中学

厦门外国语学校

完全中学

厦门金鸡亭中学

初级中学

厦门市湖滨中学

完全中学

厦门市思明区玉秀中学

初级中学

厦门市松柏中学

完全中学

厦门市思明区东浦学校

九年一贯制学校

厦门康桥中学

完全中学

厦门市思明区莲岳学校

九年一贯制学校

厦门双十中学

完全中学

厦门市思明区世平学校

九年一贯制学校

厦门市华侨中学

完全中学

厦门市思明区观音山音乐学校

九年一贯制学校

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

特殊教育学校

厦门市云顶学校

九年一贯制学校

厦门市体育运动学校

体育运动学校

厦门双十中学思明分校

初级中学

厦门市思明区特殊教育学校

特殊教育学校

文体事业

2023年,思明区组织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唱响鹭岛网络歌手赛、厦门市青少年讲古电视大赛等文艺演出150余场,服务群众超8万人次。开展全区性大型群众体育活动50多场次,举办元宇宙数字公路自行车赛、国际钢琴公开赛、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等赛事活动,体育时尚季、音乐季等品牌IP影响力持续提升。新改建群众身边运动场地51处,推动3所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市民开放,至年底共有47所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当年免费入场锻炼人数累计近45万人次。在第21届市运会以1098.5枚奖牌获得金牌数、总积分“双第一”,并获评体育道德风尚奖。

医疗卫生

2023年,思明区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83个,其中医院20家,妇幼保健院2个,疾控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10个,门诊部276个,诊所254个,卫生所、医务室111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695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961人,注册护士7661人。医疗机构床位数8473张,其中医院7729张,妇幼保健院709张,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35张。

社会保障

思明区思明区

2023年,思明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职工人数分别为74.12万人、104.45 万人、66.52万人、66.80万人和66.26万人,分别比上年下降6.1%、3.9%、8.7%、8.5%和8.6%,各类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51.71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交通

编辑

水运

思明区周围海域宽阔,港港域面积达275平方千米,港阔水深,外航道水深达12~25米,宽1000米以上,可通航10万吨级船舶;内航道水深大部分在10米以上,局部8米,宽数百米,可通万吨级船舶港区岸线长234千米,其中深水岸线43千米。港外有大金门岛、小金门岛、大担、浯屿等一系列岛屿组成天然屏障,港内风浪小,可建万吨泊位约40个,最大可建10万吨泊位。港内潮差达4~6米,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泥沙淤积少。地处亚热带,终年不冻。年平均雾日30.8天,对航行影响不大。

铁路

厦门站位于厦门市思明区梧村街道厦禾路900号,为鹰厦铁路、福厦铁路起终点站。

历史文化

编辑

方言

思明方言是厦门话的代表,是闽南方言代表点之一。其形成和发展追溯到中原汉人三批大规模入闽。

思明方言在语音和词汇方面,存在着不同于普通话及其他方言的某些重要特征,保留古代汉语的许多重要特点。直接继承上古汉语系统,尤其是其声母系统,没有参加隋唐以后北方语语音的演变。

民俗民风

思明区为厦、泉、漳与台湾、东南亚交往的交汇处,成了连接闽南传统民俗与台湾民俗、东南亚闽南华侨民俗的中心,在长期的交流融会、兼容并蓄中形成独特的思明民俗。

思明民俗中,清明吃薄饼,上元乞寿龟,端午飞龙船,中秋搏会饼,很有特点。

  • 疍民

    疍民疍民

    疍民,分布于中国浙、闽、粤、琼等省沿海、沿江地带,终年浮荡江海,以舟为家,以渔为业,随处栖泊,逐潮往来。疍民最早是古百越族的后裔,民间有山畲水疍之说。

    厦门岛西南隅的厦门港是疍民集居地之一,明末清初疍民大批从九龙江流域来到这里捕鱼或造船为生。厦门疍民集结于今思明区厦港街道,与其他地方来厦的渔民一起,通过长期的磨合交融,创造了独特的风俗习惯。厦门疍家出海捕鱼都穿上自制的“油衫裤”,用本色的龙头细布,按各人的身材量体裁剪,在特制的红柴汁中染浸,擦两遍桐油,涂上一遍面光油。疍家姑娘头饰,头上用红纱线盘成“烟筒箍”。创建了大钓艚渔船,成为闽南定型的捕鱼船。疍民尊崇中华白海豚为“妈祖鱼”和“镇港鱼”。

  • 中秋博饼

    中秋博饼中秋博饼

    中秋博饼是闽南地区一项重要的民间竞技游戏习俗。起源于厦门,流传于漳州的龙海、泉州的安海和金门等地。

    中秋博饼是通过掷六个骰子的方式,博得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共6个等次,获取大小不等的月饼(状元饼1个,对堂饼2个,三红饼4个,四进饼8个,二举饼16个,一秀饼32个)。

  • 送王船

    送王船送王船

    送王船是闽台沿海村落的民俗活动,起于滨海渔村的“海醮”习俗。保留着比较浓厚的原生态形式。

    厦门送王船一般是三到四年举行一次,通过掷筊确定在固定的农历月份中的某一天举行。送王船仪式依序有王船的制造、出仓、祭奠、巡境、焚烧等。王船或用杉木制成,或用纸制。

    歌舞艺术

  • 宋江阵

    宋江阵宋江阵

    宋江阵源于明代抗倭斗争中的军旅步战武术阵法和乡团训练,明末清初郑成功的抗清斗争将此军事训练方法普及推广,逐渐演化成一种民俗活动。

    宋江阵的演武内容主要有:行阵、单练与对练、群体演练、收阵四部分。行阵,指群体演绎军旅武术步战阵法。单练与对练主要是表演兵器和拳术套路。群体演练主要操演八卦阵(循环对练)。收阵以环螺阵收尾。演武时以行阵、八卦阵和收场的环螺阵最为激烈。演练的兵器有双短斧、九尺棍、月牙铲、藤牌刀、钩镰棍、双铁鞭等。

  • 蜈蚣阁

    蜈蚣阁蜈蚣阁

    蜈蚣阁是流传于厦门的民间阵头表演,属于艺阁的一种,又叫“装阁”、“龙阁”、“凤阁”。蜈蚣阁以多节阁棚连成,每节阁棚饰以祥禽瑞兽、奇花异草图形,上坐装扮戏曲人物之儿童。因装饰阁棚、妆扮人物,花费相当精力、财力,故叫“装阁”。每一阁棚由两个或四个甚至八个成年男子扛抬,几十节阁棚相连,便宛如百足蜈蚣,故称“蜈蚣阁”。用于迎神赛会的化装游行,广泛流传于厦门、泉州、漳州及台湾、金门地区。

  • 歌仔戏

    歌仔戏歌仔戏

    歌仔戏是以闽南歌仔为基础,吸收梨园戏、北管戏、高甲戏、京剧、闽剧等戏曲的营养形成的闽南方言戏曲剧种。是中国360多个戏曲剧种中唯一根源闽南形成于台湾由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培育的地方戏曲,传及闽南地区和东南亚华人华裔聚居地。

    歌仔戏初以乡间小戏为主,后吸收南管戏、北管戏、京剧、福州戏的营养,发展为成熟的舞台剧。剧本内容以民间故事为主,经典剧本有《陈三五娘》、《山伯英台》、《乌白蛇》、《吕蒙正》等,多强调忠孝节义。歌仔戏曲多白少,格律自由,有一百多种传统的曲调,杂碎调和七字调为歌仔戏两个最主要的唱腔。脚色皆用真嗓演唱,其中以苦旦最具特色。伴奏乐器有壳仔弦、大广弦、月琴、笛子、鸭母哒、三弦、唢呐、单皮鼓、锣、铙钹等。

  • 高甲戏

    高甲戏高甲戏

    高甲戏是闽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等,流行于闽南方言区、台湾及东南亚闽南华侨、华裔聚居地。

    高甲戏起源于明末清初闽南民间阵头“宋江阵”。剧目分为大气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以武戏、丑旦戏和公案戏居多。

  • 答嘴鼓

    答嘴鼓是闽南民间一种喜剧性的说唱艺术,近似中国北方的对口相声。它的重要特点是,善于运用生动活泼、诙谐风趣的闽南方言词语、俚俗语,充分发挥闽南方言丰富多彩的音韵结构所构成的富有变化的音律美和节奏美,严格组织对白的韵语押韵,采用组织“包袱”的手法等艺术手段,来表现生活,刻画人物,从而取得较强的喜剧效果与艺术感染力。

  • 闽南童谣

    闽南童谣是闽南民间创作的给儿童诵读、说唱的儿童歌谣。运用生动形象的闽南方言词语和丰富多彩的闽南方言语音所构成的韵律美与节奏美,符合儿童生理、心理的特点和理解能力,深受儿童喜爱,广泛流传于闽南城乡。闽南童谣属于闽南民间的口传文学,具有集体性(即集体创作)与变异性(即在流传过程中会发生增删补充等变化)的特点。

  • 讲古

    讲古讲古

    思明区的讲古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厦门方言讲古是闽南方言的曲艺说书形式,是厦门百姓闲暇时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活动。“讲古”,原指讲述古代的历史故事,实已扩展为讲述古今一切民间故事。传统讲古的表演形式是艺人坐或站在讲古场里放着惊堂木的桌边,传统的“讲古”多以长篇历史故事为主,像《封神榜》、《三国演义》、《说唐演义》、《水浒传》以及《今古奇观》、《警世通言》、《拍案惊奇》等,新编的故事如《郑成功》以及《鲁迅在厦门》、《安业民》等。

    手工技艺

  • 厦门珠绣

    厦门珠绣厦门珠绣

    厦门珠绣具有独特的装饰手法和艺术风格清末民初,厦门民间制鞋艺人从海外传入的绣花拖鞋中受到启发,开始尝试在鞋面上用彩色玻璃珠子绣出各种花鸟图案,受到顾客青睐,厦门珠绣便开始流行。

    珠绣主要原材料为玻璃珠、电光胶片和丝绒。其工艺是运用凸绣、平绣、串绣、粒绣、乱针绣、竖直绣、叠片绣等传统的工艺手法,绣制出浅浮雕式图案。全珠图案构图严谨,密不容针;半珠图案优雅秀美。厦门珠绣以新颖别致、富丽堂皇、光彩夺目见称。图案大多取材于传统民间吉祥题材,如龙飞凤舞、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牡丹引凤、荷花鸳鸯、孔雀开屏等。

    宗教信仰

    佛教于唐大中年间传入境内,道教于明初传入,天主教和基督教分别于明崇祯年间和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传入。清代中叶,伊斯兰教传入。

    截至2007年,全区有宗教场所45处,其中佛教32处、基督教7处、天主教2处、伊斯兰教1处、道教3处;执业宗教人员共469人,民间信仰小宫庙100多处,分布于10个街道诸多社区。

  • 保生大帝信俗

    保生大帝信俗保生大帝信俗

    保生大帝又称真人,姓吴名夲,字华基,号云冲,宋太平兴国四年(979)三月十五日生于同安县的白礁村,明永乐十七年(1419)封为“保生大帝”,民间俗称“大道公”。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的保生大帝颂典,包括闽南、台湾、东南亚、广东等地1000多座分庙的进香队伍齐聚青礁慈济宫,保生大帝信俗以劝善戒恶、扶危济弱、治病救人等道德观为主旨。

  • 风景名胜

    编辑
  • 鼓浪屿

    鼓浪屿,位于厦门西海中,面积1.83平方千米。系鼓浪屿-万石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列福建旅游景区“十佳”之首。

    鼓浪屿景点

    环岛海滨浴场

    毓园

    厦门自然文化科普馆

    皓月园

    观海园度假村

    钢琴博物馆

    爱乐乐团

    万国建筑博览

    厦门博物馆

    琴园

    鼓浪屿环岛路

    日光岩

    鼓浪屿音乐厅

    菽庄花园

    世界名人塑像馆

    郑成功纪念馆

    厦门海底世界

    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

    国际刻字艺术馆

    风琴博物馆

  • 环岛路观光大道

    环岛路观光大道位于厦门岛东南部,依海而筑,是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赛道,也是厦门市区精华旅游带之一。从轮渡码头起经演武大桥、胡里山炮台、曾厝垵、会展中心、五缘湾、机场。全长31千米,其中彩色路面示范段长4千米。

    环岛路连接了众多景点,胡里山炮台、上李水库、“一国两制统一中国”标语牌、国际会展中心,以及庙宇、古树、奇石、雕塑和三个临海广场。

    环岛路景点

    环岛路书法广场

    音乐广场

    海滨公园

    胡里山炮台

    云顶岩

    太清宫

    环岛路木栈道

    五缘湾

    台湾民俗村

    ---

    ---

    ---

  • 万石山

    万石山旅游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是鼓浪屿-万石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万石山游览区占地面积26平方千米,山地19平方千米,滨海平地7平方千米,因有许多奇石而得名,是1992年中国友好观光年首批入选的84个景点之一。

    万石山游览区景点

    天界寺

    万石莲寺

    万石山

    松杉园

    园林植物园

    狮山

    万石湖

    万石岩

    象鼻峰和锁云石

    新碑林

    紫云岩

    中岩玉笏

    万笏朝天

    太平石笑

    极乐天

    天界晓钟

    ·虎溪岩

    白鹿洞

    东坪山

    文曾路

  • 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位于厦门岛南部五老峰下,是闽南乃至中国闻名的寺院。南普陀寺起源于唐代,曾数次被毁,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重建,因其与浙江舟山普陀山普济寺同为主祀观音菩萨,又地处普陀山之南,故名。

    该寺占地2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270平方米。寺中建筑,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依山造势;两厢钟鼓楼、左侧新建的慈善楼与右侧普照楼,左右对应。寺中由会泉法师1925年创办的闽南佛学院,为中国最早的佛教学府。

    南普陀游览区景点

    郑成功演武场遗址

    华侨博物馆

    厦门大学

    五老峰

    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

    鲁迅纪念馆

    南普陀寺

    --

    思明区鼓浪屿思明区鼓浪屿

  • 友好城市

    编辑

    友好城市

    结好时间

    签字地点

    萨拉索(美国佛罗里达州)

    2007年11月9日

    萨拉索市

    著名人物

    编辑

    姓名

    备注

    郑经

    字贤之、元之,号式天,昵称“锦舍”,延平郡王,台湾的统治者,郑成功长子。

    陈楚

    原名连才,祖籍福建厦门,清光绪十年(1884年)生于新加坡。2早期新加坡、马来亚橡胶种植业的名人。

    陈黯

    字希孺,号昌晦,又自号场老。被誉为福建八贤之一。

    施琅

    原名郎,字尊侯,号琢公,晋江人。福建水师首任提督。

    郑成功

    原名森,字明俨,号大木,南安人。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名将。

    陈化成

    字业章,号莲峰,同安县人,鸦片战争爆发时任任福建水师提督,后改任江南提督,在鸦片战争时期保卫吴淞,与英军力战,英勇牺牲殉国。

    林尔嘉

    字菽庄,又字叔臧,创立和捐助的学校有厦门师范学堂、漳州师范学校、鼓浪屿华侨女校、厦门同文书院、福州泉山高等女子学校、厦门大同学校、香港大学等。

    释弘一

    俗名李文涛,又名李成蹊,李息霜(艺名),字叔同。中国戏剧家、艺术教育家、文学家、书画家。

    林语堂

    原名和乐,后改名玉堂,平和人,后居住鼓浪屿,为论语派主要代表。

    林巧稚

    女,1901年12月23日出生于鼓浪屿。是中国妇产科学的开拓者之一,曾负责组织北京地区子宫颈癌的普查和防治。

    卢嘉锡

    又名瑞师,祖籍台湾省台南市,1915年生于厦门市。1981年5月,出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许斐平

    生于鼓浪屿。1983年,获鲁宾斯坦国际钢琴赛金牌奖。1989年,进入华盛顿肯尼迪中心演出。

    荣誉称号

    编辑
    2018年,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2018年9月,《2018年中国百强区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白皮书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综合评析了全国968个地级市市辖区发展情况,并以统计数据为依据,量化评选出2018年中国百强区,其中思明区位列第33名。 2018年12月,荣获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19年11月,获得“‘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区”称号。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网购百强榜,排名90。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消费百强榜排名79;入选2020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年2月,入选2020中国特色小吃百佳县市;入选2020中国县域潮品消费百强榜排名18;入选2020中国美食百佳县市。

    2020年3月,入选2020中国青年乐业百佳县市。

    2020年4月,入选2020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入选2020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

    2020年5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全生态百优榜。

    2020年6月,入选2020中国最具书香百佳县市。

    2020年6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人口流入百强榜”,排名第69位。

    2020年9月10日,入选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榜”排名第24位。

    2020年11月9日,入选首批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市、区)名单。

    2018年—2020年度入选福建省级文明示范城区。

    2021年5月27日,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

    2021年8月17日,入选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赛迪百强区”名单。

    2021年10月,入选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度福建省城市发展“十优”区。

    2022年4月,入选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旗)名单。

    2022年7月,入选2022赛迪百强区,排名第27。

    2023年1月19日,入选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3年1月,入选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市、区、旗)。

    2023年3月,入选2023年赛迪创新百强区,排名第31名。

    2023年8月,入选2023赛迪百强区,排名第24。

    下一篇 厦港街道

    上一篇 樟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