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街道 编辑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辖街道

海沧街道海沧街道

海沧街道,隶属于中国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位于海沧区南部,九龙江出海口北岸,东与嵩屿街道为邻,南隔九龙江与漳州市龙海区相望,西与漳州市龙海区角美镇接壤,西北毗邻东孚街道,北隔蔡尖尾山与新阳街道为邻,总面积40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末,海沧街道常住人口为12719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6年),海沧街道境域归海澄县所辖,称为海沧镇。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改为海沧乡公所。1958年,海沧乡改为人民公社,划归厦门市郊区管辖。1984年9月,改公社为乡。1987年,改乡为镇。2003年10月,划归海沧区管辖。2006年3月,海沧镇撤镇改设海沧街道和新阳街道。截至2021年10月,海沧街道下辖5个社区、6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海沧新大街29号。2020年,海沧街道街道财政总收入12.51亿元,其中街道级收入0.94亿元。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海沧街道

行政区类别:街道

所属地区: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

地理位置:海沧区南部

面积:40 km²

下辖地区:5个社区、6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海沧区海沧新大街29号

电话区号:0592

邮政编码:361026

气候条件: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青礁慈济祖宫

车牌代码:闽D

人口:12719人(2020年常住人口)

历史沿革

编辑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6年),海沧街道境域归海澄县所辖,称为海沧镇。

民国六年(1917年),属海澄县第四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改为海沧乡公所。

1958年,海沧乡改为人民公社,划归厦门市郊区管辖。

1984年9月,改公社为乡。

1987年,改乡为镇。

1996年,由集美区划归杏林区。

2003年10月,划归海沧区管辖。

2006年3月,海沧镇撤镇改设海沧街道和新阳街道。

2015年1月7日,析置嵩屿街道。

海沧保税港区海沧保税港区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80年,海沧公社下辖1个居委会、11个生产大队:海沧居委会、后井大队、贞庵大队、温厝大队、渐美大队、东屿大队、钟山大队、石塘大队、青礁大队、囷瑶大队、锦里大队、鳌冠大队。

2000年7月,杏林镇新垵村、霞阳村和东孚镇祥露村划归海沧镇管辖。

2006年3月,撤销海沧镇,原海沧镇除新垵村、霞阳村和祥露村外的地域改设海沧街道。

2015年1月7日,析鳌冠社区、东屿社区、钟山社区、海发社区、海达社区、海翔社区、海虹社区、未来海岸社区、北附小社区和石塘村、贞庵村设嵩屿街道。

2021年4月2日,增设临港社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10月,海沧街道下辖5个社区、6个行政村:海沧社区、温厝社区、海兴社区、海农社区、临港社区、渐美村、囷瑶村、青礁村、后井村、锦里村、古楼村 ,街道办事处驻海沧新大街29号。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海沧街道位于海沧区南部,九龙江出海口北岸,东与嵩屿街道为邻,南隔九龙江与漳州市龙海区相望,西与漳州市龙海区角美镇接壤,西北毗邻东孚街道,北隔蔡尖尾山与新阳街道为邻,总面积40平方千米。

海沧街道

地形地貌

海沧街道地形以丘陵、台地为主,东南、东北临海,北面靠山,地势较为平坦。地貌从北而南呈“三高二低”特征:北部有海拔933米的天柱山脉,天柱山脉南侧是马銮湾沿岸的台地、平原,往南有蔡尖尾山、文圃山拔地而起,南部沿九龙江区域是较为平坦的台地。

<p>海沧街道卫星图青礁慈济祖宫

青礁慈济祖宫又称东宫,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是厦门市最大的民间信仰场所和重要的历史文化古迹。1996年,青礁慈济祖宫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被国台办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2012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荣誉称号

编辑
2021年4月27日,海沧街道办事处获得“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下一篇 禾山街道

上一篇 海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