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江区 编辑

福建省泉州市辖区

洛江区洛江区

洛江区,隶属福建省泉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闽南金三角地带、泉州中心市区东北部,介于东经118°33′~118°42′、北纬24°56′~25°19′之间,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2℃,终年温暖湿润,气候宜人,总面积374.82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6月,洛江区辖2个街道、3个镇、1个乡, 区政府驻万安街道万荣街97号。截至2022年末,洛江区常住人口25.6万人。

1997年9月,洛江区成立,辖区内有中国著名的洛阳古桥和风景秀美的洛阳江,故取名洛江区。洛江区人文底蕴丰厚,有中国“四大古桥”之一的宋代洛阳桥,系世界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2个遗产点之一;有被誉为“八闽名胜无双境、绝顶蓬莱显九仙”的国家3A级景区仙公山;有形似灵龟汲水、三庙并峙、雄伟壮观的龟峰岩;有古木参天、气势恢弘的虹山瀑布;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施琅将军陵园及泉州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俞大猷公园;有享誉闽南地区的九仙宗教文化、南少林体育文化、侨乡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印尼民俗风情,以及“陈三五娘传说”、“仙公山传说”、“俞家棍”、“十音铜锣”、“妆糕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著名侨乡和港澳台同胞的祖籍地。

2022年,洛江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51064万元,增长3.6%。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洛江区

外文名:Luojiang District

行政区划代码:350504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福建省泉州市

地理位置:福建省东南沿海闽南金三角地带、泉州中心市区东北部

面积:374.82 km²

下辖地区:2个街道、3个镇、1个乡

政府驻地:万安街道万荣街97号

电话区号:0595

邮政编码:362011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25.6 万(2022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仙公山、洛阳桥、虹山瀑布、俞大猷公园

车牌代码:闽C

地区生产总值:3551064 万元(2022年)

高等院校:仰恩大学、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洛江校区

历史沿革

编辑

洛江区

唐久视元年(700年),武荣州第三次建州,州治由前废治丰州迁往东南十五里的晋江下游平原地区,即泉州市区所在地。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名泉州,并于开元年间开始修筑泉州城。

1950年11月1日,政务院批准设立泉州市(县级),隶属晋江区专员公署。

1951年1月,泉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以晋江县城区及城郊8个乡为行政区域。

1971年1月,晋江县北部的河市、马甲、罗溪3个公社及国营双阳华侨农场划归泉州市管辖。

洛江区行政区划洛江区行政区划

1985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晋江地区行政公署,设立泉州市(省辖地级市),实行市带县体制,原泉州市的建制改设为区的建制,因泉州古城状若鲤鱼,故取名“鲤城区”。

1985年12月31日,鲤城区人民政府成立,归属泉州市,并为泉州市政府驻地。

1997年6月3日,根据“大泉州”发展规划的需要,国务院批准原泉州市鲤城区行政区域调整为三个市辖区(鲤城、丰泽、洛江),同年9月29日,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政府正式挂牌办公。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22年6月,洛江区辖2个街道、3个镇、1个乡:万安街道、双阳街道、河市镇、马甲镇、罗溪镇、虹山乡。 区政府驻万安街道万荣街97号。

洛江区下辖村(居)

名称

下辖

万安街道

万福社区、桥南社区、后埭社区、杏宅社区、琯头社区、塘西社区、院前社区、万盛社区

双阳街道

阳山社区、坪山社区、南山社区、阳江社区、朝阳社区、新阳社区、新峰社区、新岭社区、新南社区、前埭社区、前洋社区

罗溪镇

双溪村、后溪村、三村村、前溪村、新东村、柏山村、三合村、建兴村、垵内村、翁山村、永生村、东方村、大路脚村、钟山村、广桥村、双合村、洪四村

马甲镇

炉田村、梧峰村、二甲村、后坂村、就南村、溪北村、溪林村、潘内村、马甲村、杏川村、永安村、仰恩村、洋坑村、新庵村、彭殊村、梅岭村、祈山村、新生村、新建村、新民村、前垵村、蔡内村、义山村、西头村

河市镇

厝斗村、新告村、鸟关村、市田村、白洋村、山边村、官洋村、下炉田村、庄田村、河市村、南塘村、溪井村、溪山村、蛟南村、岭客村、坛顶村、浮桥村、霞溪村、梧宅村、下堡村、溪头村

虹山乡

白凤村、苏山村、虹山村、松角山村、前坂村

参考资料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洛江区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闽南金三角地带、泉州中心市区东北部,介于东经118°33′~118°42′、北纬24°56′~25°19′之间,东北毗邻惠安、仙游两县,西连南安市,南接丰泽区。总面积374.82平方千米。

洛江区

地形地貌

洛江区地貌属福建东部沿海花岗岩丘陵与平原地貌区的一部分,地势北高南低。地貌有低山、丘陵、台地、平原、河谷盆地、滩涂等类型,以丘陵为主。

气候

洛江区俯瞰

洛江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热,温度日差较小,降雨量集中,季风明显,日照充足,蒸发量大,台风活动频繁。年平均气温20.2℃,最热7月平均气温27.2℃,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11.4℃,极端最高气温37℃,极低气温-0.3℃,全年基本无霜;年平均相对湿度76%,平均水气压19.9hPa;日照时数2150hr,日照率48%;雾多发生于春季和秋季月份的下半夜到清晨,年平均雾日数约6~7天。

水文

洛江区境内主要有洛阳江、罗溪、木兰溪等河流水系。洛阳江为洛江区境内最大河流,发于罗溪镇朴鼎山南麓,流域面积387.61平方千米,河道总长40.8千米,为独立入海河流;罗溪属晋江东溪流域的一条主要支流,按水系划分属晋江水系的二级支流,是洛江区的第二大溪流,发源于罗溪镇朴鼎山西麓,区境内流域面积85.6平方千米,河段长19.37千米;木兰溪是洛江区的第三大溪流,发源于仙游县西苑乡仙西村,在区境内流域面积37.88平方千米,河段长10.7千米。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洛江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是2.40亿立方米,50%保证率为2.25亿立方米,75%保证率为1.65亿立方米,90%保证率为0.9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为0.04亿立方米,50%保证率为0.038亿立方米,75%保证率为0.027亿立方米,90%保证率为0.016亿立方米。区内共有25座小型水库,其中小(1)型水库6座,小(2)型水库19座,总集雨面积129.71平方千米,总库容2290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

洛江区内富含高岭土、花岗岩、辉绿岩、紫色岩等矿产。

人口

编辑

人口数量

发展中的洛江区发展中的洛江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洛江区常住人口为247172人。

截至2022年末,洛江区常住人口2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万人,人口出生率7.5‰,死亡率6.8‰,人口自然增长率0.7‰,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1.9%,比上年末提高0.4个百分点。年末户籍人口212889人,比上年末增加1840人,其中:男性110101人,女性102788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3.9%,比上年末提高0.7个百分点。

民族构成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洛江区有少数民族40个,以回族、苗族、土家族、畲族、壮族居多。

政治

编辑

区长:郭宁

副区长:王昭昭、陈清平、沈艺程、杜仁义、林联华、郭莎娜、王泽勇、黄群贤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0年,洛江区实现生产总值2849415万元,增长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088万元,增长2.6%,占GDP的比重为1.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0%;第二产业增加值1835976万元,增长3.2%,占GDP的比重为64.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11.4%,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959351万元,下降0.9%,占GDP比重为33.7%。

2022年,洛江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51064万元,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701万元,增长6.0%,占GDP的比重为1.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1%;第二产业增加值2233829万元,增长4.0%,占GDP的比重为62.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9.8%,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263534万元,增长2.6%,占GDP比重为35.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7.1%。三次产业比例为1.5:62.9:35.6。

2022年,洛江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4420万元,比上年增收14595万元,增长9.3%,加上上划中央收入10851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合计完成272938万元,比上年增收21283万元,增长8.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9592万元,比上年增加60051万元,增长36.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547万元,增长19.6%;教育支出57108万元,增长42.9%;科学技术支出4894万元,增长20.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410万元,增长71.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353万元,增长19.2%;卫生健康支出21000万元,增长41.0%。政府性基金收入3998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9892万元。

2022年,洛江区固定资产投资1341566万元,比上年增长10.6%。固定资产投资按构成分,项目投资1048102万元,增长64.8%,项目投资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30.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9.0%;房地产开发投资293464万元,下降49.2%。固定资产投资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投资增长10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8.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8.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5.6%,工业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增长30.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4.0%;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6.6%。

第一产业

洛江乡村景观

2022年,洛江区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11107万元,增长6.7%。粮食种植面积28311亩,比上年减少370亩,下降1.3%;其中稻谷种植面积11803亩,减少596亩;玉米种植面积4894亩,增加190亩;油料种植面积9782亩,增加90亩;蔬菜种植面积19139亩,增加385亩。

2022年,洛江区粮食总产量11680吨,比上年减少23吨,下降0.2%。其中,早稻产量2814吨,增加221吨,增长8.5%;双季晚稻产量2274吨,减少468吨,下降17.1%。全年谷物产量6700吨,下降2.5%;其中稻谷产量5088吨,减少247吨,下降4.6%;玉米产量1612吨,增加77吨,增长.5.0%。

2022年,洛江区植树造林总面积3030亩,增长90.3%;年末实有封山(沙)育林面积600亩。全年商品材产量22886立方米,增长200.3%。

2022年,洛江区肉蛋奶总产量15570吨,增长3.5%。其中,肉类总产量11918吨,增长2.6%;禽蛋3527吨,增长6.8%。年末肉猪出栏数86669头,增长2.3%,生猪存栏数52332头,增长8.3%。

2022年,洛江区水产品总产量1726吨,增长2.7%。其中淡水产品产量874吨,增长4.2%;海水产品产量852吨,增长1.2%。

截至2022年末,洛江区拥有市级及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家;市级及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4家。无公害农产品6个、绿色食品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个,福建名牌农产品1个。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洛江区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931136万元,增长3.3%,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9.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16.8%,股份制企业增长14.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21.6%,私营企业增长13.9%;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下降44.2%,纺织业下降29.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6.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4.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56.9%,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4.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7.9%,汽车制造业增长11.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2.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6.6%。

2022年,洛江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813200万元,下降2.9%。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利润总额486000万元,下降2.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327000万元,下降3.8%。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总额12100万元,下降26.2%,食品制造业32200万元,下降13.2%,纺织业利润总额97300万元,下降3.0%,文教、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118300万元,下降28.6%,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利润总额114400万元,增长47.6%;金属制品业利润总额88600万元,增长29.2%,专用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52200万元,增长6.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0.46元,下降0.38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1.25%,下降0.63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33.34%,比上年末下降0.73个百分点。

建筑业

截至2022年末,洛江区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有100个,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638788万元,增长14.6%,在地建筑业总产值894971万元,增长22.6%;在外省完成的产值1743817万元,增长10.9%。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02693万元,增长8.9%。全年建筑房屋施工面积642万平方米,下降25.4%;房屋竣工面积365万平方米,增长.34.3%。建筑业总产值达到亿元及以上的企业18家,其中5亿元及以上的企业11家。

第三产业

2022年,洛江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2830万元,增长12.7%按构成分,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583446万元,占全社会零售额的60.6%,增长20.3%;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79384万元,占全社会零售额的39.4%,增长1.6%。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42.3%,日用品类增长277.8%,中西药品类增长.6.7%,汽车类增长5.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84.4%,建筑家居装潢材料类下降16.3%。全区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企业实现销售额1514790万元,增长22.5%。

2022年,洛江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8990万元,与上年持平。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1912万元,增长6.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6938万元,下降6.9%;电信业务总量34974万元,增长9.5%。年末全区电话用户总数35.37万户,比上年增加0.09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31.93万户,比上年增加0.06万户,移动电话中4G电话用户16.35万户;5G电话用户13.79万户。全区互联网上网用户44.37万户,比上年增加0.56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30.69万户。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01.53万人次,下降16.2%。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6.91亿元,下降13.1%。

截至2022年末,洛江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468835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4.8%,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413015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4.0%。人民币存款中住户存款余额1407650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7.1%。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434995万元,比上年末增长7.8%,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434984万元,比上年末增长7.9%。

2022年,洛江区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家,按验资口径,外商实际到资2085万美元,增长43.1%。外商投资企业当年累计开业投产6家。

交通运输

编辑

洛江区交通网络方便快捷,“三纵八横”主干路网基本形成。福厦高铁、沈海高速及复线、泉三高速南惠支线、324国道、307省道横贯境内。核心区域紧邻沈海高速公路泉州出入口和泉州高铁火车站,距离晋江机场仅20千米,距离国家一类口岸后渚港仅10千米。泉州环城高速洛江出入口位于辖区双阳街道境内,沈海高速复线洛江北出入口位于辖区北部腹地罗溪镇境内。

2022年,洛江区新建公路10.50千米,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46.24千米,比上年增加27.55千米。其中,二级及二级以上高级公路里程46.57千米,高速公路里程17.37千米,公路密度达145.74千米/百平方千米。年末,全区共有营运汽车1205辆,其中,客运汽车243辆(含公交车208辆,出租车35辆);货运汽车962辆(含普通货车658辆,牵引车124辆,挂车153辆)。全区公交运营线路长度471.35千米,全年公交客运量941.28万人次。

社会事业

编辑

科学技术

2022年,洛江区共实施国家、省、市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0项,其中省级3项、市级8项。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交易登记21项,合同成交总金额1178.37万元。全年专利授权数1718件(其中发明107件、实用新型1121件、外观设计490件);年末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7.17件。

截至2022年末,洛江区拥有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国家级、省级.市级众创空间分别为1家、3家、2家;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分别为106家、47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0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30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为5家、17家;市级行业技术开发中心6家;省级、市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4家。全区拥有国家级、省级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5家、2家,省级、市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3家、22家,市级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单位3家。

截至2022年末,洛江区共有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定全国驰名商标6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洛江区内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乡镇(街道)文化站6个;图书馆藏书总量34.69万册,电子图书5万册。全区广播节目17套,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节目200套,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有线广播电视覆盖用户10.80万户,实际用户3.63万户,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总长1461.27千米。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主题街头文化艺术展演”“‘洛’有你·更有福元宵文化专场活动”;举办我们的节日“元宵节”非遗花灯制作活动;开展常态化惠民演出展演活动;组织举办洛江区“赓续文化薪火辉映时代光芒”俞大猷纪念馆重装开馆活动;举办洛江区全国第59个学雷锋纪念日活动暨深化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动员大会;举办2022年泉州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组织开展2022年洛江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展演活动;组织举办申遗成功一周年系列宣传活动;举办洛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巡回图片展;举办庆祝建军95周年主题晚会;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举办党建+邻里中心系列文化宣传活动;组织创作抗疫系列精品,如《一米的阳光》《“洛”实战疫终“江”胜利》《记住你》《共赴美好明天》《你,是最美的》《逆行的光》,快板作品《齐心协力向前行》和朗诵作品《讨奥密克戎诗》;组织举办南音、舞蹈、声乐等公益艺术培训班;举办洛江区舞蹈公益培训班。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洛江区共有普通中学10所,其中公办中学7所,所有公办完中实现省级达标,其中,泉州第十一中学属省一级达标高中,奕聪中学属省二级达标高中,马甲中学属省三级达标高中;小学34所;幼儿园48所,其中省示范幼儿园1所、市示范幼儿园3所,区示范幼儿园8所;中职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全区幼儿园至高中各类学校在校生52285人,各类学校专任教师331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9%。全区特殊教育在校生56人。在洛就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阶段8205人。辖区内共有2所大专以上院校,其中本科高校1所、高职高专1所,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19009人,招生6965人,毕业生5054人。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末,洛江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不含社区、村卫生室)14个。其中,医院5个,在医院中公立医院1个,民营医院4个;乡镇卫生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预防保健机构(含妇幼所、院)1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43个。其中,门诊部1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个,乡村卫生所96个,个体诊所27个,医务室4个。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01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09人,注册护士360人。年末卫生机构拥有编制病床634张,开放床位745张。按常住人口计算,每千人拥有床位2.91张、卫技人员3.98人。全区农村100%有医疗点,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26人。

2022年,洛江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2.2%,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孕产妇死亡率0/10万,婴儿死亡率1.7‰;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95.5%,托幼机构管理率100%,新生入园体检13144人、口腔保健12949人次、眼保健12895人次;实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与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双检合”“一站式”服务1069人次。

体育事业

2022年,洛江区提升改造7个塑胶篮球场。新建13条全民健身路径。现有30个灯光篮球场、30个塑胶篮球场27个多功能运动场、9个笼式足球场、129条全民健身路径。2022年组队参加国家、省、市比赛,角逐7个项目,取得金牌14枚、银牌9枚、铜牌7枚。参加2022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2022年福建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女子散打比赛;福建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大学生部武术套路比赛;福建省第十七届运动会青少年部社会俱乐部组轮滑冰球比赛;2022年福建省青少年越野滑轮锦标赛暨第十七届运动会表演赛;2022年泉州市第一届冰雪轮滑锦标赛暨泉州市首届“冰雪特色校”冰雪轮滑公开赛;2022年泉州市少年儿童羽毛球锦标赛。

2022年,洛江区举办迎新春庆元旦排球赛;迎春杯羽毛球赛;迎新春围棋比赛;中小学生足球联赛;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全民健身篮球赛;第一届跆拳道比赛;全民健身羽毛球团体赛;“奔跑吧·少年”2022年闽台港澳青少年武术文化夏令营活动。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洛江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62171人,比上年增加8871人。其中,在职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6958人,比上年新增8911人,企业离退休人员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2407人,其中当年领取289人;在职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196人,与去年持平,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961人,其中当年领取73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92017人,比上年减少40人,城乡居民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25859人,其中当年领取1822人,全部实现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年末全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4899人,比上年新增2614人,领取失业保险金627人;参加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48100人和37235人,领取工伤、生育保险分别为99人、991人。年末全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2893人,其中退休人数2956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66792人。

截至2022年末,洛江区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92个,床位数1682张。其中,儿童收养性服务机构1个,床位20张,年末在院人数4人;老年收养性服务机构5个,床位802张,年末在院人数155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86个,床位860张。城镇有218人、农村有1956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助,确定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900元,80周岁及以上低保老年人每人每月增发100元,全区城乡低保对象1420户2174人,累计发放低保金共1496.89万元。全区特困人员159户162人发放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334.37万元。2022年春节前对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体发放临时价格补贴51.90万元。全年累计发放临时救助金1274人次共171.99万元。实行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累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473.10万元。

历史文化

编辑

名称由来

洛江区于1997年9月泉州中心城市区划调整时成立,辖区内有中国著名的洛阳古桥和风景秀美的洛阳江,故取名洛江区。

文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次

单位名称

第三批

洛阳桥

风景名胜

编辑

洛阳桥

洛阳桥

洛阳桥位于泉州东郊的洛阳江上,是中国第一座跨海梁式石桥,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由时任泉州太守蔡襄主持洛阳桥建桥工程,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桥梁专家茅以升称之为“中国古代桥梁的状元”。1988年,洛阳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桥全长834米,宽7米,首创的“筏形基础”“养蛎固基”“浮运架梁”等先进建桥技术,代表中国当时最先进的造桥技术,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岩石刻;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遗址;桥南有蔡襄祠,蔡襄的《万安桥记》宋碑,即立于祠内,被誉为书法、记文、雕刻“三绝”。

施琅陵园

施琅陵园施琅陵园

施琅陵园位于洛江区河市镇与惠安县黄塘镇交界的虎窟坡地上,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系清代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与其妻王氏、黄氏合茔。墓地坐北朝南,南北长500米,东西宽137米,占地面积达6.85万平方米。墓区由北而南,上下分5个坪台,依次立有文武翁仲四尊、石马、石虎、石羊、石狮、华表各一对,以及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谕祭碑亭、钦赐祭葬墓坊、龟趺碑亭。整座墓规模宏大,布局严整,石亭、石碑、石雕工艺精致、宏伟壮观,周围环绕相思树、松树、丛林等。

俞大猷公园

俞大猷公园

俞大猷公园位于洛江区河市镇,是为纪念抗倭民族英雄俞大猷而建的。作为泉州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园占地800多亩。公园建有10.5米高的俞大猷立像、古城靖国门、陈列馆、国术馆、啸卧亭、弹亭、田螺姑娘塑像等,正气堂金碧辉煌,石牌坊列阵而立,与石像前的茵茵绿草,共同在诉说着一位英雄不朽的历史。

虹山瀑布

虹山瀑布

虹山瀑布位于虹山乡,海拔高六百余米,年平均温度低于市区4至6摄氏度。蜿蜒的溪水从80多米的断崖中飞流而下,溅起的水雾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一圈圈美丽的彩虹,虹山瀑布因而得名。中国古代的方志史学家何乔远游历至此地有感而诗曰“红日照天地,飞雪白纷纷;道者偶来此,雷霆殊不惊”。

仙公山风景区

仙公山风景区

仙公山风景区位于泉州城北,南北朝时祀“何氏九仙”而名,总面积25平方千米。仙公山风景区由双髻宗教文化区、仰恩湖文化休闲区、马甲民俗文化景区、马甲亚热带动植物观赏园、乌潭湖游乐度假区等五个景区组成。有丰山洞、白水岩、朝天阁、地藏殿、贵妇双髻、仙公蓬莱、东南胜迹、九龙壁、舍利塔、钟鼓楼、弥勒大佛等胜景,以及宋代朱熹王十朋,明代张瑞图等历代文人骚客留下的摩崖石刻。

荣誉称号

编辑

2019年2月2日,洛江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22年11月18日,洛江区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下一篇 万安街道

上一篇 海滨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