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芗城区 编辑
芗城区,隶属福建省漳州市,是漳州市的中心城区,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4°29′14″—24°42′41″,东经117°29′03″—117°43′01″之间,介于厦门、汕头两个特区之间,是闽南厦、漳、泉金三角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264.59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末,芗城区常住人口64.26万人。 截至2023年6月,芗城区辖8个街道、2个镇, 区人民政府驻东铺头街道南昌路96号。
芗城区因九龙江西溪境内段别称芗江而得名,自梁大同六年(540年)置龙溪县,始有龙溪县城关。唐贞元二年(786年),州治迁入,龙溪县城关遂得名漳州。1985年,龙溪地区改为漳州市,同时设立芗城区。境内有尚书・探花”“三世宰贰”两座石牌坊和漳州文庙,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漳州府衙旧址、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嘉济庙碑、王升祠、比干庙、太平天国侍王府等,均是著名的文化古迹。
2022年,芗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8.84亿元,增长8.0%。 2023年度,芗城区常住人口为64.36万,出生率为4.15‰,死亡率为6.17‰,自然增长率为-2.02‰,城镇化率为91.37%。
中文名:芗城区
外文名:Xiangcheng District
行政区划代码:350602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福建省漳州市
地理位置:福建省东南部
面积:264.59 km²
下辖地区:8个街道、2个镇
政府驻地:东铺头街道南昌路96号
电话区号:0596
邮政编码:363005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64.36 万(2022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南山寺、漳州文庙、林语堂纪念馆、芝山红楼、威镇阁、漳州明清历史街区
火车站:漳州北站
车牌代码:闽E
地区生产总值:868.84 亿元(2022年)
隋初,废建安、南安二郡为县,龙溪县直属泉州(治在今福州)。大业三年(607年),复置建安郡,龙溪属之。
漳州芗城区芝山公园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建安郡为建州,龙溪县属之。武德二年(619年),龙溪县属隋吴兴郡守梁王沈法兴辖地。武德三年(620年),龙溪县属吴王李子通辖地。武德五年(622年),龙溪县全境归唐,析建州地置丰州(治在南安),龙溪县属丰州。贞观元年(627年),废丰州,龙溪县隶岭南道泉州(治在今福州)。垂拱二年(686年),析龙溪县南境置漳州,治在漳浦(今云霄),龙溪仍属泉州。圣历二年(699年),析泉州的莆田、南安、龙溪三县置武荣州。圣历三年(700年),武荣州废,龙溪县还隶泉州(治在今福州);同年改元久视元年,复置武荣州。景云二年(711年),改武荣州为泉州(治在今晋江),龙溪县属之。开元二十一年(733年),龙溪县属福建经略使泉州(治在今泉州)。开元二十九年(741年),龙溪县由泉州割属漳州。天宝元年(742年),漳州改称漳浦郡,改隶江南道。天宝十年(751年),龙溪县属岭南经略使漳州。上元元年(760年),龙溪县随漳州由岭南还隶福建节度使。贞元二年(786年),漳州治所从漳浦县李澳川迁龙溪县城,龙溪县城关漳州由此得名。光启元年(885年),淮南光州刺史王绪渡江陷漳州,为王潮所杀。王潮遣王审知引兵围泉州拔之,王潮遂据有漳泉之地。后唐长兴四年(933年),闽王王延钧称帝,龙溪县属闽国漳州。南唐保大三年(945年),刺史王继成以漳州降南唐。保大四年(946年),改漳州为南州。保大五年(947年),南唐兵围福州不能克,泉州刺史留从效引兵还泉州。唐戍将不得已引兵归。留从效自此据有漳、泉。保大七年(949年),南唐以漳、泉置清源节度使。
北宋建隆三年(962年),留从效卒,陈洪进继有其地。乾德四年(966年),复南州为漳州。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陈洪进上表献漳泉二州,龙溪归宋。雍熙二年(985年),龙溪县属福建路漳州漳浦郡。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漳州漳浦郡改为漳州路,龙溪县属之。
明洪武元年(1368年),龙溪县隶属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漳州府;洪武二年(1369年),属福建行中书省漳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属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漳州府。
清代(1644年~1911年),龙溪县隶属福建布政司漳州府。雍正十二年(1734年),龙溪县为漳州府所辖七县之一。城区是漳州府、龙溪县的治所。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清王朝覆灭,九月二十一日漳州宣告光复。
民国元年(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废府设路,福建划为东、西、南、北四路,漳州属西路,龙溪县属之。民国3年,改路为道,西路改为汀漳道,龙溪县属之。民国四年(1915年),袁世凯称帝,改国号中华帝国,漳州属汀漳道。民国七年至九年(1918年~1920年),援闽粤军在漳州设闽南护法区,县地属之。民国十四年(1925年),废道,实行省、县二级政制,龙溪县隶属福建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4月20日至5月28日,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进驻漳州,成立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建立临时政权机关,龙溪县城关为临时机关所在地。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月1日,在漳州成立“龙汀省人民政府”,龙溪县属龙汀省。同年7月,福建省划为10个行政督察区,龙溪县属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0月,全省改划为7个行政督察区,龙溪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9月19日,龙溪县解放后,其它漳州境内各县陆续解放,均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漳州军事管制区。10月2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原第五行政督察区改名为第六行政督察区,设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龙溪县隶属福建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1950年3月,第六行政督察区才改称漳州行政督察区,简称漳州专区,9月18日,又改称为龙溪地区,龙溪县属之。
1951年6月1日,析龙溪县城关置漳州市
中国大陆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林语堂纪念馆。祖居芗城天宝五里沙村的林语堂先生,是现代世界文豪,曾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在国际文坛深具影响力。林语堂纪念馆座落于芗城天宝镇五里沙村的一座小山,紧邻其父母的永居地,前眺林语堂祖居,背靠环抱蕉林,清静幽雅。纪念馆前,安放一尊林语堂先生的塑像,由中国著名雕塑家李维祀教授设计制作。馆内展示各种版本的林语堂著作200多部,不同时期照片100多幅,还有林语堂手迹、使用过的物品等。纪念馆从建筑设计、馆名题写,到塑像雕刻皆为中国专家所创作,堪称“名人名馆”。芝山红楼
芝山红楼又称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座落在芗城西侧芝山南麓,漳州市政府机关大院内。为西式两层红砖楼,一楼之下有地下室,建筑精巧别致,当年毛主席的卧室和工作室、红军标语仍保留原样。纪念馆建于1957年5月,先后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漳州市重要的思想教育基地。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现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人。祖籍地为现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珠里村,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10月,出生于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为教会牧师。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2年和1973年,被国际笔会推荐为当年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1976年3月26日,去世于香港。
2020年2月,芗城区入选“2020中国特色小吃百佳县市”。
2022年6月,芗城区位列“数字乡村”百强县榜单第82位。
2023年1月,入选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市、区、旗)。
2024年1月,入选“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