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荔城区 编辑
荔城区,隶属福建省莆田市,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莆田市区东南部,地处东经118°49′~119°39′,北纬24°59′~25°46′之间,北接涵江区,南壤秀屿区,西连城厢区,东临兴化湾。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总面积269.66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荔城区常住人口67.6万人。截至2022年10月,荔城区辖2个街道、4个镇,区人民政府驻镇海街道县巷63号。荔城区,古属兴化府莆田县。2002年,撤县建区。荔城区人文底蕴深厚,是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称,是妈祖文化、禅武文化、莆仙戏剧文化的发祥地。区内有山有水有平原,是兴化平原的核心区,拥有壶山兰水、荔林水乡的旖旎自然景观,南拳的发源地之一的南少林寺,还有三清殿、古谯楼等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梅妃故里、九华叠翠、紫霄怪石等景点。2022年,荔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5亿元,增长2%。
中文名:荔城区
别名:荔城
行政区划代码:350304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福建省莆田市
地理位置:福建省中部莆田市
面积:269.66 km²
下辖地区:4个镇、2个街道
政府驻地:镇海街道县巷63号
电话区号:0594
邮政编码:3511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67.6 万(2021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莆田二十四景、宁海桥
车牌代码:闽B
地区生产总值:635 亿元(2022年)
荔城区远古时期初属“九州”之一的扬州。《书·禹贡》称“九州为冀、兖、青、扬、荆、豫、梁、雍诸州”。《尔雅·释地》云:“江南曰扬州”。西周时期,荔城区为“七闽”地之一。东汉《说文解字》云:“闽,东南越,蛇种,从虫门声”。“东南越”的确切范围,通常系指今浙江东南和福建全境,以及广东潮州汕头、梅州一带。
荔城区
汉武帝置十三刺史部之一的扬州,其辖地仍包括今福建全境。
晋永康元年(300年),福建划归江州。梁普通六年(525年),又划归东扬州管辖。至陈永定元年(557年),方独设“闽州”。
莆田县古称“蒲口”,陈光大二年(568年),由南安郡分出置县,因盛产荔枝,别称“荔城”。仙游县原名清源,早在唐圣历二年(699年)就划莆田西部地设置清源县。因有何氏九兄弟跨鲤升仙的传说,后更名“仙游”,别称“鲤城”。自宋至清,两县曾先后同隶于兴化军、兴安州、兴化路和兴化府,故至今仍俗称“兴化”(南洋一带则称“兴安”)。
南朝陈光大二年(568年)、隋开皇九年(589年),二度置莆田县,均不久即废。
唐武德五年(622年),再置莆田县,属丰州(州治今南安丰州)。圣历二年(699年),析莆田县西部置清源县。天宝元年(742年),清源县改名仙游县,莆田、仙游2县均属清源郡(郡治今泉州)。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包括莆田、仙游、福清、永泰县四地置兴化县,建太平军(后改兴化军,治所兴化县),统领兴化、莆田、仙游3县。兴国八年(983年),治所迁莆田县。景炎二年(1277年),兴化军改为兴安州。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为兴化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为兴化府。正统十三年(1448年),裁兴化县。
清朝,莆田仙游两县属兴泉永道(管辖莆田、泉州、永春、德化、大田、厦门)。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属南路道(1914年改厦门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废道,直属福建省。民国二十一年(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成立时属“兴泉(泉海)省”。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7月,属第四行政督察区(驻仙游,领仙游、永春、德化、大田、惠安、莆田6县)。
1949年8月,解放后属第五专区。
1950年,属泉州专区。
1955年,属晋江专区。
1970年,属闽侯专区(驻地迁莆田县)。
1971年,改为莆田地区,辖莆田、仙游、福清、平潭、长乐、闽侯、闽清、永泰8县。
1973年,划闽侯县归福州市。
1983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莆田地区,将闽清、永泰、福清、长乐、平潭5县划归福州市,将莆田、仙游2县划回归晋江地区(今泉州)。同年9月9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莆田市,以莆田县部分行政区域为该市行政区域,将晋江地区的莆田、仙游二县划归莆田市管辖。析莆田县地置城厢、涵江2区。
2002年2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莆田县,设立莆田市荔城区和秀屿区。
区划沿革
2002年2月1日,城厢区荔城街道的文献、凤山、长寿、英龙、梅峰5个居委会,城南乡的镇海、阔口、新镇、步云、埭里、古山6个村,城郊乡的长丰、七步、新浦、南郊、华郊、荔浦、徒门、张镇、西洙、东阳、拱辰、畅林12个村,以及原莆田县的西天尾、新度、黄石、北高4个镇划归荔城区管辖。区人民政府驻县巷。
2002年,设立镇海、拱辰2个街道办事处。镇海街道办事处辖原荔城街道的文献、凤山等5个居委会和原城南乡的镇海、阔口等6个村,其中镇海、阔口2个村改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驻镇海。拱辰街道办事处辖原城郊乡的拱辰、畅林等12个村,其中拱辰、畅林2个村改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驻拱辰。2002年底辖2个街道、4个镇:拱辰街道办事处、镇海街道办事处、西天尾镇、黄石镇、新度镇、北高镇,118个村委会,12个居委会。
2003年,荔城区辖2个街道、4个镇:拱辰街道、镇海街道、西天尾镇、黄石镇、新度镇、北高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10月,荔城区辖2个街道、4个镇:镇海街道、拱辰街道、西天尾镇、黄石镇、新度镇、北高镇。 区人民政府驻镇海街道县巷63号。
位置境域
荔城区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莆田市区东南部,地处东经118°49′~119°39′,北纬24°59′~25°46′之间,北接涵江区,南壤秀屿区,西连城厢区,东临兴化湾。总面积269.66平方千米。
荔城区
地质
荔城区
荔城区构造单元地处闽东火山断拗带的东部,闽东南滨海断隆带上。地质上在西天尾镇的西北部、新度镇的西南部以晚侏罗世-白垩纪沉积-火山地层分布。构造处于平潭-东山断裂带中段,该断裂带规模巨大,主要是由一系列压性、压扭性断裂组成,区内受其构造断裂带作用可见岩石破碎带,没有明显构造断裂带。
地形地貌
荔城区境内山脉纵横、丘陵起伏、河谷错综、地形复杂、海拔多为500~600米,最高峰的壶公山、九华山海拔为700多米;平原、沿海地势平缓,海拔多为30~50米之间,中部的福建省四大平原之一兴化平原即南北洋平原,海拔仅为8米左右,面积464平方千米。
气候
荔城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温度适宜是荔城区气候的一大特征。平均年太阳辐射量达110.41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995.9小时,年均日照率为45%。日照时间从山区至沿海逐步增多。无霜期年平均达316天至350天之间。平均温度20摄氏度,常年多为东南风,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山区逐渐降低。全荔城区年平均气温在16°C至21°C之间。
水文
荔城区境内水系密布,溪河纵横交错。主要河流有木兰溪、延寿溪、下磨溪、后卓溪、企溪、东郊河、和平河、渠桥河等。木兰溪流域面积1830千米,全长约103千米,发源于仙游县西北部西苑乡仙西黄坑头,自西至东流经仙游,横贯荔城区平原地带,于三江口注入兴化湾;以木兰溪主干流为界,分为南洋水系和北洋水系,木兰溪主干流以南的称为南洋水系,以北的称为北洋水系。南北洋水系发达,河网密布,形成四通八达的水网,河沟总长431.175千米,水域面积9.27千米,总库容3100万立方米。
水资源
荔城区境内木兰溪径流量:丰水年15.64亿立方米,平水年9.79亿立方米,枯水年5.59亿立方米;延寿溪径流量:丰水年5.72亿立方米,平水年3.56亿立方米,枯水年2.00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
荔城区是南方地区主要的奶牛、蘑菇生产基地,福建省荔枝、枇杷、龙眼三大名果生产基地之一。
矿产资源
荔城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藏13种。世界少有的硅线石矿藏量超过100万吨;铅、锌、铜、铁、锰等为主的金属矿藏总量超过1500万吨;高品质的花闪长岩、辉长岩等建筑材料可供长期大量开采。
截至2021年末,荔城区常住人口67.6万人。
综述
2021年,荔城区地区生产总值618.8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2%,增幅居全市首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42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331.40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269.99亿元,增长10.2%。
2022年,荔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5亿元,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财政总收入51.6亿元(含留抵退税3.4亿元)、同口径增长4%,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33.38亿元(含留抵退税1.7亿元)、同口径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26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0亿元,增长3.1%;外贸出口总额108亿元,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1.17亿元,增长3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亿元,增长3.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000元,增长7.1%。
第一产业
2022年,荔城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16亿元,同比增长0.5%。农林牧渔业内部结构为40.0:0.1:11.8:39.2:8.8。
第二产业
2022年,荔城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下降1.4%。建筑业生产总值214.08亿元,同比增长6.8%。
第三产业
2022年,荔城区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64.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限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1163.22亿元,同比增长26.3%;限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7.00亿元,同比增长12.0%。
2022年,荔城区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原口径)22.93亿元,增长28.7%。
区长:刘基棠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荔城区各类学校191所:普通中学18所(其中公办高中7所,民办高中2所;一级达标校2所,二级达标校2所,三级达标校1所,普通高中学校4所)、小学96所(民办2所)、小学教学点11所、幼儿园75所(民办52所)、特殊教育1所、中职学校1所。现有在校生11.33万名,专任教师5875人。
文化事业
2022年,荔城区结合“旅游+工业”“旅游+康养”“旅游+体育”等“旅游+”模式,荔城区才子服饰、双驰实业两家入选。组织高跷、舞龙、木偶戏等6个项目参加绶溪公园贺新春民俗活动;组织十音八乐、舞龙弄鲤、车鼓、莆仙戏等及西天尾宴皮扁食、龙花担泗粉等非遗小吃参加“府韵宋潮”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游春活动;组织收集非遗保护成果相关资料参加“喜迎二十大——福建非遗保护成果展演系列活动;组织征集木雕、玉雕作品作品参加“又见乡愁”闽台艺术大展。开展第四批区级非遗传承人申报、第三批莆田市非遗小吃商家评选、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传习所)申报、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工作。
体育事业
2022年,荔城区举办战“疫”进行时—2022年“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暨首届"曙光杯"云上亲子运动会(足球、篮球、瑜伽),举办2022年莆田市“党建+”社区(乡村)邻里中心体育联赛暨2022年全民健身运动会跳绳比赛。第十七届省运会群众部龙舟项目比赛任务,获得男子22人500米直道和12人200米直道的二等奖,获得22人龙舟男子100米、200米,12人龙舟男子100米、500米直道赛4个项目三等奖。组织区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排球、田径、啦啦操等八个项目参加2022年莆田市中小学生联赛;完成省运会我区俱乐部各项的组队以及参加选拔事宜。组织莆田四中、中山中学、西天尾中心小学和新溪小学四所学校申报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传统特色校的申报。
科学技术
截至2021年6月,荔城区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5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众创空间3家;2020年推荐企业申报“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项目,成功获得科技部立项。
医疗卫生
截至2021年末,荔城区有卫生机构280个,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28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077人,注册护师、护士2373人。各类卫生机构床位4825张。
社会保障
截至2021年末,荔城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2.86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3.72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0.11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0.51万人。
南少林寺
南少林寺前身“林泉院”,坐落在层峦叠嶂中的九莲山麓,始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该寺所在的林山村周围有九座山围成一圈,形如九瓣莲花,寺院坐落在花心的位置上,因此得名九莲山少林寺,世称“南少林寺”。1986年,国家文物普查发现南少林寺的遗址。1992年8月8日,福建省政府批准在遗址上重建南少林寺,1998年12月8日,竣工、剪彩,并正式对外开放。
南少林寺
元妙观三清殿
元妙观三清殿,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观桥西北,梅园路北侧,创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重修,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再次募缘重修。是一座保留有宋代建筑风格的道教宫观建筑。三清殿坐北朝南,面辟五间,进深十架橡,基本上有前殿(拜亭)、方形石埕、左右廊庑及五殿等。殿内石柱下用莲花覆盖形石刻垫在下方形基础石上,竖有20根石术连接的大柱。1996年11月20日,元妙观三清殿被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妙观三清殿
古谯楼
古谯楼位于文献路。古谯楼为知军段鹏创建于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初为兴化军的子城门和门楼。宋绍兴六年(1136年)焚毁,同年重建,并置更刻漏于楼上,故名谯楼,民间俗称鼓楼。整座楼坐北朝南,通体三层。高25米,城台边长约50米,宽15米,底层石基台高5米,中开门洞,南面两端突出5.3米。整座楼在平面上呈凹字形,这在建筑结构上称为双阙,现为福建省仅存的古谯楼。现为莆田县博物馆、省级级重点文物。
古谯楼
黄一道:明兴化知府,嘉靖十三年(1534年)在原堤基上重修石堤,但未完工就被解官离去,同知谭铠续修石堤。
陈池养:清进士,曾任知县、知州等职归里后于道光七年(1827年)彻底重修石堤,毕其功于一役,历120年,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冲决。
孙尔准:清闽浙总督,支持陈池养修堤,并为奏檄,还鼓励妻子也为海堤出力。
华实:英国人,原圣路加医院(莆田医院前身)院长,兼任中国红十字会理事长,创建莆田红十字会分会,民国八年(1919年)秋风大作,东甲堤毁坏,华实主修之,并勒石纪念。
苏儒善:解放前莆田县长,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修镇海堤。
原鲁山:原莆田县长,1962至1965年任莆田县南北洋海堤工程指挥部总指挥,修海堤27.5千米。
桂圆
龙眼
莆田荔枝
莆田荔枝,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莆田荔枝始于唐代,其味香甜、醮核率高,具有止渴、滋补功效。宋代蔡襄曾写下世界上第一本《荔枝谱》,称兴化荔最为奇特。后来,荔枝树又被莆田定为市树。郭沫若20世纪60年代初在莆田考察时,曾题下“荔城无处不荔枝”的诗句,盛赞莆田荔枝。
2014年05月1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莆田荔枝”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21年1月18日,荔城区被授予“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22年6月,荔城区位列“数字乡村”百强县榜单第94位。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