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沧大桥旅游区 编辑
海沧大桥旅游区以海沧大桥为主线,厦门海沧大桥是三跨连续全漂浮钢箱梁悬索桥,被誉为厦门二十名景“东渡飞虹”,包括大桥东岸旅游区与西岸的火烧屿旅游区。东岸旅游区主要包括全国首座桥梁博物馆;西岸火烧屿旅游区主要包括火烧屿生态乐园与厦门市青少年科技馆。桥梁博物馆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厦门市青少年科技馆被评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海沧大桥东岸旅游区占地2万平方米,包括以桥梁为主题的博物馆与大桥观景平台、音乐茶座。海沧大桥西岸火烧屿旅游区是由无居民海岛开发成的旅游景区,是厦门西海湾中一个神秘又古老的小岛。岛上植被丰富,岩石奇特,是两亿多年前侏罗纪时代火山爆发,遗留下的的沉积岩,也是厦门最古老的土地之一。火烧屿旅游区包括厦门市青少年科技馆、亚洲最大的户外拓展培训基地。2016年12月5日,国家旅游局通报,海沧大桥旅游区4A景区被摘牌。
中文名:海沧大桥旅游区
外文名:Hai cang Da Qiao Lv You Qu
地理位置:中国厦门市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08:30~17:30,闭馆日:星期一
景点级别:摘牌
门票价格:海沧大桥旅游区20元/人;火烧屿(包含生态园、科技馆)55元/人
著名景点:海沧大桥
全 长:5926.527米
通车时间:1999年12月30日
通行能力:5万辆次/日
建设宽度:36.6米,双向六车道
开工时间:1996年12月18日
投用时间:1999年12月30日
获奖情况:第七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功能用途:跨海公路大桥
大桥的索塔,采用门式结构、桥柱各部结构采用曲线造型为基调的设计构思,型体上线条流畅、轻柔。110束平行钢丝索股,挂在门式索塔上。
1999年,海沧大桥底通车,至今已13年多。此次翻修规模是最大的一次,面积达到3.2万平方米。
2002年,翻修0.7万平方米,2005年,翻修2.8万平方米,类似的翻修工作曾经进行过2次。
2008年3月18日,获第七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2009年7月14日,海沧大桥的锚碇设计是另一个重要创新,它大胆突破以往只注重其功能设计的传统思想,采用空腹三角框架结构,造型轻巧灵活而又线条优美,并可把它作为一座大楼加以利用。同时,锚碇基础底面设置倒坡,增加了锚碇结构的抗滑抗倾安全度,这一设计也是国内首创。
2009年7月14日,海沧大桥采用钢箱梁连接组成桥面,全部钢箱梁共97节,每节钢箱梁宽36.6米。这些钢箱梁在武汉武昌造船厂制造完毕后,用驳船运送,每船8块,从武汉通过长江,经上海、台湾海峡到厦门,长达2000公里的江海联运。
2009年7月14日,海沧大桥桥面的铺装方案据专家介绍,铺装设计寿命为15年,总厚度7厘米,该项目无论设计还是施工,均居国内领先水平,一些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09年07月14日,在东航道主桥的设计中,引入了当前世界最先进的桥梁设计理念。大桥设计选定了流线型钢箱梁截面及圆弧形塔柱断面。在国内大跨度悬索桥设计中,首次采用了三跨连续漂浮结构体系,钢桥呈现出“漂浮”的特点。
2010年9月,海沧大桥西引道贯通,海沧大桥西引道立交工程(太平山隧道)是海沧新城区与岛内联系的最快通道,使车程缩短约6公里。工程北侧隧道已开挖近百米,总体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年底具备通车能力。该隧道预计9月贯通,工程年底具备通车能力,这将大大完善海沧新城区的交通设施配套,推动岛内外一体化发展进程。
2010年12月30日,海沧大桥西引道正式通车,30日上午7时30分左右,总长1.8公里、总投资约1.2亿元的海沧大桥西引道工程正式通车,使得海沧新城至厦门本岛路程缩短6公里。市委常委、海沧投资区党工委书记、海沧区委书记钟兴国出席了通车仪式。仪式由海沧投资区管委会副主任、海沧区常务副区长李文东主持。
2012年12月29日,海沧大桥景区亚洲第一的全飘浮钢箱梁悬索桥——海沧大桥从东渡港牛头山跨过火烧屿,到海沧石塘的排头门。箱梁悬索桥,悬吊结构在国内首次采用不设竖向塔支座的全漂浮连续结构,用这种技术建造大桥,世界上属第二座,亚洲是第一座。桥梁博物馆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厦门市青少年科技馆被评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
2013年8月初,因埋设电缆需要,该路段的右侧辅道进行了破路施工。
2013年8月24日,电缆铺设工作已经结束,今日起,环岛路(云顶南路口至亚洲海湾酒店段)右侧辅道将进行路面恢复施工,需搭建围挡,请市民驾车经过时注意避让。
2013年8月24日,随着海沧大桥钢桥面铺装层大修进入尾声,在这60多天的时间里,一套完整的维修工序也展现在市民面前。
海沧大桥旅游区
气候特点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海洋性气候。夏季较为炎热,7、8月份一般都在30℃以上;冬季温度则经常低于10℃;全年平均气温为21℃。日照时间长,太阳光充沛。
地形地貌
地处厦门、九龙江口海岸及东孚镇丘陵地带,地势平坦。三面临海,北面靠山。西北部紧靠海拔933米的天柱山,中部蔡尖尾山海拔381.6米,西连接文圃山。
“东渡飞虹”以海沧大桥为中心,由大桥东岸景观游览区、火烧屿生态游乐园、太平山庄休闲度假区组成。
牛头山公园
牛头山公园
牛头山公园位于海沧大桥东侧的牛头山高77米,设有广场音乐茶座、观景平台、儿童乐园、跌泉等旅游项目。
东岸观景游览区
东岸观景游览区
主要是牛头山公园和东引桥游览区,区内有桥梁博物馆、人工山体叠泉、攀岩登山和自然绿化景观,是观大桥、观西海、观市区的制高点。
火烧屿游乐园
火烧屿游乐园
火烧屿是厦门西海域中最大的岛屿,生态乐园是一处开放性的动物园。水陆面积27公顷,南北长900米,东西宽400米,海拔34.7米,从南角高处向北错落递降,形成三个岬角。往西看俨如隶书的“山”字,从西往东望,颇像英文字母“M”。这里岸线曲折岸坡陡峭,地质构造奇特,岩石色彩斑斓,海蚀洞穴各异,滩湾形状多样。火烧屿竖卧海沧大桥腹下,大桥之西塔立于屿之北端,控扼西海之中枢,南有兔屿、猴屿、大屿、鼓浪屿,北有镜台屿、猫屿、宝珠屿。中华白海豚观测台可以观测“海上大熊猫”—海豚。园内有以西锚碇“青少年科技馆”为中心的科普教育区,以岛上林中小道为主体的山林怡情区,以岛上四个湖为主景的“四湖印月”区和彩岩观赏区。
太平山庄休闲度假区
太平山庄休闲度假区
东渡飞虹
东渡飞虹
厦门桥梁博物馆
厦门桥梁博物馆
厦门市青少年科技馆
厦门市青少年科技馆
一座建在桥下、建在海上、建在旅游区中的科技馆。分为力学馆等13个展馆。海沧大桥西锚碇是厦门市青少年科技馆室内馆。馆区分为室内馆和室外广场两个组成部分。室外广场坐落火烧屿上,由三部分组成,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展览面积为3000平方米。在北侧及东侧广场,展示了泉州古船复制品、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苏颂及其天文发明等。西侧广场则是模拟火山喷发、地震屋、龙卷风等大型展品。南侧广场,则为儿童科技体育区,这里既有根据同心摆原理设计的同心摆秋千,也有利用视觉误差原理制作的倾斜小屋。
青少年科技馆采用展览与教育相结合方法,主要是展览教育、培训教育和实验教育,采用现代“科学中心”式的展览教育方式,提倡和鼓励青少年朋友动手参与,进行实践和探索,动脑筋思考体验,是厦门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科普教育基地。
室内展区:在一万平方米的展区内,共有电磁馆、地球与自然馆、体能生理馆、力学机械学馆、声学馆、光学馆、机器人馆、心理学和脑科学馆、数学馆、科技应用馆和动手园。
科技体育广场:科技体育广场有20000平方米,近20项科技体育展示。这里有磁力秋千和360度旋转的旋转秋千,可以演示重心与平衡,大胆尝试高空骑自行车走钢丝,试验驾驶方形轮的车子。可以操作声音的聚集和反射,锻练臂力的滚轮和自旋转盘、射击转椅等。还可以动手操作模拟龙卷风的形成过程。
缤纷峡谷
缤纷峡谷
中华白海豚观测台
中华白海豚观测台
厦门博饼民俗园
厦门博饼民俗园
厦门博饼民俗园位于福建厦门湖里区东渡路海沧大桥旅游区内,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厦门博饼民民俗园位于国家境A级景区----海沧大桥旅游区内,是全国唯一一座以博饼活动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博饼是源于唐代宫廷游戏,“骰子戏”是博饼游戏的雏形,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新春开始,每逢重大喜庆节日,宫中仕女及太监,都加入到游戏行列,到了开元年间最为盛行。唐玄宗有时也参加,与嫔妃同乐。随着科举制度的兴起,“骰子戏”逐渐演变成为寄托了考生们“高中”愿望的“状元局”、“状元筹”游戏,在考生们当中广为流行。1978年以前,郑成功以厦门为根据地,驱逐荷夷收复台湾。到中秋节前后,士兵们倍思亲人。郑成功的部将洪旭,为了宽慰士兵思乡之情,经过一番筹谋,巧设“中秋会饼”,让士兵们一边赏月,一边“博状元饼”。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博饼”活动便在厦门和台湾流传开来,成为福建闽南一带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博饼活动也因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文化价值,于2008年2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