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溪乌龙茶 编辑
安溪乌龙茶产于闽北“秀甲东南”的名山武夷,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属半发酵的青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
中文名:安溪乌龙茶
外文名:wu long cha
别名:青茶、半发酵茶
分布区域:闽南,闽北,台湾,新加坡
茶类:半发酵茶
功效:抗衰老、抗癌症、抗动脉硬化
始于:公元1725-1735年
生产地:祥华,长坑
长坑——乌龙茶
安溪是我国著名的乌龙茶生产区,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故乡。安溪乌龙茶介于红、绿茶之间,是一种“半发酵”茶,含有独特的自然花香,滋味甘醇鲜美。它既是珍贵的饮料,又有很好的药用价值。铁观音为乌龙茶之极品,世界名茶之一,“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乌龙茶
一年春天,乌龙腰挂茶篓,身背猎枪上山采茶,采到中午,一头山獐突然从身边溜过,乌龙举枪射击,但负伤的山獐拼命逃向山林之中,乌龙也随后紧追不舍,终于捕获了猎物。
当把山獐背到家时已经是晚上了,乌龙和全家人忙着宰杀、品尝野味,将制茶的事全然忘记了。当第二天清晨全家人才想起此事,没想到放置了一夜的新鲜叶子,已镶上了红边了,并且散发出阵阵清香。
制成的茶叶,滋味格外清香浓厚,全无往日的苦涩之味。于是,经过反复的试验与细心的琢磨, 通过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终于制出了品质优异的茶类新品——乌龙茶。
它是我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品质介于二者之间,既有红茶的浓鲜味,又有绿茶的清芬香,冲泡此种茶叶,会发现叶底的边缘因发酵呈红褐色,而当中部分仍保持天然嫩绿本色,形成奇特的“绿叶底红镶边”,还有一种诱人的兰花香气。
乌龙茶的特点是回味悠长,耐冲泡,具有解脂肪,助消化之功效,被誉为健美减肥的佳品。
安溪乌龙茶条索结实肥重、卷曲。色泽:乌龙茶色泽沙绿乌润或青绿油润。香气:乌龙茶有花香。 汤色:乌龙茶汤色橙黄或金黄、清澈明亮。
滋味:茶汤醇厚、鲜爽、灵活。叶底:绿叶红镶边,即叶脉和叶缘部分呈红色,其余部分呈绿色,绿处翠绿稍带黄,红处明亮。
有砂绿白霜像青蛙皮那样才好;注意是否隐存红边,红边是发酵适度的讯号;冬茶颜色翠绿,春茶则墨绿;如果茶干灰暗枯黄当然不好;而那些颗粒微小、油亮如珠,白毫绿叶犹存者,那是发酵不足的嫩芽典型的外观,这茶泡起来带青味。
品饮此茶,香气菠郁,滋叶浓醇,鲜滑回甘,具有特殊的“岩韵”。
2. 产于广东。茶形壮实而卷曲,叶色浅黄带微绿。汤色黄艳衬绿,香气清长,多次冲泡,余香不散,甘味尤存。
3. 条形卷曲,呈铜褐色,茶汤橙红,滋味纯正,天赋浓烈的果香,冲泡后叶底边红腹绿,其中以南投县的“冻顶”乌龙茶最为名贵。
4. 闽南安溪产。“铁观音”既是茶名,又是茶树品种名。此茶外形条索紧结,有的形如秤勾,有的状似晴蜒头,由于咖啡碱随着水份蒸发,在表面形成一层白霜,称作“砂绿起霜”。此茶冲泡后,异香扑鼻,乘热细啜,满口生香,喉底回甘,称得上七泡有余香。
乌龙茶
茶、绿茶、茶叶、红茶
铅(Pb计) ≤5
铜(以Cu计) ≤60
六六六(BHC) ≤0.2
滴滴涕(DDT) ≤0.2
三氯杀螨醇(dicofol) ≤0.1
氰戊菊酯(fenvalerate) ≤0.1
联苯菊酯(biphenthrin) ≤5
氯氰菊酯(cypermethrin) ≤0.5
溴氰菊酯(deltamethrin) ≤5
甲胺磷(methamidophos) ≤0.1
乙酰甲胺磷(acephate) ≤0.1
乐果(dimethoate) ≤1
敌敌畏(dichlorovos) ≤0.1
杀螟硫磷(fenltrothion) ≤0.5
喹硫磷(quintozene) ≤0.2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