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春漆篮 编辑
永春漆篮,福建省永春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永春漆篮历史悠久。永春漆篮特点:具有高雅古朴、端庄大方、精巧玲珑的艺术风格,而且耐酸、耐碱、耐用。2013年9月25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永春漆篮”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中文名:永春漆篮
产地名称:福建省永春县
品质特点:耐酸、耐碱、耐用
地理标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批准文号:国家质检总局2013年第132号
批准时间:2013年9月25日
永春漆篮
竹编
漆篮的原材料是当地盛产的毛竹。竹子被锋利的篾刀分成为粗细不一的篾片。篾片厚度根据漆篮的要求,最细的堪比头发丝。篾片为经,篾丝为纬,在巧手编制下成了篮。篮有大有小,有扁篮、格篮、盛篮,还有盒、盘。
灰工
人们常说“竹篮打水一场空”,可这漆篮却因为第二步“灰工”,变得坚固轻巧、盛水不漏。
“灰工”,可以理解为抹灰。“灰工”的程序非常繁多,先用石灰水煮篮胚,整理篮型,把篾头割掉,然后在篮身上抹灰。按图案剪出布样,裱布,裱纸。篮底和篮身还要上细灰,再修削、磨灰,上清油、黑油。前前后后,有大大小小20多道工序。
漆画堆雕
漆画堆雕是漆篮的“画龙点睛”之笔。
漆工的工序大致为:生漆加工,篮身刷磨,洗篮,上漆,放在水里水磨,再上漆,上金箔,安金线,描朱红,安金朵。
永春县
永春漆篮影响深远,她先在闽南一带流行,成为迎神祭祖、寿诞喜庆、拜亲会友等装盛物品的器具或作为互相馈赠的礼品。随着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步从闽南传到东南沿海、全国各地及南洋各埠,并被选送到意大利、波兰、日本、毛里求斯等30多个国家展览。
永春漆篮
从2000 年以来永春漆篮工艺品经过多年的产业集群,才形成以公司为产业领头者的形式开展起来。现已经有 10几个漆篮加工点。 漆篮公司所生产的漆篮工艺品品以毛竹为主要原料,加上产业化下漆篮制作工人娴熟的技术。提高了永春漆篮工艺品的竞争力量,永春漆篮在当地企业带领下,拥有全世界技术较好的漆篮工艺师 100 多名,全国有20几家家漆篮工艺品的销售网点,以及分散在各个景区的的销售点。2017年,全村从事漆篮产业的相关人员从200多人增加到380人,占全村劳动力一半以上,年产值从170万元增加到1000多万元。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志
2013年,国家质监总局正式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综述
根据《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通过了对永春漆篮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批准自2013年9月25日起对永春漆篮实施原产地域保护(公告2013年第132号)。
地域保护范围
永春漆篮原产地域范围以福建省永春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确定永春漆篮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范围的报告》永政文〔2013〕149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为福建省永春县所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
1、竹材:产地范围内生长两周年以上,竹节达20厘米以上的毛竹、灯竹。
2、用土:产地范围内偏中性的红壤土。
3、辅料:石灰粉、桐油、乌烟、松节油、天然生漆等。
二、加工工艺
制篮胚(竹编)→上油灰→油漆→堆雕、绘画。
三、工艺技术要求
1、制篮胚(竹编):把竹子破成宽4毫米至10毫米的篾片和宽0.8毫米至1.5毫米的篾丝;经缚才、编底箍、编篮盖、卷嘴、扯脚、插耳柄等工序编成篮胚,松紧适度。
2、上油灰:将桐油与永春特有的偏中性红壤土和石灰粉进行搅拌熬成桐油灰;对篮胚进行整形固定、去糖杀菌后,在篮胚上均匀涂抹桐油灰,贴上纱布,自然晾干。
3、油漆:把桐油煮沸,放入乌烟、松节油搅拌,直至拉丝到适当长度即成乌油;用植物油和少量乌烟搅拌生漆,涂抹在相关部位。
4、堆雕、绘画:在篮身、篮盖堆雕和绘画图案。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整体性要求:造型美观、端正,坚固;
(2)堆面:粘贴牢固,花纹清晰;
(3)漆面:色泽均匀、光亮;
(4)画面:比例得当,图案形象。
2、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在永春漆篮原产地域范围内的生产者,如使用永春漆篮“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须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设立的申报机构申请并经初审合格,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后,方可使用永春漆篮“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