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编辑

福建省政府直属正厅级事业单位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Fujian Media Group)成立于2004年2月8日,由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福建电视台、福建电影制片厂及其他所属单位整合而成。共开办6个自办广播频率(新闻综合频率、经济频率、交通频率、音乐频率、都市频率、东南广播公司)、10个电视频道(综合频道、东南卫视、乡村振兴·公共频道、新闻频道、电视剧频道、旅游频道、经济生活频道、体育频道、少儿频道、海峡卫视)以及福建电影制片厂、广播电视报社、音像出版社、音像资料馆、传输中心、广告公司和网络公司等。1949年8月24日,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音。1960年7月16日,福州电视台开播,1976年10月1日更名为福建电视台。2004年2月8日,以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福建电视台为主体组建的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正式成立。2018年5月28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入选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第十三届福建省文明单位”候选名单。2021年3月,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综合频道《帮帮团》栏目组被福建省妇联命名为“2021年福建省巾帼文明岗”。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外文名:Fujian Media Group

类型:省级传媒机构

成立时间:2004年2月8日

英文简称:FMG

频道数:15个

员工数:4900 人

总部地点:中国福建福州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西环南路128号

上级组织: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

网络媒体:福建网络广播电视台、海博TV

现任董事长:曾祥辉

工商信息知识产权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350000761796410E
组织机构代码:
761796410
经营状态:
开业
公司类型:
事业单位营业
法定代表人:
曾祥辉
营业期限:
2023年07月07日2028年07月06日
注册资本:
57,143.63万(元)
登记机关:
福建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企业地址:
福州市台江区西环南路128号
经营范围:发展公益性广播影视事业和经营性广播影视产业。合作伙伴报错查看更多

发展历程

编辑

广播阶段

参看:福建人民广播电台

1949年8月24日19时,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音,用普通话、福州话、厦门话(闽南话)反复播送《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插播音乐,并转播北平新华广播电台的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和厦门话新闻节目。全天播音4小时。同年9月,福建电台根据上级有关规定,以省会所在地命名,改名福州人民广播电台。9月27日和10月4日,先后开办《评论节目》和《新闻节目》,10月4日开始制订广播节目播出时间表,预告节目。

1950年1月2日起,福州人民广播电台全天播音时间由1949年12月每天广播4小时20分钟,增加到5小时(18:00~23:00),办有《新闻》《评论通讯和综合报道》《轮回节目》《商情介绍》和《文艺》节目。《轮回节目》分别设《职工时间》《青年时间》《妇女时间》《儿童时间》《卫生讲座》和《常识讲座》等。同年6月5日起至11月20日,先后开办《社会发展史讲座》《对台湾广播》《人民讲坛》和《记录广播》等节目。

1951年3月5日起,福州人民广播电台全天播音2次,共7小时。第一次播音改在7:00~8:30;第二次播音17:30~23:00。同时增办《当天福建日报摘要》。

1951年3月26日起,根据中央广播事业局的有关规定,电台呼号恢复为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同年10月2日起,福建电台在办好省台节目的同时,增加一套专为福州市听众服务的市台节目,呼号为福州人民广播电台。11月17日起,福建电台开办《普通话教学》节目,教听众学讲标准的普通话。

1953年4月1日起,根据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关于“省兼市台,除少数省台为大都市者外,撤销兼办的市台”的精神,福建电台兼办的市台节目撤销,集中精力办好省台节目,并用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台和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第二台分别播音。提出以《农民节目》为重点,努力办好《新闻评论通讯》节目,《文艺》节目着重广播优秀的地方戏曲和音乐。5月25日起,与中苏友好协会福州分会合办《俄语讲座》节目。同年11月1日起,增加1个台,分别用第一台、第二台和第三台名称广播。3个台全天共播音15小时15分钟。其中:新闻类节目(含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110分钟)200分钟,占播音总量的21.8%;社教类节目300分钟,占32.8%;文艺节目285分钟,占31.1%;服务类节目130分钟,占14.2%。

1954年底到1955年3月,福建电台编委会组织全体编播人员学习苏联广播工作经验,并结合本台的实际,研究制订改进广播工作方案,广播特色更加鲜明。

1955年4月1日,福建电台取消第三台节目,第一台安排普通话和闽南话节目,增办《综合节目》(星期一《科学知识》节目);第二台安排普通话和福州话节目。

1956年4月30日,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台和第二台改称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第一种节目和第二种节目。同时增加《文化生活》《时事评论》《广播漫谈》等节目。同年,先后在闽南龙溪和闽北南平2个地区派出常驻记者,加强对全省重点农业和重点林业生产地区的采访报道。

1957年2月19日起,逢周二、三、四、五,福建电台在第二种节目19:40~20:30举办《学习讲座》节目。帮助干部和群众解答学习中的理论问题。

1958年2月第三周开始,福建电台举办《每周一歌》节目。6月30日起,开办《农村俱乐部》和《对渔盐民广播》节目。新闻节目和专题广播,集中宣传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和生产建设方面的成就,在听众中影响日益扩大。每逢重大节日和中心工作或特殊事件需要,编委会还临时调整播出时间,举办各种类型的专题广播、特别节目或开广播大会。

1960年,福建电台编委会提出“抓典型、抓关键、抓言论、抓方向性问题,努力提高宣传质量”的要求。《新闻》节目在增加播出次数,加大信息容量的同时,狠抓“快”字,增强时效。《对农村广播》突出政治,配合中心抓关键,在“活”字上作文章。《新闻》《对农村广播》每周至少有一篇言论,增强舆论导向。《文艺》节目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京剧、评剧、黄梅戏、越剧、闽剧、芗剧、高甲戏、梨园戏、莆仙戏和音乐、相声、广播剧等各类文艺形式,百花竞放。

1963年2月,福建电台编委会发动全台工作人员讨论全面提高宣传质量问题,同时出版《为提高广播质量而奋斗》的内部刊物,各部、组贯彻“以宣传为中心”的精神,制订方案,组织实施,广播宣传出现空前活跃的局面,宣传报道的思想性有所提高。

1965年8月16日开始,第一套节目第一次播音时间4:55~8:40(星期日延长至10:30),第二次播音10:55~15:40,第三次播音17:35~23:20,为了保证《对农村广播》和供广播站转播的其他主要节目,占有较好的广播时间,第三次播音18:30~20:30,增加一个频率,分两种节目同时播音。第二套节目第一次播音时间8:30~13:30,第二次播音15:40~23:55。两套节目全天播音29小时30分钟,星期日为31小时20分钟。《对农村广播》节目也从这天开始在原有普通话、福州话和闽南话播音的基础上增加客家话和莆仙话两种方言,共用5种语言广播。

1967年2月6日,福建电台因局势动乱而停止自办节目(除《对农村广播》节目于同年8月13日停办,《天气预报》节目保留外),只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以宣传为中心”,“为编播服务”等口号,被当作修正主义路线批判,绝大多数业务骨干下放,编播队伍被打散。

1969年3月恢复自办节目,办有《新闻》《对农村人民公社社员广播》《工农兵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老三篇”天天学》《学习毛主席语录》和《革命样板戏》等节目。

1972年,恢复《对金门马祖广播》《对渔区广播》节目。遇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社论和重要文章时,除转播外,还用普通话、福州话和闽南话反复重播。

1978年11月6日,自办节目有《新闻》《新闻和报纸摘要》《对农村广播》《对渔区广播》《对金门马祖广播》《人民解放军和民兵》《理论学习》《科学与文化》《英语教学》《文艺》和《天气预报》等节目共计26小时20分钟,占全天播音总量37小时5分钟的71%。1979年,《福建各地》等“文化大革命”前有影响的节目大多恢复。新闻节目的时效性,专题节目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有所加强,文艺节目日益丰富多彩。

1981年和1983年前后,根据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和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精神,福建电台先后提出“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抓好新闻改革,带动整个广播宣传的改革”、“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新闻节目求短、求新、求快、求活,努力增加信息量和时效性。

1984年以后,福建电台的宣传紧密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宣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和十三大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民主与法制;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突出报道改革开放中开创新局面的典型人物和事例。

1988年至1990年,福建电台本着“力求加强新闻,精办专题,丰富文艺,扩大教学和服务性节目”的精神,对各类节目作了两次较大的调整。1990年1月1日起的安排是:第一套节目从清晨4:50开始播音,一直播到下半夜1:00结束,广播20小时10分钟;第二套节目5:20~8:00、10:50~24:00播音,广播15小时50分钟;第三套立体声节目,11:25~13:30、17:55~22:00播音,广播6小时10分钟(周日广播7小时40分钟)。三套节目全天一共广播42小时10分钟(星期日43小时40分钟)。每天播出文字新节目时间(不含重播内容)287分钟,约5.7万字,文艺节目播出时间662分钟。新闻节目每天广播20次,计150分钟,星期日还有《新闻综合节目》和《一周要闻》。《对农村广播》《理论节目》和以科教卫生、体育文化及法制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之窗》节目,每天各广播4次,1次15到20分钟。英语和日语教学节目,每天广播7次,1次30分钟。《对台湾广播》,每天广播2个时段,共240分钟。

1993年1月1日,东南广播开播。10月31日,福建经济电台开播。

1998年5月1日,福建交通广播开播。

福建广电中心外景福建广电中心外景

2000年12月18日,福建都市生活广播开播。

电视阶段

参看:福建电视台

1960年7月16日,福州电视台开播。

1961年8月,福州电视台停播。

1970年,在全国第二次办电视热潮中,又有一批广播工作者投入省革命委员会组织的“电视大会战”。经过8个月,终于在福州市区乌山建起1座60多米高的电视发射塔,同时利用1座旧庙改建成中心机房,同年12月26日,福州电视台复播,再次开始播出黑白电视。

1976年9月,在邮电部门配合下,接通北京至福州邮电微波干线,传来中央电视台彩色信号,电视图像开始从黑白向彩色过渡。福建人民从此看到中国彩色电视节目。80年代初,使用引进的录像机、摄像机进行节目编采,自办节目制作能力开始增强,电视新闻和专题节目日见繁荣。与此同时,福州鼓岭、泉州清山、南平懵懂洋等几个骨干发射台先后建立,电视差转台和微波线路发展,电视覆盖面迅速向全省扩展,形成强大的电视传播网络。10月1日,福州电视台更名为福建电视台。

1980年7月上旬起,推出华东7省、市电视台联合创办的栏目《华东见闻》,每星期播出一个电视纪录片或一组新闻集锦。

1981年8月至1982年年底,自办节目增加到每周3次,并相对固定在星期一、星期三和星期六的晚上。每次自办节目的内容,有该台采制的《福建新闻》和不定期的电视专栏节目,加上故事片或电视剧。每次播出时间约4个小时。

1983年,自办节目增加到每周4次。同年9月,开办《体育集锦》栏目,先是每两周播出1次,随后增加到每周1次。

1984年上半年,自办节目增加到每周5次,7月份开始每周自办6次。10月,增辟覆盖福州地区的第二套节目。这年秋天,围绕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三十五周年,除完成建设成就系列片和侨乡风貌系列片外,还制作了旅游、工艺美术和对台湾同胞播出的专题节目;增办《锦绣八闽》《振兴福建的人们》《科学走廊》栏目,每半月播出1次;总编室编辑全国各地的电视片资料,开办《可爱的中国》《神州百花》和《荧屏歌声》3个栏目,每周播出1次。此外,还有《民主与法制》《荧屏剧院》等不定期的栏目。

1985年春节开始,第一套节目每周7天都安排自办节目;7月1日起增办晚间新闻。这一年,设置的栏目增加到15个,其中新开设的有:5月11日开播的《下周屏幕》;7月3日开播的第一个对台节目《海峡同乐晚会》;7月6日开播的全省第一个少年儿童栏目《小星星》。

1986年,先后开办以报道国际体育见闻和重大比赛为主的《体育世界》,法制栏目《晨钟》和服务观众的《文艺与观众》栏目。

1987年,推出三个栏目:《党的生活》《科普天地》和《上下一百年》。

1988年初,合并原有的《文化窗》《文艺百花》《八闽剧坛》和《文艺与观众》栏目,开办综合性文艺节目《假日之夜》,每周末播出1次。同时,福建电视台与广东、上海、北京电视台联合与美国洛里玛影视公司签约,引进该公司的影视精品,推出《海外影视》栏目,每周播出2集,进一步满足观众对文艺和影视节目的需要。这一年,还开办以青年为服务对象的《多彩年华》和纯音乐节目《歌海明珠》。1988年元旦,第一套节目开播时间从19:00提前到18:30。同年秋季,夏时制结束后,第一套节目开播时间再次提前到18:00,从而开发新的播出黄金时间,每天18:00~19:00播1集电视剧,成为此后福建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时段之一。

1989年,各节目部相继开办《好望角》《人口·家庭·社会》《八闽体坛》等栏目。这一年,两套节目共播出2261小时。

1990年初,总编室通过收视调查,集中观众意见,对原有栏目进行调整、合并,并规定各栏目的长度和播出时间。这年7月16日至9月20日,福建电视台首次开办暑期节目,每天下午播出3小时,以丰富青少年学生的假期文化生活。同年10月1日开始,第一套节目增办每天90分钟的午间节目。1990年,两套节目共播出2655小时,平均每天播出7小时20分钟。第一套播出的各类节目的构成为:新闻节目占8%,社教节目占13.2%,电视剧占40.8%,文艺、戏曲占8.5%,体育节目占5.4%,教学节目占1.3%,广告节目占10.5%,转播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占11.8%。1990年12月,福建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共设定期播出的栏目22个,其中:每天播出1次的有2个(《福建新闻》、《午间新闻》);每周播出2次的有3个

2004年2月8日,原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福建电视台,福建电影制片厂及其他所属单位整合成立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6月28日,福建音乐广播开播。1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到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东南电视台视察,对集团把广播电视整合成一家起了“化学反应”的做法表示赞许,这是对集团全体同志的亲切关怀和巨大鼓舞。

2005年1月25日,东南电视台国际频道开播。 6月1日,福建电视台文化生活频道更名为福建电视台都市时尚频道,福建电视台少儿频道开播。 10月1日,东南电视台国际频道更名为海峡卫视。

2016年12月23日,福建电视台都市时尚频道更名为福建电视台旅游频道。

文化特色

编辑
形象标志

福建电视台的旧台标是一个正方形,犹如中国过年之时常贴在门上的“福”字,这暗示“福建”的“福”。同时,它还被分成二份,乃是“FJTV”(福建电视台英文缩写)四个字母的变形,中间的裂缝呈“M”字形,暗示福建简称“闽”(mǐn)。

福建广播影视集团台标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于2005年10月1日更换标识 ,该台标以蓝色和白色为基本色调。蓝色代表了台湾海峡,而中间白色是福建的首字母“F”的变形。这个“F”又形似一只白色的海鸥自由飞翔在台湾海峡上,寓意海峡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两岸人民的交流与交往应不受任何政治限制。海鸥的一对翅膀正象一座桥梁联系着大陆与台湾,同时也预示福建省是祖国大陆与宝岛台湾交往的窗口。

分支机构

编辑

内设机构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职能部门

办公室

总编室

人力资源部

计划财务部

科技发展部

保卫部

机关党委(工、青、妇)

离退休干部工作部

参考资料

业务机构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业务部门

新闻中心

节目交流中心

技术中心

播出中心

策划中心(经管办)

东南卫视

海峡卫视

综合频道

乡村振兴·公共频道

新闻频道

电视剧频道

旅游频道

经济生活频道

体育频道

少儿频道

广播传媒中心

新闻综合频率

东南广播公司

经济频率

交通频率

都市生活频率

音乐频率

文艺广播

福建网络广播电视台(海博TV)

参考资料

直属机构

机构名称

成立时间

概况

福建省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中心

2002年

2002年1月,经省编办批准,福建省广播电视发射总台、福建省广播电视微波总站和福建省广播电视器材供应站以及32座中波台合并组建了福建省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中心。传输发射中心负责全省40座调频、电视、中波发射转播台、微波站和省属段微波电路的管理,承担着全省广播电视系统无线传输覆盖的任务。下辖安全播出监测调度中心1个,承担所辖台站的设备运行、节目播出情况和安全播出预警信息发布以及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的任务;广播电视维修安装工程处1个,承担全省广播电视发射塔及天线地网的维护任务 。

福建省海峡广播影视译制中心

2007年

2007年成立福建省海峡广播影视译制中心,用闽南语兼备汉语的模式,以大陆优秀影视作品为载体,架起两岸心灵沟通的桥梁。翻译制作大陆闽南话影视作品数千部集,时长279019分钟,用版权贸易方式,在台湾岛内出版发行DVD光盘567.10万张,销售网点遍及岛内音像商店、书店、百货商场、连锁超市,定向推广机构包括社会团体、公家机关、图书馆、学校等。并与台湾影视界密切合作,在台湾主流电视媒体播出译制成闽南话的《施琅大将军》、《娘妻》、《海峡往事》等大陆影视作品。通过影视文化交流,增进两岸同胞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 。

福建省音像资料馆

1989年

于1989年8月由福建省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单位编制数为10人,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

福建省广播电视中心工程建设办公室

2000年

成立于2000年11月,该机构沿袭1984年省编委同意设立的福建省广播电视中心工程筹建办公室。工作业务范围为负责省广播电视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

福建广电融媒体发展有限公司

2019年

成立于2019年3月,是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是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福建省委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有关决策部署的重要平台 。

福建广电广播广告有限公司

未知

负责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广播新闻信息综合频率FM103.6、经济频率FM96.1、交通频率FM100.7、都市生活频率FM98.7、音乐频率FM91.3、汽车娱乐频率FM88.3的统一创收运营工作 。

福建电广电视传媒有限公司

2017年

成立于2017年,是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所属全资国有企业,是集团地面电视频道的广告运营平台和对外统一窗口 。

福建东南卫星传媒有限公司

1994年

东南卫视成立于1994年,是福建省内实力强劲、服务专业的电视媒体公司,连续数年广告经营总收入位居福建省前列。2014年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对其进行市场化整合,进行更开放的市场化运作,改变单一赢利模式,拓展相关产业,组建福建东南卫星传媒有限公司 。

海峡世纪(福建)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2009年

成立于2009年,将三家原经营性事业单位——福建电影制片厂、福建长龙影视联合公司、福建省音像出版社转企改制、合并重组,是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直属国有独资企业,旗下有福建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北京大洲京海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两个子公司,拥有海峡两岸(漳州)棚内剧影视制作基地。致力于电影、电视剧、电视专题、综艺节目和动漫的策划组织、拍摄制作,网络、演艺和新兴产业开发等,拥有影视制作甲级,电子、音像出版发行等资质 。

福建广电新媒体有限公司

未知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全资子公司。依托广播电视内容优势,发展音视频网站、网络广播电视台、IPTV、互联网电视以及移动终端、户外信息发布以及电子商务、社区服务等线上线下业务;通过旗下综合门户网站和手机客户端、OTT终端等实施网台联动,组合传播,提供音视频图文新闻资讯、定制信息产品、互动应用、分享和社区等服务 。

福建广播电视报社有限公司

1954年

福建广播电视报成立于1954年,是褔建解放后第一份行业报纸,获得中国金长城传媒奖“中国十大广播电视报”。 是海峡两岸影视文化的权威导报,是福建广播电视影视文化展示的窗口 。

福建省东南传播杂志社有限公司

2004年

东南传播是立足海峡西岸、面向全中国公开发行的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紧盯理论前沿,透析传播实践,热心服务传媒界从业人员、学者和高校学生 。

福建省幸福生活杂志社有限公司

2005年

幸福生活指南成立于2005年10月,定位为城市文化艺术生活读本,每月四期,现分为《幸福生活指南-海峡书法》《幸福生活指南-民俗摄影》《幸福生活指南-艺术鉴藏》《幸福生活指南-艺术生活》四大类,各期以一个行业、一个领域策划为关注宣传报道焦点,通过期刊专业化精准化形式,弘扬宣传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八闽文化,与各行业同步发展 。

福建电广广播电视报广告有限公司

未知

承担福建广播电视报的报纸广告制作发布业务。并设计、制作、发布、代理国内广告业务。是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直属的四大广告公司之一 。

福建广播电视传播总公司

1992年

成立于1992年12月07日,经营范围包括设计、制作、发布、代理国内广告;有线电视网络设计、建设,开发应用;广播电视设备、电子设备的批发、零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福建广播电视传播总公司对外投资2家公司。

福建广电风华丝路发展有限公司

2017年

2017年07月12日成立,经营影视节目策划、制作、放映;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国内各类广告;教育信息咨询、职业技能培训;文化教育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代理;文化教育软件研究与开发;文化教育活动方案策划、咨询服务;电子商务技术服务;企业形象策划;展览展示服务;公关活动策划;大型晚会、赛事活动策划;商务信息咨询;旅游信息咨询;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文化、娱乐、体育经纪代理;会展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对文化业、教育业、互联网业的投资。

福建广电创投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2017年

简称广电创投,成立于2017年2月,是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创建的一级全资子公司,作为集团对外股权投资平台,代表集团开发与评估对外投资项目、对外出资持股、项目实施成效考核、股权与资产运作等,盘活集团广播电视资源,是集团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运用互联网思维延伸“广播电视+”产业触角的抓手之一 。

福建省广播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2019年

成立于2019年4月,是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旗下一级全资子公司。已经取得EVS、柏帆科技、ROSS等品牌的全中国代理商资质 。

参考资料

人员编制

编辑

现任领导

职务

领导姓名

党组书记、董事长

曾祥辉

总经理

刘用

党组成员、副董事长

杨国和、陈加伟、洪雷

参考资料:

下属频道

编辑

广播频率

频率名称

频率简介

福建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福建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

FM103.6MHz(新闻广播)

主词条:福建新闻广播

率先在中国实现“长时段播发新闻,全天候直通现场”的省级电台,是有60年历史的福建省广播主频道。

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广播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广播

FM96.1MHz(经济广播)

主词条:福建经济电台

以立体声调频和中波两种方式对外传播。在福建全省各地设有13台大功率固态调频发射机,能够覆盖福建全省百分之百的地市级城市;覆盖福建全省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县市级城区;覆盖福建全省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城镇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高速公路、省道、县道。特别在福建省会城市-福州更以调频、调幅两种方式双频覆盖、在厦门地区以两个调频频率双调频覆盖,确保节目优势与覆盖优势的结合。

福建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福建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

FM100.7MHz(交通广播)

主词条:福建交通广播

1998年5月1日正式开播,是福建省唯一一家同频率无缝隙覆盖全省并以移动收听群为目标受众的交通广播电台。

福建人民广播电台东南广播福建人民广播电台东南广播

AM585KHz(东南广播)

主词条:中国东南广播公司

成立于1993年1月1日,设立于福建省福州市,是在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部的基础上成立的,主要面向台湾广播。每天播出18个小时零5分,用普通话和闽南话两种语言播出。

福建人民广播电台都市生活广播福建人民广播电台都市生活广播

FM98.7MHz(都市生活广播)

主词条:福建都市生活广播

都市生活广播秉承“好听、实用的广播”的品牌理念,福州地区调频FM98.7,闽南地区调频FM101.5,覆盖全省。

福建人民广播音乐广播福建人民广播音乐广播

FM91.3MHz(音乐广播)

主词条:福建音乐广播

作为福建省最专业的音乐广播,福建音乐广播全天24小时播出,福州地区发射频率为调频91.3兆赫,此外,还覆盖厦门、泉州、漳州等地区。

福建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广播福建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广播

FM88.3MHz(文艺广播)

别称:汽车娱乐广播

参考资料

电视频道

频道名称

频道简介

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

FJTV1(综合频道)

主词条: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

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1960年开播,初称“福州电视台”。

播出方式:无线、有线。

福建电视台东南频道福建电视台东南频道

FJTV2(东南卫视)

主词条:东南卫视

东南卫视(英文名“SETV”)于1994年正式上星,是福建广播影视集团旗下第一个卫星频道。

播出方式:无线、有线、卫星 。

福建电视台乡村振兴·公共频道福建电视台乡村振兴·公共频道

FJTV3(乡村振兴·公共频道)

主词条:福建电视台乡村振兴·公共频道

1998年1月1日,福建电视台公共频道正式开播,覆盖福建全省,是以对农宣传为特色的综合频道,也是全国首家由广电总局批准并采用全省各县市电视联网统一播出的政策性综合频道。 2020年1月1日起更名为乡村振兴·公共频道。

播出方式:无线、有线。

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

FJTV4(新闻频道)

主词条: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

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于1999年5月23日开播,是中国大陆第一家专业新闻频道。

播出方式:有线。

福建电视台体育频道福建电视台体育频道

FJTV5(电视剧频道)

主词条:福建电视台电视剧频道

福建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是福建省省一家全天候的专业电视剧播出频道。

播出方式:有线。

福建电视台旅游频道福建电视台旅游频道

FJTV6(旅游频道)

主词条:福建电视台旅游频道

福建电视台旅游频道开播于1991年10月1日,前身为都市频道,频道主题是锁定都市观众、张扬时尚个性、服务市民需求、展示缤纷生活。2016年12月23日,都市频道更名为旅游频道。

播出方式:有线。

福建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 福建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

FJTV7(经济生活频道)

主词条:福建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

福建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是一个以证券资讯及生活服务为主的专业频道,2015年改版升级为福建经视,定位服务百姓生活的综合财经频道。

播出方式:有线。

福建电视台文体频道福建电视台文体频道

FJTV8(文体频道)

主词条:福建电视台文体频道

福建电视台文体频道开播于1992年,前身为体育频道,是一个以文化、体育行业为宣传内容和服务对象的频道。

播出方式:有线。

福建电视台少儿频道福建电视台少儿频道

FJTV9(少儿频道)

主词条:福建电视台少儿频道

福建电视台少儿频道开播于2005年6月1日,该频道为专为福建少年儿童设立的电视频道。

播出方式:有线。

福建海峡电视台福建海峡电视台

FJTV10(海峡卫视)

主词条:海峡卫视

海峡卫视前身为东南卫视国际频道,成立于2005年1月25日开播。2005年10月1日,东南卫视国际频道正式更名为海峡卫视,是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旗下的以海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电视频道。

播出方式:无线、有线、卫星。

参考资料

下属媒体

编辑

媒体名称

媒体简介

福建网络广播电视台福建网络广播电视台

福建网络广播电视台: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依托电视、广播内容资源,以资讯传播为核心的互联网平台。

福建海博TV福建海博TV

海博TV: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的官方移动客户端。

福建广播电视报福建广播电视报

福建广播电视报:创刊于1954年5月,直属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拥有编辑、记者、电视、电脑排版、发行、广告等队伍,是福建省广电系统唯一公开发行的专业报,在福建省同业报纸中最具权威性是本省版面最多的周报。

福建东南传播福建东南传播

东南传播:创刊于2004年,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主管、主办,是立足海峡西岸、面向全中国公开发行的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

所获荣誉

编辑

时间

荣誉称号

获奖方

2018年5月28日

第十三届福建省文明单位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2021年3月13日

福建省巾帼文明岗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综合频道《第一帮帮团》栏目组

2022年5月

被授予第十九届“福建青年五四奖章”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FM98.7广播都市生活频率

2022年4月27日

福建省直机关五一先锋号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闽宁纪事》摄制组

2022年

第六届“福建省直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FM100.7交通应急广播

2022年

2021年度“福建省直机关五四红旗团委(团总支、团支部)”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直属单位卫视中心团支部

2022年

2021年度“福建省直机关优秀青年理论学习小组”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卫星上行站青年理论学习小组

2023年11月

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作品题目:全国首张林业碳票首次分红 

主创人员:叶军民、李寰、林凡、陈立

编辑:叶军民、林凡

刊播单位: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传播影响

编辑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各频率频道共推出近250档节目,每周为受众提供2700小时以上的视听服务,每周自制节目达1200小时以上;福建网络广播电视台(海博TV)每日24小时不间断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图文等各类资讯800余条。福建IPTV是福建省唯一具有合法资质的IPTV集成播控分平台,为福建全省近600万用户提供新闻、资讯、影视、教育、娱乐等海量内容和便民生活服务。

下一篇 李浩天

上一篇 主题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