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 编辑

湖南省益阳市辖县

南县南县

南县,隶属湖南省益阳市,地处湘鄂两省边陲,洞庭湖区腹地,北与湖北省石首、公安、松滋相连,西接常德市的安乡、汉寿两县,东临岳阳市的华容县,南与益阳市的沅江市隔河相望,东南与大通湖、北洲子、金盆、南湾湖、千山红等几大农(渔)场连成一片,总面积1321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南县辖11个镇、1个乡。截至2023年末,南县常住人口47.33万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划割六县交界之地,在境内乌嘴设置“南洲直隶厅抚民府”。民国二年(1913年),湖南都督府下令撤销南洲厅,改称南洲县,民国三年(1914年),将南洲县更名为南县。南县境内发现文化遗址40处(其中新石器时代遗址达20处)、古墓葬群13处、古建筑2处、古石刻文物点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5处,其中有61处被载入《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南分册》,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1988年,南县被国务院批准为“革命老区县”。 2019年1月9日,凭借地花鼓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2023年,南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62亿元,比上年增长4.1%。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南县

外文名:Nanxian County

行政区划代码:430921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湖南省益阳市

地理位置:湘鄂两省边陲,洞庭湖区腹地

面积:1321 km²

下辖地区:11个镇、1个乡

政府驻地:南洲镇

电话区号:0737

邮政编码:4132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人口数量:47.33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罗文花海涂鸦村、德昌公园、茅草街大桥、南州广场等

车牌代码:湘H

地区生产总值:280.62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新石器时代晚期,华夏先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后因地壳构造运动,这里沦陷为泽国。

南县

唐宋时期,县境尚在浩渺洞庭之中,仅有寄山、明山、宋田山和太阳山浮峙水面。

清咸丰二年(1852年)六月,湖北省石首县藕池江堤溃决,因频年失修,至咸丰十年(1860年),长江洪水泛滥,夹大量泥沙从原溃口倾泻南奔,直灌洞庭。同治末年(1874年前后),洞庭湖北部淤积若干洲渚,其中乌嘴和北洲南岸新淤一个狭长的湖洲,因地处北洲之南,当地群众称之为“南洲”。尔后洲渚淤积连片,形成百里沃野,泛称“南洲”。随着南洲的形成,各地居民纷迁麋集,围堤开荒,世代相息。是时分属华容、岳阳、汉寿、沅江、安乡、常德六县管辖。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湖南巡抚大澄奏本清廷获准,划割六县交界之地,在境内乌嘴设置“南洲直隶厅抚民府”,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迁置九都。

民国二年(1913年)十月,湖南都督府下令撤销南洲厅,改称南洲县,民国三年(1914年)六月八日又根据内务部复电转令,将南洲县更名为南县。

新中国建国之初,南县划归常德地区,1962年12月,改属益阳地区,1994年7月后属益阳市(地改市后)。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南县城貌

1996年,南县面积1075.2平方千米,人口约64.5万人。辖7个镇、13个乡:南洲镇、厂窖镇、三仙湖镇、华阁镇、茅草街镇、明山头镇、武圣宫镇、八百弓乡、三岔河乡、下柴市乡、中鱼口乡、乌嘴乡、北河口乡、沙港市乡、牧鹿湖乡、河口乡、荷花嘴乡、浪拔湖乡、麻河口乡、游港乡。县政府驻南洲镇。【注:益阳市辖大通湖、金盆、北洲子3个农场、大通湖渔场和南湾湖军垦农场的北半部位于县境内】

2004年,南县辖12个镇、11个乡:南洲镇、茅草街镇、三仙湖镇、武圣宫镇、明山头镇、厂窖镇、华阁镇、青树嘴镇、麻河口镇、河坝镇、金盆镇、北洲子镇、乌嘴乡、河口乡、八百弓乡、荷花嘴乡、中鱼口乡、游港乡、下柴市乡、三岔河乡、浪拔湖乡、牧鹿湖乡、北河口乡。

2009年,南县下辖13镇2乡,分别是:明山头镇、青树嘴镇、厂窖镇、武圣宫镇、河坝镇、金盆镇、北洲子镇、南洲镇、华阁镇、茅草街镇、三仙湖镇、麻河口镇、浪拔湖镇、乌嘴乡、中鱼口乡。43个社区,368个行政村。

2015年,根据南县乡镇区划调整方案,调整后下辖2乡13镇:沙堡洲镇与河坝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河坝镇,并将大通湖渔场的行政职能剥离并入河坝镇,保留大通湖渔场企业性质,实现政企分开。本轮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南县共减少1个乡级建制,现辖乌嘴、中鱼口2个乡和青树嘴、明山头、武圣宫、厂窖、茅草街、三仙湖、南洲、麻河口、华阁、浪拔湖、金盆、北洲子、河坝13个镇。

 南县地图 南县地图

区划现状

截至2023年6月,南县辖11个镇、1个乡。 南县人民政府驻南洲镇。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430921102000

明山头镇

430921103000

青树嘴镇

430921106000

厂窖镇

430921107000

武圣宫镇

430921125000

南洲镇

430921126000

华阁镇

430921127000

茅草街镇

430921128000

三仙湖镇

430921129000

麻河口镇

430921131000

浪拔湖镇

430921132000

中鱼口镇

430921201000

乌嘴乡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南县北与湖北省石首、公安、松滋相连,西接常德市的安乡、汉寿两县,东临岳阳市的华容县,南与益阳市的沅江市隔河相望,东南与大通湖、北洲子、金盆、南湾湖、千山红等几大农(渔)场连成一片,为湖南省36个边境县之一。介于东经112°10′53″—112°49′06″,北纬29°03′03″—29°31′37″之间,总面积1321平方千米 。东距沿长江开放城市岳阳100千米,南离省会长沙200千米,北到长江30千米。

南县政府

地形地貌

南县地处长江中下游,系洞庭湖新淤之地。地势自西向东南微倾,平均海拔28.8米,高差不足10米,除明山、寄山两处山岗外,一马平川,属于典型的平原地形。

气候特征

南县境内气候适宜,年平均气温16.6℃,降水量1237.7毫米,雨日136.3天,日照时数1775.7小时,蒸发量1236.2毫米。属亚热带过渡到季风湿润气候类型,冬夏暖,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充沛,日照时长,有霜期短。

截至2022年9月25日,湖南省南县等68个县市区累计雨量突破当地历史同期最少纪录 。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南县水资源总量1133亿立方米,其中降水径流5.6亿立方米,客水径流1125.1亿立方米,地下水2.3亿立方米(可开采量)。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南县主要地类数据如下:

(一)耕地72266.45公顷(1083996.75亩)。

其中,水田63873.83公顷(958107.45亩),占比88.39%;旱地8392.62公顷(125889.30亩),占比11.61%。另外还有863.19公顷(12947.85亩)位于城镇村庄范围内尚未建设的土地中,现状为耕地,其中水田309.44公顷(4641.60亩),旱地553.75公顷(8306.25亩)。

南县地处洞庭湖区腹地,系典型的湖区平原县,耕地整体位于国家划定的一年两熟制区域,均位于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地区,且绝大部分耕地属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72078.16公顷(1081172.40亩),占比99.74%;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135.23公顷(2028.45亩),占比0.19%;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48.95公顷(734.25亩),占比0.07%;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3.73公顷(55.95亩);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0.38公顷(5.70亩)。

(二)园地545.90公顷(8188.50亩)。

其中,果园363.15公顷(5447.25亩),占比66.52%;茶园8.35公顷(125.25亩),占比1.53%;其他园地174.40公顷(2616.00亩),占比31.95%。

(三)林地5045.81公顷(75687.15亩)。

其中,乔木林地1644.98公顷(24674.70亩),占比32.60%;竹林地53.02公顷(795.30亩),占比1.05%;灌木林地26.01公顷(390.15亩),占比0.52%;其他林地3321.80公顷(49827.00亩),占比65.83%。

(四)草地79.13公顷(1186.95亩)。

其中其他草地79.13公顷(1186.95亩),占比100%。

(五)湿地5990.60公顷(89859.00亩)。

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包括8个二级地类,南县涉及2个二级地类。其中森林沼泽293.07公顷(4396.05亩),占比4.89%,内陆滩涂5697.53公顷(85462.95亩),占比95.11%。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3531.92公顷(202978.80亩)。

其中建制镇用地2852.22公顷(42783.30亩),占比21.08%;村庄用地10387.64公顷(155814.60亩),占比76.76%;采矿用地82.50公顷(1237.50亩),占比0.61%;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209.56公顷(3143.40亩),占比1.55%。

(七)交通运输用地2815.24公顷(42228.60亩)。

其中,公路用地747.60公顷(11214.00亩),占比26.56%;农村道路2064.72公顷(30970.80亩),占比73.34%;港口码头用地2.92公顷(43.80亩),占比0.10%。总体来看,交通运输用地中面积占比最大的地类是农村道路和公路用地,占全县交通运输用地的99.90%。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2332.26公顷(484983.90亩)。

其中,河流水面4585.33公顷(68779.95亩),占比14.18%;湖泊水面8240.95公顷(123614.25亩),占比25.49%;水库水面14.42公顷(216.30亩),占比0.04%;坑塘水面10285.09公顷(154276.35亩),占比31.81%;沟渠7353.01公顷(110295.15亩),占比22.74%;水工建筑用地1853.46公顷(27801.90亩),占比5.74%。

矿藏资源

南县累计煤探明储量34940.5万吨,保有资源储量24585.6万吨,保有储量中无烟煤占68.81%,焦煤占4.12%,贫煤占4.04%,气煤占2.30%,瘦煤占20.72%。

人口

编辑
截至2023年末,南县户籍人口62.5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6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58万人、乡村人口37.97万人。常住人口47.3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8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50万人、农村人口23.83万人;城镇化率49.7%,比上年末提高0.7个百分点。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2年,南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4.48亿元,比上年增长5.2%(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7.13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3.42亿元,比上年增长8.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3.93亿元,比上年增长3.7%。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21年的23.8:29.4:46.8调整为24.5:30.4:45.1。截至2022年末,南县共有市场主体36042户,其中:新增加6497户。

2023年,南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62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12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82.75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129.75亿元,增长3.3%。三次产业结构为24.3:29.5:46.2。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0.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9.5%,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0.1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8757元,增长5.4%。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南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4%。其中,民间投资增长47.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8.0%;产业投资增长7.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87.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下降1.9%,非国有投资增长13.6%。分投资方向看,民生工程投资增长4.1%,生态环境投资下降17.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3.8%,工业技改投资下降13.5%,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54.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0%,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2.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0.0%,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6.3%。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3.1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7.0%;商品房销售额6.37亿元,下降42.9%。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增长13.4%。

财税收支

2023年,南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8.22亿元,增长7.8%(税收收入6.52亿元,增长8.6%;非税收入1.70亿元,增长4.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64亿元,下降3.6%(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13亿元,增长15.7%;教育支出10.08亿元,增长3.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73亿元,增长12.5%;卫生健康支出3.45亿元,下降52.4%;城乡社区支出1.43亿元,下降27.9%;农林水事务支出9.41亿元,增长13.8%)。

人民生活

2023年,南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76元,比上年增长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400元,增长3.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00元,增长5.0%。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721元,比上年增长6.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642元,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761元,增长7.6%。

南县南县

第一产业

2023年,南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8.16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农业产值60.27亿元,增长3.8%;林业产值0.39亿元,增长3.6%;牧业产值26.31亿元,下降0.6%;渔业产值33.43亿元,增长6.7%;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7.76亿元,增长8.9%。

2023年,南县农作物播种面积(复种)195.47万亩。粮食播种面积86.34万亩,其中早稻、中稻、晚稻播种面积分别为17.30万亩、40.94万亩、18.16万亩。棉花播种面积4.35万亩,油料播种面积55.59万亩,蔬菜播种面积33.32万亩。

2023年,南县粮食产量39.07万吨,增产2.3%。其中早稻产量6.69万吨,增产0.1%;中稻及一季晚稻产量22.09万吨,增产1.6%;晚稻产量6.75万吨,减产2.4%。油料产量7.21万吨,增产0.8%。棉花产量0.41万吨,增产1.8%。蔬菜及食用菌产量95.87万吨,增产3.1%。

2023年,南县生猪存栏31.55万头,下降 13.7%;生猪出栏43.02万头,下降4.3%。牛存栏2.21万头,下降9.8%;牛出栏1.09万头,下降11.4%。羊存栏5.49万头,下降0.4%;羊出栏5.68万头,下降10.1%。家禽存栏421.32万羽,增长1.3%;家禽出栏445.69万羽,下降7.2%。禽蛋产量3.20万吨,增长4.9%。

2023年,南县水产品产量16.28万吨,增长4.8%。淡水养殖面积15.26万亩(池塘9.80万亩,湖泊4.37万亩,河沟1.08万亩,其他0.02万亩),稻田养殖59.67万亩。

2023年,南县林地面积7.02万亩,森林覆盖率10.6%,森林蓄积量43.58万立方米,湿地保护率50.7%。自然保护区1个,保护区面积2.35万亩。

2023年,南县农业机械总动力90.55万千瓦,比上年增加1.426万千瓦。机耕面积9.46万公顷(复耕),机播面积5.74万公顷,机收面积9.17万公顷。综合机械化水平87.9%,其中机耕水平98.0%、机播水平63.8%、机收水平98.3%。

第二产业

工业

2023年,南县全部工业增加值54.75亿元,比上年增长5.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0%。年末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6家,其中本年新增1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3.4%,实现利润增长56.9%。

建筑业

2023年,南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8.05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3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0.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同比下降4.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下降6.0%。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3年,南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55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完成零售额22.61亿元,增长7.6%;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完成营业额1.21亿元,下降0.5%。从商品类别看,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类零售额增长17.9%,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类增长13.1%,医药及医疗器材类增长8.8%,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类增长2.4%,五金、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类增长13.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3.1%,汽车类下降5.0%。

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

2023年,南县实际引进内资总额33.70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域外省内3.60亿元,增长16.1%。外贸进出口总额2.89亿元,下降81.7%;实体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8%。

2023年,南县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5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个。当年开工建设项目28个,已投产项目18个。

金融和保险

2023年,南县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01.08亿元,比年初增加30.65亿元,增长9.0%。保费收入6.77亿元,比上年增长6.6%(寿险保费收入3.85亿元,增长4.0%;财产险保费收入2.92亿元,增长10.2%)。保险赔付支出3.43亿元,增长26.3%(寿险赔付支出1.19亿元,增长80.6%;财产险赔付支出2.24亿元,增长8.9%)。

邮电通信业

2023年,南县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19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全年电信完成业务总量11903万元,完成率97.6%,比上年增长7.8%;移动完成业务总量16300万元,增长1.8%;联通完成业务总量4698万元,增长2.7%。年末全县拥有固定电话用户3.0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9.23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16.14万户。

旅游业

2022年,南县累计接待游客666.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72.6亿元。打造“罗文夜总汇”,打响“人间烟火,寻味南县”夜市品牌,夯实“湘鄂边消费新蓝海”文化底蕴;完善“青年毛泽东游学社会调查之路”基础设施建设,用活段德昌烈士陵园、厂窖惨案遇难同胞纪念馆两块“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招牌,推出“两馆一路”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做好“地花鼓+旅游”文章,完善非遗旅游精品线路。

南县国际涂鸦艺术节南县国际涂鸦艺术节

交通运输

编辑
2022年,南县前哨至长春公路实现通车,G234,S217已分别纳入交通运输部及省交通厅“十四五”规划。

2023年,南县完成交通运输发送旅客520.80万人次,其中公路运输发送449.30万人次(含公共客运),水运运输发送71.50万人次。水陆(路)货物运输676.90万吨,其中陆路货物运输614.75万吨,水路货物运输62.15万吨。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100.0%。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708.4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3.63公里、国道56.81公里、省道163.17公里、县道264.14公里、乡道386.16公里、村道784.51公里。有水泥硬化路及沥青路1603.42公里。

社会事业

编辑

科技事业

2022年,南县稻虾米获得2022第107届美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特等金奖和第二十九届杨凌农高会“后稷奖”。

2023年,南县有78家拥有高新技术或高新产品企业,其中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企业54家,拥有高新产品的企业23家。78家企业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值130.51亿元,比上年增长35.3%,实现高新增加值45.13亿元,增长45.0%。全年专利授权166件,比上年下降24.8%;有效发明专利107件,增长11.5%。全县有法定计量检定机构1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300余台件。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162批次。工业产品定期抽查合格率81.5%。

教育事业

2023年,南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87所,幼儿园91所(其中民办53所),普通小学65所(其中小学教学点14所),普通初中20所,普通高中4所(其中民办1所),完全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其中民办1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职业高中2所(其中民办1所)。在校学生60451人,其中学前教育在校学生8988人、小学在校学生27234人、初中在校学生13543人、高中在校学生6412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196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407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3.8%。全县有教职工5800人,其中学前教育教职工1068人、小学教职工2149人、初中教职工1590人、高中教职工669人、特殊教育教职工18人、职业高中教职工306人。

文化事业

2022年,南县图书馆为迎接第七次评估定级,对总分馆、数字资源、少儿阅览室进行提质改造,实现乡镇分馆全覆盖,并形成了以“四馆、一站、一中心”为主体,覆盖城乡、功能齐备、三级联动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认定了南县烈士公墓、赤松亭、南山村遗址、盘龙石刻、彭德怀驻军旧址等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高标准建设五环时代全民健身中心。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做好“送戏下乡”“送文化下乡”“送电影下乡”“国际博物馆日”“全民阅读日”“地花鼓培训”等文化惠民活动。

2023年,南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群众艺术文化馆13个。公共图书馆18个,藏书总量17万册。博物馆1座,文物藏品1260件,参观人数94万人次。广播电视台发射塔一座,县城区有线电视用户1.6万户,农村有线电线用户数2.3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0%。

体育事业

2023年,南县体育场地1057个,其中公共体育场馆3座。全年共开展全民健身运动34项次。总接待游客834.35万人次,增长37.1%;旅游总收入77.16亿元,增长47.2%。

医疗卫生

2023年,南县各类卫生机构489个,医院14家(综合医院1家,中医院1家,专科医院12家),基层医疗机构470家(乡镇卫生院21家、村卫生室405家、门诊部2个、普通诊所 37家),专业卫生机构数7家(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妇幼保健院1家,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5家)。卫生机构实有床位3626张。全县有卫生技术人员294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235人,注册护士1368人,药师142人,技师198人。

社会保障

2023年,南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12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比上年末增长0.14个百分点。失业人员再就业4552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831人。

2023年,南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345934人,比上年增长0.02%,基金支出19493.23万元,增长15.0%;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86732人,增长3.1%,征缴基金31228.10万元,增长4.0%;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21983人,增长0.9%,征缴基金20564.26万元,增长1.0%;失业保险参保21347人,增长2.1%,失业保险征缴基金1120.43万元,增长11.1%;工伤保险参保41805人,下降14.9%,工伤保险征缴基金1134.00万元,下降5.7%。

截至2023年末,南县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17个,床位1819张,收养救助1127人。其中,乡镇敬老院14个,床位1466张;福利院1个,床位数310张;医养中心1个,床位18张;民办机构1个,床位25张。儿童福利机构1个,床位22张;救助管理机构1个,床位50张,共收养救助684人。

截至2023年末,南县享受城市低保人数3239人,人均救助水平达到每人每月391元,全年累计发放救助资金1592万元;享受农村低保人数10538人,人均救助水平达到每人每年257元,全年累计发放救助资金2983万元。

环境保护

2022年,南县完成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7个、污染防治“夏季攻势”任务32项。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均达上级考核要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无重污染天气。渔尾渠、南洲电排渠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治理,完成德昌公园、知青农场等截污纳管工程。打造了全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整县推进南县样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麋鹿、长江鲟首次现身南县。

2023年,南县绿化覆盖率42.6%。城镇污水处理率95.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0%。全社会用电量8.38亿千瓦时,下降3.0%,其中工业用电量2.54亿千瓦时,增长9.9%。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88.8%;达到或优于III类标准的水质断面比例为100.0%。全年降水总量993毫米,比历年平均降水量1281毫米明显偏少288毫米。日照时数1645小时,比历年平均日照时数1494小时偏多151小时。

安全生产

2023年,南县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2起,死亡人数2人。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417起,比上年下降3.6%,死亡人数29人,下降25.6%。

平安建设

2022年,南县信访问题一次性化解率94.8%,73件信访积案全部得到有效处理,综合指标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浪拔湖镇获评市级乡村治理示范镇。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增长19.6%,公众安全感民意调查满意度位居全市第一。全年事故发生率下降50%、人员死亡率下降53.8%。

南县南洲镇南洲村南县南洲镇南洲村

历史文化

编辑
衣着习俗

20世纪初至40年代,南县民众多穿青、蓝、红大布和白夏布,男人穿布纽开胸衫,带青色“缸罩帽”,年长者多穿大档裤(裤腰肥大,穿时前腰折叠,以带系之)。富家男人穿长衫,戴礼帽。女人穿大襟衣,富家女人穿旗袍。

帮工习俗

生产活动中,有些事情靠一人或一家一户难以完成,需要众人的力量。南县人历来有亲友邻居相互帮助,集中人力和时间完成生产任务的帮工习俗,称之为“帮忙”。“帮忙”的农活主要为插田、扮禾及其他农事。每逢春耕夏收时节,只要主家打一声招呼,邻居们便主动上门“帮忙”,不取报酬。主家则以茶烟酒饭款待。

风景名胜

编辑
洪山禅寺

洪山禅寺洪山禅寺

洪山禅寺初创于中平元年(184年),关羽之师善净祖师(洪山始祖)创建净土道场,后有白衣大士(即观音)显化,莲池藉益等大士增驻锡于此。清咸丰、同治年间被一场大火毁灭,重建于1992年,中兴于2008年,在寺延心大和尚晋院为洪山禅寺第一位方丈,为中兴初祖。

洪山禅寺主在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南岳殿、洪山殿、观音殿阁、侍郎塔等建筑,建筑风格为五开五进式大众林格局。

罗文花海国际涂鸦艺术村

罗文花海国际涂鸦艺术村位于南县洞庭湖生态经济创新示范区罗文村,藕池河东支从旁边穿流而过,自然风光优美,境内有“万亩油菜花海”景观,获评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称号。

2015年,罗文村通过打造“涂鸦+花海”迎来乡村发展转型,尝试在乡村融入涂鸦艺术,组织对居民住宅进行墙体彩绘,同时流转村内土地栽种四时不同花卉,每年举办一届罗文花海国际涂鸦艺术节。

罗文花海涂鸦村

德昌公园

德昌公园由陵园、景园、游园三大景区组成。

陵园中轴线上建有段德昌将军全身铜像和纪念碑,纪念碑后建有怀英亭和县博物馆,供游人凭吊先烈,了解南县的古今历史。从陵园后行数百步,是南县洪山禅寺。

厂窖惨案纪念碑

厂窖惨案纪念碑位于南县西部的厂窖镇旁,纪念碑左侧建有一处“厂窖惨案民族教育展览馆”,右边建有警钟亭,亭下就是当年日军留下的万人坑。

地方特产

编辑
麻辣肉

南县麻辣肉是湖南省益阳市南县的特产。南县麻辣肉是由本地的土猪肉精制而成,麻辣肉制作比较复杂,加入了21种调料,经过了选料、腌制、码味、蒸煮、切片、烤制等8道工序才能制成。它外观红亮,片大而薄,干爽有嚼头。南县麻辣肉是湖南南县的特产,是由本地的土猪肉精制而成,而不是豆制品。麻辣肉的麻也不是花椒的意思,而是使用高品质芝麻油的麻,属于高蛋白、低脂肪、即食型产品、口感柔韧、芳香可口、肉味独特。麻辣肉制作比较复杂,加入了盐、糖、味素、料酒、红曲、香粉等21种调料,经过了选料、腌制、码味、蒸煮、切片、烤制等8道工序才能制成。它外观红亮,片大而薄,干爽有嚼头。

酱板鸭

酱板鸭成品色泽深红,皮肉酥香,酱香浓郁,滋味悠长,具有活血、顺气、健脾、养胃、美容之功效。

著名人物

编辑
段德昌,1904年生于南县,是工农红军早期的著名将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创始人,1933年壮烈牺牲。1952年,毛泽东为段德昌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号烈士证书。1994年,中央军委将段德昌列为共和国历史上的36位军事家之一。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刘镇武,湖南省南县人,1945年8月25生,上将军衔,1997年7月1日成为首任驻港部队司令员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后任广州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黄伯云,男,汉族,1945年11月生,湖南南县人,美国爱阿华州立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中南大学党委常委、校长。

周绪红,男,汉族,1956年10月出生,湖南南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兰州大学校长(副部长级)。

刘伯操,湖南省南县人,1940年3月7日生,俄罗斯国际工程院院士,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的常务理事,材料工程专业学会主任委员,西北工业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

邓汉民,1944年9月生,湖南南县人,少将军衔,历任广东省军区副政委、海南省军区副政委、湖南省军区政委、42集团军政委。

汤谷良,男,1962年生于湖南南县,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工商大学会计学院院长。2010年4月起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

陈冬林,男,汉族,1964年10月出生,湖南南县人,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黄惠勇,男,汉族,1963年11月出生,湖南南县人,2011年9月湖南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省中医药研究院党委书记。

张维新,男,湖南南县人,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湖南文理学院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刘志国,男,1957年生,湖南南县人,湖南工业大学教授。

刘成林,男,1967年生,湖南南县人,现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

王可王可

王可,男,1962年11月生 ,湖南南县人,现任山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党校校长 。

荣誉称号

编辑
1988年,南县被国务院批准为“革命老区县”。

2018年9月,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粮油产品及设备技术展示交易会上,南县被授予“中国虾稻米之乡”。

2019年1月9日,凭借地花鼓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19年2月2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3月,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湘鄂西片区分县名单。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19年9月20日,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2019年,南县被评为“全国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2020年1月2日,南县入选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决定命名南县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县城。

2020年11月,被评为第十届湖南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模范县(市)。

2021年1月18日,获“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2021年1月29日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的县市区,给予100万元标准奖励。

2021年3月25日,被湖南省文明委授予“湖南省文明城市”称号。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11月,拟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2年4月14日,入选“赛迪顾问乡村振兴百强县(2021)”名单,位列全国第92名。

2023年10月27日,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下一篇 桃江县

上一篇 沅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