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区 编辑

湖南省郴州市辖区

北湖区北湖区

北湖区,隶属于湖南省郴州市,地处湖南省南部,郴州市中部,南岭中段骑田岭北麓,东北与苏仙区相连,南与宜章县和临武县接壤,西与桂阳县毗邻,总面积830.15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3月,北湖区辖10个街道、2个镇、2个乡。截至2022年末,北湖区常住人口57.46万人。前221年,始置郴县,属长沙郡,区境为郴县属地。1994年12月,撤销郴州地区,设立地级郴州市,原县级郴州市和郴县分别改为北湖区和苏仙区。北湖区是中国石墨之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湖南省发展县域经济十强县市区之一。境内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有龙女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有万华岩,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义帝陵、邓华故居。2023年,北湖区地区生产总值514.5亿元,比上年增长5.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3:28.1:68.6。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北湖区

别名:福城

行政区划代码:431002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郴州市

地理位置:郴州市中部,南岭中骑田岭北麓

面积:830.15 km²

下辖地区:2个乡,2个镇,8个街道

政府驻地:骆仙街道骆仙西路2号

电话区号:0735

邮政编码:423000

气候条件: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人口数量:57.46 万(2022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北湖公园,龙女温泉,万华岩,仰天湖

机场:郴州机场

火车站:郴州站,郴州西站

车牌代码:湘L

地区生产总值:514.5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地名由来

因城区有一处面积为12.5公顷的北湖而得名。

建置沿革

赢政二十六年(前221年)始置郴县,属长沙郡。区境为郴县属地(直到1959年11月建立郴州市前均同,此后部分属郴县,部分属郴州市,直到1995年3月建区)。

西汉

高祖五年(前202年),析长沙郡南部诸县置荆州桂阳郡,郡治设郴县县城。

新莽

始建国元年(9年),改桂阳郡为南平郡,郡治迁南平亭(今耒阳市)。郴县易名宣凤县。

东汉

光武商建武十二年(35年),南平郡复称桂阳郡,郡治迁回郴城。宣凤县复称郴县。

三国

北湖公园景色

郴县隶国荆州桂阳郡。

郴县隶湘州桂阳郡。

南北朝

梁武帝天监六年(507年),改桂阳郡为郴州。后复称桂阳郡。郴县隶衡州桂阳郡。

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改桂阳郡为郴州。炀帝大业三年(607年),郴州复称桂阳郡。大业十二年(616年),桂阳郡又改为郴州。大业十三年,改郴州为桂阳郡。郴县隶潭州桂阳郡。

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桂阳郡改为郴州。武德七年(624年),复称桂阳郡。

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又改为郴州。天宝元年(742年),又改称桂阳郡。

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再改为郴州,州治迁平阳亭。

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年),州治迁回郴城。

昭宗天佑元年(904年),郴州改为郴州桂阳郡。

五代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年),改郴州桂阳郡为郴州。

后晋高祖天福元年(936年),因避庙讳,改郴州为敦州,郴县为敦化县。

后汉隐帝乾佑三年(950年),复为郴州和郴县。郴县隶潭州郴州。

北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年),郴州改为郴州军。郴县隶荆湖南路郴州军。

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郴州军改为郴州,郴县改名郴阳县。至元十四年(1277年),郴州改为郴州路。

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改郴州路为郴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为郴州直隶州,隶湖广行省,撤销郴阳县,县域为州直辖地。明代郴县县城始称“在城里”。

郴州直隶州属湖南衡永郴桂道。

中华民国

民国二年(1913年)9月,废郴州直隶州,州直辖地设郴县,隶衡永郴桂道。县城“在城里”改为“在城区”。

民国三年(1914年),郴县隶衡阳道。

民国十一年(1922年),湖南省废道制,郴县直属省。

民国十九年(1930年)2月,实行区域自治,郴城为“第一自治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2月,设湖南省第八督察区,治郴县。同年,撤区并乡,第一自治区改为“在城镇”。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月,第八督察区改为第三督察区,治“在城镇”。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在城镇改为升平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7日,郴县解放,由衡阳专区代管。11月,郴县隶郴县专区,升平镇改为城关区。

1950年,郴县隶郴州专区,城关区改为郴县第一区。

1952年,郴县隶湖南行政区,第一区复为城关区。

1953年4月,城关区改为城关镇。

1954年7月,郴县隶郴县专区。

1958年8月,改城关镇为郴县郴州市。

1959年11月7日,建立湖南省郴州市,隶属郴县专区。

1960年7月,郴州市隶郴州专区。

1963年5月,郴州市改为郴县郴州镇,仍为县级建制。

1967年3月,郴县郴州镇隶郴州地区。

1977年12月,恢复湖南省郴州市。

1995年4月,撤销郴州地区,设立地级郴州市;撤销县级郴州市,设立县级北湖区,隶湖南省郴州。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民国

民国十一年(1922年),郴县直属省。

民国十九年(1930年)2月,郴城为第一自治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设湖南省第八督察区,治郴县。同年,第一自治区改为“在城镇”。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月,第八督察区改第三督察区,治“在城镇”。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在城镇”改为升平镇。

解放后

1949年10月郴县由衡阳专区代管。11月,郴县隶郴县专区,升平镇改为城关镇。

1958年8月,改城关镇为郴县郴州市(县级市)。

1959年11月,建立湖南省郴州市,辖原郴县市郊、板桥、马头岭3个农村人民公社和城区6个居民委员会。

北湖区地图

1960年7月,郴州市隶郴州专区。1963年5月,改为郴县郴州镇,仍为县级建制,辖五岭、北湖、许家洞3个街道和郴江人民公社。1965年5月,郴县市郊、许家洞人民公社划入郴州镇,分别与郴江人民公社、许家洞街道合并,改名为市郊、许家洞人民公社。

1977年12月,恢复郴州市。1978年3月,市郊人民公社分设为市郊、郴江2个人民公社。12月,撤销五岭、北湖街道,设立相当公社一级的南塔区、红卫区、北湖区、许家洞区。

1980年11月,南塔、红卫、北湖、许家洞区改为街道。

1982年3月,红卫街道更名人民路街道。

1983年4月,许家洞街道和许家洞人民公社合并许家洞镇,北湖街道分设为北湖、下湄桥街道,新设苏仙街道。

1984年4月,郴县安和人民公社划入郴州市。同年,所有公社改乡。至1994年11月,市辖人民路、北湖、下湄桥、南塔、苏仙岭5个街道,许家洞镇和郴江、市郊、安和3个乡。

1994年12月,撤销郴州地区,设立地级郴州市,原县级郴州市和郴县分别改为北湖区和苏仙区,原县级郴州市人民路、北湖、下湄桥3个街道和郴江、市郊、安和3个乡以及原郴县的华塘、鲁塘2个镇和小溪、南溪、永春、江口、芙蓉、月峰、大塘、保和、同和9个乡共3个街道2个镇12个乡由北湖区管辖。

1996年1月,小溪乡改石盖塘镇,城区新设燕泉街道。

2000年12月,安和乡改万华岩镇。

2001年7月,郴江乡改郴江镇。

2012年4月,南溪乡与鲁塘镇成建制合并,设立鲁塘镇;同和乡与华塘镇成建制合并,设立华塘镇;江口乡与石盖塘镇合并,设立石盖塘镇;撤销郴江、万华岩2个镇和保和、市郊2个乡,设立郴江、骆仙、增福3个街道和保和镇。

2015年7月,北湖区辖骆仙、下湄桥、北湖、人民路、燕泉、郴江、增福、涌泉8个街道,石盖塘、保和、华塘、鲁塘4个镇,芙蓉、永春、月峰、大塘4个乡,共16个乡级行政区;有63个社区,128个村。

2015年11月,根据北湖区乡镇区划调整方案:芙蓉乡、永春乡、大塘瑶族乡成建制合并设立仰天湖瑶族乡。撤销石盖塘镇、保和镇、月峰瑶族乡、增福街道,新设立保和瑶族乡、增福街道。将原月峰瑶族乡的全部行政区域与原保和镇的保和、花园、小埠、新华、大律、太白洞、宋家洞、长坪、乘马坪、顶上10个建制村以及保和社区合并,设立保和瑶族乡;将原石盖塘镇的全部行政区域与原增福街道的全部管辖范围以及原保和镇的礼家洞、新田岭、大树下、坦山、下塘、安和、下凤、张家坪、雷大桥9个建制村合并,设立增福街道。本轮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北湖区共减少4个乡镇建制。

区划现状

截至2024年3月,北湖区辖10个街道、2个镇、2个乡。 北湖区人民政府驻骆仙街道骆仙西路2号。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431002001000

人民路街道

431002002000

北湖街道

431002003000

燕泉街道

431002004000

下湄桥街道

431002005000

骆仙街道

431002006000

增福街道

431002007000

郴江街道

431002008000

涌泉街道

431002009000

安和街道

431002010000

石盖塘街道

431002101000

华塘镇

431002102000

鲁塘镇

431002209000

仰天湖瑶族乡

431002210000

保和瑶族乡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北湖区地处湖南省南部,郴州市中部,南岭中段骑田岭北麓,东北与苏仙区相连,南与宜章县和临武县接壤,西与桂阳县毗邻。介于东经112°41′34″—113°05′11″,北纬25°25′53″—25°52′49″之间,总面积830.15平方千米。

北湖区人民政府

地形地貌

北湖区地处南岭丘陵山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呈阶梯状倾斜。以山地为主,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地貌齐全。岭谷相间,冲垄溪河纵横交错。境内主要山岭有二尖峰、平头寨、邓家山、黑山里、仰天湖等。最高点为西南端芙蓉乡境内的二尖峰,海拔1654米;最低点为北部华塘镇梨园村大回湾,海拔135.2米。

地貌特征

北湖区地形呈北东向长条形,在长期内外营力的交互作用下,地貌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呈阶梯状倾斜。西南部芙蓉、大塘、永春、南溪、月峰、江口6个乡,地势高峻,群山林立,山体庞大,最高海拔1654米,(芙蓉乡境内西南端二尖峰),平均海拔750米,属中山、中低山区,面积302.8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36.6%。中西部石盖塘、安和、保和、鲁塘四个乡镇,地势较低,山岭起伏绵延,最高海拔1268米(鲁塘镇境内沙帽岭),平均海拔350米,属低山、丘陵区,面积237.9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28.8%。东北部郴江、市郊、华塘、同和4个乡镇和城区,丘陵、岗地、平原交错分布,地势较平缓开阔,最高海拔500.5(同和乡境内神岭坳),最低海拔135.2米(同和乡大回湾),平均海拔250米,属丘陵、岗地、平原区,面积286.1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34.6%。

二是以山地为主,山地、丘陵、岗地、平原为主,地貌齐全根据原郴州市和郴县农业区划资料统计,全区山地面积478.1平方千米,占全区总面积的57.8%;丘陵面积160.3平方千米,占19.4%;岗地面积83.9%平方千米,占10.2%;平原面积(含水域面积)104.5平方千米,占12.6%。

三是岭谷相间,冲垄溪河纵横交错。骑田岭山脉由区西南芙蓉乡二尖峰入境,往北逶迤至仰天湖,然后一分为三,分别向东、北、西三个方向延伸扩展;往东经永春、江口乡,向石盖塘、市郊、郴江方向延伸;往北经南溪、月峰乡,向安和、保和、华塘、同和乡方向延伸;往西经大塘乡,向鲁塘和桂阳县方向延伸,形成三条断续起伏的非脉状山体。三条三体之间,岭谷相间,山、丘、岗、盆地交错,冲垄溪河纵横。东有郴江溪谷平原,中有西河谷底,西有鲁塘洪积平原。

主要山岭

北湖区境内主要山岭有:二尖峰(1654米)、平头寨(1582米)、邓家山(1454米)、黑山里(1380米)、尖嘴岭(1380米)、蜈蚣形(1264米)、高云山(1220米)、仰天湖(1430米)、荒塘岭(1125米)、东边岭(1053.9米)、菜岭(755米)、仙上(1088米)、圣公岭(1097米)、同观坳(1255米)、沙帽岭(1251米)、马脑上(1017.6米)、金仙寨(1277米)、杨鸟寨(1381米)、五雷击鼓(840米)、芙寨(1090米)、两头塘(1090米)、白虎坳(1202.2米)、十八归(1324米)、曾家背(1345.5米)、白石岭(1054米)、李王寨(979米)、七姊石(1100米)、笔架岭(791.8米)、神岭坳(500.5米)。

气候特征

北湖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暖,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1981—2010年年平均气温18.4℃,1月平均气温6.4℃,极端最低气温-9.0℃(1955年1月11日);7月平均气温29.4℃,极端最高气温41.3℃(1953年8月12日)。1951—2011年最低月平均气温1.9℃(1977年1月),最高月平均气温32.3℃(2003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23.3℃,最大日较差22.7℃(1989年12月4日)。生长期(日平均气温稳定≥10℃)平均249天,无霜期年平均288天,最长达337天,最短为210天。1981—2010年平均日照时数1337.6小时,年总辐射量98.6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天数364.3天(一般为1月23日—次年1月22日)。1981—2010年平均降水量1503.5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73天,最多达221天(1953年),最少为140天(1963年)。极端年最多雨量2247.6毫米(1975年),极端年最少雨量901.6毫米(1958年)。降雨集中在每年4月至6月,6月最多。

北湖区气候受东南亚季风环流影响,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光、热、水资丰富,且三者高值基本同步。第二,年内和年际气候变化较大。年内四季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春温多变日照少,夏热前涝后多旱,初秋湿热晚秋,冬有霜雪严寒短。气候的年际变化大。第三,山区气候与丘陵区和城区明显不同。

水系水文

北湖区境内河道属湘江、珠江两大流域,其中湘江流域面积656.23平方千米,占79.05%;珠江流域面积173.92平方千米,占20.95%。主要河流有西河、郴江河、同心河、章溪水(白沙水)、土坡河、宜章水等12条,总长203.1千米。最大的河流为西河,长43.04千米,发源于北湖区南溪乡,经桂阳县、苏仙区、永兴县注入东江。主要支流有鲁塘河、土坡河。

北湖区内河长5千米以上或流域面积10平方千米以上的溪河共有24条,流域面积656平方千米。以骑田岭为界,岭北为湘江水系,向北注入湘江;岭南为珠江水系,向南注入珠江。其中湘江水系17条,珠江水系7条。境内主要河流有:

郴江

又称郴水,属湘江二级支流,有大小支流13条,其中境内7条,是区内最大雨源常年干流河。

西河

又称栖河,属湘江二级支流,东江一级支流,是区内第二大雨源常年干流河。

同心河

为东江二级支流,郴江一级支流,是境内第三大雨源常年干流河。

章溪水

又称章水,白石渡水。属珠江北江三级支流,武水二级支流。

罗家水

又称野牛冻洞水,属珠江北江三级支流,武水二级支流。

自然灾害

北湖区主要有洪涝、冰雪等。洪涝灾害每年会局部发生,一般在5月至9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9年8月12日至13日(史称“8·13”洪灾),为北湖区历史上罕见,日降雨量294.6毫米,过程雨量369.6毫米,城区大部分被淹,最大进水深度达7米,致29人死亡,2943人受伤,受灾人口26.9万,倒塌房屋6282间,冲毁公路36.7千米,冲垮桥梁103座,山体滑坡405处39.8万立方泥土,农作物受灾面积10278.49亩,粮食减产15031吨,经济损失5.84亿元。冰雪灾害一般为三年一遇,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8年1月12日至2月5日,持续23天,导致全城和部分乡镇连续停水、停电达10天之久,交通和通信中断,京珠高速、107国道北湖段滞留司乘人员上万人,受灾人口34万人,饮水困难11万余人,林业损失64.57万亩,死亡牲畜1949头,倒塌住房110户204间,直接经济损失20亿元。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截至2018年末,北湖区中小型水库蓄水总量1846.6万立方米。

植物资源

根据中国植被类型划分,北湖区属亚热带绿阔叶林区,植被种类繁多,有乔木树种94科319种,用材树种主要有杉木、马尾松、湿地松、梓木、樟树、竹、香、栎、槠栲等,灌木林主要有油茶、桎木、杜鹃、栓木、盐肤木等,经济林主要有:板栗、萘李、梨、桃、柑桔、猕猴桃、柚等,草本植物主要有:五节芒、铁芒萁、蕨类等。

动物资源

北湖区境内珍稀动物少,多为华南区系和西南区系的种类,兽类主要有:野猪、麂、毛獐、华南兔、鼬獾、黄鼠狼、银星竹鼠、刺猬、果子狸、穿山甲、松鼠等;鸟类主要有:喜鹊、竹鸡、画眉、山雀、麻雀、鹰、猫头鹰、猴面鹰、啄木鸟、白头翁、白鹭、池鹭、黄鹂、红嘴相思鸟等;两栖爬行类主要有:青蛙、棘胸蛙、虎纹蛙、眼镜蛇、银环蛇、竹叶青、五步蛇、菜花蛇、乌梢蛇、滑鼠蛇、赤链蛇等。

矿产资源

北湖区境内已发现固体矿产38种,已探明储量的有石墨、煤、锡、钨等13种。其中隐晶质石墨地质储量3585万吨,居全国之冠。南方石墨矿位于鲁塘镇,矿区面积10平方千米,地质储量3089万吨,可采量1800万吨,年产量100万吨,石墨品位60—80%,少数高达90%以上。煤炭储量5499万吨,主要分布在鲁塘、华塘矿区。华塘矿区的大排冲煤矿矿区面积4.033平方千米,地质储量1506万吨,可采量1359万吨,发热量在6500—8000千卡,含硫在5—8%,灰粉15—30%,锡矿主要分布在芙蓉矿区。屋场坪矿矿区面积0.6082平方千米,地质储量锡金属量3.2万吨,可采量锡金属量2.7万吨。

2022年,北湖区已发现各类矿产38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19种。实施地质勘查项目(含续作项目)6个。

人口

编辑
截至2021年末,北湖区常住人口56.8778万人。

截至2022年末,北湖区常住人口57.46万人。

2023年,北湖区出生人口1710人,比上年下降23.8%;全区死亡人口1363人,下降5.1%。

政治

编辑
区委书记:田连钊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3年,北湖区地区生产总值514.5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9亿元,增长3.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6%,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44.5亿元,增长8.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4.8%,拉动GDP增长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53.1亿元,增长4.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2.6%,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3:28.1:68.6。

北湖区地区生产总值变化(2018—2023)北湖区地区生产总值变化(2018—2023)

参考资料:

2023年,北湖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7%。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增长122.7%,非国有投资下降21.1%,民间投资下降11.0%;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内资企业增长6.9%,国有企业增长110.8%,股份有限公司下降70.5%,私营企业增长2.5%,外商投资企业增长109.8%;按投资方向分,工业投资增长48.6%,民生投资下降45.0%,生态投资增长298.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7.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8.1%,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6.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7%,其中住宅投资增长8.2%;按产业分,第一产业下降94.2%,第二产业增长48.6%,第三产业下降4.5%。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47.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41.8%;商品房销售额下降45.0%,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42.1%。

2023年,北湖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9亿元,增长6.6%;税收收入6.2亿元,增长3.1%;非税收入2.6亿元,增长16.0%。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7亿元,增长7.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2亿元,下降5.1%;教育支出10.1亿元,增长7.6%;科学技术支出3.5亿元,增长41.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0亿元,增长0.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1亿元,下降6.8%;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3.2亿元,下降0.6%;节能环保支出0.5亿元,增长1.1%,城乡社区支出3.2亿元,下降1.2%;农林水支出3.0亿元,增长12.3%;住房保障支出2.4亿元,下降43.4%。

第一产业

2023年,北湖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5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农业总产值19.6亿元,增长4.4%;林业总产值2.7亿元,增长5.3%;牧业总产值9.4亿元,增长2.0%;渔业总产值0.8亿元,增长5.0%;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0亿元,增长8.9%。

2023年,北湖区粮食播种面积14.4万亩,油料种植面积2.4万亩,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8.6万亩,烟叶种植面积1.3万亩。全年粮食产量5.8万吨,增长1.7%;油料产量0.3万吨,增长22.6%,其中油菜籽产量0.2万吨,增长30.3%;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1.8万吨,增长3.1%;烤烟产量0.2万吨,增长18.6%。

2023年,北湖区全年猪、牛、羊肉类总产量0.84万吨,比上年增长0.8%。其中,猪肉产量0.73万吨,增长3.2%。年末生猪出栏9.87万头,增长1.3%;牛出栏0.43万头,下降17.0%;羊出栏3.84万头,与去年同期持平;水产品产量0.32万吨,增长2.1%;禽蛋产量0.16万吨,增长4.6%。

2023年,北湖区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47家,比上年增长6.8%,其中国家级及省级龙头企业7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5.6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实现利税1.32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实现利润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4%;休闲农业经营收入8.2亿元,增长26.0%;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7.1亿千瓦;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认证28个,其中绿色农产品2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455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852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15.2万人次;省级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9个;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0.63万亩,比上年下降43.2%;名优特水产品养殖面积130亩,名优特水产品产量80吨,稻田综合种养1.98万亩。

第二产业

2023年,北湖区工业增加值87.35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2%。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1.7%,股份制企业增长8.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5.3%;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8.9%,制造业增长8.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增长0.7%。

2023年,北湖区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8%;烟草制品业增长7.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7.8%;医药制造业下降11.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8.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1.8%;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9.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42.4%;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3.8%。

2023年,北湖区规模以上工业中,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增加值增长8.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0.05%。六大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4.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7%。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下降6.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0.18%。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增长6.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9%。

2023年,北湖区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中,大米0.6万吨,饲料37.4万吨,比上年下降13.1%;水泥136.0万吨,下降1.2%;十种有色金属7.0万吨,下降37.3%。

2023年,北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76.5亿元,比上年下降2.5%;实现利润总额6.6亿元,下降24.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利润增长23.7%;股份制企业下降34.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6.3%。按企业规模分,大中型企业1.0亿元,下降55.1%;小型企业4.2亿元,下降22.0%,微型企业1.4亿元,增长33.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8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5.5%,比上年回落加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3.3亿元,增长229.7%,亏损面13.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5.5%,比上年下降2.3%。

2023年,北湖区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73.4亿元,比上年增长8.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62.2万平方米,下降1.5%,其中,新开工面积240.1万平方米,下降5.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21.0万平方米,增长22.5%。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3年,北湖区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84.0亿元,比上年增长4.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6.6亿元,增长13.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6.5亿元,增长12.4%;金融业增加值34.4亿元,增长2.5%;房地产业增加值8.8亿元,下降17.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8.9亿元,增长21.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18.6亿元,增长3.7%。

2023年,北湖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87.9亿元,增长6.1%;规模以上服务业利润总额5.63亿元,增长0.6%;规模以上服务业税金及附加0.37亿元,下降1.6%;规模以上服务业应交增值税1.92亿元,下降5.0%;规模以上服务业期末用工人数15161人,下降3.7%。

2023年,北湖区邮政业务总量6.23万元,比上年增长8.8%;快递业务总量4.62万元,增长12.0%;电信业务总量11.37万元,增长34.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7.65万户,增长0.8%;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04.73万户,增长10.2%,其中本年净增10.35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33.38户,增长7.7%;

国内外贸易

2023年,北湖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7亿元,比上年增长8.4%。分经营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83.5亿元,增长8.0%;乡村消费零售总额为7.2亿元,增长26.9%。分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为265.7亿元,增长7.5%;餐饮消费额为25.0亿元,增长18.8%。

2023年,北湖区限额以上单位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额158.7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29.4%,饮料类增长27.0%、烟酒类增长11.8%,服装、鞋帽、针纺针品类增长2.4%,化妆品类增长8.8%,金银珠宝类增长47.3%,日用品类增长19.6%,五金、电料类下降17.3%,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47.8%,书报杂志类增长7.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0%,中西药品类下降44.1%,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7%,家具类增长27.4%,通讯器材类下降7.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5.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50.4%,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13.9%,汽车类下降5.9%,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2.0亿元,增长11.8%,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0.7%。

对外经济

2023年,北湖区新增外资企业7个,实际利用外资898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8.86%;湘商回郴企业15家;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2家;新批境内省外项目71个,实际引进境内省外资金252.79亿元,增长28.7%;引进2亿元以上境内省外项目19个,引进2亿元以上境内省外资金148.68亿元;进出口总额205.14亿元,增长30.0%,其中,出口额112.86亿元,增长12.0%。

金融

截至2023年末,北湖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95.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2%;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90.7亿元,增长10.3%;原保险保费收入25.8亿元,增长2.3%。

交通

编辑
公路

京珠、厦蓉高速公路过北湖区境,京珠高速公路境内长3.973千米,双向四车道,通往广州、深圳、长沙、北京;厦蓉高速公路境内长18.63千米,双向四车道,通往厦门、成都。107国道(代号G107)过境,境内长21千米,双向四车道,通往北京、广东。S322线省道过境,境内长21千米,双向四车道,通往资兴、桂阳等县(市)。有县乡(镇)级公路67条,总长407.7千米,其中县道25条218.321千米,乡道42条189.386千米。境内有郴州汽车总站、天龙汽车站、郴州汽车南站。

铁路

铁路京广复线、武深高铁线过北湖区境,其中京广线境内长6.8千米,为双轨复线铁路,设郴州火车站、槐树下火车站(货运站)2个站,通往广州、珠海、长沙、北京;武深高铁线境内长21.36千米,设郴州西站,通往深圳、武汉。

航空

2021年9月16日,郴州北湖机场正式通航,郴州北湖机场地处北湖区华塘镇,距郴州市区20公里,可辐射周边人口超过2000万,是湘南、湘赣边、粤港澳大湾区等黄金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社会事业

编辑

科技事业

2023年,北湖区高新技术企业169家,新增8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444项,比上年增长31.8%;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4.4亿元,比上年增长278.4%。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项;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

2023年,北湖区授权专利501件,其中发明专利42家;个人授权4件;工矿企业授权31件;机关团体授权7件。

教育事业

2023年,北湖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499人,在校生6352人,毕业生1568人;普通高中招生4447人,在校生11225人,毕业生2942人;初中招生11008人,在校生32051人,毕业生9463人;普通小学招生11557人,在校生68721人,毕业生11394人;特殊教育招生85人,在校生247人,毕业生9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278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各类民办学校135所,民办学校在校生25945人。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资金10842万元,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180.6万元,中职国家助学金资助中职学生1806人次。落实中职免学费资金1393.68万元,中职免学费学生11614人次。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230.85万元。

文化事业

2023年,北湖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42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1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5个;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328场,出版图书种类5种,图书出版总印数1950册。

2023年,北湖区旅游等级区(点)8家,其中4A级及以上3家;全年旅游总收入146.9亿元,比上年增长41.66%;国内旅游人数1454.15万人次,增长47.19%;国内旅游收入146.9亿元,增长41.66%;境外入境人数787人次,增长804.6%,其中境外入境外国人138人,港、澳、台同胞649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3.73万美元。

医疗卫生

2023年,北湖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43个,比上年增长3.99%,其中医院37所,妇幼保健院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2个,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92个,村卫生室87个;全区卫生技术人员953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482人,注册护士4753人;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44人;全区卫生监督所(中心)2个,卫生监督所(中心)卫生技术人员54人;全区医院床位数8683张,其中,其中乡镇卫生院9个,乡镇卫生院床位数238张,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196人。

体育事业

2023年,北湖区共有体育场地1041个,其中体育馆3个,运动场17个,游泳池24个,各种训练房44个。全年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项目23项次,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25万人,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2个,获得世界冠军1人。

历史文化

编辑
油山皮影戏

油山皮影戏主要分布在北湖区华塘镇、保和乡、同和乡一带,其核心地区在华塘镇油山村。

油山影人以牛皮为原料,用刮薄透明的牛皮雕刻人物,再涂上颜色。其雕绘工艺讲究刀工精致,造型逼真,人物造型独特见长。除了人物造型外,还要刻制一些砌末道具、桌椅和景物造型,以便配合表演。

皮影戏著名的作品如:《水浒》、《薛仁贵征西》、《岳飞》、《山伯访友》、《乌金记》、《挂袍记》、《粉桩楼》、《麒麟豹》、《韩非子》、《八宝山》、《大闹天宫》等。

对子调

郴阳对子调又称“五和耍调”,流行于原郴县与桂阳县交界的安和、保和、同和、中和、正和乡一带,现郴州市北湖区华塘镇、安和乡、保和乡、同和乡一带。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的通知》北湖区名列其中。

风景名胜

编辑

概述

北湖区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有龙女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有万华岩,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义帝陵、邓华故居。旅游景点分布呈“一圈一线”格局。“一圈”即城郊生态休闲圈,依托龙女景区、梦里故乡、月形山公园、仙岭温泉等大型项目及周边50家星级农庄,构建城郊休闲圈;“一线”即旅游精品线,以龙女景区、义帝陵、小埠古村、月峰瑶寨风情园、南溪芙蓉寨、仰天湖高山草原、仰天巨佛、安源石林等景点。

主要景区

龙女景区

为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下湄桥街道铜坑湖村,距郴州市中心5千米,占地面积约为1.3平方千米。景区因龙女牧羊、柳毅传书的民间传说而得名。内有水质清澈透明、富含多种矿物质的天然温泉——龙女温泉;有福佑天下、福气氤氲的天下第一大鼎——百福大鼎;有举办过第七届亚洲游泳锦标赛跳水比赛的场地——跳水中心;有网球中心、体育健身中心等健身场所;有环境清幽、祈福胜地的龙女寺;有祈福塔、官马大道遗迹、传说中龙女下凡的夹麻冲、柳毅山庄等古民居。

小埠古村

位于保和镇境内,坐落于鹿岭南麓、寨岭东麓,坐北朝南,背山面水,至今有600多年的历史。距郴州市主城区15千米,有郴州大道和郴仰公路从村前通过。现保存完好的名胜古迹有明代古民居建筑123栋;有古塔、花桥、宗祠和孔子学校等。古村有赶龙习俗和善行得子、五百只羊灭寨王等民间传说。

仰天湖风景区

位于北湖区南部,在南岭北麓骑田岭山系之巅,与郴州大道和郴仰公路相连,距郴州市主城区60千米,占地面积约40平方千米,大部分景点海拔在1300米左右。仰天湖核心草场面积约3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南端的高山草原,被称为“江南的内蒙”。仰天湖泊与周围辽阔碧绿的草原交相映衬,湖光山色。湖滨仰天巨佛,宛如佛祖仰卧,眉目口鼻,雍容慈祥,佛头上下高差达300多米。景区还有平头寨原始丛林、十里杜鹃、竹海、梯田等景观。

名胜古迹

义帝陵

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郴州市中心,其东西两侧分别是郴州市最繁华的街道——文化路和国庆路,现占地3539平方米。

邓华故居

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郴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风景点

北湖公园

位于郴州市中心,东起国庆路,南临人民西路,西至万花冲,北接郴桂路,占地面积0.3平方千米,其中湖区水面占整个北湖公园总面积的30%以上。入夜,月色水光,倒影如画,故有“北湖水月”之称,被誉为郴阳古八景之一。

福仙峡洞

位于保和镇宋家洞村,距郴州市主城区18千米,有郴州大道和郴仰公路从村前通过,占地面积约0.28平方千米,海拔890米,常年保持18℃左右的平均气温。有“天然溶洞”(2300米长)、“原始森林”景观。是集天然峡谷溶洞参观、激情峡洞飘流、休闲度假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点。

四清湖

位于保和镇境内,距郴州市主城区16千米,占地面积约为2.8平方千米。风景区主体资源为中型的四清湖水库,动植物景观丰富,现存珍贵的丹桂树一株。岸边有投资总额1000万元以上的山庄、沙滩别墅等设施,可以开展垂钓、划船、户外拓展等旅游活动。

仙岭湖

于石盖塘镇五星村,距郴州市主城区13千米,占地面积约为1.3平方千米。风景区的主体资源为中型的仙岭湖水库,可开展垂钓、泛舟、游泳、沐浴、观光、烧烤等旅游活动。

地方特产

编辑

塘昌草莓

草莓基地位于1806线旁,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是郴州市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草莓基地。每年挂果四次,果实甘甜可口,风味别致,营养丰富。每年8月底至9月初移栽幼苗,10月底采用浙江特制薄膜大棚技术,促使幼苗快速生长。草莓市场批发均价为每公斤8—14元,每亩产量约达1000千克,亩产净值达6000—8000元。基地于2001年建立,规模逐年扩大,技术日益成熟,现已种植1000亩,并辐射到华塘、油山等村。

黄金梨

果实近圆形或稍扁,平均单果重250克,大果重750克,不套袋果果皮黄绿色,贮藏后变为金黄色。套袋果果皮淡黄色,果面洁净,果点小而稀。果肉白色,肉质脆嫩,多汁,果心极小,可食率达95%以上;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6%。果实8月上旬成熟,果实发育期145天左右,耐贮藏。北湖区同和乡长廊村、华塘南岸村、塔水村、保和乡小埠村、万华岩镇张家坪村等7个乡镇建有黄金梨基地。

万华红提

万华岩镇红提葡萄基地位于北湖区万华岩镇张家坪村,是湖南省最大的红提葡萄基地,是北湖区的重点农业开发项目。该基地所产的“万华红提”是郴州唯一的晚熟葡萄品种,填补了湘南地区的单项空白,具有“单果大,甜味足,品质好”等特点,2005年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使用全国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标志。

所获荣誉

编辑
2020年2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潮品消费百强榜排名60 。

2020年7月,入选2020中国交通安全百佳县市 。

2020年12月,入选“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名单。

2021年1月29日,入选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名单。

2021年11月,被水利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择优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2022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

2021年11月,拟将其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著名人物

编辑
邓华(1910—1980年)

原名邓多华,字实秋,郴州市北湖区鲁塘镇陂副村人,著名军事家。民国十六年(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十七年(1928年)参加革命。先后参加和参与指挥过湘南起义,反“围剿”战斗、红军长征、平型关战斗、“百团大战”、平津战役,解放广州、解放海南岛等重大革命战争,担任过团、师、兵团政委、司令员,广东军区副司令员,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志愿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等职务,战功卓著。1952年10月,朝鲜最高人民会议授予他共和国最高勋章——一级国旗勋章。1954年4月,奉命回国。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先后当选为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中共第九次、十次、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中央委员,并任第一、第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9年“庐山会议”后,因彭德怀“反党集团”问题受到株连,被撤销职务,离开军队。“文化大革命”中又受到冲击。1977年冬,邓华重返军队,任中国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央军委委员。1980年4月,中共中央为他彻底平反,恢复名誉。7月3日病逝于上海,终年70岁。

邓允庭(1879—1931年)

邓允庭,1879年3月28日生于湖南省郴县月峰乡一贫苦农民家庭。

在中央苏区反“围剿”的频繁作战中,邓允庭担任了根据地边防处处长和政法委员会主任。他为红军筹集粮油、服装、药品等物资;组织群众修工事、守哨口、抓特务、探敌情;动员群众参军、参战;有时也带着队伍到边远地区打土豪、收浮财,开辟财源。艰难的战争环境和繁重的工作任务,使他这位年已半百的老战士染上了多种疾病,身体虚弱,他仍坚持工作,转战于赣南、闽西等地。1929年,他奉命主持红军第一个后方医院工作。

1931年4月,邓允庭在“肃反”中被错杀,时年52岁。后来,党组织为他平反昭雪,他为中国苏维埃运动所做的贡献,永远载入了革命史册。

下一篇 资兴市

上一篇 安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