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兴县 编辑
永兴县,隶属湖南省郴州市,地处湖南省东南部、郴州市北陲,东邻资兴市,南连苏仙区,西靠桂阳县,北接安仁县及衡阳市耒阳,属中亚热带大陆湿润季风气候,永兴县地域狭长貌似蚕形,东西长90千米,南北宽56千米。土地总面积1979.40平方千米,占湖南省土地总面积的0.93%,东部多山,西部以丘陵为主,中部丘岗平原间布。截至2023年末,永兴县户籍总人口68.31万人,常住人口52.63万人。 截至2024年2月,永兴县辖2个街道、10个镇、4个乡, 县政府驻便江街道。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始置便县,数次更名,宋熙宁六年(1073年),以“永世兴旺”之意定名永兴县,沿袭至今,1994年6月,郴州撤地建市,永兴县随属郴州市。 永兴系黄克诚大将的故乡;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即侍郎坦摩崖石刻群、湘南起义旧址群——板梁暴动夺枪旧址、板梁村古建筑群等,景点包括黄克诚故居、板梁古村等。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国道G107、省道S212纵横境内,耒水上游的便江四季通航。 2020年7月,永兴县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县城。
2023年,永兴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6%,两年平均增长5.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1:37.5:52.4,分别拉动GDP增长0.5、3.2和1.9个百分点。
中文名:永兴县
外文名:Yongxing county
别名:便县、安陵县、高亭县
行政区划代码:431023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郴州市
地理位置:湖南省郴州市东北部
面积:1979.40 km²
下辖地区:2个街道、10个镇、4个乡
政府驻地:便江街道
电话区号:0735
邮政编码:4233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
人口数量:52.63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板梁古村、黄克诚故居
火车站:马田站
车牌代码:湘L
地区生产总值:398.1 亿元(2023年)
永兴县全貌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始置便县,以境内便江得名,属桂阳郡。
新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改便县为便屏县,属南平郡。
东汉建武元年(25年),废“新”复汉室,郡、县恢复旧名。便屏县复称便县,属桂阳郡。
三国为吴地,属桂阳郡,西晋、东晋因之。
南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便县并入郴县,隶属桂阳郡。陈永定三年(559年),复置便县,隶湘州桂阳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便县再次并入郴县。
唐开元十三年(725年),郴州刺史赵瑾奏准,析郴县北四乡置安陵县,属江南道桂阳郡。唐天宝元年(742),改安陵县为高亭县,属江南西道郴州桂阳郡。
宋熙宁六年(1073年),按郴州太守李士燮建议改高亭县为永兴县,隶属荆湖南路郴州军。
元朝,属湖南道郴州路。
明朝,属湖广行省郴州路、郴州府、郴州直隶州。
清雍正二年(1724年),永兴属湖南衡永郴道、郴州直隶州。
民国元年(1912年),永兴属湖南省衡永郴桂道。民国三年(1914年),改属衡阳道。民国十一年(1922年),道制废除,为省直辖县。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省设行政督察区,属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属第三行政督察区。
1949年10月4日,永兴解放后,仍沿用永兴县名,隶属湖南省郴县专区。
1952年11月,改属湘南行政区。
1954年7月,复属郴县专区。
1960年,属郴州专区。
1977年,属郴州地区。
1994年6月,郴州撤地建市,县随属郴州市至今。
区划沿革
清代,分为4个乡20个都,长庆乡居中南部,永兴乡居中北部,延道乡居东部,金陵乡居西部。民国时期改设1镇14乡。原长庆乡分为环城镇(今城关城郊)、乌市乡(今碧塘)、龙山乡(今湘阴);原永兴乡分为三王乡(今塘门口香梅)、仁勇乡(今黄泥)、金安乡(今金龟樟树)、柏和乡(今柏林太和)、洞义乡(今洞口);原延道乡分为石龙乡(今七甲龙形市大布江)、唐明乡(今鲤鱼塘千冲);原金陵乡分为云峰乡(今油市)、文良乡(今高亭洋塘)、悦由乡(今悦来油麻三塘)、太平乡(今马田)、滩磊乡(今复和)。
1958年,撤乡建社,永兴县成立11个人民公社,历7次调整至1983年,确立为2镇(城关、马田)24社(城郊、碧塘、湘阴渡、油市、复和、马田、高亭、洋塘、油麻、三塘、悦来、塘门口、黄泥、金龟、香梅、樟树、柏林、太和、洞口、鲤鱼塘、千冲、大布江、龙形市、七甲)333个生产大队。
永兴县行政区划图
1984年,撤社建乡为2个镇、24个乡、337个行政村。1986年调整建制,马田乡并入马田镇,湘阴渡、塘门口、金龟、柏林、鲤鱼塘5乡撤乡建镇,永兴县行政区划共计7个镇、18个乡,338个行政村,1989年行政村调至350个。
1990年,龙形市乡新增黄土洲村。
1996年,永兴县辖7个镇、18个乡:城关镇、湘阴渡镇、马田镇、塘门口镇、金龟镇、柏林镇、鲤鱼塘镇、城郊乡、碧塘乡、油市乡、高亭乡、洋塘乡、油麻乡、复和乡、悦来乡、三塘乡、黄泥乡、香梅乡、太和乡、樟树乡、洞口乡、千冲乡、大布江乡、龙形市乡、七甲乡。县政府驻城关镇。
1997年,湘阴渡镇的马家、汉塘2村合并为胜利村。
1998年,撤销油市乡,设立油市镇。调整后,全县辖8个镇、17个乡。
2001年,城关镇便江、水南2村划入县三胞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2年,三塘乡小村并大村,合并撤销了大塘、石鼓、冲头、株树、大邱、邓家冲、三江口等7个行政村。
2009年底,县内行政区划为8个镇、17个乡、341个行政村,
2012年4月,由原来的25个乡镇调整为21个乡镇,其中建制镇由8个调整为14个,乡由17个调整为7个。撤销城关镇、城郊乡、碧塘乡成建制合并为便江镇。撤销鲤鱼塘镇、千冲乡建制合并为鲤鱼塘镇。撤销柏林镇、洞口乡成建制合并为柏林镇。撤销悦来乡,建立悦来镇;撤销复和乡,建立复和镇;撤销高亭乡,建立高亭镇;撤销黄泥乡,建立黄泥镇;撤销樟树乡,建立樟树镇;撤销太和乡,建立太和镇。 调整后,全县辖便江镇、马田镇、悦来镇、高亭镇、复和镇、油市镇、湘阴渡镇、塘门口镇、黄泥镇、金龟镇、樟树镇、柏林镇、太和镇、鲤鱼塘镇14个建制镇;三塘乡、油麻乡、洋塘乡、香梅乡、龙形市乡、七甲乡、大布江乡7个乡。
2015年12月,永兴县乡镇调整,同意复和镇、马田镇成建制合并设立马田镇。同意三塘乡、油麻乡成建制合并设立油麻镇。同意香梅乡、金龟镇成建制合并设立金龟镇。同意撤销油市镇,将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入新设立的便江镇、高亭司镇。同意湘阴渡、塘门口、便江3个镇成建制合并设立便江镇。同意高亭镇改设为高亭司镇。至此,下辖4乡11镇342个行政村,34个社区;4318个村民小组,123个居民小组。
2016年4月,各乡镇建制村合并。
2018年7月,便江镇划分为便江街道办和湘阴渡街道办,至此,全县辖10个镇、4个乡,2个街道。
2020年8月,永兴县便江街道社区调整,将龙山路社区拆分为龙山路社区、永康路社区、西水路社区;将人民路社区拆分为人民路社区、橙香路社区;新增军山路社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24年2月,永兴县辖2个街道、10个镇、4个乡:便江街道、湘阴渡街道、马田镇、悦来镇、高亭司镇、油麻镇、黄泥镇、金龟镇、樟树镇、柏林镇、太和镇、鲤鱼塘镇、洋塘乡、龙形市乡、七甲乡、大布江乡。永兴县人民政府驻便江街道。
位置境域
永兴县地处湖南省东南部、郴州地区北陲,介于东经112°43′~113°35′,北纬25°54′~26°29′之间。地域狭长形似蚕,东西长90千米,南北宽10.8至56千米。总面积为1979.4平方千米,占湖南省土地总面积的0.93%。县境北接耒阳市,南连苏仙区,东北、东南、西南依次与安仁、资兴、桂阳三县毗邻。全县16个乡镇除高亭镇、太和镇之外,其余均与外县交界。
永兴县人民政府
地形地貌
永兴县
永兴县地貌似蚕形,东部多山,西部以丘陵为主,中部丘陵及河谷平地间布,便江、永乐江横贯县境。东部为罗霄山脉余脉,自七甲乡入境,走向龙形市、大布江,形成以中山为主的山地地貌;东南部为罗霄山八面山余脉,自鲤鱼塘镇原千冲乡入境,向北延伸,横亘县境中东部,插入于茶永盆地,形成中低山、高丘为主的组合型地貌;北部为罗霄山脉武功山余脉南翼,自樟树镇入境,呈斜带状绵延于中西部,与茶永盆地相衔;西部为南岭山脉阳明山余脉东端,自原三塘乡入境,呈东南梯降,于中部与茶永盆地过渡带交接。山地占全县面积28.6%,海拔300~800米;丘陵、岗地占全县面积53.36%,海拔500~300米以下;河谷平地占全县14.99%。
气候
永兴县属中亚热带大陆湿润季风气候。境内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小盆地冷热气候变化明显,山丘气候类型多样。年平均气温17.6℃,年平均日照时数1625.2小时,照率37.0%。全年无霜期307天。年平均降雨量1417.0毫米,最大达1986.8毫米,最小的915.9毫米。光、热条件配合基本同季。
截至2022年末,永兴县有各类气象台站54个,自动观测点54个。全年平均气温19.3度,全年极端最高气温40.6度,全年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6度,全年日照时数1641.3小时,全年降雨量1327.0毫米,最长连续无雨期34天,雪日数6天。
水文
永兴县内有大小河流149条,其中控制流域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53条,年平均径流总量为15.45亿立方米,分为便江水系和永乐江水系。便江水系,流域面积1444.8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73.2%;永乐江水系,流域面积531.2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26.8%。
土壤
永兴县土壤以板页岩红壤为主,其次为石灰岩、砂岩红壤和少量酸性紫色土、紫砂土,土层深厚。
水资源
永兴县风光
永兴县地表水多年平均年总量为81.26亿立方米,其中,境内径流总量15.46亿立方米,外来客水65.80亿立方米。境内径流时空变化大。
永兴县境内地下水多年平均渗入补给量为5.53亿立方米,径流量为2.51亿立方米,其中基岩裂隙水面积1574.1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9.5%,分布于县境东、中部广大地区,年径流量为1.24亿立方米,占永兴县的49.4%;灰岩溶洞水面积381.3%平方千米,占永兴县总面积的19.3%。主要分布于县境西部,年径流量为1.26亿立方米,占永兴县的50.1%;第四系松散岩孔隙水面积24平方千米,占永兴县的1.2%,线状分布于沿河地带,年径流量0.01亿立方米,仅占永兴县的1.2%。地下暗河已探明的有2条:悦来乡三黄村深溪暗河,出口标高260米,流量每秒7.446升;油麻乡高城村朗山至南衙暗河,标高220米,流量每秒80升。
永兴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1.32万千瓦。其中便江水系76300.千瓦,占67.4%;永乐江水系36800千瓦,占32.6%。在两大水系中,理论蕴藏大于1万千瓦的河流有便江、永乐江、西廊河等3条;大于1千千瓦、小于1万千瓦的河流有注江、西河、九三河、洪波河、大布江等5条。
2022年,永兴县人均水资源3116立方米,总用水量2.60亿立方米,人均用水量372立方米。年平均降水量1327毫米,年末大型水库蓄水总量0.8亿立方米。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0.08万处,水利工程投入资金1.1亿元,水利工程完成土石方700万立方米,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11万公顷。
水力资源
永兴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1.32万千瓦,年水电发电量约2.3亿度,是全国重点电气化县之一。全县共建有永兴一级电站、永兴二级电站。
矿产资源
便江
永兴县地处湘南东南部,南岭构造带以北的茶永盆地南端。境内因受多次地壳构造运动影响,地层出露比较完整,仅缺失奥陶系和志留系地层,矿产资源较丰富,且种类较多。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地质队普查、勘探,共发现矿产21种,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8种,总资源储量为33780.69万吨,人均占有矿产资源544.85吨。地均占有矿产资源17.07万吨/每平方千米。境内矿产资源计有五类。
截至2022年末,永兴县共发现矿产22种,共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5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5种,非金属矿产7种,水气矿产1种。煤炭储量达2.3亿吨。
能源矿产
永兴县能源矿产,为优势矿种。主要为无烟煤,其次为烟煤,局部产石煤。无烟煤产于两个不同的地质时代。一是石炭系测水组无烟煤,煤厚0.2~1.1米不等。二是产于二迭系龙潭组的无烟煤;探明资源储量32483.3万吨;原煤含硫量少于1%,发热量为每公斤6319~7550千卡,灰分为6~20%,挥发分为2.7~8.1%,为低硫、低灰优质环保无烟煤。烟煤的已知资源储量为381.1万吨。煤层产状很不规则,原煤发热量为每公斤4990~5510千卡,含硫量1.31~2.05%,灰分39.5~42.2%,挥发分23.68~24.55%;资源储量及品位尚未探明。数十年来,无烟煤得以大量开采。
黑色金属
永兴县内主要为铁矿(菱铁矿、赤铁矿、褐铁矿)和锰矿(氧化锰矿、碳酸锰矿)两种。断续出露长约21千米,厚一般为0.5~1米,矿石品位含铁30%~40%,含硫0.2~0.5%,含磷0.2~0.6%,预测资源储量为600万吨;菱铁矿分布较广,铁矿共有3层,平均厚度达31.6米,平均品位含铁41.1%,D级资源储量为157.9万吨;褐铁矿;较大的一处为大铁山褐铁矿,矿石品位含铁44.79%,含硫0.032%,含磷0.47%,探明基础储量69.9万吨。锰矿有分布于马田镇高仓村和太和镇钨萝村两处的碳酸锰矿,含锰量29.38~39.5%,碳酸锰含量44.38~87.5%,品位较高;氧化锰矿,锰含量10~30%,品位较低。上述两种矿的资源储量尚未探明。
有色金属
永兴县内主要为黄铁多金属矿、铅铜矿、铜矿、锌、钛铁砂矿等矿种。黄铁多金属矿分布于塘门口镇汶洞村泥鳅窝一带,以黄铁矿体为主,品位变化大,伴生有铅锌矿、黄铜矿、斑铜矿、方铅矿、孔雀石等矿,含铜0.24~0.26%,含硫14~24%,含铅0.17~4%,含锌0~16.5%;矿脉有4条,主脉长达200余米,厚度0.9~1.2米不等,黄铁矿与铅锌矿互为消长关系。铅铜矿矿脉厚0.05~0.1米不等,矿石品位极不均匀,铅含量0.4~25%,估算铅资源储量约2万吨。铅锌矿矿石品位含铅高达7.97%,一般为0.64~0.965%,含铜0.14~0.45%,具有一定的工业价值,今后有待进一步普查勘探。汞砂矿(朱砂矿)1级异常区面积45平方千米,矿石中伴生有锡石、锆石、电气石、钛铁矿等。砂铜矿已探明砂岩地层矿石品位很低,需转向红色盆地继续寻找具工业价值的铜矿。钛铁砂矿脉长1500米,矿层厚达70厘米,资源储量及品位未查明。
非金属
永兴县砷矿分布于三塘乡雷家坪附近的似斑状黑色花岗石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中;矿石伴生有黄铜矿、锡石、锌矿等。通过钻探探明储量3.49万吨,矿石含砷0.52%。水泥用灰岩矿产集中且质量较好。瓷土矿(高岭土矿)矿体走向断续出露约15千米,厚3~7米不等,矿石成分为含水硅酸盐,品质较好,储量丰富,有一定工业价值。石膏矿已探明基础储量83万吨,其品位含结晶硫酸钙大于75%,矿石为纤维石膏、结晶石膏、石膏岩等三种类型。近十年来境内的砖瓦用粘土矿、片石、河砂均得以开采。
地热资源
永兴县内有地下热水点5处,其中温泉头、元家桥属中温热水,其涌水量达1000~5400立方米/日,水温26~51℃不等。
生物资源
永兴县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主要植物有96科685种,其中乔木树种64科468种,引进树种13科22种。全县树木的水平分布呈东乔西灌、南竹北松、中部乔灌相间布局。垂直分布依次为高山胡枝子草地、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油茶混交林、油茶林。尤以油茶、马尾松分布最广。
永兴县速生乡土树种有泡桐、香椿、拟赤杨、檫树、拐枣、杉木、马尾松等10余种。珍稀保护树种有水松、银杏、红豆杉、杜仲、桢楠、厚朴等。保护动物有华南虎、中华秋沙鸭(过往)、穿山甲、花面狸、水鹿、水獭、小灵猫、娃娃鱼、猴面鹰等。
截至2022年末,永兴县建有自然环境保护区1个,保护区面积18179.5公顷;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526.7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13260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58公顷;水土流失地区封育保护面积19.8公顷。
土地资源
截至2022年末,永兴县共有基本农田27086.7公顷,全年批准建设用地67.89公顷,建设占用耕地42.3公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83.23公顷。实施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11个。
2020年11月,永兴县主要土地类数据如下:
(一)永兴县耕地448407.45亩(29893.83公顷)。其中,水田380567.4亩(25371.16公顷),占比84.87%;旱地67840.05亩(4522.67公顷),占比15.13%。另外还有6579.3亩(438.62公顷)位于城镇村庄范围内尚未建设的土地中,现状为耕地,其中水田4049.85亩(269.99公顷),旱地2529.45亩(168.63公顷)。
永川县耕地整体位于国家划定的一年两熟制区域,均位于年降水量1500mm以上地区。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150482.7亩(10032.18公顷),占比33.56%;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137923.5亩(9194.9公顷),占比30.76%;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130432.65亩(8695.51公顷),占比29.09%;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21544.05亩(1436.27公顷),占比4.8%;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8024.55亩(534.97公顷),占比1.79%。在城镇村庄范围内的耕地中,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1654.2亩(110.28公顷);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2034.45亩(135.63公顷);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2280.15亩(152.01公顷);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507.9亩(33.86公顷);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102.6亩(6.84公顷)。
(二)永兴县园地245528.1亩(16368.54公顷)。其中,果园113170.5亩(7544.7公顷),占比46.1%;茶园60.15亩(4.01公顷),占比0.02%;其他园地132297.45亩(8819.83公顷),占比53.88%。
(三)永兴县林地1875683.85亩(125045.59公顷)。其中,乔木林地1365492亩(91032.8公顷),占比72.8%;竹林地251900.1亩(16793.34公顷),占比13.43%;灌木林地130410.3亩(8694.02公顷),占比6.95%;其他林地127881.45亩(8525.43公顷),占比6.82%。第二次土地调查时为耕地及其后的新增耕地中,因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原因,在“三调”时实地为林地的共计55255.65亩(3683.71公顷),根据有关要求,我县将对这类土地单独进行管理。
(四)永兴县草地17610.6亩(1174.04公顷)。其中,其他草地17610.6亩(1174.04公顷),占比100%。
(五)永兴县湿地1393.65亩(92.91公顷)。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包括8个二级地类,我县涉及1个二级地类。其中,内陆滩涂1393.65亩(92.91公顷),占比100%。
(六)永兴县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81082.55亩(12072.17公顷)。其中,建制镇用地36047.4亩(2403.16公顷),占比19.91%;村庄用地136686.45亩(9112.43公顷),占比75.48%;采矿用地6769.05亩(451.27公顷),占比3.74%;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1579.65亩(105.31公顷),占比0.87%。
(七)永兴县交通运输用地44893.65亩(2992.91公顷)。其中,铁路用地1806.15亩(120.41公顷),占比4.02%;公路用地11818.5亩(787.9公顷),占比26.33%;农村道路31251亩(2083.4公顷),占比69.61%;港口码头用地18亩(1.2公顷),占比0.04%。
(八)永兴县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06862.4亩(7124.16公顷)。其中,河流水面36706.65亩(2447.11公顷),占比34.35%;水库水面15960.9亩(1064.06公顷),占比14.94%;坑塘水面39485.55亩(2632.37公顷),占比36.95%;沟渠13441.5亩(896.1公顷),占比12.57%;水工建筑用地1267.8亩(84.52公顷),占比1.19%。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永兴县常住人口538532人 。
截至2023年末,永兴县户籍总人口68.31万人。全县常住人口52.6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9.77万人,乡村人口22.86万人。城镇化率56.57%,比上年提高0.98个百分点。全县人口出生率4.8‰,死亡率4.2‰,人口自然增长率0.6‰。
民族构成
截至2022年,永兴县共有37个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0.33%,其中人员相对较多的有瑶族、土家族、苗族、壮族、侗族。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刘朝晖 |
县委副书记、县长 | 宾心华 |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 王梅 |
县政协主席 | 李玲华 |
参考资料 |
综述
安陵书院
2023年,永兴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为39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6%,两年平均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3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49.1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208.7亿元,增长3.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1:37.5:52.4,分别拉动GDP增长0.5、3.2和1.9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1599元,比上年增加4408元,增长6.6%。
固定资产
2023年,永兴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7%(不含农户)。其中,500万元以上投资增长8.5%。按投资方向分,工业投资增长27.4%,产业投资增长9.2%,民生投资增长0.8%,生态投资增长47.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9.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6.8%,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8.3%。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增长27.9%,非国有投资增长5.1%,其中民间投资增长5.1%。
财政收入
2023年,永兴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11亿元,比上年下降7.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14亿元,比上年增长6.81%;上划中央“两税”4.49亿元,下降37.4%,上划中央所得税0.97亿元,下降6.0%。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实现税收收入14.54亿元,增长4.0%,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53.6%;非税收入5.6亿元,增长14.8%,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20.6%。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91亿元,增长7.6%,其中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等民生支出39.62亿元,占总支出的77.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人民生活
2023年,永兴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492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688元,增长3.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52元,增长6.7%。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845元,增长5.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03元,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793元,增长6.6%。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1.3%,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5.6%,下降0.5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2023年,永兴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12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农业总产值28.11亿元,增长4.9%;林业总产值5.48亿元,增长6.2%;牧业总产值20.0亿元,增长2.5%;渔业总产值3.62亿元,增长5.9%;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2.91亿元,增长8.0%。粮食种植面积46.67千公顷,增长2.6%;油料种植面积17.5千公顷,增长7.2%;蔬菜种植面积16.8千公顷,增长3.3%;烤烟种植面积3.5千公顷,增长14.4%。
2023年,永兴县粮食总产量28.0万吨,比上年增长3.5%;油料产量2.8万吨,增长7.3%;油菜籽产量2.5万吨,增长7.8%;水果产量12.9万吨,增长4.9%;蔬菜产量48.9万吨,增长3.2%;烤烟产量0.62万吨,增长12.1%,收购烤烟12.49万担;存栏生猪45.1万头,下降3.3%;出栏生猪69.2万头,增长1.95%;出栏牛1.5万头;出栏羊7.2万头;出笼家禽444.8万羽,下降2.8%;禽蛋产量6700吨,增长9.8%。
2023年,永兴县开工各类水利工程0.11万处,投入资金1.25亿元,完成水利工程土石方356.3万立方米。总用水量2.26亿立方米,人均用水量432.5立方米。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317万公顷,化肥施用量(折纯)2.17万吨。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4座。
2023年,永兴县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23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总产值195.3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实现销售收入160.0亿元,增长17.2%;实现利润10.6亿元,下降4.6%;实现利税0.37亿元,下降50.7%。农民专业合作社1219个,增加32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点4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2.9万户。全年实现耕地流转面积29.8万亩,增长12.4%。建设家庭农场(包括未注册)1171个,增加104个,实现休闲农业经营收入6.78亿元,增长18.9%。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6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5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8个。荣获全省柑橘品改示范县、全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先进单位、“永兴冰糖橙”“油茶籽油”获24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金奖。
第二产业
工业
2023年,永兴县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按企业规模分,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17.8%,小型企业增加值增长7.7%;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增加值增加13.4%,集体企业增加值下降41.8%,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3.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下降54.8%;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加值下降53.0%,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2.5%;按行业分,采矿业增加值负增长8.6%,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负增长11.4%。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3.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93.8%。
2023年,永兴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增长11.9%,利润总额增长10.7%。其中采矿业利润总额下降9.6%;制造业利润总额增长16.6%;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利润总额下降51.2%。
2023年,永兴县共生产白银5000吨、黄金10.5吨、十种有色金属21万吨。
建筑业
2023年,永兴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1.3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1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9.4%。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3年,永兴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5亿元,比上年增长8.4%。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8.7亿元,增长8.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8.8亿元,增长9.1%。分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额119.0亿元,增长7.3%,餐饮消费额18.5亿元,16.3%。分类别看,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36.4亿元,增长15.2%;限额以下单位商品零售额101.1亿元,下降6.5%。限额以上批零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2.40亿元,比上年增长35.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0.43亿元,增长45.7%;化妆品类0.29亿元,增长52.9%;金银珠宝类2.47亿元,增长32.4%;日用品类0.04亿元,下降9.8%;中西药品类2.25亿元,增长16.5%;文化办公用品类2.76亿元,增长8.1%;家具类0.06亿元,增长9.5%;石油及制品类6.18亿元,增长7.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0.09亿元,增长31.2%;机电产品及设备类0.07亿元,增长18.4%。
对外贸易
2023年,永兴县已有获进出口权企业54家,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5114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出口总额24539万美元,负增长7.6%。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35015万美元,加工贸易16130万美元。按产销国别
板梁古村
板梁古村,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高亭司镇西北部,古村初建于宋末元初,强盛于明清时代,占地约3平方千米左右,留着连绵成片的湘南明清古民居建筑360多栋。全村同宗,分上中下三个房系,古民居、古祠堂、清泉、半月塘、晒谷坪、古驿道、自然田园等有机排序。 是全国首批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AAAA级景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湖南省农业旅游示范点、湖南特色旅游名村、湘南第一古村。
板梁古村
黄克诚故居
黄克诚故居景区包括故居、长廊、陈列室。故居始建于1855年,坐西朝东、砖木结构,为典型的湘南古民居。黄克诚故居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潇湘“红八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红色旅游景区、湖南省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黄克诚故居
中国白银第一坊
永兴是“中国银都”。中国白银第一坊是以白银文化为主题,展示永兴传统冶炼工艺而打造的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景区占地40余亩,总面积5000余平方米。景区按文化体验区、冶炼观赏区、形象展示区、旅游购物区四区布局,主要旅游景点有中国天下第一银楼、白银艺术博物馆、华鑫宫、白银提纯生产线、银饰工艺品手工制作坊及展销中心。
中国白银第一坊
龙王岭风景区
龙王岭风景区东起城关镇,西至湘阴渡镇,绵延20千米。景区内有龙山湖、双桥秀湖、婆婆岩、蚂蟥坦、北院寺、北寨等30多个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整个景区有崖险、水秀、石奇、洞怪的特点。
龙王岭风景区
人民公园
人民公园,始称“黄克诚公园”,是为纪念开国大将黄克诚而兴建的纪念性公园,公园位于县城人民路。建于1997年6月,扩建于2011年,园内建有黄克诚大将铜像,革命博物馆、广场、飞机坪、战斗机、天秀阁、登山步道等景点和设施。
人民公园
龙华山公园
位于风景秀丽的便江河畔,距县城3千米,占地4000余亩,园内绿树丹崖奇洞幽深,景色迷人。主要景点有永桥、黑坦龙华寺、黄坦大明寺、峰窝岩等。集秀、险、奇、幽于一体,是旅游观赏、猎奇度假、烧香拜佛的好地方。
龙华寺所在的黑坦洞深120米,宽80米,高40米,据考证是中国丹霞地貌最深的坦洞,人称“神仙古洞”。
龙华山公园
永兴冰糖橙 | 永兴四黄鸡 | 马田腐竹 | 马田豆油 |
马田切粉 | 马田豆腐 | 七甲腊肉 | 黄泥乡豆豉油 |
猪三样 | 芋荷煮鸭 | 剁辣椒雄鱼头 | 便江活水鱼 |
参考资料 |
人物 | 生卒 | 事迹 |
---|---|---|
李永敷 | 1455-? | 明正德兵部武选司主事,曾创建石屏书院,主修第一部《永兴县志》 |
曾绍芳 | 16至17世纪 | 明朝曾任浙江乌程县令、万历户部主事、东川参议 |
曾静 | 1679-1741 | 号蒲潭先生,授徒为业,反清复明,曾著《知几录》《知新录》 |
杨云德 | ?~1908 | 在江华、宁远交界地方集众起义,号称“大顺太平净朝” |
刘重 | 1882~1925 | 辛亥烈士,与黄兴、马福益、刘揆一等在湘南策划起义 |
黄璧 | 1887~1931 | 在黄埔军校器研究处工作,代理处长,兼任高级班教官 |
龙厚生 | 1891~1937 | 革命烈士,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司令员 |
何昆 | 1898~1930 | 革命烈士,曾任红十四军军长 |
曹日晖 | 1900~1955 | 国民党军官,国军陆军中将,任国民党台北市党部主任委员 |
黄克诚 | 1902~1986 | 革命家、军事家,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开国十大大将之一 |
雷名扬 | 1910~1937 | 抗日战争革命烈士 |
刘昌孝 | 1942~ | 药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
何名凤 | 1959~2008 | 入选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好人榜” |
参考来源 |
2019年3月6日,永兴县入选全国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7月,永兴县被全国爱卫会决定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县城。
2020年9月,永兴县被确定为湖南省综合油料大县、湖南省茶油大县。
2021年3月25日,永兴县被湖南省文明委授予“湖南省文明城市”称号。
2021年3月,永兴县被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评为2020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2022年12月,永兴县被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命名为“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23年2月,永兴县入选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名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