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娄底市 编辑
娄底市,湖南省辖地级市,别称星城,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倾斜;西部山峰雄伟,地势险峻,海拔较高;东部地势逐步降低,地形起伏平缓,海拔较低。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既具季风性,又兼具大陆性。截至2022年,全市辖1个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总面积8117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娄底市户籍总人口445.88万人,常住人口374.32万人。199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娄底撤地设市。娄底市据传天上二十八星宿中的“娄星”和“氐星”在这里交相辉映,故而得名,是被后世尊为“战神”的中华民族三大始祖之一蚩尤的故里,是湖湘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境内有梅山龙宫、曾国藩故居、紫鹊界梯田、三联峒景区四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有大熊山、龙山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湄江、波月洞等精品旅游景点70多处。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地处湖南几何中心,湘黔铁路和沪昆高铁横穿东西,洛湛铁路纵贯南北,40条铁路专用线沟通全市主要厂矿,形成了“米字型”铁路网。娄新高速全面贯通,新溆、安邵、娄益、娄衡、娄长高速同时规划建设,国省干道改造完成。2020年2月12日,被民政部和财政部共同确定为第五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2023年,娄底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90.5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4.91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762.42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1003.18亿元,增长5.2%。
中文名:娄底市
外文名:Loudi City
别名:星城
行政区划代码:431300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
地理位置:华南地区,湖南省中部
面积:8117.6 km²
下辖地区:1个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政府驻地:娄底市娄星区湘中大道500号
电话区号:0738
邮政编码:4170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445.88 万(2023年末户籍人口)
著名景点: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梅山龙宫、紫鹊界梯田、曾国藩故居、波月洞、三联峒
机场:娄底春田机场、娄底桥头河机场
火车站:娄底站、娄底南站、娄底西站、双峰北站等
车牌代码:湘K
地区生产总值:1990.5 亿元(2023年)
高校: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现任领导:邹文辉(市委书记)、曾超群(市长)
%20娄底市标准地图
娄底市标准地图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连道,辖今双峰县测水以西至涟源市蓝田等地。
西汉建平四年(前3年),析湘南县置湘乡县,连双峰、涟源大部分和娄底等县市,属长沙郡。
三国时,分属衡阳郡、昭陵郡。吴宝鼎元年(266年),析昭陵郡置高平县,今新化县西部属之。
西晋、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分属邵陵郡。隋属长沙郡。
唐、五代、宋朝分属潭州、邵州。
宋熙宁五年(1072年),建置新化县。
元代,分属天临路、宝庆路。
明分属长沙府、宝庆府。清同明属。
新化县成为娄底境内最早的建制县,在宋代隶属邵阳郡,元代属宝庆路,明清属宝庆府。娄底境内的其他县市,双峰一带,秦时属长沙郡的湘南县,汉代以后长期属湘乡县地。涟源一带,秦至东晋时大部分地域分属湘南、连道、湘乡、昭陵等县,北宋以后,其全部地域便长期分属湘乡、邵阳、安化、新化四县。娄星区一带从汉代开始,就一直为湘乡辖地。冷水江一带在宋以前属“梅山蛮”地,宋以后长期属新化县地。
民国元年(1912年),属长宝道,民国三年,改为湘江道。民国十一年(1922年),取消道制直属湖南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属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驻地邵阳,辖邵阳县、新化县、武冈县、新宁县、城步县、湘乡县、安化县)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分属湖南省第五、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境域隶属益阳专区和邵阳专区。
1950年6月,设立锡矿山矿区(县级),直属邵阳专区;
老娄底
1951年8月,筹建涟源县、双峰县。
1952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湘乡、安化、邵阳、新化4县部分行政区域置双峰县、蓝田县(7月更名涟源县)。
1952年8月,撤销锡矿山矿区,划归新化县管辖。
1952年11月,两县划属邵阳专区。
1960年2月,设立娄底市和冷水江市,隶属邵阳专区。
1962年10月,撤销冷水江市和娄底市,分别并入新化县和涟源县。
1969年10月,国务院批准恢复冷水江市。
197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将邵阳地区析置涟源、邵阳两个地区。涟源地区辖新化、新邵、邵东、双峰、涟源5县和冷水江市,地区机关驻涟源县娄底镇。
1977年11月,成立涟源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9年3月,改称涟源地区行政公署。
1980年7月,国务院批准恢复娄底市,将涟源县的娄底镇和杉山公社的东风、民福大队及西阳公社的方石、水洋大队、百亩公社的思塘大队划入该市行政区域。
1982年12月,涟源地区更名为娄底地区。
1983年2月8日,国务院批复撤销娄底地区的娄底市,改设为湘潭市娄底区(县级),双峰、涟源县划归湘潭市管辖;撤销冷水江市,改设为邵阳市冷水江区(县级),邵东、新邵、新化县回归邵阳市管辖。但并未实施,娄底地区名撤实存。
1983年7月13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娄底地区及其行政公署,娄底市、冷水江市、双峰县、涟源县、新化县归娄底地区管辖,原所辖邵东、新邵两县划归邵阳市管辖。
1987年6月,国务院批准涟源撤县建市,所辖行政区域不变。
1987年11月1日,正式成立涟源市。
199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娄底撤地设市,原县级娄底市改名为娄星区。所辖娄星区、涟源市、冷水江市、双峰县、新化县行政区划不变。
气候
娄底市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既具季风性,又兼具大陆性。其基本特征为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夏季酷热,冬季寒冷,秋季凉爽;春末夏初多雨,盛夏秋初多旱;积温较多,生长期长;气候类型多样,立体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16.5~17.5℃,年极端最高气温40.1℃,年极端最低气温-12.1℃。多年平均降水量1300~1400毫米,一日间最大降水量147.3毫米,降水多集中在4~7月。年日照时数1410.4~1621.9小时,年日照率34~37%。年蒸发量1365.6~1521.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8%~80%,年平均风速1.5~2.0米/秒,多年最大风速为20.3米/秒。由于光、热、水基本同季,对农业生产较为有利。新化是唐宋贡品蒙洱茶的主产区,盛产玉竹,柑橘,金银花等。
水文
娄底风景
娄底市境内溪水奔流,河网密布,水系完整,水量充沛。全市主要河流有:东部涟水,为湘江中游一大支流,源于新邵观音山,自西向东,流经涟源市、娄星区、双峰县,经湘乡至湘潭县河口入湘江,境内全长85.85千米,沿途纳孙水、湄江、 测水等1-4级支流89条,控制流域面积3906平方千米。西部资水,由南向北,流经冷水江、新化。经安化柘溪,过益阳注入洞庭湖,贯穿境内西半部,区内流程112千米,有1-4级支流100条,控制流域面积3985平方千米。水资源
娄底市内各河流水质较好,pH值在正常范围内,离子总量不高,中等矿化度,适合于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之用。全区年平均降水1406毫米,降水总量113.95亿立方米,且西部山区多于东部丘陵平地,直接形成的地表水资源38.87亿立方米。外来水资源丰富,共有133.42亿立方米,主要在西部,控制利用少;东部入境水虽不多,但利用较好。地下水年平均为21.6亿立方米,年径流量平均达21.35亿立方米,主要公布在北、东、南部地区、水能理论蕴藏量32.5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的14.26万千瓦。具备人工养殖的水面18万亩。
植物资源
娄底市农作物和果树资源常见的有78科,168属2500多个品种。水稻常规品种370多个,杂交水稻21个组合以及大小麦、高粱、玉米、粟、糁子、红薯、马铃薯、豆类等30多种作物,有340多个品种,油料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蓖麻、向日葵、油沙豆等8科,70多个品种。经济作物有茶叶、西瓜、百合、烤烟、黄花等30多个科,360多个品种、蔬菜有瓜类、豆角、辣椒、茄子、白菜、萝卜、葱、蒜等58科,480多个品种;饲料作物有水浮莲、水花生、聚合草、葳菜、苏丹草等20多个品种;绿肥有兰花苕子、红花草子、回青、红萍等30多个品种;药材有丹皮、白芍、生地、尾参等150多个品种;树有柑橘、桐柚、桃、李、梨、葡萄、枣、柿、板栗、杨梅、枇杷、猕猴桃等30多科,200多个品种。地方传统名牌特产有新化的苡米、板栗、烤烟、天麻、魔芋等。
动物资源
娄底境内适宜动物的栖息、生存和繁殖。属华南区系典型种类的动物有穿山甲、豪猪、花面狸、苦恶鸟(白胸秧鸡)、画眉、八哥、饰纹姬蛙、稻瘦蚊、红薯小象甲、桔吹绵价等,而属北方区系的代表性种类有狐、刺猬、蝮蛇、灰喜鹊、苜括盲蝽、潜叶蝇等。林栖鸟兽已少见,具有狩猎意义的仅有斑鸠、环颈雉、家雀、黄鼬、野兔、狐、罐和小鹿等中、小型动物。生活在水域、农田中的昆虫、鼠类和两栖类、爬行类等动物,种多量大。境内农户与少数城镇居民素有饲养家畜家禽的习惯。家畜中数量最大的是猪,双峰县是全国瘦肉型生猪基地。牛(含水牛、黄牛)以役用为主。但性状逐渐退化,亟待提纯复壮。马、骡、驴虽有饲养,但数量不多,主要用来拖拉板车。20世纪90年代曾在农村出现过养兔热(长毛兔、肉兔、獭兔等)。农村养狗、猫曾很普遍,后因预防狂犬病,狗数量有所减少。家禽中以养鸡为主,多由农户散养。20世纪80年代办有机械化养鸡场和规模较大的集中鸡场。鹅极少。养鸭除少数农户散养外,多为牧养。曾先后引进过樱桃鸭、康贝尔鸭等国外优良品种,但均未推广。近年来,在城镇郊区有些农户和居民以饲养鹌鹑、肉鸽(含信鸽)、乌骨鸡等为业,有的还引进了牛蛙、火鸡、珍珠鸡、美国七彩野鸡等新类。原是野生的乌龟、团鱼、黄鳝、泥鳅,也改为人工养殖,以满足消费。
矿产资源
娄底市境内已发现47个矿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25种,占全省探明储量矿种的30%,是湖南矿种较齐全的地区之一。已探明储量的矿产地58处,其中大中型矿床36个,以煤炭、建材、有色金属为主。保有储量占全国、全世界第一位的有锑,占全省第一位的有煤、白云石、石灰岩和大理石,占全省第二位的有石墨等,占第三位的有石膏和黄铁矿,其它如金、铅、锌、锰、钨等矿种的探明储量也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钒、硅石等矿种,虽然尚未探明储量,但潜在远景较大,有望成为未来的优势矿种。煤炭:探明储量11亿吨,以烟煤和无烟煤为主,局部见有石煤。主要分布在冷水江市、涟源市、娄星区以及双峰西北部和新化东部。铁:市内共有铁矿点58处,其中中型矿床2处,分沉积型、风化型和热液型3种类型。探明储量4307.6万吨,保有储量2946.5万吨,主要分布于涟源田湖,新化洪水坪、圳上,双峰钟岭、测水,冷水江锡矿山、潘桥等地。石灰石:分布极广,几乎随处可见。不仅储量大,而且质量好、品种齐,为全国少有。锑:境内共有锑矿点25处,其中大型矿床2处,中型矿床2处,均集中在冷水江锡矿山。
土地资源
娄底境内土地总面积1217.53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8%,人均面积3.32亩,比全省人均5.57亩少2.25亩。土地利用构成为:耕地22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8.5%;园地25.92万亩,占2.2%;有林地329.13万亩,占27.1%;牧草地(含宜林地)193.44万亩,占15.9%;城乡居民及工矿用地62.48万亩,占5.2%;交通用地12.05万亩,占1.1%;水域85万亩,占7.l%,合计利用土地939.97万亩,占77.2%。未利用地277.56万亩,占22.9%。据全区待开发土地资源调查,共有待开发的土地资源116.3万亩,其中荒坡隙地110.88万亩,农村废弃地7364亩,工矿废弃地2933亩,河洲滩地1.19万亩,荒水面3.2万亩。按照自然条件可开发成耕地的有7.4万亩,可开发成园地的11.36万亩,可开发为林地的73.19万亩,可开发为牧草地的2.09万亩,可开发为养殖水面的3.07万亩。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娄底市常住人口为3826996人。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784634人相比,增加42362人,增长1.12%,年平均增长率为0.11%。全市共有家庭户1372199户,集体户37914户,家庭户人口为3614851人,集体户人口为21214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3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减少0.7人。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796776人,占46.9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030220人,占53.05%。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473403人,乡村人口减少431041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11.98个百分点。
2023年末,娄底市户籍总人口445.88万人,常住人口374.3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6.48万人,乡村人口187.8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9.82%,比上年提高1.3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2.33万人,出生率为6.22‰,死亡人口2.91万人,死亡率为7.76‰,自然增长率为-1.54‰。
娄底市常住人口(2018年~2022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民族构成
娄底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大家庭。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有汉族、苗族、土家族、侗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瑶族、白族、哈尼族、黎族、傈僳族、佤族、高山族、纳西族、土族、布朗族共23个民族。少数民族最多的是苗族。
职务 | 姓名 |
---|---|
市委书记 | 邹文辉 |
市委副书记、市长 | 曾超群 |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 戴德清 |
市政协主席 | 梁立坚 |
统计截至2023年5月 |
综述
2023年,娄底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90.5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4.91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762.42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1003.18亿元,增长5.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7:38.2:50.1调整为11.3:38.3:50.4,三次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8.2%、39.5%和52.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3056元,同比增长5.7%。
娄底
2023年,娄底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7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中税收收入57.49亿元,下降10.4%。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60.45亿元,增长0.7%。民生支出274.27亿元,占全市财政支出的比重达76.1%。其中,教育支出69.43亿元,增长0.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31亿元,增长13.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5.31亿元,增长1.7%;卫生健康支出41.85亿元,增长3.9%;住房保障支出11.63亿元,增长23.3%。
2023年,娄底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1%,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0.1%,衣着类上涨0.6%,居住类下降0.6%,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3%,交通和通信类下降2.0%,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4%,医疗保健类上涨0.2%,其它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1%。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5%。
2023年,娄底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7%。分类型看,国有投资下降17.8%,非国有投资增长6.4%,其中民间投资增长2.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1.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6%。从投资方向看,工业投资增长2.2%,工业技改投资下降1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0%,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4%,生态环境投资下降12.6%,民生工程投资增长2.3%。
娄底市地区生产总值(2018年~2022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第一产业
娄底农业
2023年,娄底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33.96亿元,同比增长3.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5.73亿元,增长3.6%。其中,农业产值184.09亿元,增长3.5%;林业产值10.42亿元,增长10.6%;牧业产值148.32亿元,增长2.8%;渔业产值17.98亿元,增长4.6%,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4.93亿元,增长8.2%。2023年,娄底市粮食种植面积244.77千公顷,与上年同期持平,粮食总产量158.36万吨,增产1.5%;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45.12千公顷,增长2.3%,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76.37万吨,增产3.0%;油料种植面积46.64千公顷,增长14.7%,油料产量8.55万吨,增产11.8%;猪牛羊肉产量33.42万吨,下降0.3%,其中猪肉产量30.02万吨,下降0.2%;禽蛋产量5.03万吨,增长23.0%;生猪出栏408.39万头,下降0.5%,年末生猪存栏256.98万头,下降7.3%;水产品产量9.72万吨,增长4.2%。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粮食 | 万吨 | 158.36 | 1.5 |
棉花 | 吨 | 60.23 | 1.4 |
油料 | 万吨 | 8.55 | 11.8 |
#油菜籽 | 万吨 | 6.46 | 14.4 |
茶叶 | 万吨 | 0.91 | 5.4 |
蔬菜及食用菌 | 万吨 | 176.37 | 3.0 |
猪、牛、羊肉 | 万吨 | 33.42 | -0.3 |
#猪肉 | 万吨 | 30.02 | -0.2 |
水产品产量 | 万吨 | 9.72 | 4.2 |
禽蛋产量 | 万吨 | 5.03 | 23.0 |
年末存栏生猪 | 万头 | 256.98 | -7.3 |
全年出栏生猪 | 万头 | 408.39 | -0.5 |
全年出栏牛 | 万头 | 18.93 | -2.2 |
全年出栏羊 | 万头 | 70.25 | -2.2 |
参考资料 |
|
2023年,娄底市2954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83.98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国家级及省级龙头企业61家;1919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实现经营收入37.27亿元,增长6.8%;农民专业合作社8496个,增长1.9%,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16.59万户,增长2.0%;家庭农场3815个,增长3.3%。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认证243个,其中绿色农产品235个,有机农产品6个,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全年名优特水产品养殖面积1.74万亩,名优特水产品产量0.92万吨;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92.5万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8.19万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2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15.42万亩。
娄底市风光
第二产业
2023年,娄底市全部工业增加值605.18亿元,同比增长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2.4%;集体企业增长24.1%,股份制企业增长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8.8%。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7.4%,制造业增长6.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0.6%。分行业看,汽车制造业增长13.6%,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7%,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增长7.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9%。
2023年,娄底市重点监测的1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规模工业企业),原煤产量371.4万吨,同比增长3.0%;生铁1061.4万吨,下降1.4%;粗钢1194.2万吨,下降9.8%;钢材1557.2万吨,下降6.3%;氮肥(折纯)5.4万吨,下降5.2%;发电量147亿千瓦时,增长10.3%;焦炭391.1万吨,增长8.3%;纯碱20.9万吨,增长11.0%;锑品5.4万吨,下降5.8%;水泥897.1万吨,下降3.3%。
2023年,娄底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93.32亿元,同比下降2.8%,利润总额92.26亿元,增长15.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9.8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1.3%,比上年末下降1.1个百分点,工业企业亏损面为10.1%。
2023年,娄底市建筑业增加值157.45亿元,同比增长8.1%;具有建筑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97家,比上年增加22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06.32亿元,增长8.4%。实现利润总额10.87亿元,比上年增长1.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09.8万平方米,下降2.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48.5万平方米,增长9.7%。
娄底工业
第三产业
2023年,娄底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01.84亿元,同比增长7.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1.21亿元,增长5.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9.70亿元,增长10.8%;金融业增加值89.11亿元,增长5.9%;房地产业增加值103.47亿元,增长1.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30.34亿元,增长1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41.93亿元,增长10.4%。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80.75亿元,增长14.6%,利润总额11.18亿元,下降4.1%。
娄底
2023年,娄底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4.20亿元,同比增长8.2%。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26.54亿元,增长8.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7.67亿元,增长8.6%。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789.26亿元,增长8.1%,餐饮消费额74.95亿元,增长9.5%。全年限额以上法人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228.09亿元,同比增长10.3%。分商品类别看,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1.0%,饮料类增长16.1%,烟酒类增长16.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36.4%,化妆品类增长63.1%,日用品类增长24.0%,书报杂志类增长13.3%,中西药品类增长10.6%,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2.0%,家具类增长9.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8.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4.7%,汽车类增长1.6%。绿色智能商品中,新能源汽车增长43.5%。
2023年,娄底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73.52亿元,下降12.4%,其中出口额77.64亿元,下降24.9%;进口额96.09亿元,增长1.6%。分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70.78亿元,下降24.2%,加工贸易出口6.86亿元,下降31.6%。从重点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19.86亿元,下降27.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78亿元,增长5.4%。分商品类别看,钢材出口27.51亿元,增长10.7%,鞋类出口6.16亿元,下降49.3%,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5.41亿元,增长13.0%,箱包及类似容器1.72亿元,下降62.6%,陶瓷产品出口1.17亿元,下降45.4%。分产销国别(地区)看,出口美国6.91亿元,下降30.9%,出口中国香港1.86亿元,下降13.5%,出口东盟14.9亿元,下降43.2%,出口欧盟5.04亿元,下降30.0%,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41.67亿元,下降18.3%,出口RCEP23.06亿元,下降37.8%。
2023年,娄底市房地产开发投资91.66亿元,同比下降16.5%。其中住宅投资75.8亿元,下降17.5%。商品房销售面积231.9万平方米,下降9.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01.35万平方米,下降13.1%;商品房销售额111.41亿元,下降13.1%;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3万平方米,增长3.6%。
2023年,娄底市邮政业务总量(2020年不变价)14.88亿标准量,增长14.4%。邮政函件业务25.7万件,包裹业务2.91万件,快递企业业务量10796.22万件,快递业务收入6.73亿元。电信业务总量(2022年不变价)40.6亿元,增长28.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总数18.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38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51.6万户。
2023年,娄底市实现制造业增加值528.21亿元,增长4.9%,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6.5%。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5.0%;全年“材料谷”已聚集规上企业473家,营业收入达到1778.45亿元;省级以上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3%;战略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8%。创新动能稳步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4%。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68.2%,高于上年个1.1百分点;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0.6%,高于上年1.6个百分点。全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5.16万户,登记企业2.08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达到37.58万户。
2023年末,娄底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074.85亿元,比年初增加315.2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370.7亿元,比年初增加257.67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345.22亿元,比年初增加24.35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049.54亿元,比年初增加284.56亿元,其中住户贷款807.97亿元,比年初增加76.25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234.06亿元,比年初增加200.81亿元。
2023年末,娄底市12家证券公司营业部证券交易额2833.5亿元,同比增长3.6%;1家期货公司成交金额1023.02亿元,下降10.0%。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70.63亿元,增长5.1%,其中寿险收入35.56亿元,增长4.3%,健康险收入14.76亿元,下降1.3%,人身意外伤害险收入1.56亿元,下降8.0%,财产险收入18.75亿元,增长13.9%。原保险赔付支出26.65亿元,增长7.5%,其中寿险赔付6.89亿元,增长16.3%,健康险赔付6.59亿元,下降12.0%,人身意外伤害险赔付0.47亿元,增长9.9%,财产险赔付12.7亿元,增长16.0%。
娄底市
教育事业
2023年末,娄底市有普通高校4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73万人,在校生5.00万人,毕业生1.26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64万人,在校生4.82万人,毕业生1.93万人;42所普通高中招生3.40万人,在校生9.91万人,毕业生3.05万人;263所初中学校招生5.96万人,在校生17.95万人,毕业生5.49万人;703所普通小学招生4.98万人,在校生33.80万人,毕业生6.06万人;特殊教育招生444人,在校生3049人,毕业生413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0.08万人;各类民办学校498所,在校学生11.28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4202.7万元,资助中职学生4.20万人次。发放高校国家奖学金、助学金2803.1万元,资助高校学生1.32万人次。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4938.9万元。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海园
学院 | 主管部门 | 办学层次 | 备注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 湖南省 | 本科 | - |
专科 | 主管部门 | 办学层次 | 备注 |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 湖南省 | 专科 | - |
娄底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湖南省 | 专科 | - |
娄底潇湘职业学院 | 湖南省 | 专科 | 民办 |
成人教育 | 主管部门 | 办学层次 | 备注 |
娄底开放大学 | 娄底市 | 成人高等教育 | - |
科学技术
2023年末,娄底市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4个,新增2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签订技术合同1765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68.79亿元。专利授权量207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11件。大专院校、工矿企业专利授权量分别为95件和1281件。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59.2亿元,增长8.3%。
2023年末,娄底市有检验检测机构78个,其中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个,法定计量检定机构5个,特种设备生产单位51家,特种设备2.25万台。重点工业产品定期抽查合格率95.2%,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0项,组织制定地方标准19项。
文化事业
2023年末,娄底市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6个,博物馆、纪念馆3个,公共图书馆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5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28个。
国家一级图书馆:冷水江市图书馆、涟源市图书馆、双峰县图书馆
群星剧场
娄底市美术馆

娄底市博物馆
医疗卫生
娄底市中心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属娄底医院
娄底市中医医院
体育事业
娄底市体育中心
社会保障
娄底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综述
湘中大道
2023年,娄底市公路货物运输总量0.93亿吨,同比增长1.6%;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94.5亿吨公里,增长3.2%。公路旅客运输总量0.31亿人次,下降0.1%;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11.43亿人公里,增长2.9%。2023年末公路通车里程(不含高速公路)14764公里,高速公路里程395公里。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56.5万辆,增长4.4%,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53.69万辆,增长4.4%。轿车保有量30.26万辆,增长6.3%。
铁路
娄底火车站
普速铁路方面连接洛阳和湛江的洛湛铁路、衔接株洲和贵阳市的湘黔铁路在娄星区内呈十字形交叉,使娄底成为南方的重要交通点,连东西、通南北,不可或缺。娄底火车南站
高速铁路方面2014年12月16日,沪昆高铁长沙至新晃段开通运营,娄底南站正式运营,标志着本市进入高铁时代。未来娄底南站将成为沪昆高铁与正在建设中的呼南高铁和远期规划的安张衡铁路将使娄底成为国内少有的米字型铁路枢纽娄底市
航空
娄底桥头河通用机场
方言
娄底方言(湘语-老湘语):娄底话属于湘方言-老湘语-娄邵片,娄邵片整体特点一致,但仍然五里不同音,细分而言,从东往西,双峰和娄底市区为第一区,涟源为第二区,冷水江与新化为第三区。该地区方言与现代普通话差距较大,难以与之外的新湘语、官话或其他方言沟通。
戏剧
在湘中农村,活跃着大大小小的民间剧团60余家,桥头河镇被文化部命名为花鼓戏之乡,有12个花鼓戏剧团常年在周围农村演出;双峰洪山殿胡仲文木偶戏剧团一年在附近县市区演出400场以上。
民俗
孙水流域的垭古村、磨子石一带有大小码头近20个,自古以来就有划龙船的习俗。清乾隆年间,傅家湾先祖傅南岳在湘潭河口一座破龙王庙接回一尊龙王神像放在傅家祠堂敬奉。因这尊龙王神像的到来,使得这一地域风调雨顺,乡民和谐安康,大家都认为是龙王爷下凡显灵。于是,十里八乡的乡民都来此求神问药,以求多子多福、家畜兴旺。垭古人便在此建起了龙王殿。起初,人们为求子嗣,来龙王殿烧香拜龙王爷,并许下愿心,如果如人所愿,第二年端午期间便来谢酬龙王,叫“划喜船”,“划喜船”的独特民俗沿用了300多年。
文保
序号 | 文物保护单位名称 | 公布时间 | 公布批次 | 地址 |
---|---|---|---|---|
1 | 曾国藩故居 | 2006年 | 第六批 | 双峰县荷叶镇 |
2 | 北塔 | 2013年 | 第七批 | 新化县上梅镇北塔村 |
3 | 红二军团长征司令部旧址 | 2013年 | 第七批 | 新化县奉家镇上团村 |
4 | 蔡和森、蔡畅故居 | 2013年 | 第七批 | 双峰县井字镇杨球村 |
非遗
截至2022年底,娄底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5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14个。
新化山歌 | 傩戏(梅山傩戏) | 梅山武术 |
抬阁(珠梅抬故事) | 湘剧(涟源湘剧) |
人文
富厚堂全景图
娄底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曾国藩故居风光带、4A级风景名胜景区紫鹊界8万亩秦人梯田、龙山、湄江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名镇杨市镇、名村三甲古村落,有望进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三甲共产主义示范村(玉屏的红旗居民点)、毛泽东游学伏口遗址和开国上将李聚奎故居,还有蔡和森、罗盛教、成仿吾、陈天华、湘中八女杰等历史名人。永丰辣酱
永丰辣酱
涟源精制面粉
涟源盛产面粉,20世纪30年代就颇有名气。民国初期,蓝田镇相断发展80余家畜力制粉磨坊,施行季节性面粉生产。
新化杯子糕
貌似元宝,大小与婴儿拳头差不多,颜色透亮,质地细腻白嫩,口感香软,略有粘连。
概况
娄底人文地图
景点
湄江
湄江风景区地处湘中腹地、涟源市北部,交通、通讯便利,具备食、宿、行、游、娱、购整体服务功能。1993年被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13年元月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命名为“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2013年9月,中国旅游景区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批准涟源市湄江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这是湄江风景区获得的第二张“国字号招牌”。
湄江
梅山龙宫
梅山龙宫位于资水之滨的娄底市新化县。
梅山龙宫
蔡和森纪念馆
该馆位于双峰县城复兴路与书院路交汇处,1987年7月1日建成开馆,总建筑面积1624平方米,正门上方是聂荣臻元帅题写的“蔡和森同志纪念馆”馆额。
蔡和森纪念馆
大熊山森林公园
大熊山位于新化县北端,与安化县接壤,距新化县城50多千米,总面积73平方千米。这里险峰如林,古木参天,多出异兽,是新化重要的林区和风景区。2003年6月27目,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正式挂牌开园。
大熊山景区十里杜鹃
曾国藩故居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又名毅勇侯第,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曾国藩故居已被有关部门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曾国藩故居
仙女峰
在市北部,距蓝田约35千米处,又名紫华峰。相传唐朝时候曾有九女在此山修炼成仙,化鹤飞身,瑞映此峰,因而得名。
仙女峰
波月洞
波月洞风景名胜区位于娄底市下辖冷水江市北郊2.5千米处,她东邻涟源湄江风景区,西靠新化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南濒双峰曾国藩故居,北近锑文化工艺园。是86版西游记水帘洞的拍摄地
波月洞
紫鹊界梯田
紫鹊界秦人梯田,位于新化县水车镇。总面积近6万亩,集中成片的有2万余亩,坡度在25~40度,最陡达50度以上,且层层叠叠于海拔500~1100米之间,共400余级。紫鹊界景区也是国家AAAA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
紫鹊界去梯田
三联峒景区
娄底市三联峒景区达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要求,经公示无异议,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三联洞
职务 | 姓名 | 职务 | 姓名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蔡畅 | 中国医科大学校长 | 李亭植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 蔡和森 | 国际系统遗传学与WABSE等奠基人 | 曾邦哲 |
湖南省委书记 | 熊清泉 |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 成仿吾 |
曾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 肖志恒 | 著名演员,歌手 | 谢常清 |
湖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 龚佳禾 | 现代女作家 | |
现任浙江省委书记 、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 易炼红 | 烙画怪才 | 谢禹尧 |
中国作协副主席 | 谭谈 | 湖南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 | 杨衡钟(弘征) |
财政部监督检查局局长 | 吴奇修 | 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 彭利铭 |
复旦大学教授 | 吴宇平 | 新华社副社长 | 李普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张信威 | 中国作家协会湖南分会主席 | 蒋牧良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邓起东 | 国画家(一级美术师) | 曹明求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谢和平 | 湖北省歌剧团一级作曲家 | 欧阳谦叔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曾昭伦 | 南京博物馆馆长、考古学家 | 曾昭橘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刘筠 | 世界桥牌冠军 | 杨小燕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刘耕陶 | 举重世界冠军 | 伍湘梅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曾苏民 | 举重世界冠军 | 曾星玲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曾益新 | 清华大学工艺美院教授、美学专家 | 王鲁湘 |
彭年实业董事长 | 余彭年 | 台湾地区国民党“立法委员” | 宋宜山 |
三一集团董事长 | 美国科学院院士 | 邱任 | |
中山大学副校长 | 颜光美 | 湘菜大师 | 谭添三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校长 | 李平 | 国际主义战士 | 罗盛教 |
中央党校副校长、经济学家 | 刘海藩 | 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等功臣 | 陈佑甫 |
广州大学副校长 | 禹奇才 | 民主革命先驱 | 禹之谟 |
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 | 朱坚真 | 中国同盟会书记 | 陈天华 |
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 | 谢建新 | 西泠印社及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理事 | 罗尗子 |
现代女演员、导演、编剧 | 徐静蕾 | (清)军机大学士湖南双峰人 | 曾国藩 |
湘潭大学副校长 | 王继平 | (清)两江总督 | |
女航空教育家 | 王灿芝 | (清)外交官、曾国藩之子 | 曾纪泽 |
清朝将领、湘军创始人 | 罗泽南 | (清)安徽巡抚 | |
湘军将领 | 刘蓉 | (清)广东巡抚 | 游智开 |
湘军将领 | 罗泽甫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 陈正湘 |
国民革命军中将,著名抗日将领 | 方鼎英 | - | - |
参考资料来源 |
2020年10月20日,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2020年11月,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2020年11月,被评为第十届湖南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模范城。
2021年1月29日,入选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名单。
2022年2月,入选2021年度国家卫生城市(区)名单。
2023年9月,入选“第一批市级水网先导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