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东县第一中学 编辑

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湖南省衡东县第一中学湖南省衡东县第一中学

湖南省衡东县第一中学(Hengdong NO.1 High School)简称衡东一中,学校是湖南省级重点中学,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学校创始于1940年,前身分别为国立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国师附中)和湖南省立第十二中学,1950年两所学校合并,定名为湖南省立衡山中学。1952年,在全国中学校名调整中,学校更名为衡山第二中学;1960年,又更名为衡山第一中学。1966年,更名为湖南省衡东县第一中学,校名沿用。1971年,从衡山县两路口迁至衡东县洣水镇兔子岩。截至2022年,学校现有校园面积305亩,60个高中教学班,在校学生3282人,教职员工276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正高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94人,市级以上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32人,省市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21人,研究生学历9人。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湖南省衡东县第一中学

外文名:Hengdong NO.1 High School

简称:衡东一中

创办时间:1940年

办学性质:公立高中

主管部门:衡东县教育局

校训:砺志、勤学、求实、奋进

主要奖项: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主要奖项: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园林式单位衡阳市高中教育质量先进单位

知名校友:刘正、易元秋、康立山

现任校长:单望

所属地区:中国湖南

友好学校:衡阳市第二十六中学、衡东县杨山实验中学

现任党委书记:尹国平

历史沿革

编辑
1940年,国立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建立。

1942年,湖南省立第十二中学建立。

1950年,国立师范学院附中和湖南省立十二中合并,定名为省立衡山中学。

1960年,衡山县析置南岳镇等地为南岳县,位于南岳的衡山一中(今岳云中学)更名为南岳一中,我校更名为衡山第一中学。

1966年,衡山县析置湘江以东地区成立衡东县,衡山县全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改为衡东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我校成建制划归衡东,改为湖南省衡东县第一中学。

1971年,衡东新县城初具规模,我校从衡山县两路口迁至衡东县洣水镇兔子岩。

1978年,学校被批定为衡阳市属重点中学。

1998年,学校挂牌湖南省级重点中学。

2004年,湖南省级重点中学易名为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国立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简称国师附中),1940年4月创立,校址先为湖南省安化县蓝田(今娄底市涟市),1944年6月迁至溆浦县(今怀化市溆浦县),1946年8月迁至衡山县南岳大庙(今衡阳市南岳区)。学校附属于国立师范学院(简称国立师院或国师)(1938-1953)。国立师范学院直属于国民政府教育部,国立师范学院在变迁中成为湖南师范大学。知名校友:前湖南省政府省长刘正等

湖南省立第十二中学(简称省立十二中),1942年6月创立,校址先为湖南省衡山县南岳周家祠,因嫌狭小旋即迁至南岳大庙东廊(今衡阳市南岳区),1944年6月迁至东安县(今永州市东安县),又即刻迁往城步县西岩市(今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岩镇),1944年8月再迁沅陵县原国立商学院沅陵分院旧校址(今怀化市沅陵县)。1946年2月迁回衡山县南岳大庙东廊,8月将校舍让与国师附中,建设永久校址于县城两路口。知名校友: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夫人劳安等

办学条件

编辑

办学规模

截至2022年,学校有校园面积305亩,60个高中教学班,在校学生3282人。

硬件设施

截至2022年,学校有一栋教学大楼和一栋图书馆、科技楼、学生公寓、校园网络教学平台等建筑,400米标准田径场、多功能体育馆、游泳池等运动设施。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学校有教职员工276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正高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94人,市级以上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32人,省市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21人,研究生学历9人。

特级教师:田新建、李春辉

高级教师:陈启华、左国庆、谭京湘、刘水清、王勋业、蒋水田、阳安衡

全国优秀教师:黄爱梅、龙细英、张正衡、廖湘楚、探龙

湖南省优秀教师:罗国香、王勋业

衡阳市优秀教师:刘水清、刘碧桃、肖毅、陈惠兰

衡东县优秀教师:向和平、陈正兴、汪彩兰、张亚金、彭仁早、周卫红

办学成果

编辑

学生成绩

  • 竞赛成绩

    2011年,衡东县第一中学荣获全县中小学篮球赛高中男子组第一名,高中女子组第二名。

    2003年,康慧中与队友同学在全国第五届城运会上曾勇夺4×400米接力赛金牌。

    教师成绩

    2011年,学校教师刘笃文、刘志明的论文《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荣获衡阳市第八届优秀教改教研成果评奖一等奖。

    2010年,学校教师肖平原、刘丽君、廖日红、罗菲、张荣、吴海燕、覃春艳、旷文娟、郭晓丽、段正林、陈伟明、文洁琼、钟姣、周明春等获得湖南省论文一等奖;蒋杰峰、董明芳、茹建华、王飞燕、刘康平获得湖南省论文二等奖。

    2007年至2009年,语文组论文获奖共计48篇,其中省级奖25篇,市级奖17篇,县级奖6篇;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获奖共计6人次,其中省级奖3人次,市级奖2人次;发表论文7篇;参加县级以上学术经验交流2人次;指导学生获奖64人次。

    2006年语文组启动的新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作文指导与评改研究》被湖南省电教馆立项,课题方案获湖南省一等奖。

    2002年结题的语文组课题《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获湖南省教育厅授予的二等奖,共有获奖论文24篇。

    学校荣誉

    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

    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单位

    国家重点课题研究与实验先进实验学校

    省文明单位

    省重点中学

    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

    省体育项目学校先进单位

    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省园林式单位

    省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

    2022年度湖南省教学改革引领高中

    省高考优秀考点

    省优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2022年衡阳市二星级文明校园

    以上资料来源

  • 文化传统

    编辑

    校徽

    图1图1

    校徽制定于1989年,由邓焕忠老师创作设计,寓意为:在滔滔洣水(也可理解为湘江)之畔,耸立着一所巍峨的学校。图1中两片叶片托着一朵盛开的鲜花,象征着一代又一代茁壮成长的一中学子,其中的鲜花,即是科学的象征,又似一朵向着太阳的金色葵花;叶片既是鲜花的衬托,又像是一双慈爱的手在呵护着盛开的鲜花,象征着老师们精心培育革命事业接班人。洣水波涌浪高,象征着一批又一批的学子不断投入到祖国革命和建设的洪流。

    校训

    砺志、勤学、求实、奋进

    “砺志”,是要求学生自觉磨炼自己的意志和品格,树立起“治国平天下”的凌云壮志。

    “勤学”,是要求学生“课堂勤攻读”,不的困难,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求实”,是要求学生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纯朴诚笃”,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奋进”,是要求学生“坚苦力行”,努力进取,不断攀登新的台阶,不断前进。

    校歌

    洣水河畔,罗帅故乡

    莘莘学子,济济一堂

    学文化,学科学

    练身体,练思想,练思想

    砺志,勤学,求实,奋进

    奋进

    八字校训记心上

    决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决不辜负祖国的培养

    练就一身真本领

    振兴中华献力量

    振兴中华献力量

    现任领导

    编辑

    职务

    姓名

    校长

    单望

    副校长

    秦强辉、武立中、 董仁思

    以上资料来源

    知名校友

    编辑

    姓名

    职务

    刘正

    原湖南省省长

    易元秋

    山东军区原司令员

    王志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

    沈志云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学院院士

    刘新垣

    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淳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

    龙驭球

    中国工程院院士

    彭承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量子卫星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和量子卫星副总设计师

    刘诗祥

    中纪委监察专员

    刘兰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某基地指挥部副指挥长

    刘笃庆

    解放军武警学院院务部副部长

    李慧星

    衡阳市政协副主席

    杨双华

    衡阳市人民政府顾问

    刘忠

    广西贵港市委常委、军分区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