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西草堂 编辑
湘西草堂,位于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曲兰镇湘西村菜塘弯,娄衡高速公路北部2公里处,是我国明末清初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王船山隐居之地。因坐落在衡阳湘江之西,故名湘西草堂。湘西草堂为衡阳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湘文化基因库。始建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之秋,有茅屋三间,左为住房,右为书房。王船山42岁定居蒸水之左石船山下。初居茱萸堂,次败叶庐,再观生居三处,最后在湘西草堂隐居以终。他一生著书四十余年,共著书四百余卷,八百多万字,其中大部分著作是在草堂写成。1981年省文化局拨款重修草堂,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草堂占地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平方米。
中文名:湘西草堂
位置:衡阳县曲兰镇湘西村菜塘弯
性质: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面积:180 m²
湘西草堂始建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有茅屋三间,左为住房,右为书房。王船山先生后半生在此潜修十七年,遗著800余万字。1981 年湖南省文化局拨款重修草堂,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湘西草堂
湘西草堂占地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平方米。正厅面首横挂赵朴初先生书写的《湘西草堂》匾额,厅堂内正面墙上挂着船山画像,像下分别挂放“衡岳仰止”等称道王船山先生的横幅金匾,厅堂内两侧墙上挂着清代著名人物题写的楹联。正厅的左边正房为住室,陈列有王船山的床铺、被席、书桌、七弦琴等复制品;右边的正房是书房,陈列有船山的部分著作,还有当代全国著名书画家撰写的条屏、楹联 。
湘西草堂院内,茂林修竹,绿荫如盖,旁有古枫,其干粗大而弯曲,形若骏马昂首跃前,王船山生前称之为“枫马”。还有一株古藤,铁骨盘旋,蜿蜒上升,俗称“藤龙”,为王船山亲手所栽,是全国年龄最长的藤科植物。如今枫马藤龙奇状异貌,生机盎然,中外游客誉之为草堂“奇观” 。
湘西草堂
湘西草堂
古代的许多建筑在当时实际上是做书院用的,但不冠书院之名。夫之一生闭门隐居40年,不与官员往来,不食朝廷俸禄,生活全靠居室课徒所得,这种教学与私相传授的从游方式是一样的。夫之的一些著作实际上就是教学课艺,写完了就给学生拿走了。夫之晚年,身体日见衰微,只管编撰课本,具体课徒养亲的工作由季子王吾承担。王吾筑“蕉畦室”于草堂之侧,从游的学生称他为蕉畦先生。夫之也偶然到堂授课,随处指点,这在传世的三种《湘西草堂记》和后人的各种研究文献中说得很清楚。因此,草堂兼有书院功能是不用怀疑的。
湘西草堂风光集萃
二、王夫之的文化价值,是过去三百年来历经曾国藩、曾国荃、郭嵩焘等无数先贤前赴后继的开掘才慢慢发现的。读《曾国藩全集·日记》,知道那时候,仗打得很激烈,曾国藩要调兵遣将,在各条战线上与太平天国军作战。这年是同治元年,曾国藩部署九弟曾国荃攻打南京。这是生死攸关的战役。二更……四点入内室,阅王而农(夫之)所注《张子正蒙》。(十月初五)
二更三点入内室,阅王而农先生《通鉴论》数首,论先主、武侯、鲁子敬诸人者。(十月十七)
二更三点入内室,阅王而农先生《通鉴论》杨仪、孙资诸篇。(十月二十八日)
二更四点入内室,阅王而农先生《通鉴论》何晏等篇。(十月二十九)
湘西草堂风光图册
二更三点入内室,阅王而农先生《通鉴论》数首。(十一月初一日)…
这样的记载,有时不间断地出现,有时断续出现。不管仗打得如何,总是在深夜入室,凌晨才从书斋出来,所谓三更灯火五更鸡声,被曾国藩演绎得淋漓尽致。
到同治五年,记载又有了新变化。
辰正开船,阅《乡饮酒义》、《射义》、《聘义》。中饭后阅《丧服四制》,又补阅《投壶》……未刻……将近三日所看之书酌加批识,兼录朴目。……夜又批《礼记》二条。余阅此书,本为校对讹字,以便修板再行刷印,乃覆查全书,辩论经义者半,校出错论者半……若前数年在安庆、金陵时,则反不能如此之精勤。 这一天是同治五年(1866)六月二十日。因为公务,人在旅途,王夫之始终陪伴着他,真是忙碌而充实的一天。而此前,曾家军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攻取南京城,太平天国从此一蹶不振。王夫之的书也在同治四年十月刻竣,称《船山遗书》,是当时的全本,共收著作56种,322卷。曾国藩在《船山遗书序》中说:“国藩校阅者,《礼记章句》四十九卷,《张子正蒙注》九卷,《读通鉴论》三十卷,《宋论》十五卷,《四书》、《易》、《诗》、《春秋》诸经《稗疏》、《考异》十四卷,订正伪脱百七十余事。”又说“因军中鲜暇,不克细紬全编。”在战争节节胜利的同时,王夫之的著作被曾氏兄弟一印再印,分送朝野上下,将帅兵弁,大名如同旗帜在各条战线传扬,许多将士战死沙场的时候,手中没有刀枪,但有王夫之的书。
此处是王船山休息之地
湘西草堂
草堂大厅船山遗像
王夫之逝世后,其子王敔康熙五十四年(1715)将茅屋改为砖木结构瓦房。敔殁,草堂几经沧桑,屋宇田塘,“竟性豪石”。
至乾隆六十年(1795),由王夫之的曾孙王其旋设法收回,并加修葺。
嘉庆全天酉(1813)、乙亥(1815)间改作祠堂,门额题“船山祠”。
咸丰辛酉(1861),祀田收回,祠产复完。自此,湘西草堂得以保存。
湘西草堂
船山墓庐,系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衡永郴桂道道台谭启瑞修建。1981年重修。坟圈刊清代名人王闿运及唐鉴词。
湘西草堂
王船山墓
邮编:421200
交通:在衡阳市区乘坐衡阳华新汽车站至曲兰镇班车船山旅游专线到达景区。
住宿:衡阳市内有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等各类酒店。
美食:衡山白糖李,传统名贵水果品种。产于衡阳市衡山区,有300余年载培历史。果实扁圆形,外皮黄绿色,皮薄而坚韧,果肉致密,黄白色。6月成熟,果实中等大,单果重30克左右。供鲜食,肉脆、核小、味甜、汁多、纤维少。亦可加工成罐头、李干、果脯、果酒等。李于耐贮,有解渴提神之功能,行销国内外市场。
乘车路线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