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编辑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境内,地处湖南省东北部位于长江中游荆江江段南侧。南集“四水”(湘、资、沅、澧),北调长江,面积190300公顷。保护区成立于1982年,是湖南省唯一的国家级湿地类型保护区和中国51个国家示范保护区之一。1994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际湿地公约》收录的、由中国政府指定的21个国际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和珍稀鸟类。2015年1月,入选首批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绿色名录。2023年11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湖南岳阳东洞庭湖麋鹿及候鸟重要栖息地入选。
中文名: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境内
气候条件:大陆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占地面积:190300 公顷
级别:国家级
批准时间:1994年
类型:湿地类型保护区
保护对象:麋鹿、青头潜鸭、大鸨、白鹤、白枕鹤、白头鹤、黑鹳、东方白鹳、彩鹮、小白额雁等
官方电话:0730-8639473
水鸟
1992年,加入“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是中国首批加入“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的六大国际重要湿地之一。
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18年2月8日,国务院同意调整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调整后保护区的面积、范围和功能分区等由环境保护部予以公布。
2023年11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湖南岳阳东洞庭湖麋鹿及候鸟重要栖息地入选。
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
详情位置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光
地貌
湖南省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势低平,向北倾斜,坡度3%左右,整体地貌为起伏很小的浅盆状平原。湖东岸为丘岗地,一般海拔高度40-80m,为常绿阔叶林掩映下的城市地貌。湖西岸为河湖物积平原,一般海拔30m-36m,沿湖岸海拔30m左右围筑大堤,堤内为平坦的田园化农耕区。湖盆区向北东方向倾斜,海拔30-10m,丰水期为水面掩盖,随着水位下降,依次露出平缓的苇滩、草地、泥涂、沙洲。
气候
湖南省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亚热带过渡气候区,由于受东亚季风和江湖庞大水体的影响,具有湿润的大陆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温和湿润、光热充足、多风多雨、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由于该区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因此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7C°,最高年份为17.8 C°,最低年份16.2 C°。年际变化较稳定。该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200至1300毫升,年降水日数135—160天,年降雪8—11天,积雪5—8天,无霜期285天。湿地
东洞庭湖是洞庭湖湖系中最大的湖泊,年平均过湖水量达3126亿立方米。常年湖容量178亿立方米,水深4-22m,最大水位落差为17.76m,ph6.8-8.6。它的地貌呈沟港纵横的湿地景观。土壤为湖沼土和河沼土。年平均气温为17℃,湖水年平均温度17.5℃,总降水量1200-1330mm,无霜期258-275天。
鸟类图片
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洞庭湖湿地生态和生物资源,植物
湖南省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59科1186种,其中被子植物135科1129种,裸子植物5科25种,特别是在不到1km2的君山发现刚竹属植物达16种,被认为是湖南省刚竹属变异最丰富的地区。
东洞庭湖有丰富的沉水、浮水和挺水植物。记录到131种水生植物,隶属40科,75属。常见的沉水植物包括苔草、黑藻、浮水植物有莲、芡和浮萍;挺水植物有水烛和芦苇等。湿地周围是稻田和其他农作物。
动物
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认定的全球200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依赖其生存的物种非常丰富,历年来监测记录到的鸟类共33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白鹤、白头鹤、白鹳、黑鹳、大鸨、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7种,二级保护的有小天鹅、鸳鸯、白枕鹤、灰鹤、白额雁等47种;淡水鱼类11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中华鲟、白鲟2种,二级保护的有鳗鲡、胭脂鱼2种;淡水哺乳动物有国家一级保护的白暨豚和二级保护的江豚;其它水生动物68种。
界碑
现状
洞庭湖水面不断缩小,水位较往年同期下降;越冬的鸟类数量减少;水鸟栖息地环境质量下降;水生生物减少。
措施
湖南省岳阳县渔政局发出禁渔通知,每年4月-6月为严格的禁渔期;保护区加大管理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借势包装和营销,加强与观鸟组织合作,培育观鸟旅游市场打造东洞庭国家湿地公园平台;统筹规划布局,合理有序开发,减少湿地破坏 加强跨地区跨部门合作,保护环境,减少和治理污染。
洞庭湖是由林业、农业、环保、国土等部门多头管理,各部门的协调存在一定的问题 ,所以要加强跨部门合作;另外由于三峡大坝的建设对洞庭湖的水位有一定的影响,也要考虑到跨地区的合作,建立和完善保护资源的联合办公和执法机制,加大执法力度 。
建立冬季洞庭湖科学生态调水机制,合理确定洞庭湖生态保障水位,成立科学调水机构,建立生态水位预警预案。比如长江流域建立一个统一的水位动态调节机制。
与采桑湖一堤之隔,是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这里被严格保护。但采桑湖,却被划为“实验区”,生态地位和岳阳楼一样。实验区,就意味着采桑湖允许被“适度开发”。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