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相岩 编辑
法相岩又名宝胜山、资胜山,位于武冈市区法相岩街道境内。这里有八处岩洞,各个洞口岩壁都镌刻有一尺见方,端庄挺秀,笔法娴熟的隶书洞名。它们分别是:栖真、上屏、太保、朝阳、迎阳、芙蓉、隐仙、花乳。
中文名:法相岩
外文名:Fa Xiang Yan
地理位置:湖南省武冈市市区东部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开放时间:全年:周一至周日 08:00-17:00
门票价格:免费
占地面积:12.77 公顷
著名景点:瞻花楼、珍珠塔、石马恋槽、觅石海龟
别名:宝胜山、资胜山
法相岩岩洞
清《一统志》载:“宝方山,在州东南五里,一名宝胜山,又名资胜山、法相岩”。“法相”为佛门中的一个派别,称“法相宗”,佛经《在乘义章》曰:“一切世谛,有为无为,通名法相”取以名岩,故得名;现辟为公园。
各洞口有40多种摩崖石刻,其中最著名者为宋开禧三年(1207)州牧官吴中的《金刚经》偈语40余字,字迹篆中带隶,书法拔俗,自成一家。其余宋、明、清三代官宦文人的手迹尚多,草楷隶篆,竞相夺目,实为我国书法艺术的一个宝库。从诗刻的内容看,亦有较高的史学价值。法相岩的八洞中,除花乳洞外,其余七洞相连。
洞内怪石嶙峋,石笋钟乳千姿百态,有瞻花楼、珍珠塔、石马恋槽、觅石海龟、五蛇出洞、玉女妆台、擎天一柱、岩中飞瀑等瀑布景点。
法相岩
法相岩
洞内石钟乳笋遍布,千姿百态,景象万千,无一雷同,形成40多处形彩各异的景点,其中“石马恋槽”、“五蛇出洞”、“玉女妆台”、“珍珠塔”、“瞻花楼”、“岩中飞瀑”、“擎天一柱”、“觅海龟”等十余景点最引人入胜占其余如狮、如虎、如象、如猿,或形象逼真,或任人想象,鬼斧神工,令人神往。
清代诗人雷孝优对,洞内景象作了生动的描述。“初步尚纤徐;续步渐踌躇。有如蚁穿珠,无异蛇钻隙。平生不折腰;到此竟屈膝。
经过龙床边,豁然开导城。人声散倾洞,石髓巧滴沥。或红如丹砂,或灿如的烁……奇奇怪怪在,厥状难缕述。”岩前有两道小溪从芙蓉和迎阳两洞分别流入岩内,伏流。
更为奇特的是,曲径通幽,岩洞竟然与相距十数里之遥的同保岩相通。
明代史部右侍朗张元汴奉使来武冈,在游览法相岩和同保岩的游记里说:“二山相距十里许,而其下泉水伏流隐隐相接……,尝有人深入迷道,旋转半日乃出,则已在(同保山)仙院唉。乃知二山之石并空洞潜相通也。”
法相岩与同保山南北相距五公里,其下泉水伏流,隐隐相接,合赧水入资江。
洞外古木参天,石壁如削,有摩崖石刻40余处。楷、草、隶、篆齐全,争妍夺目。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陈与义在《法相洞天》中咏道:“洞门正在云深处,谁想人间别有天”;中国市容报副总编辑吴居才先生游法相岩后题咏:“城中洞天世少有,险峻奇美不胜收。天下多少昂首人,到此谁能不低头”。
境内自然景观有:天柱石、云根石、蓄龙眼迹、擎天一柱、龙宫、五蛇出洞、千丘田、石马恋槽、金龟觅食、玉女妆台、岩山飞瀑、暗花楼、珍珠塔、石林胜景等著名景点;人文景观有:《金刚经》、碧玉簪等著名的风韵各异的历代摩崖石刻七十余方;有著名的黄埔军样第二分校旧址的中山堂、李明灏将军别墅等景点;有为纪念邓小平同志所率红七军途经武冈时激战中壮烈牺牲的500余官兵、解放武冈战役中英勇献身的解放军战士及惨遭蒋介石反动势力屠杀的革命烈士所修建的革命烈士塔。
自然之美,人之或读或观或游,无不感慨万千,挥毫泼墨,颂其之趣。现存名人名家题咏百余幅,其中以建设部副部长叶如棠之题词“中国法相岩名胜”最得以概其面目。
① 景区开放时间:8:00—17:00
② 儿童票:身高1.2米—1.4米,1.2米以下免票;
③ 65岁以上老人持优待证、退休证、或身份证10元;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