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营古城遗址 编辑

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的人文景观

长安营古城遗址长安营古城遗址

长安营古城遗址位于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镇长安营村,地处湘桂交界的八十里大南山中部山腰上。长安营古城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裁撤,使用时间168年,南北长450米、东西宽280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城墙全长1460余米。有东、南、西三个城门,每面城墙上均有炮台。城外东西二桥横渡。过桥,便是主将台、点将台、跑马场、校坪场、射箭场、演武场、靶垛、箭垱、炮台,以及18个堡隘,6座烽火台,10余座炮台。清朝时期,邵阳是“宝庆一府”,这里是“宝庆二府”。现为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的人文景观之一。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长安营古城遗址

地理位置:湖南省西南部

所处时代:清朝(乾隆年间至宣统年间)

保护级别: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

旧称:宝庆二府、长安坪、横岭峒长安坪

管理单位: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

所属地区: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镇

别称:长安营、长安营古城、长安营景区

地名解析

编辑

长安营

长安营,城步的一个地名。如字面一样,这里曾是屯兵的场所,寄托着用兵者通过战争达到“长安”之意。这里发生的战争,其实是统治者降伏少数民族的战争。

长安营是湘桂边境上,海拔1300米的高山台地。 特指6平方千米古城,即今长安营村,泛指340平方千米、15个村的长安营乡。

位置、地形地势

编辑
  • 地形地势

    从南山下来,则会经过长安营景区。长安营四面环山,地势险峻,中间为盆地低谷,是湘桂黔三省交界之地,地势险要,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有“世外桃”之称,长安营就坐落在中间的盆地里。

  • 河流水系

    境内牛石水、长坪水为沅江一级支流渠水的源头,自东南向西北流过绥宁,进入通道,注入渠水。

  • 军事上的价值

    长安营“坐镇”在城步扶城、栏牛、蓬洞、莫宜,绥宁黄桑,与广西龙胜半峒、芙蓉、罗岩等九峒之上。这是海拔1300米的高山台地、鸡鸣三省的“楚南极边”,更是“控引黔桂,襟带湖广”、锁住咽喉的兵家必争地。东部悬崖峭壁,西边古木参天,南有川隘险阻,北依兰头坳雄关。双塘冲“高流落千丈”,猴子坳“水往石上流”,岩门山“神仙开天门”,长塘两溪间的“三步两渡桥”。 长安营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 历史沿革

    编辑
    早在秦汉时期,侗、苗族先民骆越人与五强蛮人为避战乱南迁屯居于此。

    明洪熙年间(1425年),朝廷在城步设置巡检司,向峒寨派遣流官。

    明宣德三年

    清乾隆六年

    “高山高岭种高粱,高粱酿酒自然香,好酒不过高粱酒,好妹最是长安营……”歌声表达对长安营山水之美、丰收之美,及其“乌托邦”式眷恋。

    “长安水,日夜流,流不尽的泪和仇。苗瑶不甘受欺压,高举义旗争自由。吃辣要吃朝天辣,苗侗好汉不怕杀。砍倒官家高枕睡,头落不过碗大个疤……”歌声宣泄对封建统治者欺压盘剥的毅然反叛,以及誓死护家保院决心。

    “踩妹脚,试妹心,看妹骂人不骂人。要是你妹不骂我,一个真心跟妹行。”在苗区集场,经常听到男女对歌找对象。

  • 抬天王菩萨

    抬天王菩萨

    相传唐末宋初,湘桂边界杨苗王,满女幺妹十八岁,夏天独自涉河游泳,被三条彩带缠身,迷糊睡去,醒来便有身孕,三年六个月后,产下三男。蒙苗王传教,三男文韬武略。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宋太祖末年,三兄弟受命各领一支苗兵北上抗辽。苗刀苗棍,苗拳苗腿,苗兵英勇善战,大获全胜。宋太祖在金銮殿宴请三兄弟,三兄弟领赏回营,将黄金绢帛分封部下,取出御酒同饮庆功,不料当晚身亡。宋太祖显然怀疑三兄弟星宿下凡,故酒中下毒。苗王大怒,欲举兵十万反宋。宋廷唯恐内外交织生大乱,急与苗王议和,下诏谥封三兄弟为“白帝三王”,准旨在长安营建“三王庙”,后称“天王庙”。

    每年六月六,苗侗后生齐齐将“天王”从銮中请进轿中,移出庙外,缓缓巡游长安营。村民锣鼓喧天,人山人海,伴游“抬天王菩萨”,以图天王显灵,保佑团坊清泰,风调雨顺,地方安宁。

  • 爱树护林

    长安营自古订立村规民约,植树造林,给树编号登记,谁乱砍滥伐,齐齐诛罚之。“寸木斗水”,苗瑶侗同胞懂得造林美景,树木储水,水润万物,万物有灵。即使在大炼钢铁年代,大伙都以认死理、不怕死的倔强爱家护林。

  • 蒙氏大节

    农历七月初二和十月初二为岩寨地方蒙姓侗族族节。节日先天要把出嫁女儿接回团聚。节宴在早晨进行,食品之丰盛不亚于过年。首先在茶堂摆八仙桌,点香燃烛祭祀祖先后,家人围坐一席共进节餐,称吃“年庚饭”,但是年庚饭不是米饭,而是供奉祖先的油煎糍粑。白天,人们不作农事,聚集在鼓楼、节坪、禾堂坪、岔路口或树荫下奏芦笙,吹木叶,唱侗歌,做游戏。

  • 主要景点

    编辑
    长安营古城及遗迹

    据《城步县志》中记载:筑城池一座,墙高丈余,围城二里八分(1400米),城墙上建炮台12座。城区有街巷8条,东、南、西面城门分别名为怀德门、雄粤门、威定门。城内设有守备署、游击将军署、千总署、军械局等十余所官司署机构,城外修有校场坪、跑马槽、点将台、演武厅等十多处军事设施。将原驻城步宝庆府理瑶同知府也移驻过来,分防城步、绥宁两县苗瑶,并置江头巡检司,分辖莫宜、蓬峒、栏牛三峒,俗称“宝庆二府”。

    长安营古城虽衰败冷落,且遗留名胜古迹不少。有南北两段城墙,有几座炮台,有近千斤的大铁钟,有10多块字碑等。东门的长安溪上,有一座单孔石拱桥,桥上筑有风雨亭。左桥堍上方的巨岩中间有“虎踞”二字,系乾隆三十二年城步知县贾构所题,桥上游有担水码头,可供洗濯。东门外半边街沿城墙脚下向北延伸,有文昌阁;南门外一里处长安溪东岸巨石上刻有“龙蟠”二字,与“虎踞”遥相呼应,意为长安营为“虎踞龙蟠”之地。在西门外的正龙岭山嘴上立有一块长条禁碑,刻有“文武公共禁止,不许埋葬”等字样,这是当时长安营统治者害怕葬人,葬坏地方。

    <p>长安营镇永定古桥

    长安营镇永定古桥

    长安营天王庙

    原游击署旧址

    原游击署旧址

    原游击署旧址

    原游击署旧址

    长安营古城内的老街道

    长安营古城内的老街道

    长安营古城内的老街道

    长安营古城内的老街道

    长安营村东门桥(原名怀德门)

    长安营村东门桥(原名怀德门)

    长安营村南残余城墙(原名雄粤门)

    长安营村南残余城墙(原名雄粤门)

    长安营村西残余城墙(原名威定门)

    长安营村西残余城墙(原名威定门)

    长安营的老城墙

    长安营的老城墙

    长安营的老城墙

    长安营的老城墙

    长安营的老城墙

    长安营的老城墙

    城墙一米来厚,全是方整的巨石块堆砌,高大约两米;沿着山脊蜿蜿蜒蜒向山下延伸,将村前的那条小溪圈在墙外,形成一条天然的护城河。 在村部,游击署的旧址静立一侧,木结构的平房,保存尚完好。但围绕长安营的城墙却没有这么幸运,南边所剩的一段,大石所垒,被青苔、野蔷薇掩盖。

    有《古道歌》为证:“山高马鞍游,沉江汇众流。好上皮冲界,观音耸阁楼。竹树环村茂,客来丹口留。问渡出徽州,烟雨惹人愁。应声岩脚路,云是大桥头。踏雪黄泥山,岩寨去悠悠。长坪山僻路,横岭啸猿猴。大寨去十里,长安无夏秋。”

    长安营村

    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

    详情

    保存完整的有理瑶同知署、香云庵和福寿桥等建筑及虎踞石刻、关帝庙和马王庙等遗存。 如今长安营附近的一绝壁石崖上,还留有当时镇压义军的清军总兵、后长安营的第一任游击刘策名的诗句:“横枪纵马列山头,帅众英声一战休;宣布天威传万里,阵前还是老臣谋 。”

    大寨侗寨

    从古城出来,几公里便是其中的大寨村,典型的侗寨。鼓楼高耸,亭屹立,吊脚楼鳞次栉比,萨坛(侗民祭祀始祖母萨岁的圣坛)神圣而独特。

    <p>大寨村全景

    大寨村全景

    村外看大寨村

    大寨村口

    大寨村口

    大寨村口

    大寨村口

    大寨村内

    大寨村内

    进大寨村的桥与溪流

    进大寨村的桥与溪流

    大寨的侗族鼓楼

    大寨的侗族鼓楼

    侗族民居

    侗族民居

    侗族民居

    侗族民居

    侗族民居

    侗族民居

    大寨村——象征民族团结的连心亭大寨村——象征民族团结的连心亭

    大寨村是一个侗族村寨,村内有153户,约680余人,95%是侗族。该村位于具有“城步苗族自治县的西藏”之称的高寒盆地长安营乡西南边陲,处在旅游风景名胜区—南山脚下。 大寨地形以山地为主,森林覆盖率达91.3%,拥有山林面积1.58万余亩,还保存有1600多年树龄的湖南杉树王和东晋古杉群。

    大寨村

    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

    详情

    建于1750年(清乾隆十五年)的风雨桥——回龙桥。跨溪而立,亭廊连贯,重檐翘角,30多米长的古桥,无需一颗铁钉。

    <p>没有一颗铁钉的回龙桥

    没有一颗铁钉的回龙桥

    没有一颗铁钉的回龙桥

    回龙桥

    回龙桥

    回龙桥

    回龙桥

    回龙桥头

    回龙桥头

    古杉树群

  • 东晋古杉群

    东晋古杉群

    在大寨村,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长坪府 ,大寨县,长安有座真龙殿 ,湖广三树十八尖 ,树树连成一条线。 ”每个古老的村寨都有着古树。

    大寨村

    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

    详情

    2004年,经浙江、湖南、江西三省专家考证并用生命生长锥测定:古杉是东晋时期

    大寨村现存的39棵古杉,群落中,有一株枝叶扶蔬,英姿勃发的“树王”,迄今近1600岁了。树基有洞,洞可纳七八人,人立在洞内透过树腔就可看见头顶上的蓝天。 (原树高28米,由于雷电击中而折落,仅留下一半树干。 2003年2月8日20时许,大寨村一村民到古杉树处祭祖烧纸时,一阵大风使千年杉树内燃起熊熊大火。城步苗族自治县和通道侗族自治县的消防车先后赶来,但因水压不足火势没有得到控制。后来,湖南省森林防火指挥部紧急征调消防官兵搭云梯奋战4个小时才将大火扑灭。 )

    大寨村

    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

    详情

    树高29米,胸径2.17米,胸围7.71米,冠幅27米;经鉴定,它是中国发现最大的杉树,比“福建杉树王”

    树在苗族是一等一贵族。传世神话《枫木歌》,记载了人类妈妈“妹榜留妹”出身于枫木树心的故事。城步苗民择枫而居,栽枫而拜,祭枫成俗,已达数千年。 苗人将枫树视为降妖除怪、保财佑族的“风水树”,是纪念苗族始祖蚩尤的“圣物”。

    长坪村

    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

    详情

    长坪村100多亩“枫景”。爬上一个山坡,38株古树密密麻麻,树高几十百把米,剑指云天。其中千百年树龄者275棵。古树群以枫树为主。

    延季蔬菜基地

    长安营延季蔬菜基地

    长安营属典型的亚热带山地气候,平均海拔1300米,十分适宜高山延季蔬菜种植。为此,长安营开辟菜品市场,在桂林、广州、深圳、南京、香港等十多个大中城市开设销售网点。2011年,长安营村五组村民回乡创业种植延季蔬菜。随后几年,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这里是城步四大供港蔬菜基地之一,出产的西红柿曾经摆上国宴。

    长安营村

    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

    详情

  • 遗留文物

    编辑
    明清文物

  • 清代圣旨

    长安营家珍藏的清代圣旨

    2015年1月中旬进行文史资料调研时,在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乡某吴姓苗胞家中,目睹了吴家已珍藏100多年的一道清朝光绪皇帝的“圣旨”。

    据吴家主人说,这道“诏书”是他祖父遗留给他的。经仔细查看,“圣旨”系清朝光绪皇帝颁发,长121cm,高27cm,质地为黄色绢帛,黑色行楷字体,绢帛上白色花形图案衬底。圣旨右边为汉文诏书,左边为满文诏书,汉文从右向左书写,满文从左向右书写,两种文字向圣旨中间延伸,两枚刻有“慈禧大宝”制诰的朱红大印钤于中间,下诏时间为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十月五日。诏文无句读标点,诏书内容整理如下: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丰功于行阵,业著闻(彰);锡介福庭帏,恩推大母。尔杨氏,乃现任徐州卫守备加一级任锡九之前祖母,坤仪足(式),令问攸昭,表剑佩之家声,辉流奕式;播丝纶之典,以尔克襄王事,貤赠尔为恭人。于戏!翟茀用光,膺宏于天阖;龙章载焕,被大惠(于)重泉。

    制曰:树丰功于行伍,立勋绩自伟业,宜室之氵升,媛合从其显。尔徐州卫守备加一级任锡九之前祖母,坤仪足式,协德攸昭,家声辉流,宠命封纶,宜贲纾,诚封赠尔恭人。于戏!顺之风书,袿彰和焕,褒嘉之章,载被奕世,播丝纶国典。”

    红军长征时期文物

    城步长安营是红军长征经过之地,当年,红军在此过境时间长达10余天之久。这里流传着许多可歌可泣的红军故事,也遗留着80多件珍贵的红军革命文物。这些文物大部分保存在城步县文物管理局,但仍有极少数被当地村民珍藏。

  • 红军留下的棉裤

    红军一路走过老山界、南山,也在长安营乡停留。在长安营乡,村民周旺华讲述当年,红军赠送棉裤给他爷爷表谢意的故事。1934年,红九军团翻越老山界到达八十里大南山。湘江一战,红军付出惨重代价,也增添更多伤员。周旺华的爷爷周世忠正撞上7名红军战士求粮,饭后,红军要付饭钱,但被周世忠拒绝,其中一名红军见周世忠衣衫褴褛,便从背包中拿出一条棉裤答谢。因为感觉红军将身上的暖流传递,这条红军棉裤不止成为周世忠的御寒衣物,也一直被当做“传家宝”珍藏下来。

    周旺华展示红军留下的棉裤 胡志中 摄周旺华展示红军留下的棉裤 胡志中 摄

    由于时隔多年,裤子颜色已经泛白。这条裤子腰围2.5尺,长2.9尺,裤头上有一枚红五角星扣子。

  • 世居族群

    编辑
  • 侗族

    长安营侗族与绥宁侗族、通道侗族同为古骆越人与五溪蛮人的后代。秦汉时期,因战乱之故,骆越人南迁,成为城步侗族先民的一部分。唐宋之际,五溪蛮在渠水流域与安化州蛮的蒙、吴等姓结盟,相互影响,融合演变为侗族,其后裔有溯渠水而上,有的在通道定居,有的在绥宁安家,还有一部分直至渠水源头的长安营(横岭峒)定居,成为长安营侗族的先祖,自称“仡蒙”。

  • 满族

    城步苗族自治县在清乾隆以前是没有满族的,乾隆五年,在城步设立宝庆(今邵阳)理瑶同知府后,渐渐派来了一些满族流官。 镶黄旗关常兴是宣统二年到长安营任游击,并在城步落籍后,城步方有世居满族。而关姓,原本为满族姓氏瓜尔佳,清亡后才改为汉姓。 宣统二年,长安营被迫裁撤,刀枪均填埋于洞中,官兵能回籍的返回原籍,不能回籍的落籍城步。

    随关常兴在城步定居的北京满族人还有周介山(姓曰一佳氏)、艾建中(姓瓜尔佳氏)等,总共不过二三十人。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的后裔根据民族政策提出申请,全部恢复了满族身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城步满族人共有110人。

  • 保护意义

    编辑
    长安营古城遗址是清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统治策略和实施的历史见证,也是边疆少数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历史过程研究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驻守长安营的文武官员和兵丁大多来自北京、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在此世代繁衍,促成了东西南北民族、文化、经济的大融合。

    保护措施

    编辑
    2021年,城步县文旅广体局编制了长安营古城遗址考古调勘计划书,并获湖南省省文物局通过。

    旅游信息

    编辑
    可乘坐高铁至长沙或邵阳再转至城步的大巴车,再从城步乘坐前往长安营的客车。

    自驾:长沙—长韶娄转洞新高速(西岩收费站出)—S219—X088—城步丹口镇(参观莲花桥革命烈士纪念碑)—X088—南山风景名胜区(参观老山界)—X088—长安营村(参观长安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