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流 编辑
商流指商品价值的运动。商品贸易完成以后,必然要发生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从商流来讲,金融事业的发达,信用制度的完善,电子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信用卡的广泛使用,使各种商品交易无论是大宗的还是零星的,都能做到结算快捷、交易成本减少,差错率下降,而且还可适应各种商品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产销特点,实现超前交易(如期货交易、预购)和滞后交易(如分期付款、赊销等)。商流是指物品在流通中发生形态变化的过程,即由货币形态转化为商品形态,以及由商品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的过程,随着买卖关系的发生,商品所有权发生转移。“商流”的概念则是,考虑如何从终端向上拉动,引导经销商如何操作产品、协助经销商建立分销渠道、做为厂商的桥梁便于两者间的沟通顺畅、控制经销商操作行为等。
产生商品流的机制
①互补性。即两地区间贸易需求和供应模式的互补。有3种可能性,一是潜在互补性,反映不同地区自然资源、文化景观和政治体制的差异,根据比较利益法则可能会导致区域专业化和交换;二是可能互补性,即生产能力在一个区域内出现剩余并在另一区域出现匮缺;三是实际互补性,一个区域通过专业化生产出现剩余产品而供应另一区域的需求;
②可传输性。包含商品本身的价值,决定它能否支付长距离运输的成本;商品本身的特性如易腐性、危险性、易毁性等;与地表相关的特性如自然环境(地形、气候等)和人为环境(交通运输设施);
③介入机会。借鉴斯托夫1940年研究移民时使用的概念,厄尔曼更多地考虑了距离的影响。商品流研究还包括商品流动的数量、种类、价值、流向、距离等。特别是要研究当前国际国内经济中起重要影响的粮食、工业原料、煤炭、石油、重要矿物资源、主要工业产品等商品的国际或区际流动的机制、条件。在商品流研究上已成功地运用了一系列数学分析方法,包括线性规划、区际投入产出分析、最大熵概念、马尔柯夫链等。
商流的特点
1、突出了流通,即把商流看成是流通的一部分。
2、突出了与物流活动的相互影响关系。
3、突出了商流的功能——“所有权效用”。
4、商流与物流是前后相继的活动。
商流的活动内容
1、交易前收集商品信息,进行市场调查。
2、按照市场调查的结果,对商品生产计划、数量、质量、销售渠道等因素进行调整。
3、买卖双方通过谈判达成交易。
4、交易的履行过程。
物流和商流的异同点
1、物流和商流之间的联系
(1)它们都属于流通领域,是商品流通的两种不同形式,在功能上互相补充。通常是先发生商流后发生物流,在商流完成以后再进行物流。
(2)它们都是从供应者到需求者的流动,具有相同的出发点和归宿。
2、物流和商流之间的区别
(1)流动的实体不同。物流是物资的物质实体的流动,商流是物资的社会实体的流动。
(2)功能不同。物流创造物资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形质效用,而商流创造物资的所有权效用。
3、发生的先后和路径互不相同。在特殊情况下,没有物流的商流和没有商流的物流都是可能存在的。
4、二者实质不同。商流是实现商品价值形式的更替,物流是实现商品使用位置的变换。
总之,先有商流,然后才有物流。商流是物流的上游,没有上游就没有下游,所以要靠商流带动物流。但是如果没有物流,商流也无从实现,商流越兴旺,则物流愈发达,反之如果物流服务滞后也会影响商流的发展。因此,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