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蚂蜒河 编辑
蚂蜒河,松花江右岸较大支流。位于黑龙江省南部。《黑龙江省志.地名录》记载为:玛河,又写作“蚂蚁河”。位于黑龙江省南部。金称“朴鹰水”,清称“玛河”,又作“蚂蜒河”,后来讹传为“蚂蚁河”。“玛”,满语意为“肘”,形容干流形状弯曲如臂肘。《方正县志》载:又一说为,昔时岸边多马燕,故称马燕河。发源于张广才岭西坡,流经尚志、延寿、方正3个县(市),至方正县境北端于通河县城对岸注入松花江。全长341公里(一说283公里、245.5公里)。主要支流有大亮子河、东亮珠河等,流域总面积10721平方公里(一说10425平方公里)。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上旬为结冰期。清代是著名珍珠产地,所产珍珠称“北珠”。水资源丰富,上游建有多座小型水电站,中游建有大型引水灌区。沿岸盛产水稻。
中文名:蚂蜒河
别名:蚂蚁河
所属水系:松花江
地理位置:黑龙江省南部
流经地区:尚志市、延寿县、方正县
发源地:张广才岭西坡西坡蚂秃顶
主要支流:大亮子河、东亮珠河
河长:341公里(一说283公里、245.5公里)
面积:10721 km²
结冻期:11月上旬-次年4月上旬
河口:方正县松南乡北缘墙缝(地名)西
河道走向
蚂蜒河位置及走向
蚂蜒河发源于张广才岭西坡,流经尚志、延寿、方正3个县(市),至方正县境北端于通河县城对岸注入松花江。全长341公里,流域总面积10721平方公里。
蚂蚁河尚志市源头亚布力林区段
一面坡镇段
在尚志市,蚂蜒河,俗称蚂蚁河,发源于尚志市鱼池乡的张广才岭西坡蚂秃顶(《延寿县志》记为:虎峰大岭(另名大砬子,早年曾叫过毕展窝集岭,也叫蚂蜒窝集岭),海拔700米。 )。源头汇聚多股山间流水,自东向西经鱼池乡、亚布力镇、苇河镇、万山乡、一面坡镇转北入马延乡、尚志镇,经长寿乡、河东朝鲜族乡进入延寿县。由源头至县界流长152.9公里,流域面积3764平方公里。境内汇入蚂蜒河的支流有金沙河、石头河、黄泥河、苇沙河、大连河、乌珠河、大亮子河等。多年平均枯水季节流量为0.5秒立方米,汛期最大流量为998秒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为16.7秒立方米。
玛河(蚂蜒河)延寿县延寿镇段
玛河(蚂蜒河)延寿县延寿镇段
在延寿县,蚂蜒河自延河镇西入境,自西南向东北,纳黄泥河,流经县城驻地延寿镇,至东北部加信镇,左纳柳树河,右纳东亮珠河,出境,进入方正县。延寿县内其他河流都源出于蚂蜒河两侧的山区,汇入蚂蜒河。从发源地至延寿县末端(蚂蜒河与东亮珠河汇流处)流长245.5公里。延寿境内总长96.7公里,流域面积2818.8平方公里。流域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的蚂蜒河一级支流有西柳树河、东柳树河、大凌河、大柳树河、黄泥河、石头河、乌吉密河、东亮珠河等23条。河道比降为1:1758,年平均流量30.5立方米/秒。流经的地方都是山间平原(一、二级河漫滩),坡降较小,最大流速为200米/秒。春季枯水期流量为0.32立方米/秒,8月是流量最高月。蚂蜒河已属于老年河,由于河道的多年变迁,在河的中下游两岸,形成了许多的弓形湖,俗称大泡子。
玛河(蚂蚁河)方正县段
在方正县,蚂蜒河在永丰乡东南缘新发村境内进入境,由南而北纵贯全境,经会发镇,在松南乡北缘墙缝(地名)西注入松花江。蚂蜒河在县境内流段49.3公里,河床宽平均200-300米。蚂蜒河为山岳性壮年期河流。流域中山地面积为8338.86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79.99%,丘陵面积为365.05平方公里,占流城面积的3.5%,平原(包括河道洼地)面积为1721.09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16.5%。境内蚂蜒河干流比降较大,河道弯曲,上游比降为1/600,中游比降为1/1500,,下游比降为1/2000。河曲发育。蚂蜒河系长流河,历年结冻期常在11月上旬,解冻期常在4月上旬。水质较好。方正蚂蜒河大桥(地理座标:北纬45°49′,东经128°38′)处于哈同公路中段,为交通要冲。有灌溉拦河坝一处(地理座标:北纬45°41′,东经128°38′),设计灌溉面积3.4万亩。
方正县松南乡玛河注入松花江处
河道特征
尚志市一面坡镇以上为上游区,属山岳地带,多为林区;一面坡至延寿县城为中游区,多为丘陵地带;延寿县城以下为下游区,属冲积平原。中下游,中高水位时最大水面宽140-1900米,最大水深2.6-6.0米;枯水位时最大水面60-145米,最大水深0.7-1.3米。
蚂蜒河自有实测资料以来,较大洪水出现过两次。第一次出现在1960年8月9日,水位达海拔99.86米,相应流量为每秒3890立方米。第二次出现在1981年8月5日,水位达海拔99.23米,相应流量为每秒1199立方米。最小流量出现在1977年封冻期,流量为每秒0.49立方米。
1975年,莲花水文站对县境内蚂蜒河两岸做了历年洪水调查,共取洪痕点16处,推算得出莲花(二)站1932年洪水水位为大连基面的114.9米。同时推算得知,在1932年洪水期,石家屯至莲花(一)站比降为1/2270,莲花(一)站至永平比降为1/1410,综合比降为1/1840。在1960年洪水期,石家屯至莲花(一)站断面比降为1/2000,莲花(一)站至永平屯水面比降为1/1430,综合比降为1/1720。
径流
大亮子河尚志市黑龙宫镇段
大亮子河,是尚志市蚂蚁河上游左岸的支流之一,发源于黑龙宫镇境内大青山的蛤蟆塘沟,入黑龙宫水库,经黑龙宫镇和长寿乡,与小亮子河汇合后入蚂蚁河,干流全长56公里,流域面积507平方公里。大亮子河流域呈狭长形,两岸支流较多,较大支流有中游的幸福沟和下游的小亮子河。流域高程在200-300米,河道窄而弯曲。干流上建有黑龙宫水库,水库坝址控制面积118平方公里。是一座以灌溉和防洪为主兼顾养殖旅游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保护对象是下游沿岸村屯农田,水库补偿下游区间农田灌溉。
苇沙河,发源于尚志市张广才岭西麓锅盔山脉三锅盔峰亚布力滑雪场西,分左右两条支流,左支发源于苇安山,右支发源于大锅盔山,汇合于尚志市的珍珠山乡政府所在地7里地,并在苇河镇东北与蚂蚁河汇流。河流总长度约50公里,流域面积一千多平方公里。
东亮珠河尚志庆阳镇段
东亮珠河,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曾经产珍珠,故得名。发源于尚志市跃进林场东北张广才岭西麓尚志亮河乡境内东部的大秃顶子与东山的九道沟和大道沟之间,自东南而西北,流经尚志市庆阳乡汇倒木圈河、驿马河、入延寿县境内又汇大遂河、小遂河、寒葱河,由南向北贯穿中和镇中部,沿着加信镇与方正县边界流向北,在加信镇利民村北二里(方正县宝兴乡仲宝村西)汇入蚂蜒河。 全长138公里,河宽25—60米,水深0.5—1.3米,流域面积2608平方公里。流域多为林区。水资源丰富,建有多座小型水电站。 其中,尚志市境内流长86公里,境内流域面积216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2.79秒立方米。 延寿县境内长46.7公里,流域面积630.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3.16立方米/秒,河上段高程为180米,河入口高程为116米,河道比降1:730。水量较大,是县内东部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 方正县境内流段24公里,上游(庆阳以上)多为山区和半山区,下游为河谷地带及冲击平原。
黄泥河(延寿县境内),发源于尚志市境内的青云山西侧,流经尚志元宝镇,于延寿县延安乡以南,沿着玉河、延安乡边界流向北,在山河灌区拦河坝下游汇入蚂蜒河。全长61.5公里,流域面积1030.5平方公里。其中延寿县境内长46.7公里,流域面积217.9平方公里。河上段高程170米,河口高程155米,河道比降为1:1333。多年平均流量6.13立方米/秒。
西柳树河,发源于青川乡北宾屯北与宾县交界的分水岭南坡,是山区性常年河流。由北宾屯向南,经过北安、北顺、种子站、兴隆等屯,有支流双鸭子河汇入,在光荣屯西进入延河镇界内,流向南,在延河镇东南汇入蚂蜒河。县内流路长29.3公里,流域面积316.5平方公里。河源上段高程320米,河口高程167米,河道比降1:192。多年平均流量2.31立方米/秒。
东柳树河,又叫十里河,发源于新村乡西北与宾县交界岭南坡。有班石河等3个季节性小河汇入。经新村乡洪福村马架屯、王德屯、徐家屯、洪桥屯,在权家岗屯进入高台乡,经张连喜屯西于吴凤屯南汇入蚂蜒河。流路长26.7公里,流域面积196.2平方公里。河源高程270米,入蚂蜒河口高程14,5米。河道比降为1:214。多年平均流量1.58立方米/秒。此河源头有多处泉眼,其中较大的3处,水流终年不息,常年来水量大,可开发利用。
大凌河,又叫太平川河,发源于太平川种畜场境内的四家子屯南。流经孙菜营屯、畜牧队屯、桦树门子屯,入六团镇境内,经同兴屯、刘家屯,有奎兴小河汇入,再经孙富屯,在六团镇东安屯东南流入蚂蜒河。全长30.1公里,流域面积166.2平方公里。河源上段高程280米,河口高程137米,河道比降1:210,多年平均流量1.34立方米/秒。此河为山间河流,水大流急,河道随地势山形变化,湾曲岸陡。
大柳树河,发源于太安乡新村五队屯西、杨木顶子东坡。河流源头高程270米,入蚂蜒河口高程125米,河道比降1:270,多年平均流量1.75立方米/秒,主河道宽2-5米。河道上游为密树林,下游多为疏林和灌木丛,植被覆盖良好。流经太安乡的新村2队、杨恒屯,过秃顶子山侧和安乐屯,向东南流经邓家屯、刑家沟屯,到关门山水库,经六团镇朱家屯后,成为延寿、方正两县界河,过柳河屯,在李家店屯东流入蚂蜒河。途中有7条时令河汇入。河道全长29.3公里,流域面积215.3平方公里。
乌吉密河,发源于延寿县寿山乡与安山乡交界的荞麦楞子山西南侧。流向北,经二龙屯、新开道屯东,折向西北,经双阳屯,果树园子屯,向北流,经车家屯,在王福屯过延中公路入蚂蜒河。沿途有4条时令山溪汇入乌吉密河。流路长30公里,流域面积222.6平方公里。河源高程270米,入口高程144米,河道比降1:238。多年平均流量1.91立方米/秒。此河属山间河流,每年夏汛,河水猛涨,受蚂蜒河水顶托,对处于入蚂蜒河口附近的华炉灌区渠道造成很大威胁。
石头河(延寿县境内),发源于玉河乡境内石泉山西侧。流向北,经王殿屯,在砬子后屯西建有新城水库,在鸡冠砬子北坡有一支流汇入,过新城水库经靠山屯、宋大窝棚,在司九贵屯东流入蚂蜒河。流路长30.7公里,流域面积128平方公里。河源高程320米,入蚂蜒河口高程152米,河道比降1:183,多年平均流量1.09立方米/秒。新城水库修建后,改变了石头河的原来状况。水库上游河道成为水库集水面积,水库下游的自然河道变成新城灌区总输水渠道。
石头河(方正县境内),属黑龙江流域蚂蜒河水系,为蚂蜒河右岸二级支流,发源于方正县境东南缘张广才岭北侧大涂顶山。自东而西,流经本县育林、宝兴二乡,在宝兴乡宝兴村西注入蚂蜒河,全长41公里,流域面积377平方公里。是宝兴灌区的主要水源。
黄泥河(方正县境内),属黑龙江流域蚂蜒河水系,系蚂蜒河右岸较大二级支流。发源于方正县境东南缘张广才岭北侧白石砬子。由东南而西北,流经本县育林、德善、宝兴等乡,在方正蚂蜒河大桥北注入蚂蜒河,全长47公里,流域面积172平方公里。
桶子河,又称甬(用在此处,本地人仍读作tǒng)子河,属黑龙江流域蚂蜒河水系,为蚂蜒河左岸二级支流,发源于县境西缘腰岭子山东麓。由西向东,流经珠河乡、会发镇,在方正蚂蜒河大桥南注入蚂蜒河。全长43.5公里,流域面积324平方公里,每逢雨季河水出槽,对珠河乡东部,会发镇农田威胁较大。
柳树河,柳树河为蚂蜒河左岸二级支流。发源于延寿县太安乡大青山东麓。是方正县西东南部与延寿县的界河,其中下游有延、方两县修建的延寿县关门山水库。本县流段8公里。正常年份,有关门山水库拦洪蓄水,灌溉本县境内水稻,丰水年份,关门山水库溢洪,对永丰乡沿河农田构成威胁。
湖泡
延寿县境内:
名称 | 位置 | 面积 | 水深 |
包神庙泡 盘龙泡 延明泡 白家泡 光明泡 魏家泡 阎家泡 吴风泡 东华泡 吕和泡 王振泡 菱角泡 凌河泡 老牛泡 菜园泡 山头泡 弯弯泡 串泡 莲花泡 小莲花泡 刘大烟筒泡 大榆树泡 麻花泡 大杨树泡 裕民泡 火烧泡 孙尧泡 苇塘泡 | 平安乡农兴屯西南1.5公里 平安盘龙屯西0.5公里 延安乡延安村北1公里 安山乡白家村东北1公里 安山乡于家屯东1.5公里 华炉乡魏锡九屯东北2.5公里 高台乡东华村阎祥屯南1.5公里 高台乡吴凤屯西南1公里 高台乡东华村东北1.5公里 高台乡长发村吕和屯西南1公里 六团镇王振屯东北1公里 六团镇永兴屯南1.5公里 六团镇凌河村于家屯房后 加信镇长发屯西1.5公里 加信镇张家油房东北2.5公里 加信镇同德屯西1公里 加信镇平安屯北1公里 加信镇利民屯西南1.5公里 加信镇长发屯西北1公里 加信镇长发屯西北1公里 加信镇利民屯北2公里 加信镇东北1.5公里 加信镇东1.5公里 加信镇东北l公里 加信镇裕民屯东0.8公里 加信镇太和屯西1公里 加信镇长发屯东南0.8公里 高台乡薛家屯东1公里 | 600 75 120 80 100 110 80 60 150 120 110 80 180 180 120 350 1200 80 75 75 180 300 150 60 450 225 60 60 | 5—3 4—2 4—2 5—3 4—3 5—3 4—2 5—4 5—3 4—3 4—2 4—3 4—2 4—3 3—2 4—2 3—1 4—2 4—1 4—2 4—2 4—2 4—1 4—2 3—2 2—1 2—1 4—2 |
方正县境内有:
名称 | 位置 | 水域 面积(万平方米) | 平均 水深(米) | 质底 | 名称 | 位置 | 水域 面积(万平方米) | 平均 水深(米) | 质底 | |
方正泡 | 县城北1公里 | 16.5 | 2 | 泥 | 半截泡 | 松南乡柳家屯 | 6.6 | 2 | 泥 | |
莲花泡 | 县城西5公里 | 3 | 2.5 | 泥 | 葡萄泡 | 白四村 | 6.6 | 2 | 泥 | |
天鹅泡 | 县城东4公里 | 4.72 | 2 | 泥 | 小方正泡 | 庆丰村 | 5.93 | 2 | 泥 | |
片泡 | 新安乡新村 | 13.6 | 2 | 泥 | 大嘴泡 | 大嘴泡屯 | 52.1 | 2 | 泥 | |
小河鱼泡 | 六合村 | 6.6 | 2 | 泥 | 背河 | 天门乡新胜村 | 9.9 | 4 | 泥 | |
河身泡 | 松南乡永平村 | 13.2 | 2.5 | 泥 | 南泡子 | 伊汉通乡兴隆屯 | 17.2 | 2 | 泥 | |
小钱柜 | 小蓝屯 | 1 | 2 | 泥 | 菜园子 | 松南乡永平屯 | 2.67 | 2 | 泥 | |
小洪水泡 | 小蓝屯 | 2 | 2 | 泥 | 沙坑子 | 永平屯 | 0.73 | 1.5 | 泥 | |
狗卵泡 | 小蓝屯 | 3 | 2 | 泥 | 大榆树泡 | 兴发屯 | 3 | 3 | 泥 | |
大洪水泡 | 丰产村 | 4 | 3 | 砂 | 浅碟泡 | 兴发屯 | 2 | 2 | 泥 | |
小白鱼泡 | 松南乡柳家屯 | 1.47 | 1 | 砂 | 孙家泡 | 松南乡永平屯 | 4.67 | 2 | 泥 | |
白鱼泡 | 柳家屯 | 2 | 3 | 砂 | 黑鱼泡 | 会发镇爱国村 | 2 | 1.5 | 泥 | |
大泥鳅泡 | 小蓝屯 | 2 | 2 | 砂 | 大柞树泡 | 团结村 | 1.47 | 2 | 泥 | |
小泥鳅泡 | 小蓝屯 | 1.47 | 1 | 砂 | 三角泡 | 河南屯 | 1.47 | 3 | 泥 | |
大河泡 | 柳家屯 | 4.67 | 1.5 | 泥 | 刘起泡 | 河南屯 | 1 | 3 | 泥 | |
平虑泡 | 小蓝屯 | l | 2 | 泥 | 三条眼泡 | 团结村 | O.67 | 2 | 泥 | |
片泡 | 小蓝屯 | 2.67 | 2 | 泥 | 老背泡 | 团结村 | 2 | 3 | 泥 | |
钱打泡 | 柳家屯 | 3 | 3 | 泥 | 小四方泡 | 爱国村 | 1.33 | 3 | 泥 | |
维福泡 | 白四屯 | 2 | 2 | 砂 | 菱角泡 | 爱国村 | 1 | 3 | 泥 | |
老鱼圈 | 白四屯 | 3 | 2 | 泥 | 姜大泡 | 团结村 | 2 | 3 | 泥 | |
大弯弯泡 | 会发镇团结村 | 2 | 3 | 泥 | 浅碟泡 | 宝兴乡仲宝村 | 2 | 1 | 泥 | |
凉水泡 | 爱国村 | O.67 | 4 | 泥 | 串泡 | 福兰屯 | 3.6 | 3 | 泥 | |
背河 | 爱国村 | 2 | 2 | 泥 | 赵连璧泡 | 福兰屯 | 2 | 1 | 泥 | |
小莲花泡 | 德善乡丰玉村 | 2.33 | 1.5 | 泥 | 凉水泡 | 柞木村 | 1 | 2 | 泥 | |
深水泡 | 丰玉村 | 1.6 | 2 | 泥 | 圈河 | 柞木村 | 5 | 1.5 | 泥 | |
鸡房泡 | 莲花村 | 4.33 | 2 | 泥 | 拉拉沟泡 | 石河村 | 2 | 1 | 泥 | |
浅碟泡 | 莲花村 | 3.27 | 2 | 泥 | 狼洞泡 | 宝兴屯 | O.67 | 1.5 | 泥 | |
榆树泡 | 莲花村 | 2 | 2 | 泥 | 陶大泡 | 永丰乡新发村 | 3 | 1.5 | 泥 | |
小天鹅泡 | 丰玉村 | 2.67 | 1 | 泥 | 邓大泡 | 新华村 | 4 | 1.5 | 泥 | |
于海斌泡 | 永建乡新安村 | O.67 | 3 | 泥 | 东北泡 | 新华村 | O.67 | 1.5 | 泥 | |
马架泡 | 新安村 | 0.67 | 1 | 泥 | 三层泡 | 新华村 | 2 | 1.5 | 泥 | |
阎景春泡 | 永建乡新安村 | 0.67 | 1 | 泥 | 通河泡 | 天门乡新华村 | 2 | 2 | 泥 | |
高台泡 | 新安村 | 1 | 1 | 泥 | 大泡 | 新华村 | 1 | 2 | 泥 | |
背河 | 新安村 | 1.13 | l | 泥 | 洪秀泡 | 新华村 | 2 | 1.5 | 泥 | |
玉堂泡 | 宝兴乡仲宝村 | 2 | 3 | 泥 | 莲花泡 | 红卫村 | 2 | 3 | 泥 | |
钱大泡 | 天门乡红卫村 | 3.2 | 3 | 泥 | 三间房泡 | 四合村 | 5 | 3 | 泥 | |
弯弯泡 | 红卫村 | 4 | 4 | 泥 | 大口门子 | 四合村 | 3 | 4 | 泥 | |
电池泡 | 红卫村 | 3.2 | 4 | 泥 | 姜大泡 | 四合村 | 1 | 2 | 泥 | |
老鱼泡 | 红卫村 | 1.87 | 4 | 泥 | 杜大泡 | 四合村 | O.67 | 2 | 泥 | |
南北泡 | 红卫村 | 1.33 | 3 | 泥 | 圈泡 | 新兴村 | 2.47 | 3 | 泥 | |
淹死鬼泡 | 红卫村 | 2.33 | 3 | 泥 | 小沙沟子 | 新兴村 | 1 | 3 | 泥 | |
桦树泡 | 兴农村 | 1.67 | 3 | 泥 | 南老鱼圈 | 新胜村 | l | 4 | 泥 | |
老妖泡 | 兴农村 | 3.67 | 3 | 泥 | 宋大泡 | 新胜村 | 3 | 3 | 泥 | |
眼睛泡 | 兴农村 | 1.13 | 3 | 泥 | 北弯弯泡 | 新胜村 | 1 | 2 | 泥 | |
郭大泡 | 兴农村 | 2.8 | 2 | 泥 | 北老鱼圈 | 黑河口村 | 2 | 2 | 泥 | |
西头泡 | 兴农村 | 2 | 2 | 泥 | 老胡泡 | 黑河口村 | 1.2 | 2 | 泥 | |
弯弯泡 | 兴农村 | 2 | 3 | 泥 | 牙葫芦泡 | 兴农村 | O.67 | 3 | 泥 | |
马大泡 | 兴农村 | 1.8 | 2 | 泥 | 二良泡 | 良种场 | 2 | 3 | 泥 | |
平底泡 | 兴农村 | 1.917 | 3 | 泥 | 南泡子 | 奋斗乡前进村 | 1 | 1.5 | 泥 | |
二道沟子 | 兴农村 | 5.33 | 5 | 泥 | 沙沟 | 前进村 | 4 | 1.5 | 泥 | |
魏大泡 | 兴农村 | 3 | 4 | 泥 | 靠山泡 | 靠山林场 | 3.8 | 3 | 泥 | |
方正泡
方正泡,方正县城北1公里,面积16.5万平方米,水深2米,泥底。
莲花湖
莲花湖,原名莲花泡,方正县城西5公里,面积3万平方米,水深2.5米,泥底。北纬45°50′,东经128°45′。位于方正县西郊5公里处。湖区总面种73公顷,有花面积30.5公顷,有莲花约五百多万株,因地理环境独特天然生长莲花而得名。是同纬度面积最大、有莲花最多的一处天然莲花湖。
堤防
尚志市地处山地丘陵区,蚂蜒河横贯境内,加之受东部暴雨中心影响,洪泛频繁,易涝成灾。早在1930年(民国19年),苇河县政府为保城镇安全,上书省府批准,在城东北角临蚂蜒河岸,修筑乱石挡水坝一段,长50米、高4米,地下修10米,厚0.8米。新中国成立后,全县人民自力更生筑坝修堤。蚂蜒河堤为民堤,按总体规划设计,尚志市境内设计总长134公里,所需土方286万立方米。现有堤防长110公里,其中达到20年一遇设计标准的为38.3公里。
蚂蜒河堤防伪康德5年(1938年),5月至6月,修筑了延寿县城南堤防,西起山河灌区渠首,东至蚂蜒河大桥,长约3.3公里,动用土方6.3万立方米。1958年至1965年,连继6年都对堤防进行过维修。总工程量达到35万立方米,堤防延长至43.6公里,城南堤防的修复,使延寿县城及周围耕地免受水害。
延寿县加信镇民主、民丰两村地处蚂蜒河右岸,地势低洼,经常受洪水侵害。1967年,修筑长达2.9公里的民主堤。此后,在蚂蜒河两岸又先后修筑了农兴堤、万宝堤、东华堤、东安堤。
亮珠河堤防1974年,修建了亮珠河堤防。堤防从延寿县加信公社所在地的亮珠河左岸开始延伸至利民屯,全长6公里,工程总土方量7.5万立方米。与原来加信灌区老稻壕相连,形成一条南起福安屯,北至利民屯长约10公里的堤防。可控制20年一遇的洪水,保护耕地5万亩。
1985年,在延寿县高台乡境内的十里河上修筑1条1公里的叫水堤,蚂蜒河其它支流尚没有堤防工程。
方正县蚂蜒河堤防位于永丰乡境内,全长6公里,始筑于1967年。1974年、1978年、1982年、1985年相继补修,共完成土方339.6立方米,混凝土370立方米。
水库
尚志市黑龙宫镇龙宫水库
黑龙宫水库,位于尚志市北部黑龙宫镇,蚂蚁河支流大亮子河上游的黑龙宫镇马才村,坝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积118平方公里,是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的防洪重点中型水库,设计总库容1566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280万立方米。
新城水库,位于延寿县玉河乡新城村西南的石头河子中游河道上。1958年开始兴建,1984年竣工,施工分四个阶段。1958年至1964年,修建了土坝,输水洞,溢洪道。1968年至1969年,修建了交通桥、排水闸以及输水洞闸门竖井等工程。1973年至1974年,修建了输水段、陡坡段、挑流段、泄洪渠及减压排水系统,更换了溢洪道上的闸门和启闭机。1978年至1984年,修建了新城水库电站。水库设计库容170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932万立方米,历史最大蓄水量1157.3万立方米。主坝为粘土斜墙堆石坝,坝长420米,最大坝高18米,平均坝高15.5米,顶宽9.5米。输水洞为有压隧洞,洞长120米,为一孔平板钢闸门,最大泄量28立方米/秒。溢洪道为开敞控制式,坝顶高程225米,闸门为7孔手电两用螺杆式。电站安装1台机组,装机容量200千瓦,年发电量48万度。水库设计灌溉面积1.70万亩,1985年灌溉2.13万亩。养鱼水面2225亩。1985年,新城水库被列为全区旅游区之一。为灌溉、防洪、发电、养鱼、旅游综合利用的水库。
关门山水库,位于延寿县太安乡朱家屯北部、延寿方正两县交界的大柳树河上。1958年兴建,1959年建成小型Ⅰ水库。1976年11月开始续建配套工程,1983年末竣工,增升为中型水库。7年来续建了大坝、输水洞、溢洪道、电站等工程。建成后的大坝为大粘土心墙,泥质结砂砾壳,坝长520米,最大坝高18米。集水面积190平方公里,总库容423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985万立方米。溢洪道为河岸开敞式,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长137.5米。输水洞为坝体深埋式钢筋混凝土方型有压洞,长77米,最大泄量25立方米/秒。电站为坝后式,2台机组,装机容量250千瓦,年发电量66万度。养鱼水面8100亩。保护村屯4个。设计灌溉面积4.5万亩,其中延寿县3万亩,方正县1.5万亩。是蓄水、灌溉、防洪、发电、养鱼综合利用的水库。
先锋水库,位于延寿县中和镇5号屯东,座落在东亮珠河的二河沟下游。建于1964年11月。坝长600米,最大坝高8米,顶宽3米。1964年修建一座开敞式3孔混凝土泄洪闸,最大泄量为8.4立方米/秒。1978年修建了1座长10米的钢筋混凝土方形塔式有压输水洞。集水面积35平方公里,总库容124万立方米,兴利库容46万立方米,养鱼水面200亩,保护村屯1个。设计灌溉和补水水田4500亩,尚未达到工程设计标准,1985年灌溉和补水水田3800亩。
尚义水库,位于延寿县寿山乡尚义村南1公里,座落在乌吉密河上游河道上。兴建于1965年冬。为大粘土心墙堆石坝,坝长320米,最大坝高10米,顶宽4米。集水面积27平方公里,总库容237万立方来,兴利库容169万立方米。养鱼水面300亩。保护村屯3个。设计灌溉面积0.49万亩。主要工程未达到设计标准,1985年实灌水田1000亩。
迎春水库,位于延寿县玉河乡迎春村东南1公里的黄泥河支流太平小河上。1958年兴建,至今尚未竣工。集水面积2.93平方公里,总库容设计60万立方米,现有18万立方米。现有士坝长120米,高、4米,顶宽4米。1964年修建1座圆形输水洞,球形闸门,也做为溢洪使用。灌溉面积500亩,防洪保护1个屯。
兴安水库,位于延寿县延河镇兴安村西1.5公里的蚂蜒河左岸兴安小河下游。1958年10月兴建,1964年竣工。设计库容46万立方米,现有库容40万立方米。土坝为均质坝,长230米,高6.25米,顶宽4米。集水面积1.34平方公里。1963年建放水洞1座,兼作溢洪道,长12米,一孔,设平板木闸门,配3吨螺杆启闭机1台。由一处抽水灌溉站的水流入水库,再由水库做二级抽水灌溉水田。可灌溉水田220亩,养鱼水面75亩,防洪保护2个屯。
致富水库,位于延寿县加信镇致富村南,东亮珠河支流寒葱河下游。1958年10月兴建,1959年3月竣工。大坝与天台干渠相连,为均质坝,坝长500米,最大坝高5米,顶宽4米。1965年修建1座3孔钢筋混凝土输水洞,洞长38米,平板木制闸门,设3台10吨螺杆启闭机,最大泄量17.7立方米/秒。1978年修建浆和混凝土充水洞l座。春灌前将天台干渠水充入水库内,干旱季节,将水放入加信用水干渠,以解水稻渴水之饥。水库灌溉面积300亩,养鱼水面200亩,防洪保护2个屯。
北宁水库,位于延寿县青川乡贾大院屯西北1公里处的西柳树河支流小西沟下游。1956年春兴建。土坝为均质坝,长260米,高4.5米,顶宽7米。集水面积2.34平方公里,设计库容37万立方米,现有库容13万立方米。1968年秋修建1座长18.5米的放水洞。灌溉水田210亩,养鱼水面150亩,防洪保护1个屯。
黄泥河中游双凤水库
双凤水库,位于方正县方正镇东南9公里黄泥河中游,以地近双凤山而得名。1958年动工,建成于1965年11月。以灌溉为主,养鱼、发电、防洪综合利用。设计总库容2070万立方米,可保护下游1000公顷农田不遭受洪水灾害,可灌溉水田2200公顷。该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主、副坝)、溢洪道、输水涵洞和电站4部分组成。主坝高11米,坝顶高程149.9米,顶宽6米,坝长950米,副坝最高5米,顶宽5米,长450米,取水塔及输水涵洞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以浆砌石结构的涵涧与简易电站连结,简易电站为砖瓦结构,总装机容量75瓩。溢洪道为开敞式,控制设宽2.5米,高3.5米木制单板闸门6孔。该水库全部工程共完成711500立方米,其中土方45.16万立方米,钢筋混凝土11100立方米,石方3.35万立方米,工程总造价为627万元。
水电工程
加信一电站,位于延寿县加信镇南4公里的亮珠河引水渠上。在国家帮助和水利部门的指导下,于1956年7月19日由加信乡12个农业合作社出人修建,次年4月27日建成并投入运行。工程投资12万元。1966年6月至11月进行改建,安装并投产1台75千瓦铁制水轮机组,采取破冰发电的方法,实现了全年水力发电,年发电量35万度。省报社、省电台以《亮珠河畔夜明珠》为名,对此进行了专题报导,长春电影制片厂还将此拍成新闻片在全国放映。1978年同国电联网。
加信二电站,位于延寿县加信镇北1公里的亮珠河引水渠道上。1958年7月开工,11月投产。装有一台50千瓦木制水轮机组,年发电量4.6万度。投资15.2万元。1975年因国电输入而停止运行。
加信三电站,位于加信镇利民村东北0.25公里的亮珠河下游左岸,为引水式电站。1979年4月修建,1985年10月投产。安装625千瓦发电机组5台。年平均发电286万度。总投资206万元。1985年10月同国电联网。
中和一电站,亦称曙光电站,位于延寿县中和镇南2.5公里的驿马河引水渠上。1959年5月施工,架设6.6千伏高压线路33公里,低压线路14公里,1960年7月以1台84千瓦铁制水轮机组投入运行,冬季枯水期用80马力柴油机发电,年平均发电8万度。供18个大队用电,投资20.9万元,1979年与国电联网后只发不供,1985年发电5万度。
中和二电站,位于延寿县中和镇胜利屯西0.5公里的亮珠河引水渠上,为引水式水电站。1977年9月开工,1985年发电,总投资262.4万元。装机容量800千瓦,安装4台200千瓦立式直联水轮发电机组,年平均发电330万度。1985年同国电联网。因工程不配套,尚没达到设计发电能力。
六团水电站,位于六团屯南、蚂蜒河北0.5公里的蚂蜒河引水渠上。1958年施工,1960年5月发电。为2×45千瓦卧式水轮机组,年发电7.5万度。投资17.5万元,因流量不足、水轮机质量不佳等原因于1971年停止运行。
关门山电站,位于延寿县关门山水库,为堤后式水电站。1963年11月开工,1964年6月投入运行,投资10.14万元。装机容量40千瓦。供2个公社的8个大队用电。1968年10月修复运行,1972年春因国电输入而停止运行。1978年关门山水库由小型水库增为中型水库,原电站被拆除,1979年4月重建一座装机容量为2×125千瓦的新电站。总装机250千瓦,1985年6月竣工,投资44.7万元。年平均发电量66万度,1985年与国电联网。
新城电站,位于延寿县新城水库,为堤后式水电站。1964年4月由民工建勤队修建,8月建成并投入运行。装机容量24千瓦,水轮机为自选卧式木制。国家投资4000元,从4月至10月为水利发电,冬春因水库容水不足而改用1台40马力柴油机发电。年发电量4.3万度,仪供水库工地和新城屯照明用电。1966年7月因水轮机损坏而停止运行。1968年4月至6月改建,新换1台动轮直径为0.6米的木制水轮机,装机容量48千瓦,年发电量7万度。1969年11月因国电输入而停止运行。1978年4月又开工修建1台装机容量为200千瓦的新机组,年均发电44万度。1985年6月投入运行,国家投资65.5万元。1985年同国电联网。
灌溉工程
尚志市境内,沿蚂蜒河建有鱼池、亚布力、马延、河东等灌区。 早在1918年(民国7年),日本人就在一面坡一带利用河塘水自流灌溉,种植水稻。1926年(民国15年),河东一带又有少数朝鲜自流民,利用蚂蜒河水源,以简易的筑坝开渠方法种植水稻。1933年(伪大同2年)至1940年(伪康德7年),日本开拓团招来数千户朝鲜族农民充当佃户,先后在河东、鱼池、帽儿山的三余村和三联村、亚布力城西、庆阳的水南村、苇河的新胜村和青云村、三阳的红联村、元宝的杨家店等地筑坝开渠,兴修水利,从事水稻耕作。当时工程简陋,多为柳条坝及木制水闸,只是短期措施,抗御不了洪水冲击。县境内当时水田自流灌溉面积4万亩上下。解放初期,一些外来定居的朝鲜族农户先后在亚布力、亮河建成尚礼、国光、九里3个灌区。新中国成立后,全县水利建设事业发展迅速。1950年至1955年,兴建了亮河平解灌区、庆丰灌区以及苇河的新民灌区,扩建、改建了鱼池灌区、水南灌区等4处水利设施。全县水田自流灌溉面积扩大到7万亩。1956年至1957年的农业高级合作化期间,各地遵循"民办公助"的水利方针掀起了建设高潮,马延灌区、元宝的钢铁灌区、庆阳的青龙灌区相继开工。同时开始对河东、三联、杨家店等5处老灌区进行扩建和改造。1957年水田自流灌溉面积近12万多亩。1958年后的人民公社化期间,重点对全县所有灌区分批分期的进行配套工程建设和永久性的扩建和改造。到1978年,水田自流灌溉面积约13万多亩。1979年以后,全县又重点对运行年久,整体结构不稳定,综合功能差或灌溉潜力较大的河东灌区、马延灌区、亚布力灌区、鱼池灌区、进行了较彻底地整顿配套或扩建、改造。其中最大的河东灌区于1984年全部完成了包括东安水库、盘山渠、水轮泵站组成的全套补水工程配套建设。新建的东安水库有效库容1040万立方米,拦蓄流域面积33平方公里。补水工程的完成使河东灌区实灌面积增加到3.6万亩。1985年全县拥有万亩以上自流灌区4处,万亩以下千亩以上自流灌区15处,千亩以下自流灌区104处,实际灌溉面积达16万亩左右。从新中国成立到1985年,仅万亩以上自流灌区工程,国家和集体总投资达千万元。
延寿县境内有:
加信灌区,处于加信镇和中和镇境内,因大部受益面积在加信镇及灌区管理站设在加信镇而得名。灌区南起中和镇万江村,北至加信镇利民屯,长约25公里,设计灌溉面积6万亩。加信灌区渠首在东亮珠河上,是由天台、加信两座拦河坝组成的引水灌区。
山河灌区,位于蚂蜒河中下游,西起延河镇兴安屯,东至关门山水库下游的六团镇六团村,北至张广才岭丘陵岗地,南邻蚂蜒河。灌区属于蚂蜒河北岸冲积层平原,南北宽2.5公里,东西长27公里。灌区管理站设在延寿镇内,渠道在镇内通过。
中和灌区,位于延寿县城东南65公里,东靠国营庆阳农场,西靠亮珠河,南靠尚志市庆阳乡,北靠加信镇。东西宽4公里,南北长14.5公里。
东明灌区,位于蚂蜒河中游左岸延河镇境内,地貌形态分为蚂蜒河河套平原和蚂蜒河与西柳树河交汇的三角洲河套平原。控制面积8平方公里,承担万宝、新发、东明、柳河4个村,27个生产单位的灌溉任务。
朝阳灌区,位于延寿镇西南25公里处,蚂蜒河中游。渠首工程1933年11月,在平安乡卧龙村境内蚂蜒河中游,修建1条坡长3D米、宽45米、高1.5米的柳条坝,控制面积1.2亩,设计面积1万亩。1934年3月正式使用。
盘龙灌区,位于蚂蜒河右岸平安乡境内。渠首工程1936年,日伪当局为了安置移民,开发老灌区,在尚志河东乡长新村十里泡修拦河坝,拦截十里泡和王八泡流向蚂蜒河的水为水源,以尚志市河东乡境内地表经流和河东灌区的排水为补水。拦河坝长25米,为柳石结构。此坝由尚志管理,盘龙灌区实际是一处无坝灌区。
华炉灌区,位于蚂蜒河中下游右岸的安山和华炉两乡境内。西起乌吉密河与蚂蜒河汇流处,东至加信镇凤山村界,南为延巾公路,北为蚂蜒河。东西长30.2公里,南北宽2至6公里,为长条形地带。
关门山灌区,位于蚂蜒河左岸大柳树河下游六团镇和方正县永丰乡境内,水源来自水库,为蓄水灌区。1958年秋开挖用水干渠,1959年东方、凌河、永兴3个村受益。
新城灌区,位于玉河、寿山两乡境内,是以新城水库蓄水为水源的自流灌区。灌区南为新城水库大坝,北为蚂蜒河,东临乌吉密河左岸,西与红星灌区相接。
延寿县黄泥河干渠
小型灌区还有:万江灌区,位于中和镇长享村,为有坝引亮珠河水的自流灌区。火星灌区,拦河坝位于尚志市元宝镇北3公里处黄泥河中游,长15米,高1.5米,结构为柳条坝,因逐年维修,演变为堆石坝。1938年兴建。为民营灌区。红星灌区,位于黄泥河中下游,坝址在龙山村粉房屯西南0.5公里处。黄玉灌区,位于黄泥河中游,1935年修建。迎春灌区,位于玉河乡黄玉村,拦河坝在黄泥河支流大杨树河上,柳条结构。建于1958年,干线长4公里。受益单位为迎春、合心两个村,灌溉面积700亩。为民营灌区。桃山灌区,位于太安乡西北部东柳树河上游。1945年修建,拦河坝为柳条结构。凌河灌区,位于六团镇境内,为群众自发组织的有坝引水自流区。
方正县境内有:
蚂蜒河灌区,位于方正县中部蚂蜒河西岸,始建于1942年,后屡经改建、修整,由柳石栏河坝改为橡皮坝。引蚂蜒河水自流灌溉,干渠南北走向30公里,支渠13条,全长22.2公里,排水道8条,全长10公里。控制面积4826.7公顷,包括永丰、会发、天门8个乡镇,17个村,36个自然屯适宜发展水田。
双凤灌区,包括方正县德善乡、方正镇、松南乡。建于1959年,水源为双凤水库。灌区耕地面积11560公顷。由双凤水库调节水量。
延寿县内蚂蜒河曾有轮渡之史。此河发源张广才岭西坡的虎峰大岭,由东向西流折而东北,经苇河自延寿城南又东北方向流入方正县境,流入松花江。全长341公里,境内长96.7公里。清咸丰年问,两岸倒木横塞,舟辑难行。清光绪元年(1875年),民众清出倒木,疏通水道。光绪七年(1881年)练长宋士信率民众将倒木尽除,自此河道始通。光绪二十年(1894年),有风船运载小米出蚂蜒河入松花江,运往三姓金场,其船约载3万斤。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俄人修筑中东铁路,县内修筑铁路的工人及其粮食、木料,一部分由船逆流而上运至乌吉密河站。当时水运路线有2条,一条从县城南的谭船口逆流而行,经李家船口、平安堡,万宝山南麓,曲折而到珠河县城,约58公里,另一条由县城南的谭船口顺流东行,经李起船口、原家屯、李家店、于明船口、会发恒、公船口,曲折而流入松花江,约70公里。此段水路,河狭水浅,六七月间雨水略大,船只尚可往来,如遇天早雨稀,亦难行驶。长年行驶的风船有六七艘。大的载重不超过5万斤。小的仅2万斤左右。民国13年(1924年),商民李海从哈尔滨购得小汽船1只,可载20余人,并可拖带风船两只。往来于同宾县和乌珠河之问,因其水浅,仅行2次便停止。民国15年(1926年),仅小风船三五只行驶。民国17年(1928年)7月,李献楼将汽车柴油机改装成小火轮一艘,船名"隆泰号",3拿马力,船长8米,吃水量1米,容客34名,运货可载170余件,行抵珠河县车站。
伪满时,商业萧条,加之水量瘦小,汽车必办,一切货物皆由陆路转运,蚂蜒河航运至此灭迹。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